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鄭二公

春夜下的燭火,柔和而明亮,光線照在王樸側頰上,映照出的臉色顯得並不怎麼輕鬆。沉吟少許,王樸喟然而嘆:“淮東出了此等貪弊之事,雖在轉運司,但我身爲布政使,主掌一道之大小庶務,又豈能置身事外,獨善起身。轉運司就在揚州城內,若說失察之罪,我也該擔一份。

此前,固然知道轉運司有些問題,只是礙於權責,未加插手糾察。卻怎麼也沒想到趙鳳此人,貪慾竟然如此之大,不知死活,一捅出來,就直接上達東京,引得陛下震怒!

天子一怒,豈是尋常?陛下乃不世出的雄主,御極以來,勵精圖治,改弦更張,去三代以來之積弊,方有當今大漢天下之治安。

然而,如今北邊尚有契丹據我形勝,西北淪於雜虜,南方諸國未滅,天下未平,治下官吏已然腐化,陛下焉能不怒,不惱?

以我看來,陛下此番如此興師動衆,遣專使調查此事,只怕也有藉機整頓吏治之意。漕運案發,我們能做的,只有儘量配合,如若意圖稽延乃至對抗,只會遭到朝廷更嚴厲的打擊。

淮東一道,歸漢不足三載,地域雖不廣,但盡括膏腴之地,坐擁交通糧鹽之利,已爲朝廷財稅重地。陛下對此地的看重,可想而知。

這樣的情況下,詔命南來,我們唯有俯首聽命,而不當作任何他想......”

聽王樸這麼一番長篇大論,張懿下意識地眨了眨眼睛,體會了一番,嘆道:“使君目光開闊,所慮深遠,下官見識淺陋,失了公心,還請見諒!”

“不過,因此次風波,諸衙人心不定,已然影響公務之正常運轉!”張懿又道。

考慮了下,王樸即冷厲吩咐道:“明日,即擬一份公文,發傳諸署職吏,讓他們各盡職守,如有心不在焉,以致怠慢政務者,就不用等朝廷專使了,我這裡,就先辦了他!”

一股不怒自威的強勢氣質撲面而來,張懿都不由爲之一懾,這些年,王使君在淮東的威勢,幾乎無人敢側目。

“是!”張懿下意識地躬下了身子。

又琢磨了一會兒,王樸問:“鄭按察使呢?”

“聽說鄭公病倒了,午後便將事務交與副使,回府休養了!”張懿回道,微頓,下意識地放低聲音:“有傳聞講,鄭公是刻意抱病,以期逃避!”

“鄭日新爲人端厚謹慎,他的操守素來令我敬仰,豈是爾等可以妄自揣測非議的?”眉頭皺起,斜了張懿一眼。

見狀,其人趕忙謝罪道:“使君教訓的是!”

深吸了一口氣,王樸徑直起身,朝外吩咐着:“來人,備車駕,我去一趟鄭府!”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淮東按察使鄭仁誨,素有才德,器量非凡,原爲樞密副使,是郭威的故舊。南征之後,當時的樞密使郭威思退,自請就鎮地方,又將鄭仁誨舉薦到淮東當按察使。可以說,淮東按察司的架構是皇帝劉承祐提出的,但具體落實完善的,卻是鄭仁誨,也爲後續河東、關中按察司的成立,做了個榜樣。

夜幕的下的鄭府,恬靜而安寧,絲絲和風,尚且帶有少許涼意。只是在後院,空氣中尚且瀰漫着些藥味,鄭仁誨一身素衣,躺在榻上,其妻於一旁侍奉湯藥。

得知王樸上門,立刻吩咐管事於堂間招待奉茶,爾後不顧髮妻的勸阻,起身着裝前去見面。當看着面浮病態,被家人攙扶上堂的鄭仁誨,王樸吃了一驚,趕忙迎了上去,連連告罪:“是王某的不是了!竟不知鄭公病篤若此,上門叨擾,怎勞鄭公親迎!”

“無妨!”鄭仁誨搖了搖頭,緩緩坐下,示意王樸用茶:“禮不可廢!再者王公難得過府,身爲主人,自當盡心招待!”

