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

對遼國而言,奚人歸順大漢的後果是嚴重的,最直接的,是有折了一位柱國大臣,損失了上萬的契丹部卒,並且讓開了漢軍北上的道路,給漢軍北襲空虛的上京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從長遠來看,使得遼國對漢防禦,出現了一個難以彌補的漏洞,比之遼東失守、東北大亂還要嚴重的漏洞,通過奚族屬地,漢軍可以長驅以徵上京,這比起從任何其他大漢其他城關出發,都要近,也方便得多。遼上京臨潢府,也再不是安全的後方。

並且,失去了奚族,也就失去了一個長期的軍隊、戰馬、錢糧來源,而奚人所屬那豐美的草場以及數十萬人口若是被大漢消化掉,反而會成爲大漢今後持續對契丹打擊的強大助力。

後果之嚴重,影響之深遠,已是可想而知,但對於遼國皇帝耶律賢而言,未能收到消息的他,還暫時沒有心情體會這切膚之痛,即便知曉了,也沒有精力去應付那嚴峻到看不到未來的局勢。

此時的遼帝耶律賢,自身的處境已然夠險惡,他正親身遭遇着遼軍過去曾經歷過的危險與艱難,正體會着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倉皇。

耶律賢下定撤軍的決心後,行動能力還是不弱的,撤的計劃安排,也沒有明顯疏漏的地方,既顧及到後路,提前派軍,控制道口,保持安全暢通。

同時也防備着漢軍的追擊,分批有序撤離,並留精銳之卒與強悍之將殿後,以備不測。然而,很多事情,不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能取得好結果的。

當有漢軍這個外力因素存在時,事情的發展就顯然不是遼軍單方面能夠決定的,而漢軍這股外力,充滿敵意與破壞慾,且源源不斷,不求成事,但求敗事。

面對遼軍的北撤,雲中的漢軍在九原侯李萬超的主持下按捺到了最後,待遼軍全部開拔之後,方纔同意田重進率兵出發。

隨同田重進追擊的漢軍,只有九千步騎,騎兵五千,部卒四千,與遼軍前後近十萬之衆相比,兵力實在過於薄弱了。但是,這是田重進主動要求的,要必須得給雲中留下足以應急的兵力,以防追擊不測,出現意外。

然而,兵馬雖寡,但從徵的都是雲中精銳,兵源都來自北疆邊軍,大部分人都有戍邊、作戰的經驗。而田重進,作風硬朗,也有豁出一切的勇氣,抱着成功成仁的決心。

順着遼軍北撤路線,鍾跡進兵,沿途擊破遼軍三道殿後騎軍的襲擾遲滯,生猛地在長城以南追上了遼軍後軍。然後不顧四十餘里突破進軍疲憊,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率領麾下,稍作調整,便繼續發動對遼軍的進攻。

遼軍對於漢軍的追擊自然是有所防備的,留下精騎,在塞南埋伏打擊,結果竟被田重進帶着部下,衝破了。步騎協同作戰的漢軍,攻防一體,再度展現出其威力,即便沒有巨弩重炮,僅靠弓弩之犀利,漢軍也在這種轉戰急進的作戰過程中,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

負責殿後防禦的遼軍主將,乃是皇叔耶律道隱,不論漢胡,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更信任自家人,這幾乎是種本能,耶律賢還專門從調了五千皮室軍給耶律道隱,聽從他指揮作戰。

耶律道隱也並不只依靠皇叔的身份得到重用,得益於耶律倍一脈良好的傳統與家教,再兼本身的稟賦,耶律道隱堪稱文武全才,性格沉靜,遇急不慌,臨危不懼,用兵更是號令嚴明。

僅以殿後作戰的任務來說,耶律道隱也沒有辜負耶律賢的重託,應對指揮也十分得力。面對田重進軍的兇猛追擊,敏銳地察覺到,銜尾直追,氣勢洶洶,而遼軍雖然主動撤離,但終究是後退,軍心難以一,果斷放棄了在平原上與漢軍糾纏。

而是改變戰法,不求迅速擊破追擊的田重進軍,轉爲牽扯消耗,邊打邊撤,漢軍步騎結果,但終究不如遼軍的全騎兵靈活。

不過,不論遼軍什麼戰法,田重進所率漢軍,都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打法,給破綻就抓,給空間就佔,不管不顧,一往無前,朝着遼軍發起進攻,擋道着,皆將之毀滅。

從長城南口到焦山鎮約二十里的路程,耶律道隱給田重進設置了兩道防線,一波伏兵,結果沒有任何意外。漢軍就像沒有腦子的野蠻人一般,兩眼之中只有遼軍,也只認準一個方向,向北,追殺,繼續向北!

