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喜訊傳來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垂拱殿,劉皇帝洪亮的聲音在殿樑間迴盪,站在御座前,手裡甩動着幾道奏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屍山血海中闖出來的大將,漠北雖大雖險,卻也非其隕之地!楊業、王彥升,無一不是命硬之人!倒是劉昉、劉旻這兩小兒,如今當知戰陣之兇險了吧!”

內心的喜悅,完全體現在劉皇帝嘴角綻開的笑容上,張雍侍候在下,道:“此皆陛下恩威照拂,將士們方纔能逢凶化吉,轉危爲安!”

沒錯,經過漫長的等待,以及不懈的遣人尋探之後,來自漠北遠征漢軍殘部的消息,終於傳到劉皇帝耳中了。

幾乎是同時,有三道奏報自河西而來,分別由河西武德司、布政司、都指揮司,都是六百里加急快報,雖然彙報各依其職能,但側重點都一樣,用意都是向朝廷報喜。顯然,哪怕遠隔數千裡,在取悅劉皇帝這件事上,內外的軍政部司官僚們,都是很有共識的。

劉皇帝簡單地瀏覽着,張雍則如常將整理提煉的主要情況向劉皇帝敘說着,包括遠征軍戰鬥經過、求生經歷以及眼下將士的具體情況。

對於他們艱辛的危險之旅,劉皇帝是有所預料的,因而固然憐憫,卻沒有太多意外。不過,當得知兩萬漢騎,最終只餘一成得生,仍舊不免唏噓。

“青山處處埋忠骨啊!”劉皇帝暫時放下了奏報,發出一道深沉的感慨:“百戰餘生,轉戰數千裡,遠征軍將士不易啊!”

當然,比起普通將士,劉皇帝毫無疑問更關心他的愛子與大將,抑制住心頭的激動,直接問張雍:“楊業與二王,以及劉昉兄弟倆如何了,還有楊延昭,都還安好吧!”

張雍當然明白劉皇帝的心思,因此快速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雖不免創傷,但已休養完好,兩位殿下更是安然無恙,陛下可以放心。只有老將軍王彥升,年歲已長,又兼疲憊,身體有所不支!”

“沒事便好,傳令,讓河西文武,做好接應事宜,一定要將他們平安接回大漢!其後,讓楊業他們回京,朕要親自接見他們,犒勞他們!”劉皇帝直接吩咐道。

聞言,張雍略表遲疑,而後應道:“啓稟陛下,遠征軍棲身於金山以南,與北廷僅隔一道沙漠,得知西域的形勢,主動提出,與西域大軍配合,南北合擊,消滅遼軍餘部。時下,恐怕已然領兵南下,突襲北廷城了!

另外,趙公、魏王兩位殿下,已先行回到河西,但徑往高昌,欲參與西域戰事,於輪臺、北廷接應遠征軍將士!”

劉皇帝眉頭頓時鎖起,在他看來,這樣的舉動,實在沒有必要,又仔細閱覽了一遍奏報,再度放下,輕嘆道:“楊業他們此舉,還是心有疑慮,想要戴罪立功啊!何必呢,不論是大勝凱旋,還是折戟沉沙,他們都是勇士,是大漢功臣,朕褒獎尚且不及,何論罪之?”

“將士們若知陛下這番心意,當更加無畏無悔,爲國盡忠!”張雍說道。

頓了下,請示道:“陛下如思子意切,是否下詔,先行召還兩位殿下?”

“不!現在召還他們,怕這兩個兒子,都要怨朕了!”劉皇帝搖頭擺手,輕聲道:“他們既然去了,且隨之吧,待西域戰事有了結果再說吧!這麼長時間下落不明都等過來了,又何慮多等一段時間!”

“擬製西北,讓諸道全力支持西域大軍,儘快結束戰事,穩定局面!”劉皇帝吩咐道。

“是!”張雍應命。

略作沉吟,劉皇帝又道:“發文政事堂,準備一支使節,西赴高昌!”

聞之,張雍略顯意外,雖有猜測,但還是請示道:“陛下意欲何在?”

