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西北情況

足有一隊的大內侍衛,嚴密地守備在御帳周遭,夏夜昏沉,幽暗的燈火映照下,衛士們的面龐間都透着一種嚴肅與警惕。侍候在側的宮人都小心翼翼的,輕手輕腳,不敢發出大的動靜,以免影響到皇帝的沉思。

坐在木所制的御案後,劉承祐表情漠然,黝亮的雙目之中卻透着凝思,案上略微散亂地堆疊着幾十封密報,都是出巡這段時間,朝中的形勢,最主要的,是宰相李濤的一系列表現,爲政斷事,決策用人。

如今,抽出時間,認真地好閱覽瞭解一番。深沉而嚴肅的思考,開始在腦海中打轉。對於李濤,總體而言,劉承祐還是比較滿意的,才幹雖然無法用經天緯地來形容,但這確實是個有能力的大臣,沒有能力,也不會被劉承祐放在這個位置上來,在他的主理下,國政也在平穩運轉。

說起李濤,不知覺間,作爲大漢的宰臣,已然十載了。國初之年,杜重威據鄴都叛,平叛大軍將帥不和,以致不得進展,李濤因爲剖析局勢極有見地,又力諫親征,被劉知遠看重,與竇貞固一道,拔爲宰臣。當然,劉知遠也有用李濤這樣的前朝大臣來制衡彼時越發驕狂的河東元臣。

不過,在後來的多年中,李濤雖位列宰輔,但一直被壓制着。初期有楊邠,屬於被欺壓的對象,後面又是馮道,老狐狸滑不留手,直到近兩三年,馮道告老病故,才成爲首相。

李濤的辦事能力,是很不錯的,初上位時,也不失謹慎,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難免發生一些變化。當上皇帝后,隨着帝位的穩固,權力的集中,劉承祐自己都自己都在變。而李濤掌握大權之後,有所改變,也很正常。

多年以來,李濤一直兼管着吏部,提拔任用了一大批的官員,當上首宰之後,那些人也成爲了他有力的支持者。

作爲宰相,想要做事,手下需要支持,需要一些可用的人輔助,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這兩年,李濤提拔的人,有些多了,內外大吏職官,有太多打着李濤印記的人得到委任。

即便李濤管着吏部,有組織委任之權,達到一定程度,也會引起劉承祐的疑忌,在他心中,是有個底線的。

有鑑於此,劉承祐已經有所警告了,去歲開封府尹之職的討論,北巡期間,李浣的調任,涉及淮西、河北諸職的安排,都有暗示的意思。

即便如此,從李濤近來的表現看,斂權的行爲,似乎仍未收斂......

拿起一張密報,講的是李濤與王樸之間的衝突。王樸的作爲,固然有待商榷,但李濤的反應,也有些過激,作爲當朝首宰,協調內外,不想着消除矛盾,反而主動激化,相互攻訐,卻顯得少了幾分容人雅量,既然失朝廷體統,造成的影響也不好......

當然,還是那麼一句話,當他心裡對一個人存有芥蒂之時,無論他做什麼,都難免帶着有色眼鏡去看。

就李濤與王樸的事來看,若兩者位置調換一下,劉承祐態度或有又有所變化。同樣的,換個人在淮東那般大權獨攬,並大肆插手州府人事安排,劉承祐或許又是一種反應。

而如果王樸也在朝中似李濤那般作爲,劉承祐是什麼想法,也不確定了。追根究底,還是權力在作怪,屁股坐在皇帝寶座上,他就得以一個皇帝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心思深沉,有的時候,劉承祐自己都感覺有些累......

“陛下!巡遊的軍士發現,出使河西的盧多遜歸來了!”張德鈞入帳,低聲的稟報,讓劉承祐稍微回了神。

“嗯!”劉承祐點了點頭,然後,很快反應過來:“誰?盧多遜?”

“正是!”張德鈞應道。

劉承祐立刻來了精神,心情莫名地愉悅了幾分,當即問道:“人在哪裡?”

“已然被引入行營,等候召見!”

