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屯敵必取

秦代的長城與後世存留的明長城走向並不完全一致。事實上秦長城可以說有兩條:其一東起鴨綠江南的西朝鮮灣,先西北折至遼東,再迤邐向西,直抵河套——這是蒙恬在北驅匈奴以後新修築的;其二爲重修故秦、趙、燕三國的長城,將之連貫起來,自臨洮始,斜插而上,東北向通往雲中。

其中經過如今是勳轄區的長城便屬於這後一條,從西南方入上郡,經郡治膚施以北,折向龜茲城和西河圜陰,然後一路北上,從美稷西側再入五原郡。當然啦,鄭渾分不清這一南一北的兩條秦長城,是勳前世雖然喜歡歷史,卻並沒有詳細研究過歷史地理,也徹底地一頭霧水。

鄭渾突然提出秦長城來,大家夥兒全都愣神兒,心說這是要做啥了?要說重修秦長城,如今不但缺乏這份財力、物力,而且鮮卑、匈奴、烏桓大多在北一道長城以南,不先把他們趕走,你怎麼修啊?修來幹嘛啊?至於南一道長城,倒是有衛護漢土之用,但問題既沒打美稷南邊兒過,也沒打其北邊兒過,而是從西側直接穿過去了,這條長城跟咱們今天討論攻打美稷的議題,有聯繫嗎?

你還別說,諸葛亮玲瓏七竅,先就想明白了聯繫何在,於是朝是勳一拱手:“學生請在圜陰以北,西接龜茲,修建長城,以御匈奴!”

是勳聽了這話就一腦門兒的霧水,心說你要是在離石北方,或者圜陰東側修長城吧。還能說“御匈奴”。這跑圜陰和龜茲之間修。能擋得住匈奴人嗎?人都不必要繞路,直接南下就成,誰會去主動撞你的城牆啊?再說了,咱們不是在討論出擊嗎,這怎麼又變退守了?

然而是勳知道,諸葛亮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就算趙括,也不會一張嘴就提出如此八杆子打不着的建議來。那肯定蘊含着深意哪。倘若換個什麼人,比方說秦誼、孫汶說這話,是勳當場就可能拍桌子呵斥,可這話出於孔明之口,卻不由得他不俯首沉思了。當即扯過地圖來看——

啊呀,這年月的地圖南上北下,瞧着還真是彆扭啊……總之,美稷在北,南方偏西,在很小的範圍內排布着三座縣城。即西河的廣衍、平定和上郡的楨林,也包括谷羅城。這時候都在匈奴人控制之下。三城再直線往南,就是圜陰、圜陽二縣,境內屯駐着呼廚泉部,如今已被自家收服。圜陰西方是龜茲,南方偏東則是藺縣、皋狼和離石。

他伸出手指,在龜茲、圜陰北方虛劃一條線——長城就修在這兒,這……管蛋用啊?!

諸葛亮微笑着湊了過來,同樣伸指虛劃。不過他不是東西劃,而是南北劃,從離石以西直劃到美稷以東——“此爲河也。西河二分,美稷在其西,而離石在其東,須分而兩處論之……”

諸葛亮一邊說,是勳一邊點頭,完了捋須不語。郭淮站出來表示反對:“孔明此計雖妙,奈何懸危,直使主公以身作餌,斷不可行也!”是勳心說對啊,大不了我拿不下美稷,或者雖然拿下美稷,但未能全滅了匈奴,此又不關天下大勢,只是一隅之爭,沒必要冒這個險啊,萬一把性命也搭進去,如何得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搖頭道:“先生萬金之軀,天下仰望,亮何敢以先生爲餌?乃欲假先生之名,此計亮自行之可也。”

啊呦,是勳心說諸葛亮要做我的替身?要做我的影武者?這聽上去……還泥馬真是光榮啊……

當下假惺惺地勸說幾句,也不希望諸葛亮去冒險。但是諸葛亮說:“此計若成,匈奴可並,以先生之智,假以時日,必使其不爲中國患也。亮能行此,必將千古留名,則雖死亦何恨耶?”

