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

義陽樓,坐落在州城西南的延康大街上,是信陽最大的酒樓,地標性建築,名字也取自原州郡之名。

夜色下的信陽城,點綴着萬家燈火,城中士民的夜生活,也纔剛剛開始,當然,如論豐富多彩,還得是上層社會的官商名流們。

這段時間,信陽城內很熱鬧,百日笙歌,晚間夜舞,整個一派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畢竟,鑾駕就在泰康宮,申州上下,都得開開心心的,尤其是作爲門面的信陽城,市面上就更不得蕭條。

還是那句話,表面功夫是一定要做好的。當然,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就信陽這點人,這點市場,想搞出開寶盛世的人情光景還真不容易,但架不住賢達友商匯聚而來,他們共同催生着信陽的繁盛。

皇帝出巡的影響力,用怎麼大的詞來形容都是不爲過,就老皇帝駕臨申州這半個月的時間,信陽城是人口暴增,主要爲外來人口,並且不是普通人。

多具備一定身份,不是勳貴官僚,就是地主商人,或者就是依附於他們的扈從奴僕。官還不是一般的官,普通的、中下級官僚還真沒多少資格擅離職守,遠赴信陽。而往赴信陽的目的,或爲權,或爲名,或爲利,也有爲跑關係的,當然還有單純爲撞運氣、做生意的。

形形色色、成千上萬的人涌來,帶給信陽的,除了那沸騰的繁榮,便是巨大的壓力了,一座中小城市,哪怕此前經過州衙幾乎涸澤而漁的建設,其接待能力是仍舊是有限的。

原本,爲了滿足南幸貴人們的需要,申州上下,尤其是信陽縣上下,就已經勒緊褲腰帶了。權貴們嘛,需求是各種各樣的,別的且不提,就日常生活所需,每天都是一重大需求,畢竟上上下下兩萬多張嘴。

而除了軍隊之外,大部分的權貴雖然是“重裝出行”,但攜帶空間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給基本的吃喝,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就地取用,尤其是土特產方面。就拿信陽本地著名的南灣魚來說,御駕若是待久了,說不準得被捕撈乾淨。

當然了,貴人們消費還是掏錢的,並不是巧取豪奪,不是他們有多規矩,只是當前信陽的氛圍還比較敏感,所有人都得夾着點尾巴,免得被老皇帝抓到痛腳,板子打下來。何況,但凡有資格隨着老皇帝出巡的權貴,還能沒那點吃喝用度的錢?

信陽的問題,關鍵不在於錢多錢少,而是物資供應,可以肯定地說,從鑾駕抵至開始,信陽就出現物資短缺、物價上漲的情況了。僅靠申州當地,絕對無法滿足這麼多人的需求。

於是,就和修泰康宮時一樣,輪到周邊州縣發力了,作爲四道交集之地,其通衢優勢也由此發揮出來了。

由申州上報,行營協調,周圍十數州州縣,如蔡、鄧、光、黃、安、隨諸州,以及不曾接壤但距離較近的陳、潁、郢、鄂、復,乃至襄州與江陵府。各地官府是快速組織人手,調集物資,以輸饋行宮。申州一地負擔重,但這樣分擔下來,壓力自然大大減少。

因此,在過去的半個月間,在通往申州的官道上,經常能看到來自周邊各州各縣的官方運輸隊伍,帶頭的不是縣尉就是縣丞,甚至不乏州官、知縣親自押送。

對於周邊地方官府而言,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會戰,而供饋錢糧物資的對象只是換成了行宮罷了。在此事上,各地官府還是比較賣力,不能不積極,否則就有被攻擊怠慢天子,被懷疑忠君愛國的政治風險。

爲了官帽子,官僚是什麼底線都能放棄的,何況,付出代價的,也不是官僚。對於地方百姓來說,則是一份負擔了,不管形式上如何變化美化,最終這層壓力還是會被轉移到他們身上。

不過,按照行營都部署的統籌調配,周遭每個縣每個月基本只需要轉運輸送一次,量也是有規定的,已經考慮到其承受能力了。

總得來說,對於各地官民來說,忍一忍,抗一抗,也就過去了,不管是巡視還是避暑,總不能一直待在行宮吧,皇帝總歸是要回京的

對於行營都部署的安排,老皇帝當然是知道,並沒有反對,畢竟,行營上下這一大堆人的需求是現實情況,所謂不擾地方,也是要看怎麼理解的。

不過,他還是在行營的統籌安排基礎上,另頒佈了一道詔書,要求各地官府務要愛惜民力,主意民情。暗地裡也讓人吹風,誰要是搞出民亂來,斬立決。

就是這樣,他還不放心,讓皇城、武德兩司監控着的同時,還秘密派遣了一些監察御史,到各地巡視察看。經過劉繼謙之事,老皇帝對地方官僚們的下限是徹底不抱信心了。

當然,官府的籌集調配是一方面,但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爲權貴們的需求是多樣的,遠不是各地官民提供的基礎物資就能滿足的。

