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 狀元

平邊策,簡單的三個字,卻一點都不平淡,明顯體現着劉承祐的志向與抱負,那股吞吐天地、包舉宇內的雄心與霸氣似乎撲面而來,所有與考人員都不由嚴肅以待。當然,並不會有那麼玄乎,只是皇帝身份的加持罷了。

四排考試桌案,擺放直接排出至廣政殿外。在威嚴的大殿內作答,既是榮耀,又是壓力,尤其是還有一干大臣以及三館、翰林院名望頗高的飽學之士在旁監考。此次殿試,只因劉承祐一念而起,執行雖顯粗糙,但場面還算嚴肅大氣,足表重視。

而應考諸人,表現也是形象分明,大都苦惱糾結,其情溢於臉上。三個字的命題作文,可沒那麼好答。不過,總有鳳毛麟角者,迥異於常人。

殿中前排,一名氣度肅然的文士,便屬麟角。一身素袍,頰帶鬚髯,只是面目之間,老態稍顯嚴重,正是王樸。在聽到“平邊策”三個字之時,兩眼明顯一亮,相比與旁人的苦思冥想,反應尤其泰然,只稍微思量了一會兒,嘴角泛起一點平和笑容,旋即一斂,提筆便寫。

坐在他側邊的青年,則是王溥了,風度翩翩,姿儀甚美,察覺到旁邊的“前輩”的動作,只用餘光瞥了眼,隨即穩住心神,凝眉苦思。拾筆寫下“平邊策”三個字。

盯着字眼思考了一會兒,終於拿起筆,正襟危坐,一些微的遲疑過後,落筆下文。淋淋灑灑,三百餘字很快整齊地呈現於鋪平的紙面上,正自下筆如神之時,注意到,身側的王樸,已經停下了筆。

很淡然地將筆放到筆格之上,稍微檢查了一下,放下,舉手示意,交卷。很快便有監考的官員收卷,將之移請出殿,至於他所書平邊策,則直接呈往東廡內的考官閱讀評斷。劉承祐下的詔,爲求效率,邊答邊批示。這番動作,又給應考者加以壓力,畢竟那番動作保持着嚴肅無聲,卻也沒有多少掩飾。

而王溥,同樣受到了點影響,不過筆只稍微停頓了片刻,便又繼續將自己腦中的靈感書寫出來。只是,嘴角泛起了一點微不可察的苦笑。

“此次殿試的狀元,不出意料的話,該是王樸與王溥了!”遠遠地,盯着殿試的狀況,趙上交捋着鬍鬚,滿面感慨地說道。

陶谷卻幽幽然地反駁道:“那倒也不盡然!”

“陶翰林此言何意?”聽其言,趙上交瞥着陶谷問。

“此二者,有文才,卻還不致驚風雨、泣鬼神,究竟如何,還有看他們寫出的東西,能否入官家之眼。趙侍郎怎知,其餘士子,就沒有驚人之論?”陶谷淡淡反問道。

趙上交點着頭,不過嘴裡卻道:“陶翰林所言甚是,然而,我等議二王爲優,便因其知悉時務,遠甚於他人。平邊之策,豈不利於其盡抒胸中見解?”

“如趙侍郎所言,確是如此!”陶谷露出了一點趙上交感到難受的笑容,指了指政事堂方向:“但能否合官家心意,那可就不一定了。若是不達上意,只怕反陷不利!”

陶谷這話說得,好像自己深明上意似的。

趙上交的目光自陶谷身上挪開,心中有些不舒服,朝其作了個簡單揖禮:“結果如何,那就讓我等拭目以待吧!”

“王樸下筆成文,如此之速,老夫卻要一睹其文!”說完,趙上交便往東廡而去。

望着其背影,陶谷斜眼看了看那些還在寫文的士子,尤其那幾名他看好的,慢悠悠地,循着趙上交的背影而去。從他心裡,當然也是偏向王樸與王溥二人了,至於爲何要反駁趙上交,那則是不需要理由了......