“宣!”劉承祐手一揮。

很快,風塵僕僕,盡顯狼狽的兩道身影入帳,十分激動地,齊齊拜倒,口呼萬歲。

“快快平身,起來答話!”劉承祐立刻伸手示意。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目光灼灼地打量着盧多遜與那王探事,帳中燈燭的照射之下,二人的形象清晰地印入眼簾,胡茬飛揚,毫無理節,隔着數步遠,都能聞到少許的異味。

“既然歸來,爲何不遣人通報,朕若是知道了,必定提前派人去迎接你們!”示意二人入座,劉承祐輕笑道。

“多謝陛下!”盧多遜入座,應道:“臣等進入鳳翔境內時,便聽聞陛下西幸長安,是故加速東來,想要謁君,向陛下覆命。不巧的是,恰聞陛下已然起駕還京,這才求得幾匹快馬,趕上行營!”

聽其所述,在盧多遜身上多掃了幾眼,劉承祐說道:“你們這連日的追趕,辛苦了!”

頓了下,語氣中帶上了幾分感慨,說:“朕還記得,你們西去,已經快兩年了。這麼長的時間,杳無音訊,朕也時而惦念,爲你們擔心。西出關塞,來回萬里之遙,在情況複雜的河西,想來你們吃了不少苦啊!不過,回來便好,回來便是大漢的功臣!”

“陛下有命,臣等萬死不辭!西行雖遙,但些許苦累,都是值得的!”盧多遜認真地稟道。

“張德鈞,給他們上茶,再命人準備點吃食!”劉承祐一邊吩咐着,一邊興致勃勃地看着盧多遜:“此番西行,你們的經歷,一定很精彩,同朕說說看!”

盧多遜喝了口茶,精神振奮幾許,拱手道:“正欲向陛下稟報,前年,臣等與折逋嘉施一行西向,自渭州出關北上,經蘭州,繞行舊鄯州、河州,再行北上涼州。其後繼續西進,經過甘州回鶻,跨過張掖河,進入瓜沙地區,向歸義軍宣告詔制,傳達朝廷之意。後繼續西進,過蒲昌海,拜訪西州回鶻。至於更西的地區,未曾繼續深入探尋!”

劉承祐再度點點頭,嘴裡呢喃道:“不容易啊,蘭州、鄯州、涼州,河西故地,甘州回鶻,歸義軍,西州回鶻,西域......思之,令人不禁感慨啊!你們能替朕走一遭,也算全了朕一個念想!”

“這也是臣等的榮幸!”盧多遜說道。

“就你所觀,西北故地,情況如何?”劉承祐問。

盧多遜稍微組織了下語言,稟道:“就臣看來,西北諸州,形勢十分混亂,諸族雜居,各據一方,占城爲王。大唐舊土、城邑,爲吐蕃、土谷渾、党項、回鶻、羌等諸族所佔據,當然,也有爲數不少的漢人遺民,但多與諸族融合雜居。

西北雖亂,但整體局勢可稱平穩,以甘州回鶻、歸義軍、西州回鶻勢力較強,剩餘的區域,多爲吐蕃人所佔據,然吐蕃自分崩離析之後,各自割據,散如泥沙,影響反而不如諸方勢力。

又有葛邏祿、九姓烏護、于闐等部族,分佈西域諸城......”

“聽你這番概述,情形要比想象中的還要複雜,還要混亂啊!”劉承祐說道:“不過,亂也有亂的好處,若是西北真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強橫勢力,對大漢可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所言甚是!”

第97章 擴*整頓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410章 剋制第10章 老將出馬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99章 還債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4章 巡遊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50章 蜀亡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94章 善後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33章 延禧驛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93章 完了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70章 分封第401章 老郭威第1章 何謂開寶第115章 冬月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99章 御帳議戰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96章 缺人了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4章 巡遊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8章 巡視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79章 父子問對第236章 母、妻、子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76章 大才蒙塵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06章 調任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444章 揣測者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75章 軍略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99章 御帳議戰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772章 處置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56章 是非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95章 楊邠案(3)第425章 開寶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