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繫鈴解鈴

是勳從關押沮授的營帳裡出來,得意洋洋地來回稟曹操。然而等他到得大帳之外,卻又擡起手來,婆娑一番面龐,儘量褪去喜色,然後才朝身爲大將卻仍舊日日站班的許禇略施一禮:“主公可在?是勳求見。”

許禇點點頭:“主公有令,若侍中到了,不必通稟,直接入見即可。”說着話,幫忙撩開了帳簾。

是勳邁步而入,只見曹操正一隻手摟着曹丕,在份兒公文上指指點點,大概是在教育兒子呢。看到他進來,曹丕趕緊先掙脫了老子的摟抱,起身行禮:“拜見姑婿。”是勳還禮道:“軍中只有上下,並無親眷,公子免禮。”然後即轉向曹操,深深一揖。

曹丕告辭退出,曹操這才問:“如何,沮授肯降否?”

是勳表情淡然,看不出喜樂哀愁來,開口就說:“沮授已肯降順朝廷,然而不肯降曹。”

曹操聞言,先是一愣,然後不禁捋須微笑道:“我爲朝廷三公,奉天子命征伐河北,是我即朝廷也,降朝廷即降我也。”

是勳嘴角略略一撇,左右望望——曹丕已經退到後帳去了,此刻帳中只有他跟曹操兩個人,並無第三人在場——回覆道:“主公即朝廷,實也,而非名也。沮授甚愛其名者,若背袁降曹則恐天下人笑,是以臣乃以朝廷爲說,使其歸漢而不降曹也。”

曹操又是疑惑,又覺好笑,伸手一指:“宏輔且坐——如何歸漢而不降曹?”

是勳先在側面的几案後坐下,然後回答:“若降曹,則入主公幕中,爲主公謀劃河北,征討袁氏,此沮子輔斷不肯爲也。若歸漢,則入之於朝。爲國家計,爲天下謀,此沮子輔所不敢辭也。”

曹操微微一皺眉頭:“如此說來,攻鄴滅袁,沮授不肯出力?如此,吾尚用之何爲?”

“不然,”是勳輕輕搖頭。“天下若定,則沮授無用。然即定河北,滅袁紹,尚有孫策、劉表、劉璋等輩割據一隅,沮授之智,不可多得也。”

曹操想了一想。說我明白了,總之沮授肯降我,但是不肯幫着我攻其故主——好吧,此亦人之常情也。那麼,他還有提啥條件沒有?

是勳舉起三枚手指來:“授言三事,主公若肯,授即降也。”

演義上說。關公土山約三事,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奉養二嫂,三是但知劉備去向,便要辭去。如今沮授也提三事,除了降漢不降曹一樣外,另兩樣絕然不同——他當然沒有嫂子需要保護,也不可能要曹操答應找空再去投回袁紹。是勳一一說明:“其一事。歸於朝廷,而不降曹也;其二事,鄴城若破,請主公安其家小;其三事,終身不與袁姓之人相敵。”

曹操略略思忖,然後一拍桌案:“允他便是——宏輔即可請來相見。”

是勳搖搖頭:“沮授言既歸漢而不降曹,便不來相見主公了。請主公將其送去許都,交天子發落——如此,則不背降曹之名,即城內審配知之。亦不罪其妻孥也。”他條件提得好好的,你也答應了,可外人不明白啊,你們倆只要一見面,曹操發幾句愛才之嘆,沮授道幾句請罪之語,傳出去,大家夥兒還會認定他降曹啊。如此一來,就怕審配那小心眼兒,要對鄴城內的沮家不利。

是勳從袖子裡抽出一片紙來,遞給曹操,說這是我請沮授寫下的請罪表文,主公請看。曹操接過來一瞧,原來沮授向天子請罪,說袁紹聽信了小人讒言,兵發河南,是欲秉政,並無叛意;然而雖無叛意,卻有叛形,自己未能諫阻,請求天子降罪。信裡不及曹操一字,不提袁紹打河南目標就是曹操,也不提是曹操帶兵殺到的河北,更不提自己爲曹軍所擒——就這樣,還是是勳磨破了嘴皮子,他才勉強答應,在想盡辦法爲袁紹開脫的前提下,承認袁紹“雖無叛意,卻有叛形”。

曹操看了這封表文,臉色當即沉了下來:“若此表上奏天子,則天子或赦袁紹之罪,奈何?”