想他陶翰林,自潛邸便跟隨當今天子,但此次制舉,竟然從頭到尾,都被一個前朝遺老壓制着,他心裡自然也不爽。

不過,此番制舉,若能順利結束,想來他也當挪挪位置了,升官加爵,天子當不會小氣纔是。陶谷對於政事堂,可是嚮往已久了。大概是對未來滿懷期待,陶谷邁向廣政殿東廡的腳步,明顯輕快了不少。

......

殿試的時間,限定於一個時辰。雖說是殿試,劉承祐以高規格對待,但他自己可沒有一直待在旁邊監考。

距離廣政殿不遠的政事堂內,劉承祐正坐其中,接受王章關於鑄錢事的彙報,這是劉承祐之前佈置的“作業”。

針對於銅料不足的現況,王章與僚屬這兩日間,商量好幾次,議出了個初步結果。

其一,降詔懸賞探察境內銅礦,收天下銅礦冶煉作坊,禁止諸到州府私鑄銅錢,又鑄錢監遣人分赴各地,統一處置管理。

其二,禁止民間一切熔錢鑄器行爲,立法以徵收民間銅料,凡職官士民私藏銅料五斤以上,便可依法定罪處罰,最高可判死刑,從乾祐二年正月起開始執行。

其三,王章直接建議了,收繳天下佛寺之銅像、法器。顯然,自河中寺廟徵繳回的佛像,讓他嚐到了甜頭。

“先收軍器作坊,又收銅器作坊,此策下,只怕天下又將生起一陣非議啊!”聞報,劉承祐淡淡地感慨道。

軍器——兵權,銅器——財權,不知覺間,劉承祐已經從兩方面在針對方鎮進行削權了。但是,如何執行,還得慢慢來,看效果。

思及在東京的動作,劉承祐心裡又不由泛起了嘀咕,忍不住反思,自己的是不是太激進了?

認真地考慮了片刻,劉承祐吩咐着:“此三策,繼續完善,落實細則,考慮執行情況,無朕允許,暫且不發!”

聞劉承祐之言,王章有些意外,但見其平淡的表情間透着堅決,不由應是。

在政事堂察問一番國政,一直到將近正午,廣政殿來報,殿試已然結束。劉承祐這才從容地,往廣政殿而去。

“陛下,所有士子皆答寫完畢,經臣等反覆審閱,共選出了十篇策文,僅供陛下御覽,議定最終名次!”廣政殿上,趙上交將一疊策文呈上。

殿中的桌案,已然撤去,劉承祐直接吩咐着:“將所有士子,都叫至殿中來吧!”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是!”

傳喚之時,劉承祐便開始認真地審閱着手中的“捲紙”。

很快,所有士人,進殿齊聲覲拜。然後,老實地等待着御座上,那個年輕的天子,對他們的前程進行宣判。

殿中人很多,但很安靜,只有不時的翻閱的沙沙聲響。沒有敷衍,十份策文,劉承祐每一篇都是認真看的,只是在其中兩篇之上,閱讀是時間最長。

良久,掃了一圈殿中那一叢人,在氣氛攀至最嚴肅之時,清了清嗓子,道:“經朕察諸文章,各抒己見,皆合時宜,以鄆州王樸最合朕意,當爲狀元!”

第416章 尾聲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88章 童謠第157章 提親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41章 探監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53章 削藩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25章 冬至宴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40章 封王第260章 論婿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413章 分食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4章 西南事務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92章 劉銖案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70章 衛公辭世第43章 劉皇帝訓子世宗篇終 駕崩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95章 楊邠案(3)第3章 取士不公第82章 矛盾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809章 餞行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67章 劉煦娶親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27章 延州事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772章 處置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3章 新皇詔制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26章 問罪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97章 隰州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94章 楊邠案(2)第4章 中原易主第109章 在長安第261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