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交代後事

“父親。”趙匡贊趨步上前,蹲在榻前。

“回來了。”趙延壽一副虛弱的模樣,見着愛子,身體明顯鬆弛下來。

朝他伸了下手,趙匡贊順勢握住,趙延壽的手有些發涼,關切地問:“您的身體......”

“張夢臣去了!”趙延壽晃了晃頭,目露悽迷,微弱的語氣中滿帶着感慨,又有一絲悲涼:“他終究沒能熬過此夏啊!”

趙延壽此言,既在替張礪感傷,同時也是爲他自己。說着便感慨道:“也不知爲父,還能有幾日可活!”

聞其言,趙匡贊心有所感,面上的憂慮色更濃了,但還是努力平抑着情緒,勸慰道:“父親只需好好休養身體,定能福壽安泰!”

“我的身體,我知道!”趙延壽的氣息卻有些灼熱,緩緩道:“張夢臣身負良才,原本若有他幫襯着你,能省卻不少麻煩。只可惜,他竟走在了我的前面,奈何。”

趙匡贊默然。

微閉目,深呼吸幾口,趙延壽問道:“契丹人動向如何?”

“遼西的奚人叛亂,那支契丹騎軍,應該是用以平叛的,暫時應當無南侵之意。”提及此,趙匡贊立刻迴應道,安其父心。

這一年來,契丹內部也不安寧,叛亂不止,都是去歲折戟南國,皇位更替造成的後遺症。耶律阮雖在一干貴族的支持下,成功登上了皇位,但他面臨的處境比劉承祐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他手中掌握的實力強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耶律阮不斷地打壓太宗耶律德光一系的貴族大臣、部族,提拔私人,使得遼國統治核心分化,貴族多有不服者,再加執政理念的不同,使得契丹國內謀叛不斷。

再加國內經濟崩潰,饑荒四起,歸附契丹的諸族也漸不穩,包括渤海故地,時有動亂。胡人若論造反,比起而今的中國藩鎮,可是不遑多讓。

在大漢,劉承祐像個補鍋匠,封漏補缺,北邊的遼帝耶律阮,又何嘗不是。只是在耶律阿保機父子兩代幾十年的經營下,縱使去歲遭到了重創,底子猶在。耶律阮手中仍掌握着強大實力,能讓他比較有底氣地逐步消除那些禍亂,並且還有餘力,打擊幽州。

也就是在內部權力傾軋,掣肘不斷的情況下,燕軍方能喘口氣。

不過,趙延壽的表情間並沒一點輕鬆之狀,仍舊顧慮道:“不懼夏日,唯患秋時啊!”

趙匡贊明白其父的意思,胡人若動兵,正可取秋高馬肥的時節,而彼時,幽燕正處秋收農忙之際。同朝廷一樣,幽州軍政諸務,莫急於農事,而處邊鄙之地,隨時面對胡騎騷擾,務農更加艱難。

“我已命北面戍堡,嚴密監視契丹人的動靜,以免爲其所趁!”趙匡贊說。

趙延壽雖然抱病在身,但頭腦顯然還是清明的,有所暗示道:“外患雖重,但猶待他時,而內憂之急,可盡在眼前吶。幽燕,亦處多事之秋啊!”

“父親聽說了?”趙匡贊問。

“扶我起來!”吩咐了句,趙延壽坐起身,道:“民心不穩,軍心浮動,輿情洶涌,爲父之臥榻,又豈得安寧!”

“人心已是散亂不堪。”趙匡讚歎了口氣,俊偉的面容,有些苦意:“近來軍中,流言張揚,兒雖下令禁遏,卻收效甚微。若不加整治,只恐生變!”

“那些人是熬不住了!”趙延壽聲音蒼然,語氣中滿帶着蔑視:“彼輩鄙陋,目光短淺,不識大體,時局艱難,異心起泛,是必然之事!”

