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怪圈

劉皇帝繼續聽取着張德鈞關於西京的一些趣事軼聞,上及公卿私密,下至市井民情,劉皇帝也是津津有味,這也是近來他的一種娛趣方式。

“近來,勳貴們還如此前那般,聚會頻繁嗎?”看着張德鈞,劉皇帝淡淡道。

劉皇帝說這話時,眼神深沉平靜猶如一口古井,深不見底。聞之,張德鈞則下意識地佝身垂首,略帶小心地應道:“回官家,近段時間,略顯沉寂,已然收斂許多,並未在妄自議朝政。”

“是嘛!”劉皇帝似乎有些疑問。

“不過,仍不免私會!”張德鈞又道。

劉皇帝臉上掩飾不住興致,問:“都有誰?”

“汾陽公藥重遇、平原公孫立、始安侯李繼勳、馬邑侯党進、海寧侯劉光義、廣安伯曹元恭,另外,廣陽伯趙匡義同樣飲宴甚忙!”張德鈞道。

“孫立!”劉皇帝眉頭頓時一鎖。

“正是!”

“不好好地養老,要摻和這等事!”劉皇帝語氣中隱隱有些失望。

張德鈞則將頭埋得更低下,他當然知道孫立在劉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那可出生入死、鞍前馬後二十餘年的元從老將。同時,也不免心生警惕,連孫立都能引發皇帝的不滿,那這滿朝上下,還有誰能聖眷不衰?

“趙匡義?他回朝,可沒有多長時間!”劉皇帝彷彿是自言自語一般:“趙匡胤呢?”

張德鈞道:“榮國公入宮當值之外,深居簡出,閉口不談!”

“這兩兄弟,呵呵!”劉皇帝笑了笑,方纔張德鈞提到的勳貴之中,多與趙家有所牽涉,難免不讓劉皇帝多想:“與其兄相較,趙匡義終究年輕了!”

很明顯的是,在網羅關係、培植勢力、提升名望等事務上,趙匡義要積極得多。而趙匡胤,位高權重,卻始終很低調,鋒芒盡斂。

“把吏部所呈那份奏章拿來!”劉皇帝猛然擡頭,朝另外一邊的喦脫吩咐道。

“是!”

這是一封涉及到內外高官重臣的調動名單,事前也是經過幾番討論,政事堂達成共議,劉皇帝也有授意,如今只差他硃批定論了。

劉皇帝的目光落在趙匡義洛陽府尹的任命提議上,琢磨了片刻,終是硃筆一揮,盡允此奏。

“讓張雍,將此奏,發還政事堂!”劉皇帝衝喦脫道。

“是!”

“符李高折郭這五家呢?”劉皇帝又問。

這五家,可是當下大漢,最主要也最顯赫的五家外戚了。在此事上,張德鈞也不敢有任何的隱瞞,似乎不約而同,安分守己,不摻和,不表態。

但是,這在劉皇帝看來,仍舊不是什麼值得欣喜的事情。近些時日以來,劉皇帝也不在不斷反思自己過去的政策,過去的行爲,有不少收穫,外戚也是重要考量之一,不知從何時開始,他覺得大漢外戚,權勢影響似乎有些重了。

“英國公的病情如何了?”劉皇帝突然關心起柴榮了。

“開春之後,有所反覆,僵臥病榻已久!”張德鈞答道。

自從西北還朝之後,柴榮的身體便始終不豫,屢有反覆,雖多加診治,但始終沒能痊癒。過去持續十數年爲國盡忠操勞,完全是以透支身體健康爲代價的,到了這晚年,也淪落到與病魔鬥爭了。

雖然早復柴姓,但在很多人眼中,郭柴仍舊是一家,劉皇帝實際也是這麼認爲的。而郭家另外一位頂樑柱,邢國公郭威,卻始終老而彌堅,堅挺地活着,並且活得很滋潤。

考慮幾許,劉皇帝道:“做好準備,朕擇日出宮,過柴府探病!”

“是!”

