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

建隆二年(1019年)夏五月,在經過近半年時間,跨越萬里長途之後,康王劉曄終於抵達帝國西京。這一路漫長而辛苦,對年近六旬的劉曄而言,不管是意志還是身體,都是一種考驗。

不過,劉曄的意志是經過歲月與世事千錘百煉而成就的,因此道阻且長,但他走得從容,行得放鬆,精神上也沒有什麼負擔。

就像是沉下心來,完成人生中一場難得的旅途,一路上,他考察着安西軍政,巡視自己的王國領地,同時也觀察着大漢西北諸道的軍政狀況,遇到那些他年輕時曾履足、奮鬥過的地方,也會停下腳步,追憶往昔,動情之時,甚至老淚縱橫。

而從進入高昌道後,一直到關內,每到一大城,劉曄都拒絕當地官府的禮物迎奉,只要求他們把當地的中下層僚吏、行伍、士紳、商賈、百工召集在一起,聽他爲康國展開的“宣講”。

過去,安西三國常有使者、官吏,到大漢內地來宣揚政策,傳播名聲,以招攬人才,但那些下面的牛馬走,如何能與堂堂康王親自開講延請相比,明顯更具權威性以及誘惑力。

即便很多人,都只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去參加劉曄的宣講會,但依舊有一部分人爲劉曄描述的藍圖所吸引。安西三國,爲了從帝國吸引人才人口,已經使用了不少手段,明裡暗裡,黑的白的,可是煞費苦心。

當然作爲康國的王,又是在大庭廣衆之下,劉曄還是得走堂堂正正的路,他重點講述是康國的“人才(口)安頓計劃”。

作爲一個馭民百萬的王,劉曄也深諳如何打動人,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什麼的對西北士民已經不大管用了,因此,劉曄所言所述,都是最實際的東西,重點就着眼於“利益”二字上。

劉曄詳細地介紹了康居國所擁有的大片優良水土、草場與特產,城市、人口及貿易,以及王國制定的對漢地人口優越的安置政策。

當然,類似的政策宣講,此前康國的使者、專吏已經做過,但從劉曄嘴裡親口說出來,效果就是不一樣。同時,劉曄一點也不繞彎子,甚至不避諱談及錢與權,甚至對一個漢人入康能夠產生的經濟效益,都被赤裸裸地明碼標價了。

只要是漢人,去了康國,官府會發錢、土地、耕牛、農具,甚至會分配僕(奴)從(隸),前三年一切稅收減免,這還是針對普通漢人勞動力的。

至於有學識、文化抑或有特殊技長的,待遇就更加從優,同時,在移民上有突出貢獻的,比如能帶百人前往康國的就能當營所制下的都頭,五百人就能在官府謀個鎮長的職位,上千人那就能成爲營主,連同僕從人口在內掌管數千人的生計乃至生殺大權。

也不要怕康國沒有足夠的錢糧、牲畜、工具,在幾十年的擴張掠奪中,康居國攫取了大量財貨,刨除內部封賞以及正常行政、軍事支出,依舊有足夠的積累來滿足人口安置計劃的長期進行。

當然,財富與奴隸都是有上限的,先到先得,後來利短,這是必然的,因此,有志西進者,需要抓緊、從速,否則機會只能讓其他人搶了去.

劉曄的一番宣講動員,對於帝國西北的上層權貴抑或底層黔首,誘惑力都不是那麼的足,前者在國內已經是人上人,後者所求也不過一個安穩與溫飽。

但是,對於處於中間階層的,包括墨吏、退伍官兵、商賈、工匠等城市小民,還有那些不安分的流氓無產者、黑惡勢力,卻有極大的吸引力。

康國,是爲他們這些人,提供了一個發財的機會,一個階級躍升的平臺。有些事情,在大漢帝國的體制下,要想實現需要千難萬難的努力,但在康國這樣的封國,實現的難度卻呈指數級降低。何況,哪怕衝着康王人格魅力以及鄭重保證,康國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只要是個人,就沒有不想往上爬的,就沒有不想着騎到別人頭上做人上人的,說不想的,要麼他已經實現了,要麼就沒有能力或者碰不到機會,一旦讓他碰到了,再看看其嘴臉如何?

再退一萬步,那些虛的都不提,就衝劉曄拿出的一項重磅誠意,就值得一衆冒險者蜂擁而去。那就是,康國決定把和州地區的玉石產業拿出來共享,歡迎漢地商賈前去採掘、經營。

玉石,由於其特殊的意義與象徵,千百年來,在中國都備受推崇,圍繞着玉石,也誕生了一片龐大且覆蓋面極其廣泛的市場。

尤其在太平時節,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不論什麼階級,只要薄有資產的,基本都會想辦法搞一塊玉,做成配飾。

而在大漢帝國,即便從開寶時代算起,整體上也太平了快六十年了,其中又伴隨着人口的激增,生產力的提升,商品經濟大爆發,社會財富大積累,自然也催發了玉石市場的大繁榮。

這個市場的廣闊,幾乎是無限的,關鍵就在於,玉石尤其是優質玉石的原材料資源的匱乏,而過去幾十年,帝國最大的玉石產業鏈的源頭在哪裡?

