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東出太行

林慮縣,在太行山脈東麓,相州轄境內,境內多山地丘陵,算不得什麼大縣,然背靠太行,地理位置還算優越,是東進西達的要地。

距離潞州也不算遠,也就隔着一座太行山罷了......百來裡的山路叢林,若不是有古道可循,花個十天半個月都不一定走得出來。

耶律德光還在白馬津艱難渡河之時,劉承祐便已率着第一軍沿着壺林道,翻山而來,駐兵林慮城,得到了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

林慮縣城上,原本零散的遼旗已然被縣令撤下,踐踏焚燬,以贖前“順賊”之過。接替之的,是幾面嶄新的晉旗,以及醒目的“劉”字旗。

就在不久前,劉知遠在太原進行了第一次封官,基本是針對於軍隊的,原河東諸軍的中高級將領們,都得以遙兼他州刺史、防禦使之職,雖然各州都還不在掌控中,不過這一波分果,對河東文武來講,還是很提氣的。

帝嗣之中,除了皇長子劉承訓之外,只有劉承祐被拜爲左衛大將軍、河北行營都統,就如劉承祐所期待着的,他被委以方面之任,領兵進入河北道,主持河北抗擊契丹的大任。

中原那邊的“抗戰”大業,已然進入高潮,接下來,顯然要輪到河北了。當然,對此,劉知遠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明詔、密信中給劉承祐的任務很明確,僅作遲滯、騷擾。

沒有人會覺得,劉承祐率着龍棲軍能完成什麼偉業,就他手下那點人馬,若是撞上契丹大軍,卻是還不夠敵人塞牙縫的。

當然,就是劉承祐自己,對出擊河北,也沒有太高的期望與目標。他並不認爲自己是主角,便能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劉承祐向劉知遠請命領軍東出太行,最真實的想法,只是將新朝的勢力觸角徹底伸入河北,以爲日後收拾各州做準備,他清醒地知道,河北不必中原,契丹人在這邊的實力要強得多,哪怕耶律德光率主力退出,剩下的實力,也仍不可小覷。

再加各地節度方鎮,擁兵自守。如欲徹底興復河北諸州,拯溺數百萬戶民,還需奮武用謀。若不早做籌謀,日後必定麻煩。

同時,劉承祐也有爲自己再謀一份資歷、名望的目的,獨領一方,只要稍微出點成績,配合上皇子的身份,便足以讓所有人記住自己。

不過,哪怕將預期放得足夠低,也不妨礙劉承祐心裡生出些膽大的想法。旁人不知,他可清楚得記得,正當壯年的耶律德光會在回國途中突然暴斃。

只要蝴蝶的翅膀沒有閃得太厲害,耶律德光當真如“劇本”所寫的那般駕崩了,那麼,劉承祐也絕對有膽子在契丹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肥肉來。

當然,要是耶律德光意外地活下來了,這樣的情況下,劉承祐也只有老實地在河北當個攪屎棍,號召呼籲河北軍民站起來,殺胡虜,復江山......

在駐兵林慮的這兩日中,劉承祐親自接見了好幾波本地的縣望宗族與一些聞訊來投的“義軍”。說是義軍,實則就是一些打着抗擊契丹旗號的匪盜、草寇罷了,不過,顯然河北的“抗戰”事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了,尤其在契丹人準備撤離中原的消息傳開之後,抗擊胡虜的氛圍,已然營很不錯。

夕陽西下,涼風吹過,城池周邊的山林,樹搖林伏。站在林慮城頭上,劉承祐習慣性地朝着東南方向望去,平靜的目光中掩藏着些許期待。

“殿下,既已出得太行,何不直接進取安陽,佔住相州?”身邊,見劉承祐又在神思,站在邊上有點無聊的張彥威不由主動開口。

“馬將軍,你給張都指揮使解釋解釋。”劉承祐頭都沒有晃一下,擡手示意一旁的馬全義。

如今的張彥威,升了一級,正式成爲龍棲軍都指揮使。

馬全義乍聞此吩咐,有點意外,但很快反應過來,略略思吟幾許,拱手朝着劉承祐與張彥威:“末將僅抒愚見,若有錯漏之處,還望殿下與將軍見諒。契丹大軍自白馬渡河,顯然是要走黎陽——安陽這條撤軍路線,我軍若進據安陽,豈非正當敵路。”

話說到這兒,哪怕以張彥威那並不是靈活的腦子,也連連點頭,嘴裡說道:“是極,是極。契丹十幾萬軍隊,我軍還是不去觸那個黴頭。”

“我軍至此,若是耶律德光前來攻打我們,那該怎麼辦?”突然地,張彥威又問。

“耶律德光既欲撤離,斷不會節外生枝!”劉承祐開口了,語氣一如既往地平淡:“就算,他遣兵來。軍少,我自據之;軍多,我等只需背靠山險守禦,再不濟,撤出相州。時間利我不利敵,拖得久了,我們會讓耶律德光感受到比中原更加熱情的‘招待’,常年以來,河北軍民受到契丹的苦楚可要痛徹多了......”

“這豈不是和此前對付耿崇美差不多?”問言,張彥威這一回反應快了很多。

豎起一根食指,劉承祐淡淡地說:“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主場作戰的好處!”

“主場?”張彥威有些納悶,不過見劉承祐平靜的表情,不覺明歷,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事實上,我倒真希望,到時候,那耶律德光能夠視我軍爲威脅,率軍來攻......”沒有解釋張彥威的疑惑,劉承祐摸着女牆,感受着土石的冰涼,幽幽然地嘆道:“只可惜,孤與將士們,恐怕入不了其眼啊。”

兩隻眼珠子,此刻變得尤其明亮,連續眨了好幾下,方纔掩去那“神光”。顯然,因有先知之覺,劉承祐又在推演起某種可能的劇情發展了。

“殿下,史將軍傳信,他已領軍,進駐上黨!”三人閒聊間,向訓順着梯級跑了上來,向劉承祐稟道。

在得知耶律德光動身歸國的消息後,晉陽那邊,劉知遠這回反應很快,當即命史宏肇率武節全軍一萬多兵馬,先鋒南下。

劉承祐東出,史宏肇的任務則是一路向南,只要確認契丹主力軍隊渡過大河,那就一路打進中原,還復兩京。

劉承祐接過書信,快速地瀏覽了一遍,表情間很快泛起一點莫名的神采。僅從文字間,應該是看不出什麼東西的,但劉承祐就是能夠感受到些許傲意。

“到了就到了!這史都指揮使,難道還想讓孤親自回去一趟,迎接他?”嘴角翹起一道平淡的弧度,劉承祐說道。

此言一落,身邊幾人面面相覷。劉承祐抽了口氣,又擺擺手,對向訓道:“替我回信,問候史都指揮使......”

“是!”

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36章 進退不得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章 田畔問對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98章 轉折點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41章 高麗國王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61章 晉陽來人第461章 癲狂?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58章 回師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61章 趙二爲官第372章 封王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809章 餞行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84章 示警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7章 回鶻使者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3章 夜宴第115章 瀛州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94章 減稅難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48章 還京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22章 睡仙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379章 蕭思溫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章 臺懷之事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85章 少壯派第89章 破財贖罪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15章 冬月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2章 令人陶醉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2章 王、鄭二公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9章 武夫第50章 喜訊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