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半個月就一晃而過。
崔毗伽在王行本的協助下,已經將糧食運輸出來,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民夫在辛苦的運送糧食,這些民夫的待遇很優厚,除了工錢之外,每一天還有兩鬥米可以拿,所以他們積極‘性’很高。到了子午谷之後,就不用手推車,而是使用揹簍背糧食,比手推車更爲方便省力。
楊侑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爲他清楚,這些糧食他不可能全部運入漢中,所以他寧願送給百姓,博得一個好名聲,再不濟也要燒掉,不要說一斗米,就是一粒米,楊侑也不會留給李淵,在他看來,留下了一粒,就是犯罪。
此時,骨儀已經組織了第一批自願去漢中的百姓,足有三萬戶,總計十萬人之多。這些百姓,每一戶不過三四人,比較容易搬遷,他們也害怕薛舉殺來,四處燒殺,所以寧願長途跋涉,背井離鄉,去漢中求生。
而且,殿下是一個重信諾之人,他每一次的許諾,都做到了,跟着這樣的殿下,會有好日子過。
道路上,百姓們手中推着小車,上面堆滿了瓦罐、米糧,其他大的行李,則用馬車或是牛車拉着,每三戶共用一頭畜生,所有的東西已經登記在冊,住宿時,也是這三家人一起,劃分在一個地盤內,沿途上,還有隋軍保護着,不用擔心有人趁機搶劫偷盜。
“爹,我們這是去哪兒?”一個穿着厚厚衣裳,臉蛋紅潤的小‘女’孩,用嫩嫩的聲音問着。
“妞妞,你冷嗎?”漢子說着,這是一個典型的農家漢,雙手骨節又粗又大,掌心佈滿了老繭,一張臉上,滿是溝壑,雖然是冬天,但他的臉上,卻是汗珠直淌,他在脖子上掛了一塊巾帕,不時的拿起,擦拭着汗珠。
“我不冷!”‘女’孩子嫩聲嫩氣的說着。
漢子愛憐的看着‘女’兒,就在半年前,他一家三口,面臨餓死的危險,正是在這個時候,殿下開倉放糧,有了糧食,漢子一家終於渡過了難關,隨後秋收,殿下不僅不收賦稅,還派人幫助百姓,這讓漢子對殿下非常的感‘激’。
此時‘女’兒身上的衣裳,還是殿下賞賜的布匹所制,顏‘色’頗爲好看,據說布料是蜀錦。他不懂什麼蜀錦,只是聽別人說,蜀錦‘挺’貴,貴也就算了,你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是身份的象徵。
那些玩意,他都不懂,他只知道,殿下救活了他一家人,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選擇相信殿下,選擇了長途跋涉。
在他身邊一個高大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也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女’,她見‘女’兒不明白,便解釋着:“妞妞,要搬新家了,你高興嗎?”
妞妞扭着頭,看着母親,道:“娘,新家漂亮嗎?暖和嗎?”
“暖和!一定很暖和!”‘女’人笑着,她拿出一個葫蘆,扭下蓋子,餵了‘女’孩一些水。水有些涼了,‘女’孩巴拉着嘴,:“娘,好涼。”
‘女’子笑了笑,道:“妞妞,一會就要休息了,娘再燒點熱水。”
這時,一名隋兵不斷地吆喝着:“鄉親們,快走!前面已經準備了飯食,還有熱水,再加一把勁!馬上就到了!香噴噴的餅子等着呢!”
妞妞着急地動了動,她想要跳下手推車,但個子不高,地面不平,她有些害怕,心中很是焦急,道:“爹,快一些快一些!”