是勳笑道:“此表名爲請天子降罪,實則呈於主公,以明其志也。主公何必上呈天子?”說着話,又從袖子裡抽出一張紙來:“主公可將此表上呈天子。”

曹操接過來再瞧,原來這是是勳爲曹操擬得的上奏,內容是自己於陣前擒獲冀州別駕沮授,明申其罪,然見其有悔過之意,故請天子赦之。順便,還誇了誇王師如何威武,諸將如何用命,袁軍難以抵擋,如冰雪之見紅日、腐草之遇疾風雲雲。

是勳的意思,你派個人把沮授押回許都去,然後呈上此表,請天子赦免其罪,另外委他一個職務,以待日後可用——“沮子輔心如死灰,勳勸之良久,乃去其死意也。不願立朝,請放外任,與之一縣主理,足矣。”

曹操說把他先拘在許都,等我滅袁之後,再看看如何用他,還則罷了,真要把他放到外地去,你就不怕他再扯起杆子來呼應袁紹,跟我作對嗎?是勳笑道:“袁氏之亡,只在目前,便沮授得一縣之地呼應,安有成功之理?但遷之遠,使不得逃歸袁氏,可也。”你別把他安排在河南啊,把他扔得遠遠兒的,以這年月的交通狀況,以河北還在打仗的局勢,他哪兒那麼容易就能逃回去找袁紹啊?想在地方上扯旗造反,就那麼容易嗎?

“況,主公不日即下鄴城,可得沮授妻孥,以之爲質,諒沮授不敢反也。”

曹操籌思良久,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若旁人,必斬軍前,以絕後患。沮授河北英才,宏輔又爲之緩頰,操豈愛殺人者乎?”是勳心說你就別撇清了,你就是一個喜歡殺人的傢伙,我還不清楚嗎?就聽曹操又問:“然則,宏輔肯爲之做保否?”

是勳來的路上就已經考慮過相關風險了,自己就此保下沮授,那萬一將來沮授再鬧出什麼事兒來,自己也必然要負連帶責任。只是反覆考慮。沮授固然有謀,卻並非能夠獨立打出一片天下來的人物——說白了,他天生是當謀士的命,做不了主子——只要把他跟袁紹隔開,他還能捅多大簍子?自己此前不敢薦劉備,這回卻沒道理不敢薦沮授啊。

好吧,就算沮授真的連老婆孩子全不要了。明知沒有勝算,還跑地方上去造反,自己要受其牽累。可是以如今的局勢,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頂多也就是降降官、罰罰俸吧。曹操還真能因爲一個成不了事兒的沮子輔,把我給直接罷了官,甚至殺了頭不成嗎?荀彧薦嚴象、韋康,後皆兵敗失地,也沒見曹操拿荀彧怎麼樣嘛——荀彧之死,那是別的原因所致。

《後出師表》裡說:“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人心隔肚皮,不能爲怕受牽累,就不跟人來往啊,就不舉薦人才啊。說明白一點兒,不能因爲可能的風險,就放棄拉幫結夥,構建自家的勢力啊。

所以啊。這個險我冒了吧,這個保人我做了吧!沮授瞧上去就是一老實巴交的正人君子,跟魯肅有得一拼,異日若其背反,那是我自己眼瞎,也怪不得旁人。

所以是勳就在曹操面前拍胸脯啊,說我願意給沮授做保。曹操說好吧。那便允卿所請——可是,將來把沮授放到哪兒去纔好呢?

是勳微微而笑:“此吾亦熟思之也——何不任其關中?”

