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

伍奎祥和潘二率領各團文武監生趕到羊角大營已是下午,見大營裡來了許多衙役,正在問問怎麼回事,伍濬祥便迎上來道:“水已經幫諸位燒好了,趕緊去洗澡換衣裳。”

“大哥,換衣裳做啥子?”伍奎祥不解地問。

“有好事!”伍奎祥一邊帶着他們去營房,一邊笑道:“新任府臺和綦江正堂也來了,你們得抓緊沐浴更衣,等一切收拾妥當去小校場列隊。”

“新任府臺來了,那杜府臺呢?”

“革職待參,據說已經交部議處了,就是因爲合州那起父子被人殺害在家中的事。”伍濬祥想想又嘆道:“上次去鬆坎巡視防堵的那位李先生,就是奉制臺之命微服私訪的。從你們那兒走後沒回成都,而是直奔合州,沒想到那個李先生真有些本事,居然在一個月內就擒獲真兇,向氏果然是冤枉的。”

合州城東七澗橋命案太有名了,向氏的孃家侄女向菊花不但去知府衙門和道臺衙門擊鼓鳴冤,據說還曾去成都的臬臺衙門和制臺衙門遞過狀紙。

一個文監生忍不住問:“伍老爺,那真兇是誰?”

“真兇是陝西人,名叫胡四發,在合州做小本生意,折了本錢之後,又賭光了家資,於是鑽入鞠家行竊,被鞠家父子發現後下毒手害了鞠家父子二人性命。據說他在酒館喝醉之後竟跟人吹噓殺害鞠家父子的經過,正巧被微服私訪的李先生聽到,當即讓親隨將其拿下,就這麼還了向氏一個清白。”

“可我聽說一個叫金六的姦夫已經認了罪!”

“費府臺剛跟韓老爺說過這案子,那個金六不是真兇,而是上了合州縣衙胥吏陳老倫的當。他以前犯過別的事,陳老倫跑縣牢裡跟他說,只要他認罪,只要他供出跟向氏通姦,就保他不死。”

潘二也聽說過這案子,不解地問:“那個陳老倫爲何要誣陷向氏與人通姦,又爲何要誣陷向氏和金六合謀殺害鞠家父子?”

“向氏年紀大了,向氏的兒媳周氏年輕貌美,陳老倫垂涎周氏的容貌,竟心生歹意誣陷向氏。想着既能幫合州正堂榮雨田趕緊把這樁命案結了,又能讓周氏改嫁給他,結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還是東窗事發了。”

一個監生好奇地問:“那個姓陳的究竟娶了周氏沒有?”

“娶了,不但娶了周氏,還讓周氏跟金六一道陷害向氏,李先生一查明來龍去脈,剛署理上合州知州的錢厚德就將一干人全收監了。”伍濬祥頓了頓,又嘆道:“聽費府臺說制臺大人知道之後大發雷霆,說堂堂四川,州、府、道、臬,竟連一樁糊塗案都斷不清!”

“這麼說曹大人也被牽連了?”

“曹大人應該沒啥大事,畢竟詞訟本就不歸他管,盧道恩這個按察使十有八九是做不成了,杜興遠這一關也不大好過。至於榮雨田……我估摸着就算不死也得掉層皮!”

就在衆人感嘆新任制臺跟前幾任制臺真不一樣之時,安穩鎮的士紳和八省商人魚貫走進大營,幫辦糧臺的江宗海和關允中小跑着過去迎接。

潘二暗想除了迎接新任府臺之外今天難不成還有別的喜事,可見營裡的勇壯真幫着燒好了水,正招呼他們去營房洗澡,乾脆不想了。

與此同時,陳虎、葛二小、陳不慌等武官換上官服,威風凜凜地站在校場兩側。

安穩鎮的士紳和客商走近一看,大吃一驚,因爲守孝而從未穿過官服的韓老爺竟也換上了官服,正端坐在大堂中央跟新任府臺和縣太爺談笑風生。

“晚生楊光慶拜見韓老爺,拜見費府臺!”

“小的陳富貴拜見韓老爺,拜訪知府大老爺!”

……

“諸位免禮,請諸位先去校場稍坐。”韓秀峰起身拱拱手,隨即回頭笑道:“健庵兄,都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要不待會兒秀峰傳旨,你幫着賞賜,以示莊重。”

費嘉樹豈能不知道這是韓秀峰給他的“下馬威”,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上達天聽,更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代皇上傳旨賞賜的。可想到眼前這位捐納出身的記名知府不但是皇上欽賜的色固巴圖魯,據說真是“天子門生”,只能拱手道:“能代皇上賞賜,這是嘉樹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行,那就這麼定。”

二人看着托盤裡的那些賞賜之物,又聊了一會兒,陳虎走進來躬身道:“稟韓老爺,伍奎祥伍老爺、潘長生潘老爺和各團團首正在校場待命!”

“先請伍濬祥伍老爺教授禮儀,教授完之後本官和費府臺便去宣旨。“

“遵命!”

