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制舉進展

河中的蠢蠢異動,事雖不小,卻還不至於讓朝廷緊張到過分地步。李守貞叛亂的消息還未傳到,東京自上而下,一切如常,並且比起以往,更顯秩序,朝政有條不紊。所謂,外鬆內緊。

劉承祐穩若泰山,照常理政。

“陛下,河南諸州,除濮、鄆、鄧、襄、安數州之外,地方軍器作坊,已悉數裁撤,軍器監已收各州能工巧匠四百餘人備役,製備器料陸續輸送入京,而今諸庫儲備,可供諸作坊署兩月之用。”

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對中原地區兵器作坊的處置,也算是有了些成效,進度已然算快。但從結果上看,都是中央輻射控制力度夠強的州鎮,以及似鄭、汝、滑、兗、徐這等對朝廷較恭順者,即便如此,也不是詔下即俯首聽命。再加上王章一向以來粗暴強硬的執行手段,幾乎可以肯定,地方上對此事怨氣不小。

“傳詔,重申朝廷行此事的初衷與態度,曉諭各州,可改軍器坊制民器。如有工匠遣散者,官府當適當作補償!”略作思量,劉承祐吩咐道。

“是!”王章應道。

從其表情可知,對此並不是特別上心,抑或是知道可能的結果。哪怕經此整治,地方私制軍器,又哪裡真正能禁得掉,若有心,繼續偷偷地製作便是。只有朝廷權威嚴樹,逐步施重手整飭,纔會有效果。而此前王章贊同劉承祐的“罷兵”的想法,也是看見了好處,而今,工匠有了,又收穫了大量的鐵、錫、皮料等製作物料,他也就滿足了。

對於這些,劉承祐不知道嗎?當然也是審思過的,就如同劉承祐所施其他政策的考慮一般,先逐步施理執行,把制度定下,以後,這便是秋後算賬的依據。

“對其餘方鎮,暫停此務!”劉承祐又說。

“是!”王章再應下。也清楚,接下來,朝廷要全力着手應付河中,就暫時不在這等小節上去“撩撥”地方了。

“另外,軍中所用弩、甲、刀、槍等武器,種類繁多,制式不一,臣議着手整頓,根據禁軍實用武器情況,進行制式專造,廢除雜制軍械!”王章又稟。

這是整合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的做法,對軍隊訓練、後勤等方面也有裨益。此議深合劉承祐之心,念頭只稍微一轉,便同意了。

王章退下後,沒一會兒,趙上交與陶谷二人受召而來,聯袂入殿,哪怕在劉承祐面前,也能察覺到二者之間的不協,一種暗中較勁的感覺。尤其是陶谷,原本按照他的預料,又憑着與劉承祐的關係,知制舉的差事算是穩穩的,結果,趙上交不開眼,竟然也上奏條陳,還提出了一條被他忽視的“糊名考校”。

“制舉之事,籌備得如何了?”沒有管陶、趙二者之間的那點不對勁,劉承祐直接問道,他只要事情辦妥即可。

“啓稟陛下,已按照條制籌備得當,貢院整理修葺,考官業已甄選完畢,皆三館及翰林,護考官兵由禁軍選派,考校條制流程已宣告來京應考之人......”趙上交如數家珍般道來,一副幹練的表現。

話落,陶谷也緊跟着說:“陛下,前番所列條制規程,多參考唐制,然經臣等商議執行,猶嫌冗雜,陛下重開制舉,欲求急用之才,故此番制舉,臣等籌措,力從簡練,以求實效,爲朝廷選材舉賢。”

顯然,陶谷是深知劉承祐的喜好,曉得他對朝中許多冗虛之事很不滿意,故說話奏事有意無意地附和着劉承祐的脾性。而聞其言,劉承祐果然滿意地點了下頭:“不錯。”

“到尚書省報備登記的應考者,有多少人?”劉承祐看着趙上交問。

說起此事,趙上交臉上浮現出一抹尷尬,聲音放低,垂首答道:“考校諸科,共一百八十九人。其中半數之上爲進士科,明經科次之......”