漢子哈哈一笑,道:“妞妞,坐穩了!”他手上用勁,推着手推車快步跟了上去。
在兩裡外,數十個火竈上,蒸籠正冒着熱氣,陣陣香氣不斷傳來,一旁,是數十口大鍋,裡面裝滿了熱氣騰騰的小米粥,此外還有一些熱水,是給百姓們燙腳燙手使用的。
百姓們排着隊,按着順序領取糧食,白白的饅頭又大又軟,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百姓們吃着饅頭,心中對未來,更多了幾分期盼。
大興城,骨儀正在報告着,楊侑不時點着頭,骨儀在經過他點撥之後,將事情逐步完善,給予了百姓最好的待遇,這樣,去漢中定居的百姓會越來越多。
此時已經是十二月底,就要過年了。不過說起來,隋唐之際過新年還不是主流,只是有了一個雛形,這是楊侑觀察的出來的結論,而帶動過年這個風氣的,卻是如今的大隋皇帝,楊廣,後來到了唐朝,才逐漸定了下來,成爲一個盛大的節日。
正是有着這樣的原因,此時的百姓們並沒有怨言,願意去漢中,還有不少百姓留在大興城內,觀察着局勢,猶豫該不該走。
由於天氣寒冷,帶的東西也不少,第一批百姓在四日後才抵達子午谷口,此時,李靖帶領的一萬士兵已經將子午谷修葺一新,六百六十里長的棧道,已經修葺了兩百五十多裡,而漢中方面,也修葺了一百七十多裡,餘下的那幾段,問題不大,很快就能修葺完畢。
此時漢川郡的太守是陳政,此人是益州太守之子,久居漢川郡,他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也是不敢相信,但他還是派出民夫,修葺棧道,只不過速度卻慢了很多。
因此百姓們不得不暫停等待,夜晚擠在棧道上,紮起帳篷,抵禦寒冷。
足足用了八天的時間,第一批的百姓才走出子午谷,比正常速度多了三四天,但當這個消息傳到楊侑耳中的時候,楊侑滿意的點點頭。只要能讓百姓安全遷往漢中,這就是勝利了。
隨後,楊侑又組織了第二批百姓。這一次的百姓更多,不止是大興城,甚至有武功、盩厔、鄠縣乃至於華‘陰’、渭南的百姓,足足有五萬戶,二十多萬人,在一月中旬出發,朝着漢中行進。
這得益於第一次的成功遷移,同時也是骨儀不遺餘力的大肆宣傳,在他的口中,薛舉薛仁果,乃至於李淵都是殺人越貨的魔王,民衆很容易被忽悠,他們選擇了相信。
隋軍大規模的遷移百姓的行動終於讓薛舉得知,但此時,除了大雪依舊封山之外,他極度缺糧,向突厥、鐵勒人,甚至是吐谷渾換取牛羊?笑話,他們所遭受的災情更爲嚴重,自己都不夠用,會和薛舉換嗎?那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
由於這個原因,薛舉只能無奈的看着隋軍遷移百姓。
至於李淵,他的心中仍然在疑‘惑’中,他吃過幾次虧,被楊侑騙了好幾次,以楊侑的‘性’格,他很有可能做出這種看似不可能的行爲來引‘誘’人,而且,根據線報,楊侑每日都在大興城中出現,有時鼓勵百姓,有時發放糧食。
更重要的是,據說隋軍無緣無故消失了一萬人,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那裡,這讓李淵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時間就在指尖上流逝,一月底,楊侑又組織了第三批百姓入漢中,這一批,包括不少將作監和軍器監的官員和能人,同時也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足足有四十萬人。
如果着四十萬人遷入漢中,那麼楊侑前後就已經遷入了七十萬人以上,這個數字是巨大的,同時對漢中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麼多的百姓涌入,治安的壓力必然大增。
二月十日,朱粲興兵來犯,由於李靖扼守關中要道興勢山,朱粲只能派兵攻打,雙方在興勢山下一場大戰,隋軍損失一千餘人,而朱粲丟下了五千多具屍體,狼狽撤出興勢山。
這一戰朱粲被打怕了,他被李靖設計埋伏,大輸虧輸,自己也受了傷,逃回西城郡休養。此時房陵郡多處縣治已經被他屠空,只有西城郡還能勉強養活三軍。
他認爲這一戰是輸在天氣寒冷,決定開‘春’之後,再奪漢中。
四十萬人行軍何其困難,漢中太守陳政忙的不可開‘交’,他忙着尋找地方,以便安置百姓,幸好楊侑提前派了李襲譽、堯君素等人,帶着數十名官員前來協助,這才勉強將事情辦妥。
李襲譽是西城郡安康人,在漢川郡也頗有人脈,他連日走訪漢川郡的世家,同時按照楊侑的指示做出許諾,保證這些世家的利益,這纔將安置五十萬人的地方找到。
李襲譽將事情辦好,僅僅過了十日,四十萬人的先遣部隊就已經趕到,而此時,陳政竟然生了病,他外出奔‘波’,感染了風寒,以至於臥病不起。
就在漢川郡一片忙碌的時候,楊侑在大興城中,看着人口越來越少的都城,心中感慨萬千,自從他穿越之後,就不曾想過放棄大興城,但這一幕,最後還是發生了。
隨着這四十萬人的遷出,時間也到了二月中旬,等他們穩定下來,至少是二月底三月初的樣子,而這個時候,天氣已經轉暖,沒有多少時間了。
大興城將近四十萬人口,扣除了皇宮內的宦官宮‘女’以及官吏、駐軍等等,人口約在三十六萬人左右,加上其他華‘陰’、渭南等人口大縣,總人口約有一百五十萬人以上,這一次就遷走了一半的人口,着實不少。
此時的大興城顯得很是空‘蕩’,尤其是宮中,大批的宮‘女’和宦官被遷走,只留着了極少數,服‘侍’着楊侑和韋娟。
三月十日,最後一批移民開始動身,這一次,大多是世家,其中以獨孤家居多,包括獨孤千山、獨孤武師等人,韋氏有一部分,其中有一些族內的傑出青年,其他世家也多多少少派出了一些人,跟着大部隊遷往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