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獲全勝

面對漢軍三面攻殺,疲敝已甚的唐軍幾乎一觸而潰。事物的發展往往就是這般,緊急臨頭之時,幡然悔悟,即便剛愎愚蠢似何延錫,在眼瞧着漢軍如虎入羣羊,肆意屠殺濠州士卒之時,終於意識到郭廷渭所言“蹊蹺”何在。

這是漢軍的誘敵之計啊,反應過來,何延錫幾乎吐血,自己竟然看不透如此粗淺之計......

當此緊要關頭,何延錫完全失了方寸,也無聚兵以抗的打算,扭馬便走,直接撤去。主將一逃,唐軍潰敗得則更加徹底了,兵敗如山倒。

唐軍後方,還有郭廷渭率領一軍,縋於其後,越是追擊,則心中隱憂加劇,眼見其深入塗山,更是提高警惕,派人勸何延錫收兵,只可惜,其固執不聽。

沒有多久,塗山腳下的殺聲傳來,聽其動靜,絕非小股數百兵馬所造成的聲勢。

“出事了!”心中大罵何延錫不聽勸解,急忙率軍跟上,準備支援,看能否挽回局勢。

前趨一里,已有唐軍潰卒,倉皇而來,一綹一綹,不成建制,混亂不堪,四散於野。郭廷渭即尋得一名校尉,喝問:“前方何事?何都監呢?”

當郭廷渭面,那軍官方驚魂甫定,說道:“我們跟隨都監追擊漢軍,直入山腳,忽有漢軍從左右兩側山林殺出,漢軍敗兵,又迴轉攻殺。漢軍兇猛,我軍一時不察,抵擋不及,爲其擊潰,何都監失於陣中......”

“漢軍有多少人?”郭廷渭急問。

“戰旗密佈,無邊無際,至少上萬。漢軍有兩名猛將,斬我數名指揮使......”校尉答道:“使君,快逃吧,諸軍皆已大亂亡命,漢兵正在追擊啊!”

郭廷渭自有判斷,當然不會全信這失魂之低級軍官的話,但何延錫遇伏兵敗,卻是不爭的事實。

聽其言退,長刀出鞘,寒光一閃,這名軍官頭顱落地,驚惶的色彩,停留於其面上。

深吸了一口氣,郭廷渭策馬上前,厲聲下令道:“列陣迎敵,引敗兵自兩翼而走,敢有言退者,殺無赦!”

當此危難之際,郭廷渭也算當機立斷,意欲以己軍阻止漢軍追擊,對敗退的唐軍造成持續殺傷。就他所知,渦口漢軍,人數只三兩千,並且有一部分水軍,漢卒萬人,不過那軍官大敗失措之際的臆測罷了。

按劍立於陣前,看着不斷敗退而來的唐軍,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郭廷渭面沉如水,心中對何延錫恨極,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亂兵莽撞衝擊,也被郭廷渭勒令斬殺。

沒一會兒,已有漢軍追擊而來。

党進率先帶人趕到郭廷渭軍陣前,看着橫道阻路的唐軍,望着前排的弓弩手,党進忍不住舔了舔幾乎乾裂的嘴脣,不加思索,扛起一把盾,爆喝一聲“衝”,率先朝唐軍撲去。

進入射程,三輪的箭雨,直接給漢軍造成一百多人的傷亡,党進手臂上也掛了彩。見此景,党進更加紅了眼,要知道在前番伏擊追殺中,他的部下也沒有這麼大的損失。兇性大發,意氣更盛,帶人撞入唐軍軍陣,党進則直指臨陣調度指揮的郭廷渭。

一場遭遇廝殺,一爆發開來,便呈白熱化。身爲主將,趙匡胤沒有專注於廝殺,而是在後指揮部下,追剿亡敵。等他率軍趕到時,党進一部,與郭廷渭軍廝殺正自激烈着。

虎目一掃,便判斷清楚形勢,看着佔道抵禦的郭廷渭軍,一眼洞悉其打算。即命手下營指,帶人衝上去,支援党進,而他自己,則率軍迂迴其側。

漢軍借勝勢,又有猛將,再加趙匡胤臨機調度,即便郭廷渭頗有馭兵之才,也難抵擋,終是在趙匡胤裡繞襲而來之前,下令撤退,然後便在漢軍的追擊,轉變爲敗退......

趙匡胤與黨進追殺了數裡,及近唐營,即停下,暫時作休整。

“那姓郭的,當真有些手段,抵擋我這般久,傷我近三百卒!”既是受凍之故,也是情緒激動,党進臉色通紅,罵咧道。

趙匡胤的注意力,放在不遠處的唐營上,已然生亂,甚至波及到了臨岸之水軍。

“那郭廷渭,確實不易對付,如他獨立統兵,我還真沒把握施此計。但兵敗如山倒,非郭廷渭一人力所能挽回!”趙匡胤說。

吐出一口濁氣,趙匡胤指着唐營,問:“唐軍步卒已敗,此戰我軍功成大半,唯餘其寨!黨兄,可敢與我一道,直接衝擊唐營,配合水軍襲其水營?唐軍陸師於我,不足爲慮,若能重創其水軍,則淮水下游,短時間內我軍當不懼其威脅。”

“如何不敢!趙兄有此壯心,末將豈敢言否?再者,此番廝殺,我等還未盡興。”党進躍馬而出,鼓舞着士氣:“弟兄們,敢隨我衝擊唐營否?”

