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皇城司

八月秋高,漢宮的御園之中,已染上一層濃郁的豔色,空氣中瀰漫着沁人的桂花香氣,只是涼風瑟瑟,不免令人增添幾分惆悵。

中秋過後,漢宮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大漢中樞,也迅速地從短暫的震盪中擺脫出來,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繼續穩定地治理着國家。

漢帝劉承祐的日常生活,也漸歸於平淡,相較於過去,他有意地放鬆了對國內政務的掌控,將大部分權力下放到政事堂,由範質帶頭處置,再以崇政殿監之。

由此,劉承祐從那些繁複瑣碎的政務中解脫出來,慢慢地輕鬆了許多。在長達十年勞心勞力的治國生涯中,他是真的感到疲憊了,甚至有所感,現在還年輕,但要是一直這樣持續下去,早晚積勞成疾,累死病死。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是故,纔有這樣的調整,國初之時,爲了帝位穩固,爲了國家安定,不得不事事親察親看,親力親爲。但在大漢穩定發展到目前程度的情況下,劉承祐終於決定要有所改變,當皇帝,也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這也是他要罷了李濤,調整政事堂及諸部司職權的原因之一,以李濤在吏部及政事堂根植多年的底蘊,若是把治政的權力徹底下放給他,劉承祐會不安心。

這屬於劉承祐思想的轉變,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訊息,皇帝疲了,甚至,這是一種懈怠的徵兆。但是,不管如何調整,有一點基本底線是要堅守的,那便是,帝位不容動搖,皇權不容褻瀆,一旦讓他感受到威脅,事務脫離掌控,那他將毫不猶豫地再度出手。這也需要一個前提,對於國家實質掌控,不能遭到削弱,而最基本的力量,則來源於軍權。

如此,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也沒有浪費,被劉承祐用於軍隊的建設與國家戰略及周邊諸國、各族勢力的研究上。政事也不是一點都不顧,隨時察問,另一方面,則繼續研究制度,如何平衡權力,穩固政局,加強中央對地方的影響與控制等等。需要劉承祐考慮的事情,實則仍舊不少,只是有所偏向罷了。

當然,閒餘的時間,還是充足的,至少在過去,劉承祐就沒有多少閒情逸致,站在御園中欣賞秋景。只是,劉承祐終究是個缺少雅趣的人,看着這滿園悅目的秋景,除了感慨風太涼,卻也難有更多的感想了。

連續幾陣風拂過,吹動得御園中的草木沙沙作響,衣袂髮絲隨風而動,幽冷的寒意直侵肌骨,不由打了個哆嗦。

“官家,起風了!披件袍子吧!”張德鈞見狀走上前,將掛在手臂上的一件裘袍攤開。

劉承祐沒有拒絕,任由張德鈞給自己披上,並繫好私帶。伴着一聲鳴唱,一隻秋鳥,飛掠而過,輕盈地在亭前的碧湖上留下陣陣波紋。

緊了緊身上的袍子,劉承祐瞥了眼身邊的張德鈞,問:“皇城司籌備得如何?”

聞問,張德鈞精神一振,趕忙拱手應道:“回陛下,小的已然秘密挑選出內侍、衛士百餘人,兼有武德司吏、親事官十二人,暫佈於皇城內外,以作監察......”

乾祐九年秋,在劉承祐的默許下,一個有別於武德司的特務機構,基本宣告成立了。

“朕設皇城司,仍爲張耳目,與武德司並列,一內一外,稽察民臣,以免爲人所矇蔽!”聽其言,劉承祐淡淡地說道。

“小的明白!”張德鈞恭敬道。

“如今司衙初建,一切都未上正軌,你要多費些心!但是記住,低調做事,切勿張揚跋扈!”劉承祐扭頭,盯着張德鈞,犀利的目光幾乎直刺入他心底:“皇城司的事,範質已經同朕鬧過了,朝中多有非議,在這初期,更需謹慎,別給人抓到痛腳,讓朕難做!”

“是!”