不留後路,不怕埋伏,不懼包圍。這種表現,哪怕沈靜如耶律道隱,也被震懾到了。等打到焦山鎮的時候,出擊的漢軍,已經傷亡兩千餘衆,若是正面對決,出現這種傷亡,哪怕是漢軍,都要考慮後撤......

焦山鎮,也是遼軍的底線所在,更北面,遼軍的中軍大部都還沒撤乾淨。耶律道隱指揮軍隊退至此處時,也一改此前的軟弱戰法,嚴令諸軍,堅決抵禦。

真正激烈而殘酷的戰鬥,也圍繞着焦山鎮展開,遼軍堅決不退,漢軍則咬上了就不放,都沒有罷休的理由。在這裡,漢軍不可避免地吃了些虧,前後追擊逾八十里,連戰數場,中途甚至沒有怎麼休息,連吃飯都在交戰之際,輪番進行,很多官兵,更是屎尿都沒有空閒排,只能掉在褲襠裡。戰情之焦灼,可想而知。

遼軍呢,兵力要充足得多,雖然田重進軍不依不饒,連破他們數陣,但都被耶律道隱安撫住了,且有皮室軍壓陣,但他們的壓力更多還是來源於北撤行動。

因此,即便需要在長城山嶺間下馬與漢軍作戰,仍舊憑藉着優勢兵力,反制漢軍。甚至,耶律道隱還指揮軍隊,發起過幾波反衝擊,雖然難以突破漢軍的軍陣,但也給他們的進攻造成了影響。

而田重進軍爲了咬住遼軍,既然不敢罷戰,也不願停歇。所幸,田重進軍並不是只有自己在戰鬥,先有云中漢軍,北來支援,後有來自河東的援軍。

兩日後,在康延澤的統帥下,河東援兵主力在休整之後,也如約趕到。當漢軍齊聚,耶律道隱的殿後軍隊,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了。

焦山鎮沒法守,他選擇了放火焚燒,捨棄一部分軍隊,向北繼續後撤,在焦山鎮的防禦,也給他們爭取了繼續後撤的空間。

南面的戰鬥,雖然激烈,傷亡衆多,但對漢遼雙發而言,都不致命。相比之下,發生在北面的戰鬥,要殘酷得多,只不過攻守雙方互易,遼軍主攻,漢軍主守。

漢軍部隊約一萬一千步騎,由勇將康保裔率領,匯合了勝州保寧軍一部,經白道阪、奄遏下水,趕到白水濼以南。

這一路東來並不容易,八百餘里的路程,需要翻山越嶺,還要渡河,趕到白水濼以南時,康保裔軍已然十分疲憊了。

他們原本的計劃,是要於陰山山麓當道立寨,截斷遼軍北面歸途,同時休整。不過,戰場上的變化並不如漢軍之意,並沒有多少休整的時間,寨牆未半,已有遼軍受命北來。

這算得上是一場遭遇戰,但這場戰鬥來得比南面的追擊戰展開得要迅猛地多,漢軍多爲疲憊,遼軍也不輕鬆,漢軍受命阻截,遼軍則爲爭取生存,打破北撤的阻礙。

而在得知果有漢軍襲後阻截,都不用韓德讓等人建議了,耶律賢徑領親兵北上,加入對康保裔軍的進攻,並臨陣督戰。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

如果說在撤退的過程中,遼軍有什麼選擇做得不到位的話,就是隨軍攜帶了太多繳獲,笨重的物資,遲滯了遼軍的行動,消耗了他們的人力,而放棄的選擇,則顯得晚了。

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01章 大整軍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46章 驕將第39章 濮州案(2)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428章 用心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80章 “新對策”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9章 公府密議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41章 納降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269章 愛將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38章 爭執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15章 名單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39章 韓常案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75章 按*不動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45章 剝削者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78章 滄州府半島史話·奇葩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468章 胡部隱患無題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24章 辭表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96章 缺人了第342章 殺肥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68章 榮寵第81章 廝殺漢第60章 都安心了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97章 心虛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64章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