劉皇帝悠悠道來:“十餘載下來,西域屢遭兵燹,回鶻、遼、黑汗以及大漢之間,刀兵不息,早已是赤地千里,生民無一。大漢以數萬兵遠征作戰,勞師靡費,收益甚微,頗爲不值。

眼下,大漢的敵人,仍舊以遼國爲主,卻不當再起征伐,節外生枝。此番,若非遼軍餘衆盤踞天山以北,朕也未必會下令增兵。

那黑汗國,經過這麼多年的拉鋸戰爭,只怕也不堪其負了吧!”

張雍接話道:“那黑汗雖是號稱西域大國,但國弱民寡,十餘載東進作戰,必然也是疲憊不堪!”

劉皇帝道:“朕就先釋放一點善意吧,遣使西去。兩國之間,既無世仇,也無積怨,若得兩國修好,交通往來,朕也願彌兵罷戰,還西域以安寧!”

“陛下心懷天下,偃武止戈,若得和議,修好相安,實在功德無量啊!”張雍道:“臣以爲,那黑汗國必定不會拒絕,他們也不敢再同大漢敵對下去!”

對其恭維,劉皇帝完全免疫了,肯定地說道:“開寶八年之後,除了北方,大漢不當再有其他戰爭!”

說着,劉皇帝又嘀咕了一句:“大漢,也該收收攤子,緩緩步子了!”

“陛下英明!”張雍發自肺腑地說道。

這些年,大漢帝國擴張過速,朝中不乏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此前皇帝興致勃勃,樂此不疲,雖然警示,但情況還不算嚴峻,因而也不敢過多諫阻。

而張雍,得益於他所處的位置,同樣能立足大局看到一些問題,屢有旁敲側擊的諫言。不過,比起羣臣的勸阻,還得像劉皇帝這樣自我意識,開始改弦易轍,更加妥當。

“對了,是武德司的人尋到遠征軍的吧!”劉皇帝突然轉變話題。

“正是,武德司河西都知王寅武,曾三次北出河西大漠,前往金山尋探,終有所得!”張雍道。

“這是何人,倒是辛苦他了!”劉皇帝露出點笑容。

在西北也是一方人物的王寅武,在劉皇帝這兒,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對此,同在殿中侍候着的張德鈞開口了:“官家,這王寅武也是武德司下的一名幹吏,當初遣盧使軍西使,就是他隨行,不復使命,立功歸國!”

“朕似乎有些印象!”劉皇帝點點頭,不由瞥了張德鈞一眼:“對武德司的情況,你倒是有些瞭解嘛!”

聞之,張德鈞訕訕一笑,說:“小的也派了些人,前往探尋遠征軍將士蹤跡,因而下面的人有所接觸!”

劉皇帝也不以爲意,問張雍:“李崇矩呢,此事一直是他在負責,如今有結果了,爲何不親自前來彙報?”

張雍拱手道:“陛下,李使君病了!”

“病了?”劉皇帝眉毛一挑,然後玩味地道:“病得似乎有點巧啊!”

琢磨了下,吩咐道:“通知太醫院,派人去他府上,給他斷斷脈,有病,總得治啊!”

“是!”張雍聞言,心頭略緊。

而一旁的張德鈞,則眼中異色微閃,嘴角不由的掠起一道淺淺的弧度。

“喦脫!”劉皇帝的注意力,則迅速回到收到的喜報上,急欲分享。

“小的在!”

“立刻派人去坤寧殿,將尋到二皇子的消息告之皇后,她可安心了!”劉皇帝一臉的喜悅。

“是!”

“不!”劉皇帝又很快收回成命,起身朝外走去:“朕要親自去,再把賢妃叫上,還有,出宮把魏王太妃也接進宮來......”

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64章 監國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38章 爭執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345章 剝削者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6章 異見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46章 糧與錢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61章 大捷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章 登聞鼓響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39章 百年大計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88章 後續第296章 反響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29章 叔父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482章 李氏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33章 納了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57章 鄭州第1690章 拼圖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474章 補漏匠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71章 兵臨壽春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68章 西縣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35章 坐不住了第276章 玉如意第177章 小賢王第150章 聽政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91章 酬功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34章 驚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