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權宜之計

聽其所述,劉皇帝只是點了點頭,沒有作話,略作沉吟,方纔問劉暘道:“此番,我廣邀羣夷入京做客,是何原因,其用意何在,你應當清楚吧,不至真以爲,是爲了同這些內外蠻夷共商國是吧!”

聞言,劉暘露出了一點笑意,輕搖頭,道:“兒雖愚鈍,難以全然明悉聖意,但經過這半年多的研討、觀習,多少有所猜測。

共商國是之說,不說兒,就是滿朝臣工,也不會有多少人會當真。爹與趙相爲政,此前也反覆提及過,大漢如今需要的是安穩,需要養育百姓,恢復國力,從各條戰線,採取收縮,鞏固根本。

這些年,大漢擴張過速,恢復開拓之土以數千裡計,雖戰果輝煌,所費錢糧,損折兵馬,代價巨大,導致根基不穩,已至大漢難以承受的地步,因而亟欲停下腳步休整,以鞏固勝果。

時下,高麗已然達成和議,西域局勢隨着輪臺、北廷收復也漸趨於平穩,只要朝廷釋放善意,在短時間內,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和平。

如此,除北方契丹之外,大漢已基本做到了弭兵休戰。唯有西北、西南這些地區,地理民情風俗,紛繁複雜,極難料理,這些年衝突不斷,以致邊鄙不寧,雖爲疥癬之疾,卻也牽扯了朝廷不菲的精力與財力。

並且,朝廷若不加警惕,長此以往,或將以小疾成重症。因此,若能以朝廷主導,延攬諸族,以期和平,減少朝廷的麻煩,讓大漢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恢復國內,打擊遼國之事上,是個順勢而爲的抉擇......”

“看來對此事,你也確實用了些心思去琢磨!”聽完劉暘的見解,劉皇帝意態平和了些,衝他道:“那你覺得,此舉會有作用嗎?倘若會,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否如朝廷所願?”

聞問,劉暘再度思考了一會兒,輕嘆一口氣,道:“若說完全消弭禍端,達成和平,諸族共榮,只怕難以做到,即便大漢再是強盛,也難使內外諸族心悅臣服,即便迫於威勢,也可能面誠心狡!

不過,若能通過此舉,招攬一部分親漢部族,保證諸族主要勢力,與朝廷合作,共同維護西部邊境安寧,對朝廷而言,就已然能夠減輕不小的負擔了!

至少,經過此番與會磋商,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內,可以保證西部諸邊的安定!”

劉暘說完這番話,不由地輕吐一口氣,劉皇帝聽完,也露出了點笑意,不過,卻稍顯莫名地問了句:“十多年來,對於大漢的在西北西南邊陲,戍防、拓殖、行政等各項支出,以及發生的各類地區衝突、叛亂,你可有詳細調查過?”

劉暘一愣,不過只是一剎那的功夫,便應道:“雖未有詳細調查,但多少有些瞭解,確實不菲,僅西北四道,便常年駐有戍卒逾六萬,近些年,爲北伐之事,更突破十萬大軍,僅軍費一項,每年朝廷支出,就不下七百萬貫之巨!

另有云南、黔中及諸邊州關隘戍衛,所費錢餉同樣巨大,至於其他各項行政支出,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劉皇帝點了點頭,並不在意劉暘對此有無具體細節上的瞭解,而是說道:“西北四道一以及雲黔駐軍暫且不論,這屬於特殊情況,今後終將陸續減負。

僅說其餘邊地,爲戍守治理鞏固,每年官俸、軍餉及一應行政開銷,每年固然花費不菲,需要朝廷持續投入支援,但以大漢的國力,可能支撐?”

不待劉暘答話,劉皇帝便自顧自地說道:“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倘若前番北伐,靡費過大,耗盡國庫,以朝廷的財力,這些支出,是足以支撐的!

因此,致力於地區和平,消弭中途,爲朝廷減負,並不是此番大會的主要目的!只要朝廷國力財力恢復,你所說的那些,都將不是問題!”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臉上露出一抹納罕,旋即謙虛認真地請教道:“恭聽爹教誨!”

劉皇帝則幽幽然地說道:“此番召諸勢力進京,說得好聽點,是爲和平共處,造福邊地百姓安康,但實際上,就是大漢的一種妥協與退讓,這一點,你心裡要有個數!”

聞言,劉暘的表情陡然嚴肅起來,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低聲道:“是!”

“自乾祐北伐之後,我已經強勢了十多年了,大漢對於周遭國家勢力,也同樣強勢了這麼久!”劉皇帝長嘆道:“但至如今,卻是不得不有所退讓了!你適才所言,確實有道理,也直指當下大漢的一些困難與窘境,但你知道,大漢真正的問題,在於何處嗎?”

面對劉皇帝這一番問話,本就有些遲緩的劉暘,一時也有些反應不過來,只是表情肉眼可見地嚴肅起來,眉頭緊鎖,似乎在絞盡腦汁思考着自己疏忽抑或沒能體察到的聖意。

劉皇帝也沒有等他徹底想清楚,便道:“此番朝廷相召,可謂一呼百應,諸夷影從,原因爲何?那是大漢國力強盛,武德充沛,他們不敢不從,邊地或有齟齬衝突,但讓他們正面對抗朝廷,與大漢爲敵,他們同樣不敢。”

“他們對大漢,如今是畏服,先有畏懼,而後臣服,胡人畏威而不懷德,這乃是自古以來顛撲不破的真理!

此番,大漢欲與之共襄和平,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自身強大,強大到他們畏懼,不敢側目,難纓兵鋒,否則,我們的善意,對於這些蠻夷而言,就是軟懦,是示弱!”

“因此,只要大漢保持強盛,那麼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都將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但是!”

說到這兒,劉皇帝停頓了一下,表情也變得異常嚴肅:“大漢如今的強盛,能夠保持到何時?倘有一日,大漢國力衰退了呢?國家的人財物力,難以支撐眼下對諸邊的戍守呢?

即便是當下,朝廷對於邊鄙之地的控制與影響,仍舊是薄弱的,倘若有那麼一天,大漢不再有當下之威勢,又將是怎樣的結果?

屆時,眼前的疥癬之疾,就可能化作惡疾重症!”

聽着劉皇帝說出這些話,劉暘臉色不由得發白,那是一種緊張的表現,雖然有些難以接受,但劉暘也不由自主地往那方面想,並且也不得不真正重視起來,兩眼一種,也浮現出少許的憂慮。

“我可以告訴你,此番朝廷的退步,只是權宜之計!似你所言,保十到二十年安定和平,那二十年之後呢?想要真正的安定,根本還在於大漢己身,那麼,你覺得,大漢能夠永遠保持強盛嗎?”

第362章 權宜之計

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75章 高貴妃第136章 趙都帥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47章 德勝渡第197章 決斷!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45章 治安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695章 袁家莊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51章 詔令西進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40章 殺心大起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2章 稱帝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474章 補漏匠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052章 回京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11章 動心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6章 告一段落第84章 滅佛伊始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0章 收穫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52章 聯姻第46章 糧與錢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章 柩前繼位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6章 遺奏十條第97章 隰州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347章 割韭菜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62章 兵事第118章 查抄第385 禮賓館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474章 立場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492章 事發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46章 糧與錢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97章 擴*整頓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