是勳心說匈奴不爲中國患了,可還有鮮卑,還有烏桓,還有羌族,將來還有什麼羯啊氐的,中國之患正多,你一個人扛得下來嗎?不過這種話就不必宣之以口了,雖然他也覺得要是爲了平定匈奴,搭進去一個諸葛亮,有點兒虧本兒,但眼瞧着小年輕神采飛揚,躍躍欲試,滿腔爲天下之大義不惜拋棄性命的澎湃熱血,倒也不好多澆涼水。最終只能說:“孔明還須仔細——諸卿共商,務使此計毫無破綻。”

衆人連開了三天會,終於把計劃的每個環節都研究透徹了。隨即是勳就親自率領劉靖所部匈奴抵達圜陰之北,在勘察了地形以後,即利用秦長城的遺蹟,開始修蓋建築。

是勳對那些匈奴人說:“漢家用兵,與汝等嘯聚跳蕩不同,必以城池爲依。吾即欲在此築城,以牆相連,如昔日之長城也,可爲前進之根基。四方糧秣,皆聚於此,則進可攻而退可守,然後率汝等以臨美稷,安有不克之理?”

我不是不打算打美稷了,也不是修道牆作長期防守,是要造些碉堡出來,作爲前進基地和糧草存放點。只要你們幫我把基地給修起來,咱們後路無虞,那時候就可以領着你們直接殺往美稷去。你們那些同族馬力強勁,來去如風,要是咱們往前面打,卻被他們抄了後路,勝算可就渺茫啦。我們漢人用兵跟你們匈奴不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得考慮到物資運輸問題,不可能走一路搶一路。再說了,你們那些族人的草場、牲畜,我打贏仗以後都答應賞賜給你們的,這要在打仗過程中就吃個七七八八的,你們過後也會怨我不是?

是勳這張嘴啊,就算沒道理的事兒,他都能東轉西繞,讓人聽得似乎有理,更何況那些匈奴人本來就沒啥文化知識,更欠缺邏輯思維,所以當場就信了。刺史大人說打美稷,好啊。咱就去打;刺史大人說先修牆再好打美稷。也成。咱這就幫着修。問題是……我們只會搭帳篷,不會修牆啊。

是勳說這事兒簡單,我就命門客秦誼秦宜祿負責此事,找些漢人工匠來示範,你們一學就會。這年月的城牆大多爲版築泥砌,燒磚雖然有了,但技術還不過關,成本太高。使用得很少。秦長城就是泥砌的嘛,是勳也沒想着要修磚牆——就算有那個技術,他也花不起那錢——築版的活兒漢人來幹,匈奴人就光管挖土、和泥、夯實,主要是力氣活兒,用不了什麼技術。

是勳教訓那些匈奴人:“勞作乃得食也。汝等曩日興兵搶掠,此亦勞作也,若非驅策坐騎、沙場浴血,其牛羊、穀物,難道從天得降不成?今軍未興。先使汝等築城,亦勞作也。吾自有糧秣、絹帛賞賜——若不願作者,則無食也!”

就在是勳、秦誼等人在圜陰境內修建長城——其實那不過是鄭渾靈感來源而已,正經說起來,是修一些碉堡,修一座前進基地——的同時,張郃也率領着五千漢軍與五千胡騎,自離石北上,一路掃蕩過去。

正如諸葛亮所說,黃河滔滔,把整個西河郡一分爲二,所以對應兩處戰場,應當使用不同的策略。張郃的目的,就是要巡行黃河以東,掃蕩牧場,把當地的匈奴人全都趕過黃河去。匈奴不是有名長老喜歡在這一帶放牧嗎?趕的就是他。而且可預見的,他退走以後不會往依鮮卑,也不大可能北躥雁門,而必然西渡黃河——因爲大本營美稷就在河西嘛。

張郃的軍事行動執行得挺順利,襲擊了十幾個匈奴小族,斬殺百餘人,擒獲近千人——按照老規矩,全都綁起來送壺口煤礦去了。他最終沒找着那位匈奴長老,根據情報所得,對方見機得快,早已遁過黃河,返回美稷去了。張郃趁機以戰帶練,把那五千匈奴兵逐漸融入漢軍陣營中去,還分遣兵馬,控制住了黃河上的幾個重要渡口。

