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

開寶十七年冬季的開封,比以往多了一份柔和,晨起有朝陽,日暮有彩霞,碧波黃葉也爲京師增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與往年難免的蕭索淒涼相比,今年始終是一片繁茂盛景。

對於東京的官民而言,這個冬季,也顯然要舒適得多。當然,對於一些官員而言,這是吉兆,而且是大吉之兆。

朝廷之中從來不乏聰明人,也更不缺善於聯想、精於揣摩上意的人,並且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羣。

很多人都把這個舒適的冬天聯繫到了一件事上,那就是還有幾個月,劉皇帝的誕辰又將至了。

三十年前,劉皇帝的誕辰就被朝廷定了嘉慶節了,當然,那時候,是一些禮部官員爲了迎合劉皇帝的諫言,而劉皇帝也正處於穩固皇權、擴大自己影響力的階段,似這種把自己生辰定了朝野舉國慶祝節日的手段,也用得出來。

因此,每年的三月初七,嘉慶節都是照常過的,三十年下來,也已基本融入到大漢官民的生活之中了。

把皇帝生日形成一固定節日,是從李隆基開始的,不過,劉皇帝的“嘉慶節”的推廣程度以及被接受程度,顯然是遠超李隆基的。

至少在當下,劉皇帝身上的“神性”是遠超那天寶皇帝的,如今可沒什麼“千秋”、“天長”,只有劉皇帝的嘉慶。

可以想見,不消多,只要大漢能夠穩固維持個一百年,那麼“嘉慶節”就將成爲一個固定的傳統節日。

對這一點,劉皇帝是很有些虛榮心作祟的,功蓋千秋,留名青史,他是已經做到了,但這種讓自己的聲名與華夏的文化、傳統、習俗相結合的事情,他還是很有動力。

早年的時候,劉皇帝還不是特別在意,那時候他的精力都放在強國富民上,但如今,他是越發留意在乎自己的身後之名了。

嘉慶節,只是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標誌罷了,就像人們過端午就能想到屈原,劉皇帝希望的是,將來百姓過嘉慶節,也能想到他劉皇帝。

就目前來看,這個效果是顯着的,當然,這伴隨着一定的行政干預。如今,每到嘉慶節,全國道州,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會進行一定的慶祝活動,焚香禱告,也是當日官民們的日常活動之一,或爲劉皇帝祈福,或向劉皇帝祈福......

而在劉皇帝的重視之下,官方的慶典活動也是越來越熱鬧了,並且,將嘉慶節也被定爲全國官員的固定休沐日之一,休三日。

毫無疑問,這就是在搞個人崇拜,甚至有些不顧吃相地神化自己,並且萬衆推戴,不會受到任何指責,當然也沒人敢說什麼怪話,表達什麼不一樣的觀點。

而事實上,在當下的大漢,劉皇帝早已比肩神祇了。去年的時候,劉皇帝興致所來,專門接見了一批進京述職調遷的地方官員。

場面令人“感動”,上至知府,下至知縣,在見到劉皇帝之時,都是涕泗橫流,不能自已,問其緣故,也是激動難言,艱難地表達自己喜悅之情。結果嘛,劉皇帝歡喜之下,又抽出時間,專門請那批官員吃了一頓飯。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即將到來的開寶十八年嘉慶節,自然引得滿朝重視,這一次,重要程度顯然要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因爲那是劉皇帝年逾五十,人生半百。

別的且不提,尋常年份的生辰,劉皇帝可以簡單地操辦,不做鋪張,但這種十年整壽,還是值得多加幾分重視的。

就是劉皇帝不提,那些貼心的臣子都會積極應對。因此,還在十七年冬,朝廷上下已經開始籌備起幾個月後的嘉慶節了,並且由趙普親自主持慶典的策劃與籌備,汲國公薛居正擔任司禮大臣。

而從入冬開始,朝廷內部,包括那些言官,都把極大一部分精力,都轉移到對劉皇帝的歌功頌德上了,各地的祥瑞又開始扎堆出現了,就連開封這個舒適的冬季都能牽強附會扯到吉兆上去。

在這滿朝洶涌之間,還是有清醒之人的,比如太子劉暘。從內心而言,朝堂如此大張旗鼓,大動干戈,朝廷內部這樣的風氣,是不正常的,臣工們都忙着去吹捧讚譽劉皇帝了,忙着爲皇帝歌功頌德,那政事民生,顯然就沒那麼多人去關注了,甚至會影響到朝政的正常運轉。

不過,他又不能開口發表什麼異見,更不能阻止,他既是太子,又是皇子,總不能冒着擔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吧。

甚至,劉暘能肯定,他要是真提出什麼有違大流的意見,有些言官甚至敢指責他,明面的攻訐或許不會有,但含沙射影、指桑罵槐一定不缺。

這也是劉暘有苦難言之處,近來心情也難免沉悶,強顏歡笑之下,心中實則是愁苦不已。當然,劉暘顧慮憂愁,也不只來源於此事,東宮紛擾,後宅不寧,也讓他頗爲鬱悶,甚至有種心累的感覺。