“你跟在朕身邊,也快十年了,朕如何,你當了解,你爲人如何,朕也清楚。有些話,朕也與你直言。有朝臣,以中唐以來,宦官擅權亂政之禍來提醒朕,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朕仍舊選擇用你,你知道爲什麼嗎?”

天子的話,讓張德鈞心驚肉跳的,下意識地跪倒,低着頭鄭重賭誓道:“小的只官家一家奴,深受厚恩,只知伺候效忠官家,但有所命,在所不辭!不敢作他想,更不敢任意妄爲,給官家添麻煩......”

“你有這等覺悟,朕心足慰!”淡淡一笑,劉承祐輕輕地揮手:“起來吧!”

“謝官家!”

這麼多年下來,就如張德鈞所言,劉承祐早視之爲忠心體己的家奴,有些話,都是直來直往,幾無顧忌,不似在外臣面前,會繞彎子,打機鋒。他也相信,張德鈞不會令他失望,並且,皇城司不會超出他的掌控。

至於宦官之弊,古來有之,常爲人口誅筆伐,但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縱覽歷史,那麼多明君英主,不知道宦官失控的後果嗎?但仍舊會走老路,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仍不免擡高乃至重用宦官,何也?

宦官,畢竟只是依附於君主的一個階層與勢力,再爲人所鄙視與嫉恨,那都是皇權的延伸與補充,用於平衡外朝,加強君權,作用匪淺。當然,使用也需要有個度,而歷代以來,遭到反噬的例子,屢見不鮮,那也之是宦官的權力超出了底線,就像掙脫牢籠的猛獸,造成的負面結果大於積極影響。追根究底,問題還是出在皇帝身上,而不是宦官有多值得忌憚......

目光深沉地佇立凝思幾許,劉承祐說道:“擔着皇城司的差事,朕這邊,選幾個機靈點的人伺候”

面上流露出少許的遲疑,在之前,劉承祐便有過此類想法了,張德鈞心裡也清楚,更知進退。雖略有不捨,還是咬咬牙,道:“小的知道!當調教出幾個伶俐的人,在官家身邊聽用!”

“陛下!”趙普經過通報,緩緩步入亭苑,見禮。

“何事?”

趙普稟道:“趙可畏的遺體,已由其家人,運回范陽了,幽州那邊也交待了,由官府輔助處理喪葬事宜!”

“趙上交一共兩子,相繼早亡,殊爲不幸,令人生憐啊!”提到趙曮,劉承祐又不禁唏噓。

“趙曮有一子吧!”劉承祐說。

“是的!年僅三歲,三代獨子,就這一點骨血了!”趙普應道。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道:“蔭其子七品宣德郎!”

對於趙曮的後事,劉承祐沒有過於隆重地操辦,爵職追贈,也僅符合其生前的地位,沒有過於特殊化。

“趙判官奏請回鄉治喪,朝廷那邊同意了!”趙普又稟道,見皇帝面上似有哀思,謹慎地請示道:“陛下,趙曮之卒,令人唏噓,趙判官晚年喪子,大爲不幸,是否對其前過,略加寬免?”

聞其言,劉承祐玩味地看着他:“你覺得,合適嗎?”

說着,劉承祐轉變話題:“徐州府,換誰繼任?”

“吏部擬以隨州知州王祚!”趙普答。

王祚,淮東轉運使王溥之父。

“崇政殿諸郎官之中,你覺得有誰可提爲學士?”劉承祐又問。

稍加考慮,趙普說:“陛下覺得,竇僖如何?”

劉承祐搖頭:“竇僖僅中人才,不足任之!”

第89章 談話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77章 安陽之殤第286章 進兵方略世宗篇終 駕崩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36章 趙都帥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9章 求援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52章 皇孫第114章 大朝會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33章 兩廣運動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36章 郭氏父子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376章 對策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53章 兵臨刪丹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01章 大整軍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43章 不自知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752章 放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7章 小張探花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9章 公府密議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56章 是非第1694章 鹽州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37章 整編事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239章 進退第70章 衛公辭世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38章 濮州案(1)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45章 靖江軍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7章 鼓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