“鄭公乃柱國之臣,擎天良才,還需保重身體啊!”王樸勸道。

鄭仁誨倒是一片豁達的樣子,應道:“我已年近六旬,疾病纏身,生老病死,是乃天理,強求不得!”

“王公不是北上巡察洪澤了嗎?”說着,鄭仁誨問王樸,氣力明顯不足。

“傍晚時分,方纔回衙!”看着滿身衰朽的鄭仁誨,王樸壓下了原本打算說的話,改口說:“聽聞鄭公身體抱恙,特來慰問一番。”

“王公盛情,我多謝了!”看着王樸,鄭仁誨輕聲說:“你連夜而來,只怕也是聽說城中的變故了吧!”

“瞞不過鄭公慧眼!”迎着其目光,王樸輕嘆道:“按察司雖主掌一道之刑名司法之事,但監察之責,卻也落不到你的頭上。沈、孫二人,假皇命,攜天威,行事上,也確是失之操切了!”

素來性烈剛直的王使君,也會評點他人操切,也算是一樁異談了。聞之,鄭仁誨卻是搖了搖頭:“我終究有失御下之責!被帶走的幾人,執法徇私,被趙鳳收買,爲之張目,冤陷無辜。這半年來,我身染痾疾,卻是放鬆了對下屬的教導與監督。

執法而枉法,每思之,便覺愧對陛下與朝廷,也愧對那些屈辱受害的吏民!”

“原來是這樣!”王樸這才恍然,見他情緒漸漸激動,趕忙勸解道:“天日之下,尚存暗角,鄭公又豈能杜絕一切奸邪,不必過於內疚。我主政淮東以來,爲政用法也算嚴厲,然而也不敢保證上下公忠一片,只能隨時告誡,及時查究!”

鄭仁誨笑了笑,平復了下心情,說:“此次漕運貪腐,所幸及時爲人舉告,涉案錢糧並不算過於巨大,但對朝廷的吏治而言,卻是個振聾發聵般的提醒。想轉運司上下僚吏,竟有近半的人爲趙鳳所挾,盜賣官糧。陛下此番如此大動干戈,只怕也是看到了吏治的惡化,此等風氣,斷不可久,當果斷措以施防扼!”

聞其言,王樸頓時露出了讚許的表情,對鄭仁誨道:“鄭公所言,與我不謀而合!我此番上門,原是欲同你商量,趁此次漕運貪墨案發,對淮東道下,州府縣鎮官吏,進行一次統一的清查治理。自古以來,吏治都是個難題,雖然難以杜絕,但在任一方,自當維護綱紀,堅持律法,施以嚴厲打擊,尤其對貪瀆行爲!

以我對陛下的瞭解,他也不會僅着眼於淮東,由此而及淮西、河南、河東、河北,也不是不可能。所幸,我們先做在前面。沈、方二使今日開了個頭,我們便繼續下去!”

作爲新佔之地,當政的王樸與鄭仁誨權力是很大的,如果二人通個氣,兩司一起組織一場“吏政專項整治”運動,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倘若如此,這淮東上下,真要官不聊生了!”難得地,鄭仁誨開了個玩笑,但神情很鄭重,說:“王公有此心,鄭某雖然重病纏身,也當全力支持,千難萬險,不敢言苦!”

“鄭公之器量,王某佩服!”王樸起身,嚴肅道:“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雖只一字之差,但我寧願選擇前者。官吏享權位,吃俸祿,就該當其責。若因朝廷管得嚴了,就心懷不忿,怨艾滿口,這樣的官,不要也罷!”

觀其態,聽其言,鄭仁誨蒼白的面孔上,恢復了些紅潤,病痛似乎有所緩解。心中則不住地感慨,難怪那麼多人都怕王樸,恨王樸。其性格之剛強,意志之堅韌,在鄭仁誨看來,滿朝上下,大概只有郭榮能與之媲美了。

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章 鼓譟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297章 新山陽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779章 四王畢第361章 安東國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75章 敖萊小城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90章 交趾收復第39章 濮州案(2)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93章 完了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11章 舊識第83章 遼帝之亡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76章 玉如意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88章 後續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65章 遼奸第28章 下獄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1章 進軍令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96章 言官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87章 紛紛上表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90章 關右節度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62章 薨逝第1750章 《桃蘭賦》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67章 劉煦娶親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74章 老當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