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

中秋當夜,皓月當空,在幽州內城行在,劉皇帝將隨行的后妃、子女召集在一起,舉行了一場家宴,飲酒吃餅賞月,就這一家子,隨行大臣中李業這個外戚也沒有叫。

共度佳節,以敘團圓,這是天家的節慶,比起往年,雖少了些肅穆莊嚴,卻增添了一份少有的溫馨。

皇室內部,自從太后駕崩後,就離溫馨這個字眼越來越遠了。不過,這個中秋家宴,氣氛還算熱烈,一家人還算盡興。

劉煦這一干兄弟姐妹,還將他們此前一起編的一首舞曲表演了一遍,劉煦與老七劉暉彈奏,劉葭、劉蒹姐妹吟詠,劉晞與老五劉昀則帶着其他兄弟姐妹載歌載舞......

這樣和和諧諧的場面,很是不易,想來以後也只會更加難得少見。不過,這樣的景象,仍舊是有瑕疵的,洛陽那邊還有些未能隨駕的后妃皇子女,不算團聚,還有三個仍在戰場上的皇子......

劉皇帝感觸也略顯複雜,既有喜悅開懷,也難免掛念兒子們。喝了些酒,保持着微醺的狀態,當夜去折妃那裡,這還是符後提醒的。

夜已深了,天地之間似有一層薄靄氤氳,使得灑落庭院的月光都顯得不那麼皎潔了。寢室內靜悄悄的,微暖的燭火驅散着秋寒,劉皇帝坐在榻邊,習慣性地泡着腳,只是此時伺候的乃是他的賢妃折娘子了。

作爲劉皇帝早期的幾個女人之一,折娘子也陪着他走過二十多個春秋了,也是誕下子嗣最多的一個后妃了,四子一女共五人。

雖然這些年劉皇帝已經很少寵幸了,但感情並沒有變淡太多,歲月的流逝,反而使得感情得以沉澱。到如今,在劉皇帝的心目中,也只有符皇后、高貴妃以及折妃地位是不容動搖的,哪怕惠妃小符以及淑妃大周,都難以相提並論,至於其他的后妃,就更不用談感情了,只有肉體的歡愉與享受......

理所當然地享受着折娘子的伺候,劉皇帝看着她的目光,也是帶有幾分柔和的。折娘子也快四十歲了,芳顏不再,年華老去,身體也有些走形,因爲保養得當的緣故,也仍舊具備一些貴婦的風韻,但實難再用美豔、靚麗之類的詞藻去形容了。更何況,在劉皇帝的后妃中,折妃也不是傾城絕色型的。 ωωω▲ ттκan▲ ¢O

當然,劉皇帝也不以此就嫌棄她,連他自己都不似年輕時的風流俊朗,變得油膩起來,又何必去苛求年紀到了的折妃。

美豔的容顏,誘人的肉體,劉皇帝是不會缺的,因而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相反,感情纔是他更加珍視的。

“官家不覺得我老了嗎?”注意到劉皇帝盯着自己出身,折娘子突然擡頭,大方地問道。

“怎麼會?芳華猶在,端莊大方,仍舊一代佳人!”劉皇帝立刻回了神,頓時搖頭,道:“莫非又有人在嚼舌頭了?”

聞言,折娘子卻是笑了,應道:“老了就是老了,何需他人議論?官家不必安慰我!”

在這方面,折妃比起高貴妃、符惠妃明顯更看得開。燈火閃動間,劉皇帝那發亮的雙眼中映照出折娘子的身影,他不知道原本歷史中的折娘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作爲他的后妃,這麼多年下來,確實不似演義中那般傳奇,但是,至少當得起她封號中的一個“賢”字。

“方纔宴上,我觀你情緒厭厭,是想劉昉了吧!”劉皇帝輕聲道。

雖然對於劉昉出征,折娘子一直表現的是大方支持,平日裡也少有慼慼之態,但兒行千里母擔憂,劉昉上的還是兇險的戰場,闖的是龍潭虎穴般的漠北,怎能不掛念。越是在團圓佳節時,缺少的人,才越值得記掛,感情也更濃烈。

取過毛巾替劉皇帝擦着腳,折娘子還是點着頭回應,嘆道:“怎能不記掛,也不知現如今四郎在漠北是什麼情況?處境如何?”

