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楊城大捷

劉皇帝這番話,聽在劉文渙耳中,自然讓他產生了一些別樣的想法,身處宮廷,尤其作爲太子的長子,有些競爭從出生開始便已經展開了,再加上其母趙妃從小的灌輸,對於嗣君的位置,自然是有追求的,甚至從內心而言已然視爲囊中之物。

時下劉皇帝這麼說,傳揚出去那便是皇祖父對自己的認可,這意味自己已經領先一步,不,一大步。那個還懵懵懂懂、不知所謂的契丹雜種,如何能與他爭。

小小年紀,內心已然虎嘯龍騰,皇室子弟的早熟在劉文渙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這些內心活動是不能表現出來的,尤其是在劉皇帝面前,天家還是要講究兄友弟恭、和諧共處的……

很快,太子劉暘走了進來,瞥了眼爺孫對座的場景,沒有多說什麼,上前行禮。見到父親來了,劉文渙同樣起身作揖。

稍微打量了一下這個兒子,劉暘只是點了下頭,沒有多作理會,恭恭敬敬地向着劉皇帝。見狀,劉皇帝問道:“說吧,出了何事,勞你親自來報!”

聞問,劉暘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面帶喜悅地道:“喜訊!適才樞密院收到六弟的捷報,楊城大捷,黑汗軍大部被殲滅,其大汗哈倫亡於陣上,安西東北部地區再度收復!”

“果然是好消息啊!”聽到劉暘的彙報,劉皇帝立時便來了精神,混濁的雙目都清澈了許多,重泛精光:“這個劉旻,還是按捺不住啊!不是讓他以守爲主,擇機而進嗎,怎麼反手便把那哈倫給滅了?”

這話裡只有驚喜與開懷,而無一點責難的意思,見劉皇帝反應,劉暘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親自來報,不就是想讓劉皇帝能高興些嗎?畢竟,終日陰沉着的劉皇帝,實在是可怕。

“坐下說!”劉皇帝拍了拍小桉邊的坐墊,衝劉暘道:“給朕好好講講,安西這一仗是怎麼打的!”

“是!”劉暘恭敬一禮,提袍落座,稍微組織了下語言後,緩緩向劉皇帝講述起安西的奏報。

在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大漢唯一處於戰爭狀態的地方,毫無疑問就在安西,大漢與大食聯軍的角力始終未曾停歇,中國與大食兩個地區、兩種文明之間的碰撞,顯得激烈而持久,到今年,仍舊沒有一個結果。

大漢是迫於道路遙遠,後勤補給艱難,作戰成本高,始終難以盡全力,朝廷內部也有掣肘,爭議也很大,除非老皇帝發狠,孤注一擲、不顧一切地往安西堆兵馬錢糧,否則直接落在安西戰場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力量不足,而又想要取得豐厚的戰果,顯然是不足的。

至於大食聯軍,同樣是問題重重,號令不齊,後勤不統一,且也承受着遠征的各種麻煩。如論征伐距離,巴格達到怛羅斯,與長安到碎葉的距離,實則差不了多少,區別只在於交通狀況以及沿途經濟、人口、物產的區別。

而大食聯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個聯合上,雖然統一在“聖戰”的偉大號召下,但實則是聯而不合。

聯軍主要有四個來源、黑汗、薩曼、加色尼以及巴格達。黑汗軍只是在黑汗國大崩潰後,由新汗哈倫收攏的一些殘兵敗將,兵力不足,勢力微弱,不足爲道。

來自於巴格達的軍隊,實則出自其實際掌控者,布韋希王朝。但是,布韋希王朝這幾年也在急劇衰落,在將王朝帶入頂峰的君主阿杜德·道來死後,王朝上層離心離德、爭鬥不斷,東征大漢甚至只是政教權力鬥爭的一種手段。

薩曼王朝由於地理上最近,派出的軍隊最多,但此時的薩曼王朝早已衰落,內部分裂的趨勢很明顯,東征恰恰是一種轉移矛盾的辦法,因此最爲盡力。但另一方面,薩曼人對黑汗人僅剩的怛羅斯具備一定想法,當初兩方爲了此地,可是發生過拉鋸戰,幾易其手,兩國之間算得上是世仇,薩曼人又豈會真心援助黑汗。

因此,在東征開始進入怛羅斯後,這座重鎮基本就落入薩曼人手裡了,而哈倫汗之所以選擇在東征後,專注於去“收復”北部地區,除了那些突騎施部落好對付之外,也是不得已,否則,別管聖戰結果如何,他們這些黑汗國復國的種子,很可能提前便被吞併了。

至於加色尼王朝,算是大食聯軍中心思最堅定的了,出兵足足一萬五千餘人,僅次於薩曼王朝。加色尼王朝眼下還很年輕,建國也才二十多年,只佔據了加色尼以及呼羅珊地區一部,但其國力卻是在逐步提升的,農業、工商業生產在其君主蘇布克特勤的支持下,日益繁榮,比起被大漢打崩的黑汗以及呈衰落趨勢的薩曼與布韋希兩國,明顯更具潛力與活力。

加色尼的軍隊戰鬥力也不錯,在第一次碎葉會戰中,表現突出,但也正因如此,遭到了薩曼人的猜忌,要知道加色尼本身就是從薩曼王朝獨立出來的,屬於叛臣,至今雖然仍奉薩曼王朝爲宗主國,但其自立卻加劇了薩曼王朝分裂的趨勢,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實力的突厥軍事貴族,簡直把加色尼王朝的建立當做革命路線。