毫無疑問,是于闐!烏玉河、白玉河,兩條河流,雖然不產黃金,但在於闐權貴的眼中,就是兩條流淌着財富的黃金水道,由二河出產的各類玉石,在大漢市場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的。

但是,這一筆財富,幾十年來確一直掌握在於闐國的權貴手中的,外人根本插手不得,通過玉石貿易帶來的鉅額利潤,滿足自己奢華生活的同時,還能養兵、養民。

于闐所擁有的玉石之利,顯然也是其滅亡的原因之一,如今,輪到康國掌握“玉石大盤”了,並且明確表示,願意將之分享出來,可想而知造成的影響有多大了.

劉曄一路東來的種種言辭作爲,在西北大地掀起的陣陣波瀾,自然通過武德司的情報系統,完完整整上呈於皇帝劉文濟御案上頭。

得悉其事後,劉文濟除了贊其處變不驚、從容有度之外,對其苦心孤詣,甚至不惜拉下臉面自賣自誇,以吸引招攬遠人,發展康居國的做法,也頗感唏噓。

其所言所行,似乎已經能夠說明其爲何冒着逾制亂法、遭遇帝國反噬的風險,去吞併同屬藩國的于闐了。他是明明白白地告訴皇帝與朝廷,康國要發展,要立足西域,要維持和鞏固漢人的統治。

作爲帝王,劉文濟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劉曄,然而,他是大漢帝國的皇帝,漢族國度最高的統治者,他必須得站在中央朝廷的立場,站在漢帝國宗藩體系的格局上來考慮問題。

不過,對劉曄於沿途宣講招攬人口、人才行爲,劉文濟卻沒有設阻,這也導致,劉曄入京一行,就爲康居國吸引了超過三萬的漢族移民,當然這個數據是沒有經過官方準確統計的,但效果是很明顯的。並且,“康國民”的轉化率也不高,因爲其中有半數的人都是爲了去從事玉石相關生意。

同時,劉文濟也按下了朝廷內部,因爲劉曄姍姍來遲,而準備的歡(彈)迎(劾)儀(攻)式(訐),就事論事即可,更多的,細想着來,實在沒有必要,徒惹人非議罷了。

時隔十數載,劉曄再次踏足大漢帝國京畿,上一次,還是太宗皇帝駕崩之際。需要指出一點,在康宗皇帝駕崩之時,親自到帝京奔喪弔唁的封國王就已經不多了,安東王劉文淵這種過分積極的人不多。

拿安西三國來講,當時只有北廷王劉文共親赴洛陽,但更爲主要的目的是看望其父趙王劉昉。至於劉旻、劉曄兩兄弟,只是遣有身份、夠資格的重臣爲使,趕赴西京,代爲致哀。

十多年的時間,有多少物是人非,又引發了劉曄多少的唏噓感慨,就不贅言了。不過,當康王那一副一臉遲暮、形如枯槁的模樣落在帝國中樞君臣眼中時,都難免生出惻隱之心,當然,這份惻隱根本上是源於劉曄的身份。

玩政治的往往心臟,但不意味着同情牌、感情牌不能打,這得看時間,分對象。康王劉曄,畢竟是世祖皇帝的兒子,是當今天子的皇叔,年紀既長,面對朝召令,不辭辛苦,萬里迢迢,實在是不容易。

晚年這趟辛苦且漫長的旅途,又趕在一個不那麼適宜時節出發,跨越冬、春、夏三季,其中僅季節的變化,就足夠人受的了。就是正常的青壯年,都未必能扛下如此一段旅途,就更被替老邁且本就有疾的康王了,也就是拉長了趕路的時間,否則劉曄早就客死途中了。

因此,可想而知,劉曄最終是以怎樣一副形象出現在帝國君臣面前,即便保持着基本的體面,但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暮氣,總是讓人慼慼然。

在廣政殿中,政事堂裡,當着皇帝、衆宰、禮部、理藩院等諸多相關部司重臣的面,當劉曄解開衣袍,裸出上身,露出那密密麻麻、大小小的創傷印記與疤痕時,帝國君臣明顯被震撼到了。

無法想象的不是創傷什麼的,而是這些傷痕會如此密集地出現在劉曄身上,都知道安西三國常年戰爭,三王更是屢次親自統軍作戰,但是作爲國王與統帥,總不至於像一般的軍漢那般,披堅執銳,廝殺於戰場吧

但劉曄身上的傷,已經足夠解釋一切,戰場之上,刀箭無眼,中亞戰場上的大小戰鬥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多少次面臨危機,多少次劉曄親自率隊衝殺方扭轉戰局,這些他自己都數不清楚。

他們這些人,是受到世祖皇帝遣派,是受世祖皇帝欽封,多少生死危局,多少流血犧牲,朝廷若是罔顧這些,不加辨別、不通情理地拿那些冷冰冰的宗藩條文來問他劉曄的罪,那麼,莫說劉曄,整個康國,整個安西人心都會不服!

