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

劉玄知道了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隗囂五人密謀挾持自己,決定先下手爲強,出其不意的把這五人一併除掉。結

果他的詔書送出去,來了四人,只有隗囂沒來。在

劉玄等隗囂的時候,廖湛、張卬、胡殷意識到事情不妙,急忙逃出皇宮,五個人,最後只剩下申屠建一人還待在偏殿裡傻等着。

等到劉玄來到偏殿的時候,舉目一瞧,發現廖湛、張卬、胡殷三人都已不見了蹤影。

一問才知,原來三人早已跑出了皇宮。即便還剩下申屠建一人,那麼聊勝於無。

劉玄當即下令,將申屠建拿下,就地正法。皇宮侍衛都不給申屠建說話的機會,一擁而上,將申屠建當場拿下,拉到大殿的外面,一刀斬下了申屠建的腦袋。

申屠建,這位綠林軍的元老之一,也是綠林軍的領袖之一,與王匡、王鳳、陳牧、廖湛等人合謀,推劉玄稱帝,最終,申屠建自己反而還死在了劉玄的手裡。

劉玄殺了申屠建,震驚朝野,也大大觸碰到了綠林系的底線。先

前跑路的廖湛、張卬、胡殷三人,立刻領兵,向皇宮發動了進攻。劉玄早就做了相應的準備,讓皇宮侍衛關閉宮門,嚴守皇宮。

廖湛、張卬、胡殷率兵進攻,由於皇宮城防堅固,易守難攻,短時間內難以攻克,三人氣急敗壞的命令手下,焚燒宮門。隨

着皇宮大門被焚燬,以廖湛等人爲首的大隊人馬衝入皇宮,與劉玄手下的侍衛,於皇宮內展開一場惡戰。還

是那句話,綠林系之所以那麼的肆無忌憚,皆因他們手裡有兵權。雙方激戰了一天,最後皇宮侍衛寡不敵衆,被綠林系的軍隊擊敗。

劉玄自知大難臨頭,哪裡還敢繼續待在皇宮裡,攜帶着他的成羣妻妾,以及皇宮內的金銀珠寶,乘坐百餘輛馬車,由長安的東城門逃了出去,直奔新豐而去。

新豐有趙萌率兵駐守,現在劉玄已經指望不上別人了,只能去投奔趙萌。

劉玄跑了,廖湛、張卬、胡殷指揮着麾下的兵馬,對長安百姓展開了洗劫。這些軍兵,比土匪還土匪,見什麼搶什麼,只要百姓們稍有反抗,拔劍就殺。另

外,廖湛、張卬、胡殷等人還令手下將士,於長安各處張貼告示,聲稱劉玄不配爲大漢天子,他們是順應天意,廢黜天子,另立新君。這

個消息傳到河北劉秀的耳朵裡,讓劉秀大喜過望。劉秀早就算準了劉玄和綠林系難以長久,兩者之間,必有大亂,只是沒想到,這場大亂來得如此之快。既

然廖湛等人造反,罷黜了天子,那麼現在更始朝廷就是沒有天子,這對於劉秀而言,可是天賜良機。

如果這個時候他在河北稱帝,那就不算造反,而是在接替劉玄,繼續延續漢室江山罷了。這

時候,以劉秀爲首的漢軍剛好走到了常山郡的鄗城。劉秀軍剛剛抵達鄗城,正在城外紮營休整,便有一位劉秀的同窗求見。

求見劉秀的這位,是劉秀上太學時的同窗,名叫強華。

強華和劉秀的關係很好,兩人上太學的時候,不僅是同窗,而且還是同住一室,所以兩人既是同學,也是室友。得

知老同學前來拜見自己,劉秀非常高興,親自出賬,迎接強華。強華與劉秀年紀相仿,其貌不揚,但家裡的條件不錯,是富貴人家出身。兩

人見面後,劉秀哈哈大笑,說道:“子瑞,我們多少年沒見了……”

劉秀的開場白都沒說完,強華突然屈膝跪地,向前叩首施大禮。見

狀,劉秀嚇了一跳。就算自己現在是蕭王,但以他二人同窗好友的關係,見面後,也不必施如此大禮吧!

他正要上前攙扶,強華大聲唱吟道:“草民強華,拜見陛下!”

此話一出,劉秀震驚,在場的吳漢、耿弇、岑彭諸將,也都露出詫異之色。劉

秀稍愣片刻,急忙上前,把強華從地上拉起,正色說道:“子瑞慎言,我現在只是蕭王,而非天子!”強

華起身後,從袖口中抽出一卷竹簡,高高舉起,說道:“陛下,草民手裡有天下奇書《赤伏符》!”