據說匈奴人渡河別有一法,是把牛皮製成筏子,吹足氣以後即可使用。不過這種筏子也就能乘坐一人,外帶隨身的武器裝備,只要不在渡口下水,張郃完全有時間在其登岸之前便趕到封堵,到時候箭如雨下,都不必要射中人,只要射漏了筏子,則乘筏的匈奴兵就必死無疑。

同時,是勳在圜陰以北修基地也挺順利。他先搶蓋了兩個碉堡,一個用來置兵,一個用來儲糧,打算修成以後再以長牆相連,便於防禦。置兵的碉堡不大,長寬也就各百步,但是修得既高而固,雖然只能入住數百兵卒,卻可抵拒數千大軍。相比之下,儲糧的碉堡要大上好幾倍,倘若塞人,三五千的都塞不滿,但圍牆還不到一人高而已,馬雖難越,人則易登。

大概是爲在省工的同時也加強糧草屯紮點的防禦力吧,碉堡外二十步還圍了一圈鹿砦。見天兒有從南方過來的車輛,粗布蒙蓋,駛入圍中。蓋城的匈奴兵瞧着直流口水——這得能存多少糧食啊!難道是大人怕拿下美稷以後,咱們第一年還沒太多產出,所以特意預備下了,以便後日之賞?他費那麼大力氣從各地運糧過來,總不成吃不完再運回去吧。

其實諸葛亮所獻的計策,雖然細節繁複,原理卻可一言以蔽之,就是“誘敵”。爲了能夠全殲美稷的匈奴,非得將其主力誘向南方不可,示弱既然不易爲,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攻敵之所必救、屯敵之所必取。

是勳還怕美稷的匈奴人犯傻,故意在劉靖麾下大肆宣揚,這部分匈奴人還並沒有被徹底收服,偶爾逃亡幾個,跑到美稷,自然會向長老們稟報,說漢軍如何之強,只待修好基地,便會全線來攻。長老們要是腦袋沒進水,就必然先下手爲強,派兵偷襲,使這基地總也修不完。

當然啦,匈奴還可能渡河反擊,直取離石,行“圍魏救趙”之計。但一來河東岸有張郃,還控制了幾處渡口,涉渡不易;二來是勳這時候不在離石啊,而在前線基地內,與其攻離石,何如攻基地?要是能夠將是刺史打跑甚至擒下,那危機不就徹底解除了嗎?

果然,大概二月下旬的時候,兩座碉堡還沒有徹底竣工,中間的城牆還沒開始砌,便有探馬來報,有敵來襲,只是……“並非匈奴,而是鮮卑!”(未完待續。。)

第18章 文章魁首第25章 鄠縣落鳳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2章 乃可擄去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6章 豈忍招贅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7章 魚復三險第9章 隔壁老王第9章 建藩封國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章 輔政安民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2章 軍泛馬訾第35章 定遠之功第8章 曹氏之強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3章 木秀於林第27章 魚復三險第30章 南風驟起第3章 假途滅虢第25章 所忠者天第6章 有如神鬼第20章 勾心鬥角第6章 自編自導第7章 圓周幾何第6章 自編自導第34章 以兵做賊第32章 古之惡來第5章 不識大體第2章 飛龜舞蛇第4章 閉門課徒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章 被翻紅浪第7章 道出無終第20章 不可得乎第9章 爲國殺賊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7章 吾何有私第8章 紅臉白臉第9章 反逆蟊賊第7章 包辦婚姻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3章 人之大欲第27章 誰執棋先第4章 原力之理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2章 坊中石墨第6章 尊者一諾第4章 益德爭功第21章 史上有名第2章 重振幽州第1章 東郡英豪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4章 兗州叛將第2章 載舟覆舟第28章 長阪坡前第4章 彼采葛兮第3章 鴻鵠之志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5章 宮中二宦第32章 羌胡雜虜第27章 燙手山芋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6章 是郎才盡第8章 選士之策第24章 城上易幟第7章 謀身謀國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4章 汝爲中行第22章 禍其始此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章 南征袁術第25章 鄠縣落鳳第5章 王中國死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5章 同林之鳥第5章 神鵰大俠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1章 神龜永壽第5章 天賦上限第3章 曹洪之怒第16章 **好淫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4章 帳下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