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鈞一髮之際,把耿純拉開的人正是劉隆。劉隆提着劍,劍尖直往下滴着血,他一邊走向劉楊,一邊說道:“陛下有令,膽敢圖謀造反者,格殺勿論!”
劉楊回過神來,他怒吼一聲,持劍向劉隆衝了過去,掄起手中劍,惡狠狠劈砍向劉隆的頭頂。劉隆只隨意的把手中劍向外一揮,就聽噹啷一聲,劉楊就覺得手掌一麻,手中劍脫手而飛。劉
隆接踵而至的一記側踢,結結實實地踹在劉楊的胸口處,把劉楊踢得向後倒飛出一米開外,噗通一聲落在地上,又往後翻滾出一段距離,他纔算停下來。
劉楊趴在地上,掙扎着還想起身,不過一口老血先噴了出來。
劉隆走到他的近前,將手中劍高高舉起,對準劉楊的脖頸,便要劈砍下去,這時,他背後傳來耿純的話音:“劉將軍,稍等!”此
時,耿純已經把進入眼中的沙土揉了出來,他雙眼通紅,連眼睛的四周都紅了一圈。劉楊都以爲自己這次死定了,突然見到耿純攔住劉隆,他心中頓時生出一絲希望,急聲說道:“伯山,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看在姑母的份上,你得救我啊……”耿
純走到劉楊近前,站定,說道:“剛纔,劉將軍有句話說得很對!”
“啊?什……什麼話?”劉楊詫異地看着耿純。“
膽敢背叛天子者,格殺勿論!”說着話,他揮手就是一劍。
劍鋒在空中畫出一道半月形的寒光,由劉楊的脖頸處一閃而過。劉楊的臉上還帶着驚駭之色,但項上的人頭已然從肩膀上掉了下來。耿
純之所以攔住劉隆,並非是想救劉楊,而是劉楊必須得他親手解決,這也是他向天子表忠心的一種方式,畢竟他和劉楊存在親戚關係,劉楊暗中謀反,耿純難免會落人口實,由他親手解決了劉楊,別人也就不會再說三道四了。
低頭看眼身首異處的劉楊屍體,耿純沉默了片刻,轉頭對劉隆苦笑道:“劉將軍不會怪我搶功吧?”
在劉楊謀反這件事上,耿純處境尷尬,劉隆能理解,他也明白耿純爲何要親手殺劉楊,他淡然一笑,倒提着佩劍,拱手說道:“高陽侯說得哪裡話,只要亂臣賊子伏誅,死於誰手,並無所謂!”聽
聞這話,耿純動容,向劉隆深施一禮。房
間裡,劉讓也沒跑掉,被陳副等人砍下首級。誰能想到,劉楊、劉讓、劉細這三兄弟,竟然在自家的門口,被人給一鍋端了。
劉秀稱帝之後,劉楊便正式成爲真定王,以他對劉秀的功績,以及他和劉秀、郭聖通的關係,只要他本本分分,世代罔替,他的子子孫孫可以一直在真定這裡做土皇帝。可是也不知道劉楊腦中的哪根神經搭錯了線,竟然想到取代劉秀,自己稱帝。倘
若你暗中悄悄行事,不讓別人知道,那也就罷了,劉楊倒好,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神石的大戲,還編出一句‘赤九之後,癭楊爲主’的讖語。
古往今來,敢於像劉楊這麼明目張膽造反的,還真沒幾個。劉
楊、劉讓、劉細三兄弟的死,完全可以說是蠢死的,咎由自取。他
們以爲,驛站外面有己方的一萬兵馬,足以震懾住耿純、劉隆、陳副,可是他們太高估自己的一萬兵馬,也太低估耿純、劉隆、陳副的膽識了。當
他們打開驛站的大門,提着劉楊、劉讓、劉細三兄弟的人頭走出來時,外面的一萬真定軍都驚呆嚇傻了。
耿純將手中的佩劍向地上一插,高高舉起劉楊的首級,大聲喊喝道:“劉楊妄受天恩,預謀造反,現我等奉天子之命,將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爾等若繼續忠於反賊,執意背叛天子,當如是下場!爾等若能迷途知返,向天子效忠,可既往不咎!”他
這話,讓在場的真定軍將士都冒出了冷汗。一名真定軍將官翻身下馬,屈膝跪地,大聲說道:“末將不知大王……劉楊有謀反之舉,末將對天子,絕無二心!”
劉楊是真定軍的主心骨,他若說反,真定軍將士二話不說,都能跟着他一起幹,但現在劉楊已經死了,他們還跟着誰去造反?