《赤伏符》的名氣很大,人人都知道這是一本預言書,但裡面具體是什麼內容,知道的人,屈指可數。劉

秀驚訝地看着他,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強華也不管劉秀是什麼反應,展開竹簡,大聲唱吟道:“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看着強華手中的《赤伏符》,聽着強華唱吟出《赤伏符》中的讖語,在場的衆人,無論是文官、武將,還是普通的兵卒,人們瞠目結舌,緊接着齊齊跪地,異口同聲道:“臣等(小人)拜見陛下!”劉

秀環視在場跪倒一片的衆人,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了。他拉住強華的胳膊,說道:“子瑞,這種事爲何要在外面說,我們入帳說話!”他

硬拉着強華走進營帳裡,不過強華剛纔的唱吟,可是很多兵卒都聽得清清楚楚,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在漢軍大營裡傳開。將

士們在私下裡議論紛紛,都在討論《赤伏符》中關於劉秀的讖語。

‘劉秀髮兵捕不道’,這句很容易理解,劉秀舉兵,討伐無道之人。‘四夷雲集龍鬥野’,這句也容易理解,四方各族的豪傑雲集到一處,像羣龍於荒野中戰鬥。

‘四七之際火爲主’,這句隱含的內容比較多,其中還涉及到了五德始終說。

四七二十八。從劉邦稱帝,開創大漢皇朝(公元前202年),從現在(公元25年),剛好是二百二十八年,這對應了四七之際。

中國的朝代,講究的是五德。五德始終學說,是由戰國時期的陰陽大家鄒衍提出來的。五

德始終說,講的是五行相剋,對應的是土木金火水。

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是虞朝,由黃帝開創,對應的是土德。木

克土,所以虞朝之後的夏朝,爲木德。金克木,夏朝之後的商朝爲金德。火克金,商朝之後的周朝爲火德。水克火,周朝之後的秦朝爲水德。

在劉邦時期,大學者張蒼提出,秦朝太短暫,並不能算成朝代,以朝代推演的話,應該是漢取代了周,沒有秦朝什麼事,所以對應水德的是漢,而不應是秦。劉

邦當時也採納了這種說法。

不過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又認爲秦朝應該算是前朝,漢取代的是秦,而不是周,秦爲水德,土克水,那麼漢應爲土德。

等到了王莽時期,王莽向玄學大師劉歆請教,漢究竟是水德還是土德。劉歆給出的說法是,周爲木,秦爲金,漢爲火,故,漢是火德。‘

火爲主’中的火,就是指火德,而火德,又是指漢。四七之際火爲主這句話連貫起來的理解是,高祖稱帝二百二十八年後,漢室將再爲天下正統。

讖語的第一句就是劉秀髮兵捕不道,劉秀是漢室後裔,讖語又說,漢室爲正統,這不恰恰就是在說,劉秀應爲天子嗎?

劉歆也正是看了《赤伏符》中的這句讖語,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結果,冒牌貨終究是冒牌貨,他這個劉秀,終究不是天選的那個劉秀。營

帳內,衆將這回都來勁了。他們本就急於讓劉秀稱帝,但劉秀又總是推脫,恰恰在這個時候,強華出現了,最最關鍵的一點是,強華還帶來了《赤伏符》。

而且《赤伏符》中的讖語清清楚楚地寫着,劉秀就應該是當今之天子!

人們在營帳中跪下一片,包括強華在內,一同勸進。劉秀胳膊肘拄着桌案,拳頭頂着額頭,久久都是沉默不語。衆

人見狀,急聲說道:“大王啊,連天命符瑞都這麼說了,你可不能再猶豫不決了啊!”劉

秀幽幽說道:“這,事關重大,我還得再徵詢一下仲華和公孫的意見。”在

場的衆人,無不是跺足捶胸,一個個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自己直接上,幫着劉秀去稱帝。最

後,衆人也只能無奈離開。等到他們都走後,強華回頭向外面望了望,微微一笑,用雙手託着《赤伏符》,向劉秀面前一遞,笑道:“陛下,微臣完璧歸趙!”劉

秀仰面而笑,問道:“子瑞可是在戲謔於我?”

強華連連擺手,一本正經地說道:“微臣可不敢!陛下是天子,微臣又怎敢戲謔天子?”劉

秀擡手點了點強華。劉

玄那邊,他剛剛被廖湛等人驅逐出長安,而劉秀這邊,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強華就突然出現了,順便還給劉秀帶來了天下奇書的《赤伏符》,這未免也太巧了。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巧合,都不是真的巧合,而是人爲的巧合。

劉秀想要的太多,既想要實實在在的皇位,又想要正義仁德的好名聲,這就需要他抓住一次千載難逢的契機。劉

玄那邊,已經爲他製造出了極佳的契機,與此同時,他自己也需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極佳契機,兩個極佳的契機融合到一起,這纔算是千載難逢。

現在,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就已經擺在他的面前了。

劉秀給鄧禹去了一封書信,詢問鄧禹對他稱帝的意見。其實這麼大的事,他應該把鄧禹召回來,與之面談。不

過現在鄧禹正率軍在河東作戰,而且正在圍攻安邑,戰事到了極爲關鍵的時刻,實在是走不開,劉秀也只能給鄧禹寫信了。鄧

禹給劉秀的回信,內容很多,但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大王現在應該稱帝,末將也會全力支持大王稱帝。

劉秀在給鄧禹書信的同時,又給馮異去了書信,召馮異來鄗城。

突然接到劉秀的書信,還讓自己立刻趕往鄗城,這可把馮異嚇了一跳。這

個時候,他剛剛把自己和李軼來往書信的事向大王做了說明,結果現在大王突然召自己去鄗城,這是要懲治自己?告誡自己不要和李軼有書信來往?

馮異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地來到鄗城。他到鄗城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氣氛十分詭異。

無論是鄗城,還是城外的漢軍大營,都洋溢着一股喜氣,營中的將士,乃至城邑內外的百姓,臉上都帶着笑容,泛着光澤。

最近也沒什麼大的節慶,馮異完全搞不懂人們到底在高興些什麼?

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七百九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七十三章 城內對峙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