“或許,劉昉與我們才一起欣賞過天上那同一輪明月!”兩腿塞入被中,劉皇帝將折娘子拉着坐在一起,溫聲道。

“但願吧!”感受到劉皇帝言語中的寬慰之意,折娘子忽然舒了一口氣,擡首展顏一笑道:“爲國征戰出生入死的又不只是我的兒子,我只當如天下所有送子上戰場的母親一般,默默爲他們祝願祈福!”

聽其言,劉皇帝微訥,隨即神情間流露出一抹敬重,抓着折娘子的手,認真地道:“愛子之情都是一般,但天下的母親中,能如此深明大義的,又有幾人?”

輕撫其手,劉皇帝語氣又一鬆,溫言道:“眼下已是中秋的,根據樞密對軍機的分析,漠北非久留之地,河西、榆林兩支軍隊,應當已在籌謀班師,或許已經在返程之中。他們能夠突破重險北上,並取得戰果,必然能夠平安歸來!”

“願如官家所言!”折娘子應道。

“會的!”

......

事實上,在遼東初下,東北漢軍轉入休整期,戰局趨於平穩時,劉皇帝的注意力,也頭一次從遼東挪開,開始將更多關注與精力投向其他戰線了。

一直以來,比起遼東戰場的轟轟烈烈,血肉橫飛,其他方向的漢軍進展,總有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

然而回過頭來,仔細審視,其他戰場,也並不是那麼平淡。遠擊塞北的兩支漢軍,其慷慨激越,艱苦卓絕已不需再多着墨了。劉廷翰那邊,幾度北出,雖然斬獲不多,但一直同遼軍糾纏着,鬥智鬥勇,實在地牽制着上京地區的遼軍。

至於郭進軍,一萬漢軍步騎挺進西域,帶來的驚喜則更令人意外了,早在兩個月前,天山以南被遼國佔據的原西州回鶻城鎮土地已經盡數被郭進軍攻佔了。

如今,西域的遼軍,只剩下幾千殘部北撤,在耶律敵烈與耶律沙的率領下,守着北部的輪臺、北廷二城,苟延殘喘,難以進退。若不是西面的黑汗王國趁火打劫,遣軍東進,郭進早就率師北上,將之徹底消滅了。

沒錯,如今的西域,又是一團亂麻了,只不過,在遼軍退縮的情況下,在這片土地上唱主角戲的,乃是大漢與黑汗國。

並且,形勢不是那麼樂觀,郭進那般算是兩面受敵,黑汗國的軍隊,來得也更猛,已經把此前沒能從遼軍手中奪取的焉耆地區攻克了,並且繼續東進,兵鋒直指高昌。

而郭進,因手中實力不足,不得不將主要精力用來應對來自黑汗軍隊的威脅。雖然有不少投誠大漢的西域僕屬軍隊,但實在不堪大用,打順風仗都需謹慎着來,何況逆風抗敵。

若不是有盧多遜在河西積極籌措支持,郭進未必能支持下去,守住高昌都危險,尤其在北邊有那數千死而不僵的遼軍牽制着的情況下。

相比之下,真正不溫不火的,還得屬王彥超軍,兵寇奚族,山地作戰,幾個月了,有些傷亡,耗了不少錢糧軍械,卻也只奪了兩座城。在耶律賢調高勳率軍南下,進駐奚王府後,戰事又僵住了。

不過,就如趙匡胤的評價一般,王彥超或許舉步進取艱難,但至少不虞大敗。

對於其他幾條戰線,劉皇帝暫時沒有更多的要求,如果能夠保持現在的形勢,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如果想要對北伐大局進行調整,或許還得在遼東那邊,如今連上民夫丁壯算一起,仍有近四十萬之衆,是否還有必要再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值得考慮。

第383章 敞開談第296章 反響第147章 德勝渡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這纔是感言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41章 雌威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2章 稱帝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8章 請願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98章 追捕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80章 饒樂國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44章 箇中弊端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83章 遼帝之亡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7章 鼓譟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67章 遺表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80章 開寶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708章 格局第340章 定論第338章 爭執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470章 分封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82章 瓦橋關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769章 影響力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86章 籠絡人心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69章 愛將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5章 楊村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48章 教誨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5章 唐將空談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338章 爭執第80章 春夜第68章 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