有將官開了頭,在場的其餘將士,紛紛屈膝跪地,異口同聲道:“我等對天子絕無反意,還請高陽侯明察!”耿
純和劉隆、陳副等人,沒有費多大的口舌,提着劉楊的腦袋,很輕鬆的便把驛站外的一萬真定軍收服。接
下來,耿純帶着這一萬真定軍,返回真定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劉楊一系的黨羽。
別看劉楊是真定王,但平定劉楊之亂,劉秀這邊還真沒費多大的勁。在耿純等人成功殺掉劉楊、劉讓、劉細這三個核心人物之後,真定羣龍無首,劉楊的黨羽跑的跑,死的死,被捉的被捉,劉楊一系,幾乎是一夕間便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劉
楊的家眷,也一個沒跑掉,都被耿純等人擒下。穩定了真定城的局勢,耿純讓劉隆回京覆命,將真定這邊的情況,如實彙報給劉秀。按
理說,謀反是重罪,犯下這個罪,必然要被滿門抄斬。不過在處理劉楊謀反案上,劉秀表現出了性情溫和仁慈,且寬宏大度的一面。對
劉楊,他給予厚葬,對劉楊的家眷,他非但一個沒殺,反而還冊封了劉楊的兒子劉得,讓劉得繼承真定王王位,繼續在真定爲王。
劉秀的做法,極大贏得了劉氏宗親、士大夫以及百姓們的好感。
誰都不希望天下出個殘忍好殺的暴戾皇帝,誰都希望天下能有個寬宏大度的仁愛天子。而劉秀,恰恰滿足了人們心中的期盼。另
外,他又做了一件事,把自己的聲望再次推高了一大截。在劉楊因謀反被殺後,劉秀不僅沒開罪郭聖通,反而將郭聖通冊立爲後,並冊立劉強爲太子。
立郭聖通爲後,劉秀完全是順水推舟之舉。他本打算立陰麗華爲後,但陰麗華堅持不肯接受,劉秀沒有別的人選,他也只能立郭聖通爲後了。
如果沒有出劉楊這件事,他立郭聖通爲後,對他的聲望也沒有多大提高,但巧的是,劉楊就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謀反,無形中,劉楊算是給劉秀做了一回墊腳石。反
賊的親外甥女,天子還能將其立爲皇后,這得是多寬大的胸懷?無論是士大夫,還是百姓,皆對劉秀的做法和德行讚不絕口。
其實,天下人倒是有些誤解劉秀了。如果劉楊沒有謀反,劉楊沒死,劉秀要立郭聖通爲後,還真的需要再三琢磨,再三思量。
劉秀是太學生,學得又是尚書,對於歷史上的那些前車之鑑,他都有牢記在胸。前
朝是怎麼亡的?就是亡於外戚之手。外戚的權力過重,導致王莽成功篡位。
郭聖通的背後有真定王,立郭聖通爲後,劉楊既是王,又是半個國丈,權力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重蹈前朝之覆轍。
而陰麗華不同,她雖出身於陰家,但陰家只能算是名門,並沒有多雄厚的實力,立陰麗華爲後,也絕不會出現外戚專權的情況。
劉秀一再想冊立陰麗華爲後,其一,他對陰麗華確實迷戀,有很深厚的感情,其二,預防外戚專權,這也是他很重要的考量。屁
股決定着腦袋,坐上了皇位,成爲至高無上的天子,很多時候,便無法一味的感情用事,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都
說皇帝無情,只不過是考慮事情的出發點不一樣。皇帝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去考慮問題,而是要站在天下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一
旦以整個天下作爲自己的立場,很多時候,皇帝就顯得冷酷無情,甚至是薄情寡義。劉
秀剛剛稱帝不久,屬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在皇帝這個需要極高專業素養的職業裡,他只能算是個毫無經驗的實習生。
他自己也在邊做邊摸索,到底如何才能做個既能一統天下,又能深得百姓們愛戴的好皇帝。劉
楊謀反一事,並沒有牽連太多人,隨着劉楊的兒子劉得繼位,真定的局勢也迅速穩定了下來。
不過讓劉秀糟心的事,並沒有就此告一段落,還在一樁接着一樁地等着他呢!
吳漢奉劉秀之命,率大司空王樑、執金吾賈復、建議大將軍朱祐、大將軍杜茂、揚化將軍堅鐔、偏將軍王霸、騎都尉馬武、劉隆、陰識,合計九員大將,統兵十萬餘衆,兵發魏郡和清河郡,欲將盤踞在二郡的五校軍、檀鄉軍,一舉剿滅,徹底根除這兩個心腹之患。身
爲大司馬的吳漢,自然是全軍主帥,擁有全軍的指揮權。不
過在如何剿滅賊軍這件事上,吳漢和王樑發生了分歧。
按照吳漢的意思,己方先兵進清河郡,如果清河郡境內的賊軍與己方死戰,那己方可順勢將其殲滅,如果賊軍不願和己方力戰,那麼必然會向魏郡逃竄。到
時,己方可在魏郡與賊軍打一場大決戰,現在魏郡太守是銚期,有銚期相助己方,己方殲滅賊軍,可事半功倍。不
過王樑覺得吳漢的策略太過冒險。
不平定魏郡的賊軍,而是先跳過魏郡,直接進入清河郡滅賊,太過冒進。要
知道賊軍很可能是與劉永有聯繫的,己方若冒進到清河郡,劉永軍一旦從兗州方向攻打過來,與賊軍前後呼應,己方將面臨着被敵人兩面夾擊的險境。王
樑的主張是,己方要穩紮穩打,先打魏郡賊軍,然後再一步步地向清河郡方向推進。
對於王樑的策略,吳漢無法苟同,正因爲賊軍很可能與劉永有聯繫,他纔要先打清河郡,徹底切斷賊軍與劉永的聯繫,倘若按照王樑的策略來,最後很可能會把賊軍統統逼到兗州去,不能根除賊軍,他們早晚有一天還會捲土重來,還是個禍害。在
如何滅賊這件事上,大司馬吳漢和大司空王樑,發生了嚴重分歧,一個主張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一個主張兵行險着,跳躍殲敵,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爭執不下。
最後吳漢也惱了,拍板道:“我是大司馬,乃全軍之主帥,此戰,就按照我的部署來打!”
王樑見吳漢搬出大司馬的頭銜來壓自己,心裡也極爲不痛快,他說道:“倘若吳公執意要先打清河,那麼,你我二人分兵作戰,你打清河,我打魏郡!”
吳漢都差點氣樂了,誰跟你分兵啊!我是全軍主帥,全軍將士,理應都聽從我的指揮,把一部分兵力分給你,我又拿什麼去和賊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