比起這些鐵與血印記,尉遲珏的求告則顯得更加無助與悲情了,康王當面,這年輕人連頭都不敢擡一下,就彷彿他纔是犯錯的那個人一般。

而在於闐故土的事情上,尉遲珏註定只有一個悲情的結果,且不提皇帝與大臣們是什麼想法,康王劉曄都還有大招,他提出了一事,世祖在位時,曾與他言:于闐雖曰臣屬,其心不純,他日,你自取之

世祖皇帝究竟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誰也不知道,都無法從起居注中去尋找,因爲不是世祖所有話都有記錄,但這樣的話從劉曄口中傳出來,卻有其可行性,至少不能完全否決有其事。

當世祖皇帝這座巍巍大山被劉曄搬出來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廣政殿的質詢都成了笑話,先去證明其言是否真實吧。對這樣的結果,即便涵養如皇帝劉文濟,在離開之時,臉色都不禁有些難看。

康王劉曄,也再度讓人感受到他這個人的“叛逆”,循規蹈矩不是他的風格,出其不意則往往把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而實事求是地說,他這樣的做法,是很危險,也很犯忌諱的。與世祖皇帝有親密關係的人可多了去了,在世的也有不少,若每個人都壯着膽子,高舉“世祖口諭”來行事、謀利,那天下還不亂了,又置當今天子於何地?

因此,比起康國滅于闐之事本身,劉曄在廣政殿上所奉“世祖遺命”,纔是更爲重大的政治事件。此風,更不可漲!帝國中樞,君臣上下,對此都看得很清楚,尤其是皇帝劉文濟,對此格外敏感。

不過,就在劉文濟爲“世祖口諭”而憤怒難抑,絞盡腦汁考慮壓制辦法,以消除惡劣影響時,並沒有太久,他就發現,他又白費了心機。

康王在回京過程中很高調,但在進京之後,卻低調得不像他本人,這一點,主要從他回京後的交際往來體現。準確地講,幾乎沒有什麼交際,朝廷大臣,公卿權貴,皇室宗親,除了四哥趙王劉昉之外,他是一個沒見,更沒有拜訪聯絡,讓其代爲說項,以徹底達成吞併于闐的目的。

便是過去與康王一脈有所聯繫的人脈資源,劉曄也沒有鞏固的意思,別人主動找上門,同樣婉拒。除廣政殿接受質詢之外,劉曄只主動去拜訪過劉昉。

劉曄這輩子,大概除了世祖皇帝,就沒有能折服他的人,便是武德充沛的四哥劉昉,他打心裡,也未必有表現出來的服氣。

只不過,如今年紀大了,青壯年時的盛氣,總是被歲月時光消磨掉了大部分。再面對趙王四哥時,大概也是劉曄這輩子第一次真正心平氣和地同劉昉進行交談,沒有攀比較量,沒有功利之心,只敘兄弟情誼、光輝往事。

在劉曄長達三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中,於劉昉還是有重大交集的,尤其是榆林平叛之時,那是劉曄初出茅廬,那時的劉昉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帝國親王、宗室統帥了。兄弟二人交談的,當然也離不開戰場、軍事與兵法,對榆林平叛以及西征經歷,是談得最多的。

對劉曄來說,最值得高興的,大概是第一次從四哥嘴中,聽到盛讚他們在中亞地區開拓進取的成就與榮譽,包括對他個人的認可與讚賞。

不過談及於闐之事時,劉昉並沒有表態。等告別劉昉之時,劉曄顯得有些悵惘,因爲他發現,即便頤養天年了,這個年近七旬的四哥展現出的風度與器量,也不是他能夠比擬的。

對於驕傲如劉曄者,認識到不如人很困難,而承認不如人,哪怕再灑脫,對他的精神都是一種打擊,這意味着放棄了內心那股名爲“不甘”的堅持。

在拜訪完趙王之後,劉曄在京中舊邸又閉足兩日,然後備好祭品,再度去拜祭世祖皇帝,只不過,這一回沒有去太廟,而是出城北去邙山,在山腳下大哭一場而歸。

又兩日,劉曄於洛陽康王府與世長辭

而康王之薨,也讓皇帝劉文濟坐蠟,讓朝廷陷入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萬里迢迢把人召來,要興師問罪,結果罪沒問道,牽扯出一個“世祖口諭”,人還就在京中沒了。

