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班師還朝

揚州,江都行宮。

舊時宮室,隨着御駕東至,已成爲了大漢天子的行宮。宮殿內,劉承祐伏於案上,手執一筆,在上邊勾劃着,留守駐軍之安排,基本落於筆尖。指點江山,勾勒天下,莫過於此。

“李德明死了?”聽得李少遊的稟報,劉承祐略感詫異。

“正是!”李少遊稟道:“就在昨日,李璟下詔,將李德明一家,盡數斬首棄市!陛下,唐廷此舉,顯然對於此次和議,心存異樣,不可不防!”

劉承祐想了想,則擺手道:“不必過於緊張,金陵此番,也算大敗虧輸,激進恥辱,若不讓彼輩發泄一番心胸之中的怒氣與怨言,如何了罷,接受現實?”

“只可惜啊!那李德明雖少臣節,但和議前後,爲我朝奔走,也算盡心盡力。不論其德,僅數其功,不算小,朕也得承他一份情!”劉承祐嘆道:“原料想,北撤之後,留其於金陵,也算一顆不錯的棋子!如今看來,卻是朕未考慮周全了!”

“那李德明,生不能盡臣節,死卻能引陛下之惜嘆,縱下得九泉,也是其福氣了!”李少遊說道。

劉承祐問:“一家人皆斬?”

“除一孺孫,因年紀過幼,發爲官奴,其餘丁口二十餘人,皆斬!”李少游回答道。

輕輕地抒了口氣,劉承祐擡指吩咐道:“派人,將他孺子接到東京,朕要賜其爵位、府邸,也算酬其功,爲其保留一點香火吧!”

“是!”李少遊當即應道:“陛下仁慈!”

對於武德司而言,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江南那邊,還有什麼動靜?”劉承祐問。

李少遊稟道:“時下,江南那邊,正在積極籌措第一批歲貢財貨,據報,我朝大軍逗留於淮南,仍使其君臣不安。另,李璟遭此大變,意氣消沉,又兼染病在身。唐宮中傳出消息,李璟有退位之心!”

“哦?”劉承祐來了興趣,直起了身:“退位!李璟所立嗣,可是其弟李景遂啊!”

見天子臉上異樣,李少遊當即稟道:“確是!李景遂爲嗣,然此人性情庸懦恬淡,更甚於其兄,沒有野心,早有隱退之心。而李璟長子李弘冀,個性乖張剛烈,好武用剛,此番又於常州擊敗吳越,立下戰功,沿江攻防,此人爲唐軍副帥,也頗露手段,名望大漲。

原本,這當是一場奪嫡之爭,可趁機再亂其政。只可惜,以當下唐廷之形勢,李璟真欲退位,李景遂絕無機會。”

“若是讓那李弘冀上了位,這麼個激進剛烈之主,於我朝,可不是好事!”劉承祐嘴裡唸叨道。

“另外!”李少遊又稟道:“李璟似乎還有遷都之意!”

“呵!朕看這李璟,已成驚弓之鳥啊!”劉承祐笑了,說道:“朕要是繼續逗留於淮南,不知道此人,還會生出多少念頭!”

“金陵朝堂情況,無論繼嗣、軍政、黨爭,事無輕重鉅細,武德司得給朕盯緊了!”劉承祐嚴肅地說道。

見狀,李少遊趕忙道:“遵命!”

“陛下,合肥那邊傳來消息!”李少遊退下後,張德鈞又前來稟報:“那唐使孫晟死了!”

“嗯?”還在考慮着淮南善後處置的劉承祐又不禁詫異,問道:“怎麼回事?”

張德鈞答道:“回陛下,據說,是那孫晟得知兩國和約之後,大感悲憤,絕食而死。”

“哼!”輕哼了一聲,劉承祐起身踱起了步子,搖頭道:“看吧,江淮豈無良臣,有這等臣子,那李璟竟至這等境遇,一敗塗地!”

“唐主昏昧,陛下睿智,僅衝此點,僞唐就必定不是大漢的對手!”張德鈞輕笑道。

“傳朕諭,讓合肥遣人,將孫晟屍身收殮了。此人是北人吧,開關防,送還其故鄉安葬,也不失葉落歸根!”劉承祐嘆了口氣,吩咐着。

“是!”

“對了!”劉承祐轉念一想,又道:“那鍾謨沒有什麼狀況吧!讓人,將其給朕看護好了,朕還要接見此人。還有合肥行營,可率先開拔北歸,至淮河,與鑾駕匯合!”