微閉雙眼,劉皇帝靠在躺椅上,腦海中念頭起伏。對勳貴公卿,劉皇帝還真沒有針對的意思,只要他們奉公守法,花些俸錢祿米供養,也沒什麼,他們是有功之臣,也值得那些待遇。

劉皇帝自認,也不是那種只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的人。當初之所以厚待功臣,提升貴族地位除了收權大政的一定補償之外,也是想有這麼個與國休慼的階層,拱衛皇權,維護帝國。

但是,事物的發展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哪怕劉皇帝是皇帝,君臨天下,富有四海。這麼多年下來,他發現情況並不如他的預期。

大漢貴族,尤其是開國功臣、軍功貴族,確實在大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這是大漢帝國統治的基石。但同樣的,勳貴們的影響,卻不可避免地在擴大,並且有逐漸深入到朝廷上下,中樞內外。

前不久,劉皇帝將大漢中樞及地方各級軍政官吏的名單拿來審閱過,並將過去十多年職吏升遷任免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可以明顯地發現,勳貴子弟在其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在增加,並且逐漸佔據大量的關鍵位置。尤其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二代乃至三代們逐漸成長的情況下。

哪怕同樣從吏職、勳職做起,有身份的,有關係的,上升也要更加快速,更加穩當。這在開寶年之後,尤其明顯,並且已然形成了一種趨勢。剩下的,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同勳貴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相比之下,走科考的,通過一般吏職升遷的,則要緩慢、艱難地多。而爲了提升科考的“質量”,在考試難度以及錄取人數上,都有不小的限制,這同樣導致了大漢庶族官僚階層發展的緩慢。哪怕道開寶九年了,士大夫、地主官僚集團,在大漢仍舊處於一種被壓制的狀態。

劉皇帝當初之所以要扶持出一個勳貴階層出來,除了妥協的政治考量之外,也未必沒有以“宋”爲誡,壓制一下文人,以免出現以文制武的情況。

但事實證明,似乎有些壓制過頭了,最終,想要國家正常穩定地發展,還得重用文臣。而勳貴階層的影響與壯大,終究有侵犯皇權的趨勢了,這如何不使劉皇帝心生戒心了。

而這段時間,只通過一些模棱兩可的流言,一些尚處高閣的政策方針,就引得議論紛紛,喧囂不止。這就更讓劉皇帝心頭不爽了,只是露出一些苗頭,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倘若有一日,真因國事之故,侵犯到勳貴們的利益,那又將是怎樣的場面,他們會不會聯合起來,抵制政策,抵制朝廷,甚至向他逼宮。

劉皇帝一直都有“總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而每每想到這些,心裡就癢癢的,彷彿有一條毒蛇在噬咬。

這麼多年了,劉皇帝唯一沒有改變的,大概也只是對權力無限的熱枕與摯愛了。當察覺到勳貴階層的威脅之後,他也就難免生出異樣的想法了。

所謂削減勳貴俸祿,限制勳貴待遇,也只是表面罷了,本質上,還是在於限制其權力,以免威脅到皇權,動搖皇帝的地位。這其中,外戚+勳貴,則屬於最容易引起猜忌的了。

毫無疑問,趙普是屬於庶族官僚階層的,與那些軍功貴族完全不同。當然,他想要出臺一些政策,與劉皇帝的出發點,不一定相同,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切中劉皇帝心理,在大方向上與其相符。

而兜兜轉轉,到最後,劉皇帝似乎又要走上,扶持文臣,扶持庶族官僚集團的老路上去了。

這也彷彿就是個怪圈,讓人迷失其中,擺脫不得,向左向右,都沒有一個真正的出路......

第7章 風波第313章 晉王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68章 撤了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344章 打個賭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93章 楊邠案(1)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12章 兄弟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43章 總結第337章 特權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51章 壽國公第77章 安陽之殤第42章 嶺南在望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27章 不允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185章 賜宴第148章 教誨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52章 皇孫第141章 雌威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16章 馬政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章 田畔問對第162章 兵事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1章 禍從口出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10章 坦白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22章 相互誅心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6章 異見第98章 追捕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79章 勢孤危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5章 春闈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407章 麻煩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章 揚州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