這事,只能說辦得太疵了!到了這個地步,再去計較“于闐事件”什麼的,也毫無意義了。雖然不是劉文濟的做事風格,但此事終究還是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收場。

康居吞併于闐之事,得到朝廷的金冊授命,那是怎麼也不可能,但朝廷決定採取默認態度。至於于闐的流亡君臣,則在不久之後,便被理藩院派人,“護送”着前往安西去了。

安西國那邊,在劉旻時期,便已經同意劃出一塊地盤,給於闐君臣棲身,讓其復國。只不過,位置由安西那邊決定。

安西方面還真就不小氣,好地方,呼羅珊,從那裡劃出三城十鎮的地盤。最大的問題在於,其治下以波斯人居多,隱藏着大量的msl,同時,還是直面伽色尼威脅的前沿地區。

在這裡稍微擴展一下,尉遲珏到呼羅珊後,靠着此前的積累、朝廷的部分支持以及“于闐國王”的號召力,在一干追隨者輔助下,還是初步將國家給建立起來了,並且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雖然規模不大)以及行政機構(雖然只是草臺班子)。

不過緊接着,苦日子就來了,劉旻之死不只對安西國震動劇烈,在ysl世界同樣掀起了波瀾,來自東方的征服者死了,可謂大快人心。

尤其是伽色尼王朝,在劉旻手上吃足了苦頭的馬哈茂德,在得知其死訊之後,迅速將目光從印度轉移到北方,收復呼羅珊失地則成爲了他第一個目標。

於是,呼羅珊再度陷入廝殺與混亂,“于闐”這個小胳膊小腿的,在兩大強國的廝鬥之中,就像被殃及的池魚,動亂不斷,時刻面對伽色尼軍的威脅以及msl教徒的襲擊,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呼羅珊,尉遲珏過了足足三年的“艱難生活”,慘兮兮,惶惶不可終日,最後,連王位也丟了,被掌握軍權的王叔尉遲廣林給篡了位。若非忠僕提前通知,怕是連命都丟了。

逃亡河中,求到安西王劉文澤,但彼時的劉文澤,纔剛剛把幾個挑戰王權的兄弟給徹底打壓下去,收權安內,緊跟着就要應對來自伽色尼的威脅,哪有心思顧及一個尉遲珏。

同時,尉遲廣林也很有先見之明地遣使上告,表明追隨河中王廷、抗擊伽色尼的決心,並把嫡子送到河中爲質。於是,尉遲珏請河中王廷做主的意圖落了空,唯一慶幸的是,劉文澤還講點體面,沒有如尉遲廣林所請那般,把尉遲珏送回“于闐”,而放他東去。

兜兜轉轉,最終,尉遲珏又回到了洛陽,最後還是靠着皇帝劉文濟恤他可憐賞賜的俸祿,度過“寓公”餘生,雖然平淡,但至少安穩

——————

說回到建隆二年夏,幾乎捏着鼻子處置了“于闐事件”,皇帝劉文濟還得顧慮“殺叔”的惡名再度落到自己頭上,即便做了預防處置,但還是出現了類似的流言,範圍並不廣,然人心之猜測總是很難阻止的。

平心而論,康王劉曄之死,倒也將“世祖口諭”對劉文濟造成的影響給消除了不少,人一死,比任何補救的手段、措施都要有效。

只不過,劉文濟的名聲,就不要想着完美無瑕了.當然,這也是有爲之君必然要經歷的。

同時,“于闐事件”也是劉文濟繼位以來,遭遇的一大政治挫折,不只沒有達成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在海內外封國之中造成了不小的惡劣影響,中樞與封國的離心趨勢,明顯加劇了。

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劉文濟想要實現的改革呢?只不過,他想要的,是離而不散,清楚來往,各自安好,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建立一套更有效的溝通機制,也由於康王薨於洛陽,劉文濟又不得不再推後這一進程。

第384章 反響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4章 腹黑之謀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59章 病榻陳情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70章 立場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714章 百姓苦第87章 兄弟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27章 派系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96章 言官第351章 南粵,危!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74章 萬歲呼聲第97章 隰州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46章 黃羊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707章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2052章 回京第364章 過韓府第1752章 放手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64章 監國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83章 降將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81章 內外變動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34章 苦難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18章 走私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690章 拼圖第372章 封王第133章 捷報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21章 道士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43章 東京聲色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60章 平定第5章 堂議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119章 節度進京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9章 公府密議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309章 衡釀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128章 蜀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