......

江都城垣上,放眼所望,一片風和日麗,春光燦爛,城中一派安寧祥和,秩序井然,揚州百姓,似乎已然從兵禍中恢復過來了。至少市面上,仍有繁榮景象。

“煙花三月下揚州,而今雖只二月,揚州之盛,已可窺其貌!”特地招呼着趙匡胤,侍駕而遊江都,劉承祐感慨道。

趙匡胤落後一個身位,隨駕在旁,說道:“回陛下,揚州之地,物阜民豐,其富庶本就名傳天下,有‘揚一益二’之說,只需穩固秩序,撫定人心,自可復其繁榮!”

“兵爭所下之城,能這般快速恢復,卻不似你口中所言那般容易啊!”劉承祐則說道,嘴角儼然帶着笑意:“元朗啊,此番南征,你屢番建功,給朕諸多驚喜,渦口大捷,寒夜夜襲楚州,百里援應山陽,南下突襲高郵。一樁樁,一件件,南征將帥中,如論軍功,少有能與你趙匡胤相比者。但是,你知道朕最喜者,是什麼嗎?”

不待趙匡胤搭話,劉承祐又拍着江都後實的女牆道:“就是腳下這座城池,全城而下,保城安寧!戰爭的破壞力,朕從來清楚,能使揚州完好交與朕與朝廷,已遠超朕之期望。

朕聽聞,揚州初下之時,城中生亂,差點釀成兵災。正是你反應及時,處置妥當,方纔消其禍。以揚州之富,婦女無所幸,財貨無所取......”

當劉承祐說道這裡的時候,趙匡胤臉色微變,拱手道:“臣萬不敢當,只是聽從陛下之詔令行事!”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劉承祐微訝,旋即想到了什麼,貌似有些用錯典了,擺手道:“聽說揚州城中囚犯上千,含冤者甚多,你數日即甄別清楚,釋其良善,刑其奸惡,使民心大悅?”

“末將查點刑獄之時,悉其情況,發現囚犯之中,冤屈者有,然更多唐律嚴苛所致,故依漢律,重定其罪!”趙匡胤說道。

點了點頭,劉承祐突然道:“看來,僅使你趙元朗統軍作戰,仍是屈才啊!異日,出將入相,亦未可知啊!”

天子這話,既有勉勵,又有期許,趙匡胤微喜,但還是恭敬地表示謙遜。

“鑾駕還京,你隨駕侍奉,爲御營部署,拱衛御帳!另,宿州團練中,揀其軍功及精壯者,充入東京禁軍!”劉承祐吩咐着,算是給趙匡胤及宿州兵恩典了。

“是!”

從劉承祐話裡便可知,趙匡胤並不在留駐淮南的軍將之列。

劉承祐與趙匡胤之間的對話,有幸在隨駕之列的党進,跟在後邊,是聽得真真的。到此時,終於有些明白,當初趙匡胤爲何要嚴令搶掠了。否則,今日天子,斷不會說出這番話來。

乾祐五年,二月二十,漢帝鑾駕自揚州起行,北還東京,正式班師還朝。

淮南之地,以王樸爲淮東道布政使,秉揚、泰、滁、和、濠、泗、楚七州之政,升揚州爲江都府,以其權江都府事。又以原沂州團練陳思讓,爲淮東道都指揮使,領軍駐守。

淮西道六州,壽、廬、舒、黃、光、蘄,則從許州調前宰相竇貞固南下爲布政使,又以前潁州團練司超爲淮西到都指揮使。

至於海州在淮北,不在其列。留守軍隊,自奉國、小底、護聖三軍中,各抽調部卒,合計萬人,分駐要地,另以收編的唐軍爲輔。

戰時暫置的懷德軍,直接被劉承祐給撤了,將士分別劃入兩道都指揮司屬下。其中將校,淮南籍者,自可放心,江南將兵,在其家小被送到北邊後,也都安心不少。

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57章 鄭州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761章 新問題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765章 三郡公半島史話·奇葩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98章 溫柔鄉第65章 選擇第337章 特權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80章 春夜第154章 滅門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20章 折家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695章 袁家莊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77章 安陽之殤第450章 落幕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97章 怪圈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06章 敲打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78章 祭拜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803章 運動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97章 怪圈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85章 安心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85 禮賓館第59章 病榻陳情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75章 去吧,楊無敵!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52章 “厚道”的做法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30章 陳橋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