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間的商家百姓也跟着發力了。需求意味着帶市場,而權貴們的需求雖然不容易滿足,但有的是人想方設法地去滿足實現,在京城這點事微不足道,在申州就多了些難能可貴。

商賈對於市場的嗅覺多少要靈敏些,申州對於物資的需求,是隨着皇帝駐幸時間來看的,只是目前表示,這個時間短不了。

於是,帶點貨過來,基本就能賺錢,哪怕只單純衝着利,也值得許多人動心了。如果初期還不明顯的話,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消息的傳播,參與的人也更加多了。

不過,申州的市場雖然在眼前看來,容量巨大,暫時還看不到上限,但終究還是有的。對於商業經濟而言,真正吸引人的,還在於申州官府此前出頒示一個政策,一個只有申州有資格出臺的政策:鑾駕駐幸期間,免除轄下一切商稅,來去自由。

大漢的商稅,經過幾十年的層層加碼,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點,在一般性商品上,從早期的三十稅一,二十稅一,十五稅一,一步步擡升至如今的十稅一,當然,也有些五稅一的地方。

同時伴隨着商法的細化,尤其在商稅的收取上,朝廷是想盡辦法,查漏補缺,着重於大小城鎮、市集,廣大農村、山野鞭長莫及,但只要貨物進城入市,那就得先被朝廷刮一層油水,逃稅、漏稅的另說。

對於大漢的商人們來說,如今大漢的商業環境很好,對他們的寬容,可以說開歷代之先河,而唯一被詬病的,就是稅務過重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可想而知,申州突然出臺這麼一個免稅政策,在商人羣體中的反響是怎樣巨大。路途過遠的,礙於高昂的運輸成本,或許會多做些考慮,但周邊就近的商旅,稍微有點眼光與膽量的,就已經行動起來了。

於是,八方商旅,匯聚信陽,哪怕是那些主要活動在村野的腳商,也不免動到州城看看風景的心思,畢竟,他們光顧城市,也是需要繳納三瓜兩子的。

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政策,在申州催生出了一場商業狂潮,各種物資開始向這裡匯聚,各種熱錢也開始往這裡扎堆,短時間內,經濟活力甚至超過京城,哪怕只是一種短於理性的狂熱。

人多,商旅多,牛鬼蛇神也多,亂七八糟的事也多,值得慶幸的是,治安情況還尚良好,別的不說,就駐紮在周邊的禁軍,就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同時,申州官府在治安維持上也是真下死手。

同時,消息也多,真真假假的消息是漫天飛,各種各樣,行宮的,天家的,權貴的,官府的,市場的

作爲信陽城內最大的酒樓,則成爲了一個消息交流所,可以說,信陽城內有一半的消息,都是從這裡流傳出去的。

而在傍晚之前,一條對於申州官民來說,堪稱勁爆的消息傳出了,知州劉繼謙調走了,還是升遷,即將前往蘇州上任,連升數級。

對於這條消息,申州官民的心情恐怕是最爲複雜的,涉事官吏們估計能大鬆一口氣,隨駕的權貴們則能跟着好生放鬆一番,畢竟,這意味着局面得到控制,事情落地了,老皇帝明顯做出決定了。

至於普通士民,他們的怨念,則顯得有些無關緊要,至少,劉繼謙調走勉強還能算是一個好消息。另一方面,大量商旅、資源的聚來,對申州本地而言,也是一樁好事,不管做什麼,服務什麼,他們多多少少能從中獲得一些好處

燈火閃亮的義陽樓前,劉繼謙在兩名隨從的陪同下,就那麼站在那兒,着一身常服,形體鬆弛,面色平靜,對樓裡樓外有心人的目光似無所覺。

他自然是在等人,而能夠讓堂堂知州親自等候的客人,身份顯然不一般。又過去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一輛二馬豪車沿着大街緩緩行來,停在大門前。

不動如山的劉繼謙見狀,立刻迎了上去,一番操作,車上來客露出真容,白面無鬚,神色凜然,目光深沉,頭戴玉冠,身着紫服,渾身上下透着一股上位者的強大氣勢。

少府監,劉規。

第79章 父子問對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313章 晉王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66章 商業互吹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87章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20章 折家第465章 遼奸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56章 遺澤第2053章 終章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61章 大捷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2章 方略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88章 後續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309章 衡釀第141章 雌威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7章 小張探花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62章 奸宦昏主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78章 三百與十萬半島史話·桓王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26章 一潰百里半島史話·桓王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43章 不自知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93章 升遷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483章 南巡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247章 視察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60章 論婿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14章 荊湖之策世宗篇47 封禪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695章 袁家莊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94章 楊邠案(2)第104章 在真定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9章 濮州案(2)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82章 殺俘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4章 帝崩第328章 默認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34章 崇元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