本身問題多多,各懷鬼胎,若不是有“ysl聖戰”這面大旗在,這第一次聯軍早就崩潰了。但即便從宗教的角度分析,各國也是矛盾重重,最明顯的便是薩曼王朝與布韋希王朝,這二國,一東一西,佔據着阿拔斯帝國大部分的地盤,但一個是遜尼派,一個是什葉派,因爲教義衝突,曾今也發生了多次戰爭,異端很多時候確實是比異教徒更可恨……

而對於那些普通ysl教徒而言,聖戰的熱情可以持續一時,但想要持續一世,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尤其在第一次碎葉會戰之,聯軍敗退數百里後,軍心便開始動搖了,在之後連續一年多的拉鋸之中,很多人也逐漸感到疲憊與厭煩,安拉雖然崇高,但並不能徹底全面控制人性。而不少踊躍參與到東征聖戰的人中,實則有不少人,是爲過去東西貿易的宣傳所迷惑,爲大漢的繁榮所誘惑,抱着發財的心思東來的,結果面臨的是一干如狼似虎同樣想要西進的大漢勳貴將士。

大食聯軍是這種情況,若不是安西漢軍兵力不足,以漢軍的高度組織力,早就將之徹底趕回怛羅斯了。

當然,從此番安西的捷報來看,也確實如此。在去年ysl聯軍第一次兵臨碎葉的過程中,安西受創不小,又因爲朝廷的“保守”支持,在冒險打退聯軍之後,不得不繼續採取收縮戰略,以積蓄恢復實力,連靠近的哈倫軍都一時沒有攻取。

在接近一年的時間內,東西兩方在原黑汗的國土上,各自以碎葉、怛羅斯爲基,進行着長接觸、短交戰的拉鋸鏖戰。

不過,ysl也是第一次組織這樣性質的聖戰聯軍,各方面混亂無比,除了指揮與後勤,後續的補充也是有限的,即便背靠富庶的河中地區,但薩曼王朝是不可能爲東征軍提供全套後勤保障的。

而大漢這邊則不然,限制他們的只是距離與交通,只在多與寡,而少其他亂七八糟的問題。

隨着樞密院及兵部各項調配的落實,隨着安西軍隊的換血調整完成,隨着各項軍事物資的到位,在今年夏初,魏王劉旻再度啓動了一次大規模作戰機會,主要目的在於將盤踞在碎葉東北楊城的黑汗軍消滅,解決這肘腋之患,其次在於繼續打擊西面的***聯軍,削弱其軍力實力,爲後續西進做準備。

這一場仗,漢軍準備充分,敵軍雖有所應對,但這一回實力翻轉,結果則以一種大概率的方式呈現。

楊城便是原來黑汗國的乙寄烏骨城,是黑汗東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爲了表彰當初楊延昭兩千裡奔襲敵都的功績,被劉旻更名楊城,直線距離碎葉城也不過五百里。

當初哈倫藉助聯軍東進的機會,收復其地,招攬那些突騎施部族,許你官職、爵位、財富,苦心經營了一年多,聚衆兩萬多人,雖然大部分只算得上烏合之衆,但在安西,實力也算不錯了。

對此,安西都督府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戰前也做了準備的考慮與準備。劉旻這回並沒有選擇親自出徵,楊城方向交給了楊延朗,怛羅斯方向則由副都督李繼隆出馬。

戰事的進展,有些出人意料,尤其是楊城方向。那些當地的突騎施人最終以一個並不出人意料的方式顯示了存在感,臨陣倒戈,使得哈倫汗佈置在尹麗河的防線直接崩潰,得以讓楊延朗軍輕鬆突破到楊城。

事實上,早在去年ysl聯軍被安西軍擊退之後,東北部的這些突騎施人就已經有不少人後悔了,有些部族首領甚至秘密遣使聯絡,解釋、表忠心,沒有立場,大概就是這些人的存世之道了。

兵臨楊城,哈倫汗這回沒有任何退卻,組織軍隊、百姓,意欲堅守待援,決一死戰,要保留黑汗國的最後一絲威嚴。

不過,這一回面對頑固的守軍,漢軍並沒有再以將士高額犧牲換取勝利,經過這些年的摸索,那些性能“簡陋”的火炮,在使用上終於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在攻城上也顯得淋漓盡致。

在安西,兵部前前後後,調撥了兩百多門新舊型火炮,即便加上此前的各種損失,也剩下一百五十餘門,其中劉旻撥了一百門給楊延朗。

當百門火炮,從各種角度把各種鐵製的彈藥轟向城頭時,守軍所有的決心迅速被瓦解,漢軍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這顆盤亙在側後方一年多的釘子。

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2章 方略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6章 先安排着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6章 “座談會”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66章 兄弟之國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58章 回師第170章 御宴第429章 向南!第67章 宿州一線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83章 遼帝之亡第49章 求援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41章 祭關公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2052章 回京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361章 “龍宮”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764章 禁轎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16章 初夏第3章 取士不公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695章 袁家莊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48章 還京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336章 怪圈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33章 延禧驛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65章 選擇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18章 走私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83章 敞開談第79章 楚昭輔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