這幾年,圍繞着太子妃與趙妃展開的東宮內鬥,是越發激烈了,過去,大臣們看到的是皇子間可能的奪嫡,如今,已經有人看到第三代去了。

迄今爲止,劉暘的太子之位,仍舊是穩穩當當的,幾乎是牢不可破,而一個二十年的太子,也早有了足夠深厚的底蘊與影響,哪怕沒有母族的支持,劉暘僅靠自身,他這麼大旗也是足夠牢固的。

最重要的,還是劉皇帝對他,始終信任,掏心掏肺地表達期望,說“江山未來是你的”,這樣的情況都屬尋常。

事實上,劉暘對劉皇帝而言,已經可以看成一種寄託,寄託着他的心血,他的期望,花了那麼多年方纔培養出這麼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繼承人,那種近似於單行道上的堅持,也是沒法走回頭路的。

當然,這些都有個前提,那就是劉暘自己不作死。不過,也這麼多年表現出的素質來看,如此內秀的一個太子,還是足夠聰明的,也早就適應了自己的身份,如何應付劉皇帝更是熟練。

不過,對於自己的家事,對於東宮的麻煩,他卻時感苦惱。慕容妃與趙妃之間,可不是東宮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其折射出的是慕容氏、趙氏這兩大勳貴家族的爭鬥,關乎的也是將來帝國傳承的問題。

這顯然也是個引人注目的事,劉皇帝之後,若無意外,就是劉暘了,這一點是人所共知的,其他的皇子親王國公,不論誰都沒有和他爭的實力與威望。

但劉暘之後呢,這就值得說道了。雖然在劉皇帝還在世,在劉暘正富春秋之時談這些,顯得有些早,但對於一些“目光長遠”的人來講,這一點都不早。

並且,劉暘的情況,也值得關注,時至如今,劉暘也只有兩子一女。長子劉文渙,趙妃所生,如今已然九歲;次子劉文濟,乃是蕭妃所生(蕭燕燕在產子之後地位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如今五歲。

至於太子妃,好不容易在開寶十五年懷上了,並在當年冬臨盆,結果不巧的是個女童,這不只讓慕容妃失態,也讓劉暘頭疼不已。

就是劉暘自己,哪兒能沒有考慮過繼承人問題,從已有的二子中選,毫無疑問,該是長子劉文渙,畢竟根紅苗正,劉文濟畢竟是蕭燕燕之子,天生處於下風。

但是,太子妃不幹啊,在近乎絕望的情況下,有個人給她出了個主意,他是太子妃,是劉暘正妻,也是劉暘子女的嫡母,於是建議她把劉文渙給收養過來。

這個想法,是很有建設性的,就是劉暘聽了,也覺得是個不錯的辦法,一舉兩得。但是,這顯然遭到了趙妃的強烈反對,大概是受了母親的影響,小皇孫劉文渙也不願意。

這件事情鬧騰了一陣子,引得朝野上下蜚短流長,還是不了了之,以太子妃的主動放棄結束。畢竟,收養一個將來很可能不會孝順自己的兒子,實在沒有必要,反而是替“敵人”的兒子穩固地位,不划算。

而在整個過程中,趙匡胤沒有貿然表態,始終沉默,倒是已經回朝擔任中書侍郎的趙匡義,私下裡和趙匡胤說過,讓太子妃收養不失爲一個好辦法,這是能直接定論、確定劉文渙地位的事情。

可惜,趙匡義眼光獨到,但他沒有太多幹涉的能力,他是隻是叔父,沒法控制趙妃的想法,更沒法影響到慕容妃。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就是劉皇帝都聽說了,劉暘也曾以此請教,被劉皇帝不鹹不澹地批評了一頓,說連後宮治不好,如何治天下?還有些不要臉地拿自己“和諧”的後宮做例子,教育一番。

而就劉皇帝而言,心中怕也沒什麼主意,都說隔代親,對於孫兒們,他也確實沒有特殊的偏好,何況,談到繼承人的問題,就更得慎重了。

不過,對於東宮中的明爭暗鬥,劉皇帝也是聞之不喜的。同時,也覺得人心亂了,他還好好地活着了,有些人就開始考慮起第三代帝王的問題了,簡直不像樣,是居心叵測,還是已經不把他放眼裡了?

因此,那段時間,劉皇帝的脾氣也有些不好,找趙匡胤喝酒的時候,都是冷着臉的。

慕容氏收養劉文渙的事情沒個結果,而由於劉皇帝的態度,東宮也安分了兩年,但是,近來,又起波瀾了。

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思考,太子妃再次向劉暘提出,她要收養蕭氏所生的劉文濟。此議一出,劉暘是真頭疼了,東宮、皇城、乃至朝廷中,也是反響頗大......

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6章 盡伏東北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04章 楚州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99章 出宮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23章 鬥法第1713章 機遇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85章 趙礪案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41章 祭關公第329章 遊市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48章 西撤!第297章 心虛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8章 權謀手段第8章 巡視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7章 武德司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8章 進兵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9章 武夫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07章 殿試第1章 乾祐滅佛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80章 賞功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80章 賞功第204章 解決第40章 潞州三傑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6章 遺奏十條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11章 李沆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790章 憂勞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71章 殺,不殺?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7章 武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