他這一番激勵,士卒踊躍呼“戰”,連道三聲,聲震於野。見党進振臂一呼,即調動士氣,對此等戰將,趙匡胤是愈見欣喜。

不多話,同黨進一起,集整軍兵,經過一路的追擊,時下只聚起兵卒千餘人。但漢軍士氣正盛,不帶一點怕的,稍作整頓之後,便跟着趙匡胤與黨進,朝唐營攻去。

將校奮武,士卒用命,即便唐營中有郭廷渭留守的千餘生力軍,也擋不住漢軍的猛攻。

而在塗山伏擊勝利之後,趙匡胤便早早地派人通知水寨的漢軍,盡出戰船,順流南下,直襲唐師。

在趙匡胤擊破唐營之時,漢軍水軍已然和濠州水軍開始交鋒。若僅論實力,是漢軍那幾十條輕舟小艦,是完全不夠濠州水軍塞牙縫的。但是,失敗,是會傳染的......

陸上的失敗,直接影響到了濠州水軍,將無戰心,兵無戰意,以順流撤退告終。

唐營,僞濠州團練使郭廷渭是有心殺賊,而無力迴天,最終帶着不足五百人的殘部,逃歸濠州去。而何延錫,在塗山戰場帶人脫離大隊,繞道亡命回營,還沒喝口熱水,郭廷渭還營,漢軍踵其後攻營,大難時分,還是跟着郭廷渭逃亡。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濠州水軍近兩百艘艦船,只有一百多艘見勢不妙撤退成功,剩下的,全被漢軍堵截,繳獲。五千水軍,沒怎麼交戰,便折損近半......

渦口一戰,漢軍可謂大獲全勝。

唐營內的酒肉成爲了漢軍戰後的犒賞,全軍大悅,諸營兵馬,陸續歸來,繳獲與戰損也漸漸統計出來。

臨岸,正對着稍顯殘敗但氣氛熱烈的唐營,趙匡胤與黨進及水軍指揮使登上繳獲的最大的那艘濠州戰艦。

党進傷了幾處,身上已包紮結束,但觀其精神煥發,傷得不重。三個人都面帶喜色,尤其是張姓水軍指揮,更是樂開了花,他可是未出多少力,便撈取了大筆的軍功,看向趙匡胤,目光和善極了。

天色漸晚,三人盤腿,共坐一席,享受着繳獲的酒肉。一名宿州的參軍,滿臉喜色,語帶興奮地在旁朝趙匡胤稟道:“使君,經初步統計,渦口一戰,我軍殺傷唐軍步卒兩千餘人,俘虜一千,餘者難計。濠州水軍,俘一千五百餘卒,繳獲大小船隻八十艘,尤其是其中有十艘,滿載糧械軍需的輜船。另有刀劍、兵甲、旗幟等未計其數,唐營仍有稻米一萬餘石,酒肉數車......”

“好!好!好!”趙匡胤還沒反應,党進卻是連拍着大腿,連道三聲好,端起酒碗,就朝趙匡胤與水軍張指揮敬酒:“趙兄、張兄,我們喝一碗慶功酒!”

“好!”

趙匡胤本是好酒之人,一飲而盡,擦了擦嘴,問道:“我軍傷亡幾何?”

“不大!”參軍語氣很輕鬆:“諸營士卒歸列,不排除走失,算上昨夜襲擊,此戰前後,我軍共亡三百六十七人,輕重傷四百五十一人!”

“傷亡近半啊!”趙匡胤放下酒碗,感慨道。

“同戰果相比,這點傷亡,不算什麼!”水軍張指揮笑道:“還要恭喜趙使君,擊潰濠州水陸大軍,立此大功,高升在即啊!”

趙匡胤卻作悵然狀;“只可惜死傷了這麼多弟兄!”

言罷,即向參軍道:“將傷亡的軍校士卒,悉數記錄在冊,不得有遺漏,待戰事結束,我要向朝廷奏報撫卹,以慰藉這些爲國征戰的勇士!”

“是!”

“傳令各營,稍作休整,押送俘虜、繳獲上船,燒了唐營,回師荊山寨,以備不測!”想了想趙匡胤命令道,又看向水軍指揮使:“張指揮,就有勞水軍弟兄們,送送我等了!”

“此小事耳!”

有耗費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趙匡胤回師渦口,拿出繳獲酒肉,犒賞將士。

趙匡胤這邊,一面親筆手書戰況及戰果,上報淮南前營帥帳,爲諸將請功。

當夜,趙匡胤與麾下將士痛飲共慶,夜半而寐。

第二日一早,受着宿醉的影響,思及昨夜的得意忘形,即召麾下軍官,擲下嚴令:自他以下,此戰結束前,再有飲酒者,斬!

渦口之戰一結束,趙匡胤一面派人探察濠州那邊的情況,一面也關注着南邊,王峻與劉彥貞的戰況。

那裡,纔是淮南關鍵一戰。

而就這兩日傳來的消息看,趙匡胤總覺得,那劉彥貞,已入王都帥圈套。

劉彥貞在安遠以西,擊敗了攔截的李重進軍,已趁勢逼近壽春。這在趙匡胤看來,怎麼都像自己在渦口此戰的計策......

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34章 交待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2章 嶺南在望第95章 效果已顯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35章 東歸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5章 春闈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59章 亂情第71章 北齊鎮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59章 明貶實升第98章 山道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88章 真實第337章 特權第196章 橐駝兒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36章 虒亭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21章 瑤女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85章 家務事第85章 異心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82章 不手軟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3章 東京城內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736章 試炮第144章 堂審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54章 繼續忽悠第13章 市井之聲第260章 論婿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1章 請教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