剛在校場上列好隊的文武監生聽說韓老爺要宣旨,不約而同想到前些日子聽說那個傳言,說韓老爺不只是由幫辦重慶府團練變成了幫辦川東團練,而且可以代皇上傳旨賞賜,甚至能具折保奏防堵出力的團首團勇,一個個頓時欣喜若狂。

伍濬祥也顧不上賣關子了,穿行在隊列中教授起借旨的禮儀。

江宗海和關允中同樣激動不已,因爲同樣有他們的份兒,也跟着提醒起一幫士紳和商人待會兒應該注意些啥。

一切準備就緒,韓秀峰同新任重慶知府費嘉樹走到衆人面前,伍奎祥和江宗海急忙領着文武監生和士紳商人們拜見。

“諸位免禮,諸位請起。”韓秀峰微微笑了笑,抑揚頓挫地說:“今天真是個好日子,不但府臺親自來看望大家,而且連皇上都命本官傳旨賞賜防堵出力的士紳和團勇。待會兒獲賜的要再接再厲,這次沒能獲恩賞的也不要泄氣。只要用心防堵,無論本官還是府臺,甚至連皇上都會不吝賞賜。”

“謝韓老爺提攜!”

“謝府臺提攜!”

……

“好了,言歸正傳,皇上有旨。”

“臣伍奎祥(潘長生)恭請聖安!”

“聖躬安!”等衆人齊刷刷地跪下,韓秀峰清清嗓子道:“皇上有旨,以在籍丁憂知縣伍奎祥防堵出力,賞從五品頂戴,加知州銜!”

伍奎祥猛然意識到這可不只是代皇上傳旨賞賜,而是已經具折保奏並獲皇上恩准了,急忙道:“臣伍奎祥領旨,臣伍奎祥謝皇上隆恩!”

“以在籍丁憂鹽課司大使潘長生防堵出力,賞正七品頂戴,加知縣銜!”

“臣潘長生領旨,臣磕謝皇上隆恩!”

等潘二磕拜完,韓秀峰看了一眼名冊,接着道:“以巴縣監生陳佔魁防堵出力,賞從八品頂戴,加縣丞銜!”

陳佔奎怎麼也沒想到能做上官,頓時欣喜若狂,急忙道:“謝韓老爺提攜!”

“陳佔魁,說啥呢?”

“我罪該萬死,我說錯了,臣陳佔魁領旨,臣謝皇上隆恩!”

韓秀峰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他一眼,接着道:“以記名都司陳虎防堵出力,金鞘牙柄小刀一把;以記名千總葛二小防堵出力,賞鞘牙柄小刀一把;以記名把總陳不慌防堵出力,賞銀鞘玉柄小刀一把!”

陳虎三人急忙領旨謝恩,然後在費二爺的示意下上前從新任知府手中接過打造精明的小刀。

接下來是陳天如、張彪等文武監生。

有的獲賜小刀,有的獲賜大小荷包,有的獲賜火鐮。

雖然這些東西不是很值錢,也沒升官那樣能光宗耀祖,但這些東西是皇上賞賜的,除了陳天如之外一個個興高采烈。最後是士紳和八省客商,只要來的全有賞賜!

新任重慶知府費嘉樹挨個幫着把賞賜之物交到衆人手中,便跟韓秀峰一道領着衆人望着京城方向磕拜。心裡卻有些酸溜溜的,畢竟能代皇上傳旨賞賜,甚至能具折保奏,那是欽差大臣和督撫纔有的榮耀。

賞賜完開席!

擺在大校場中央的十幾桌酒席是本地士紳和八省商人掏銀子張羅的,韓秀峰領着衆人給費嘉樹敬酒,費嘉樹借花獻佛回敬。然後縣太爺給韓秀峰敬酒,再給府臺敬酒……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酒在韓秀峰的授意下準備得不多,一個人就一碗,簡單意思了一下便說起正事。

“諸位,從這個月的探報上看,黔北接下來兩三個月定會大亂!”韓秀峰站起身環視着衆人,很認真很嚴肅地說:“爲防黔匪竄入我川東,我等不能沒點準備。營務處這些天商討出了個方略,本官下午也跟費府臺商量了一下,決定從今日起各團不再換防,諸位明兒一早回去之後得加強防範,一定得給本官看好自個兒的人,守好自個兒的門!”

“卑職遵命!”

“小的遵命!”

“聽本官說完。”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大體方略是以不變應萬變,只要賊匪不招惹我們,我們便按兵不動。可一旦亂起,黔北的百姓定會涌入鬆坎甚至我川東境內躲避戰火,誰也不曉得他們中有沒有混入賊匪的奸細,就算沒奸細那些既沒錢又沒親友可投奔的流民一樣有可能犯上作亂。

所以本官跟府臺商定,要是流民涌入就以工代賑,召集他們疏浚鬆坎河乃至我川東境內的響馬河,畢竟該河段是糧餉和商貨轉運的唯一水路。到時候可能會抽調十至十五個團,負責各河段的巡防。”

伍奎祥喃喃地說:“以工代賑好,只有給那些流民條活路,他們纔不會生事,纔不會跟着造反。”

韓秀峰微微點點頭,隨即轉身看向江宗海和關允中等人:“再就是商隊,從明天開始要加強護衛,這一路上要多派斥候,不打探清楚前頭的情形,絕不能輕易離開有官軍或團練駐守的場鎮。要是在途中遇賊匪作亂,絕不能心存僥倖,而應該當即幫同官軍守城守寨。要是在野外,那就只能選易守難攻之地堅守!”

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