趙延壽所指,自然是燕軍之中的一部分將校,彼輩多爲自“桀燕”時期便崛起的軍功官僚地主,那是一股不弱的力量。此前,契丹人多仰賴彼輩統治幽燕之地。

去歲,時局變化劇烈,胡漢矛盾大爆發,彼輩受大勢所迫,“稀裡糊塗”地便加入了抗遼的事業中。在初期,尤其是在對幽州胡人的搶掠之中,獲利匪淺。

但在接下來近一年與遼軍的對抗之中,日子不好過了。部曲傷亡,土地荒蕪,佃戶逃亡,可謂損失慘重。與此前在契丹人治下的日子相比,差距何止一星半點。

再加幽州民生凋敝,處境日漸險惡,而彼輩心中知道契丹人的強大,於是積怨累積,漸有爆發的跡象。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胡漢矛盾,此時此景,在彼輩眼中,已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了......

“他們也不想想,那般血仇,是短時間能消除得了的嗎?遼西、遼東未及撤出的國人,此時如牛馬一般爲胡人役使,契丹人若再得幽州,彼輩又會是何等下場?我看吶,恐怕還不如深山惡水中的野人!”趙延壽的語氣中帶着氣憤。

“天下庸人何其多,軍中將校更多鄙夫,世事難測,又有多少人能看清時局,以窺將來。”趙延壽嘆了口氣,有些傷神。

氣息急促地喘了好幾口,趙延壽慢慢地緩了下來,突然看着兒子,以一種嚴肅的語氣,對其鄭重道:“匡贊,還是那句話,彼輩心不定,你必須堅定,萬不可受其擾,行首鼠兩端之事。契丹人深恨我父子,幽燕若喪,彼輩或可爲奴,我趙家卻只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這個場面,有些滑稽,當初在北上的時候,趙延壽可就抱着首鼠兩端、左右逢源的心思,而今卻以此教育起兒子來了。

“兒子知道。”

“已絕於契丹,必需背靠漢廷。大漢朝雖然不怎麼穩當,但我見那天子,年紀雖輕,但非池中物,破契丹,謀幽燕,其繼位以來,亦展雄主之姿。”

“他欲以我趙家,控幽燕以抗契丹,絕北患,對我們必定會大力支持籠絡。”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還有一點,你要謹記。幽燕失北險,胡騎肆意進出,城雖大而堅,卻難持久與契丹抗。倘若其大軍出,而漢廷無力北上,幽州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棄,率軍民南撤,務必將軍隊掌握在手。”

“漢天子若能成功振朝綱,強國勢,勵士卒,異日必有北進之意,必將仰賴趙家與燕軍。其若才德不足,抑或中原又有大變,那麼尚可借幽燕軍民部曲,另謀功業......”

這談話,說着便有種交代後事的感覺。見老父強撐着病體,諄諄之辭,趙匡贊鼻子不免發酸,表示明白,勸道:“父親還是好好休養身體,幽州之事,兒自處置。”

在趙匡讚的伺候下,趙延壽再度躺下,緩了緩,看着趙匡贊,吩咐着:“張夢臣的後事,不能含糊,你去親自去張府幫忙籌備,以示敬重。”

趙匡贊微愣,張礪的名望雖高,但終究已作古,以而今幽州的緊張局勢,重要關頭,他當收人心,穩局勢,把握軍政大權纔是。

顯然理解趙匡讚的疑竇,趙延壽又補充了一句:“傳我命令,各軍軍指揮以上將校,一齊到張府弔唁,爲張判官送行。稍晚,我要親自去爲張夢臣弔喪!”

“可是您的身體......此事有兒即可!”趙匡贊下意識地說道,不過很快,臉上露出一抹深思,凝着目光看向老父:“父親是否另有打算。”

見其機警,趙延壽老懷安慰,重重地舒了一口氣,語氣森然:“燕軍,不能亂,幽州也不能亂。得趁着時局尚安,我還有一口氣,爲你清理掉一些麻煩。”

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57章 提親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60章 家事、國事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487章 “驚喜”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47章 陶谷自薦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260章 論婿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章 登聞鼓響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52章 聯姻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68章 婚宴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84章 影響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707章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8章 下獄第417章 輕狂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99章 北巡結束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半島史話·桓王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91章 作別西行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53章 削藩第119章 幸西京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23章 鬥法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21章 道士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21章 登乾元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1章 大典日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98章 追捕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484章 不對勁!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