此前藍田劉雄鳴破藍田、杜陵而圍長安,又有屯田客呂並聚衆陳倉,其餘賊寇。不下二三十股,導致關中大亂。曹操正要揮師北上,與袁紹決戰,暫時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們,只好分關中爲雍州,以嚴象爲刺史,並遣曹豹督軍往鎮。不過曹豹手底下兵不多,若再無援,基本上也就能夠保證長安等幾座大城不失而已,還真平不了關中之亂。曹操的對策,就是拖着,派兵堵塞桃林塞,關中你們愛鬧就鬧去,不影響我征討河北就成,等我先滅了袁紹,騰出手來,再去收拾你們。

所以是勳就說啦,不如派沮授去關中。一方面,以他的能力足可安定一縣,甚至可全一郡;另方面,桃林既塞,而且桃林以東就是河南,有鍾繇坐鎮,這千里迢迢的,他就沒可能再逃回河北來歸投袁紹。

曹操聞言,又再皺眉,說關中之亂,此必袁氏遣人煽動也,當初你們幾個謀士商議,說此必沮授之計。如今要是把沮授給放到關中去,他會不會跟劉雄鳴、呂並等人合流,把亂子鬧得更大啊?是勳搖頭笑道:“沮授向在河北,關中之事,不過遙爲之使而已,必非親身往說劉、呂也,則其與劉、呂何恩,安能相合?主公多慮矣。”

沮授是隻給袁紹出個了主意,同時煽動青州、關中作亂,想牽扯咱們的腳步而已,他就不可能親自跑去跟那些亂黨聯絡,所以那些亂黨是奉袁紹之命,不是奉他沮授之命。袁紹隨便派個人去,都不可能真正收服了劉鳴雄、呂並那些亂黨,更何況朝廷正式任命爲縣令的沮授呢?

是勳想說的是:解鈴還需繫鈴人。但可惜這句話這時代還沒有,他只好跟曹操說:“只須攻克鄴城,袁紹必北躥也,乃不爲患。則關中之亂,指日可定。”

曹操順嘴就問啦,鄴城雖然失了外援,爲困守之勢,遲早可克,然而……審配守禦頗爲得法,就不是一兩個月能夠拿下的。爲啥我聽宏輔你的口氣,好象可以很快就攻克鄴城呢?

是勳聞言,不禁“哈哈”大笑:“主公明見萬里。克鄴之計,勳適才便已獻上矣!”

ps:最近這幾個月稿債實在多啊,導致文魁的存稿數量越來越少……話說連載了這半年多來,風雨無阻,我還從來沒有斷過更呢,不過估計往後一段時間就有點兒玄了……尤其是十一,我這種專一寫作的人最討厭過節啊,過節的日子反而俗務纏身,難以專心創作了。實在抱歉,我雖然儘量努力,但估計十一期間是難保全勤啦,還請讀者朋友們多多諒解……

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6章 甄氏佳婦第33章 先登者誰第28章 毋失我望第23章 烏帽子親第15章 就食玄菟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0章 人臣當言第7章 名士該殺第16章 後史先見第14章 龍旗九旒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章 遠方來客第2章 雷霆手段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章 沛國曹氏第6章 平春豪強第2章 載舟覆舟第2章 水力磨坊第20章 欲效定遠第7章 雷澤詩會第11章 三道伐蜀第7章 道出無終第6章 王異國生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2章 覆巢之下第9章 爲國殺賊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4章 客已滿矣第8章 佛國之願第9章 建藩封國第6章 督郵行縣第8章 公達三策第36章 封侯之賞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3章 會溫氏園第8章 單家俗吏第9章 請救無辜第2章 吏之不足第7章 投刺自薦第26章 釣橋無益第4章 彼采葛兮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1章 史上有名第3章 出泥不染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2章 覆巢之下第22章 醫者仁心第38章 須三萬金第24章 所志既從第8章 木蘭何人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章 夏侯仲父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0章 揮斥八極第31章 玩弄人心第4章 無米之炊第35章 咄咄逼人第5章 刺奸密奏第1章 下車立威第12章 懸危之勢第24章 軍功酬爵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8章 天命何在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3章 鑄戈爲犁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4章 所志既從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7章 柱節立門第34章 疏不間親第6章 一時俱反第16章 討袁紹檄第25章 遷胡入幽第3章 岐東渭北第1章 益州內患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1章 須臾頃刻第9章 德容言功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5章 初步較量第29章 裸身而來第4章 閉門課徒第20章 圖窮匕見第1章 分州荊襄第2章 重振幽州第2章 雷霆手段第17章 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