“這麼少!”劉承祐是真驚訝了,帶着點不解的怒氣。

講道理,此次制舉,準備了這麼久,不說萬衆雲集,也不該如此悽清吧。天子親自下詔開制舉,應試者竟寥然至此。

這個時候,陶谷出聲了,說道:“陛下,依例,應試的讀書人,需在地方參加解試,考覈合格,取得官府解書之後,報送尚書,再與省試。然前因戰亂之故,地方解舉廢弛,取得解書者本就不多,故民間許多有才者,並無資格與試。”

“臣以國家重啓選材,可適當放寬條件,然爲趙知舉所拒絕。”陶谷斜了趙上交一眼,開始當面給他上眼藥了。

聞言,劉承祐口風果變嚴厲:“朕渴求人才而開制舉,屬恩科,非常制,選拔爲何仍囿於窠臼之中。非常之時,自有非常之制,豈能使天下人才,受限於一封解書之中?當放開限制!”

聽劉承祐這麼一說,趙上交立刻答道:“陛下,國家選材,本當層層選拔,縱制舉,亦當有其規矩,豈能任意胡爲?若無限制,恐有濫竽充數之輩,混雜其間。”

聞趙上交的回答,劉承祐還沒反應,陶谷嘴角卻是一勾,拱手道:“陛下,臣聞地方多有官員肆意妄爲,收受賄賂,得不親試而得解者。這些濫竽充數之輩,可同樣有解書......”

“那畢竟是少數。”趙上交臉色不好看,反駁道。

“報備士人中,其所得解書,可多爲前朝所發......”陶谷又陰陰地道:“而況,陛下親開制舉,應試者不足兩百人,如此寒酸,可曾想過陛下與朝廷的顏面?傳將出去,豈非讓天下人誤會,朝廷不得士心?”

“朝廷所選,需良幹之才,是要爲官治民的,若無德才,寧肯不要!”趙上交鬍鬚一挑。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見兩人快在御前吵起來了,劉承祐擡手止住爭端,沉着臉,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擡眼道:“二卿之言皆有道理,規矩自然是要立的,但朕求才若渴,自當打破窠臼。這樣,此次乃國朝初舉,開特例,應試適齡士人,不看資歷,不需解書,皆可與試。”

“爲免濫竽充數者,可組織翰林、六部郎官進行一次初步篩選,再參加正考。另,於考校之事上,嚴格把控,行寬進嚴拔!”

劉承祐語氣雖顯平淡,但儼然不容置疑,陶谷立刻應道:“是!陛下英明。”

趙上交呆了下,也只能無奈道:“臣遵命!”

“制考日期定於何日?”

趙上交答:“原定於本月二十日,如今......”

“延後一個月,改至八月十四,放到中秋節前吧!於尚書檯報備日期,截止於八月九日!”劉承祐直接吩咐着。

“是!”

兩個人同時應道,都知曉,經劉承祐這麼一變,尚書禮部與他們兩知舉,又有得忙了。

不過相較於趙上交的鬱悶,陶谷則顯得輕鬆多了,甚至有些得意,至少,這一次趙上交在皇帝這兒吃癟了。

眼珠子轉了轉,陶谷又主動道:“陛下,此詔下,天下應試之人必定成倍增長,監考官員還需增備。另,已至東京的讀書人,臣觀多有貧苦之人,衣食難足。再拖一個月,只怕其在東京,難有棲身之資!”

“陶卿所慮甚是!”劉承祐點頭,直接說:“已報備尚書者,可憑所發公狀,至開封府領取錢糧。着侯益,酌情發放!”

“陛下仁德!”陶谷立刻恭維。

此舉,劉承祐可得士人之心,作爲提出建議的陶谷,也可藉此提高名望,再加同知制舉的身份,他幾乎可以想象,自己能從中得到的好處。

第91章 作別西行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768章 崩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52章 六穀土豪第67章 宿州一線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809章 餞行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04章 在真定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98章 虞美人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395章 大商人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24章 巡遊第243章 不自知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6章 “座談會”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0章 收穫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62章 薨逝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65章 舊邸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9章 濮州案(2)第121章 登乾元第376章 對策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80章 京觀第14章 武夫軍閥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33章 聖訓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78章 召還二郎?第66章 朕要親征第84章 示警第327章 派系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311章 舊識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27章 延州事第144章 堂審第30章 收穫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章 武德司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