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朋友無隱

這盤膝坐馬的黃鬚大漢,便是當今天子曹操的第三子曹彰曹子文,受封任城王。曹操受禪得國以後,就把外放的幾個兒子全都召回身邊,各封王爵——其他成年的兒子除了一個曹衝曹子盈,全都封公而已。

漢制,封王於郡,並立其國,魏因承之,但目前所封的大多是纔剛析分出來的小郡,而且也沒有立國,幾個王全都留在洛陽,不放於外。想當年曹彰受命爲廣衍長,地與胡接,還曾經率軍剿滅叛胡,天高地廣,縱橫馳騁,當真是快樂無極。這回雖然晉位爲王,卻等於淘氣孩子給關在了家裡,真是站着也累,坐着也煩,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所以他就去求告曹操,說上林苑一年四季,大半時間都空在那裡,陛下您國事倥傯,也難得去上一回,不如向兒子們開放,讓我閒時去射獵散心吧。曹操自然明白這個兒子的脾性,當即首肯,下詔說今後幾位王想要去上林射獵,不必事先請示,有司都應當接待。

所以曹彰碰上秋冬之際,就三天兩頭呼朋喚友,到上林來打獵——這回特意找了跟是勳有關係的一羣年輕人。

在曹彰的催促下,年輕人抖擻精神,再度縱馬馳競,羽箭紛飛之下,稍有獵獲。曹彰本人倒似乎並沒有什麼打獵的心思,與曹真曹子丹並馬緩行,落在後面,談論一些行軍佈陣的話題,頗爲投契。

其實這兩人少年時即爲至交,都有馳騁沙場的雄心壯志,後來曹真被曹豹收爲養子,憑空拔了一輩兒,曹彰也外放爲廣衍長,來往才逐漸稀少。曹子文正想趁着這個機會再敘前誼。而且效果確實不錯。

衆人奔獵了一中午,共得鹿二、雉四、雀三、兔七——收穫不能算多豐厚,關鍵陳均他們幾個拖了後腿,幾乎全是夏侯威和是復的功勞。眼見紅日西沉,曹彰遣部屬招呼朋友們回來,找一處亭臺架薪燃火。把獵物剝皮炙烤起來。時候不大,肉香便即飄蕩四野,曹彰又將出來美酒,與衆人歡飲。

他端着酒杯,詢問衆人:“今日頗樂否?”曹真率先回答:“樂未央也,全賴大王恩惠。”曹彰淡淡一笑,但隨即卻面色微變,放下酒杯,慨然而嘆:“恐如此之樂。終不可久也。”

是復問您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說已經得着消息,陛下將要允准大王之國了嗎?曹彰搖頭:“非也。因思卿等皆顯宦子弟,更兼良材絕世,不久必有重用。乃各分散,天涯一方,成功立業,唯孤羈限洛陽,不得伸展。豈不恨耶?”

曹真聽了這話,趕緊擺手:“大王被酒。失言矣。”你擔心我們各自爲官,從此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這沒有什麼問題,但又慨嘆自己被圈禁都中,有志不得伸展,那就不大合適了——這是有怨懟天子之意啊。你喝多了吧?還是趕緊打住這話頭吧。

其實曹彰未必真喝多了。但喝多的卻大有人在。田彭祖根本沒有理睬曹真,卻直接接了曹彰的話頭:“大王不得之國,亦不得用,爲儲位未定也,乃處嫌疑之地。不得不然耳……”

曹真呵斥道:“太子尚在,何謂儲位未定耶?!公壽慎言!”

夏侯威撇一撇嘴:“太子今如乘小舟而涉汪洋,旦夕將覆,人所共知也。於此皆親眷至交,又何必諱言?”他跟曹真也算是遠親了——一則從母親論,其母丁氏爲曹操已故正室丁皇后之妹,而曹真算是曹操的從弟;二則從岳家論,曹真是他準岳父是勳的小舅子。在座諸人,是復乃是勳之子,叫曹真舅父,陳均生母爲是勳族妹,秦朗、田彭祖關係略微疏遠一些,但亦同爲是勳之徒。所以夏侯威說了,都是親戚朋友,又沒有外人,田公壽說句真話又怎麼了?

曹真心說咱們是不算外人啊,可曹彰……好吧,論起來他是我族侄,是你姨表兄弟……但要這麼一說,諸曹、夏侯,乃至於是氏,全都不是外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臧否太子啦?

還要再攔,卻聽秦朗又開口了:“儲位定也,然未穩耳。若其穩固,大王兄弟皆可之國,何所害耶?爲其未穩,陛下乃恐諸王各攬黨羽,動搖太子之位,是以留都以監護之也。”

要論出身,這夥人裡屬秦朗最低。曹真、是復等不必說了,陳均亡父陳登曾任徐州刺史,爲一方之霸,其兄陳肅也已出仕,任汝陰令;田彭祖之父田豫見爲幽州刺史。只秦朗秦元明,其父秦誼乃是勳的門客出身,文武兩道皆無所長,到目前也不過才做到登州不其尉而已。可是這票人裡面,就秦朗相貌最佳,風儀最好,穿着也最華麗,口舌最爲便給——時人都評價說,秦元明如是太尉假子,盡得其風韻也。

所以秦朗講話又疾又清,條理分明,當即就把曹真想說的話給噎回去了。

曹彰接口道:“孤與兄弟等不同,豈有妄念哉?但願馳騁疆場,或北定胡,或西平蜀,爲國家討賊,但求得侯,無意於王也,而況大位乎?陛下若能洞孤心者,必肯見放於外,強過上林弋獵,聊遣煩悶耳。”

是復一撇嘴,突然開口:“若大王可爲儲君,國家必安泰矣!”

此言一出,大家夥兒全都傻了——喂,想想可以,你別明着說出來啊,是無咎你真喝多了吧!曹真趕緊揪住是復的胳膊:“日將夕矣,酒食亦足,吾等乃當告退……”曹彰卻盯着是復的眼睛,一字一頓地問道:“無咎,此卿意耶,太尉之意耶?”話纔出口,卻又覺得不妥,趕緊找補:“卿之愛孤,孤深知也,然此語非卿所當言也,亦非孤所敢與聞也。”

曹真心說你別越描越黑啦,再說下去肯定要出事兒,還是趕緊扯乎爲好。

於是興未盡而宴即散,衆人各自返家。是復倒是距離最近,可是等領着從人返回是氏莊院的時候。也已是晚霞滿天,黃昏時分了。他正琢磨着,那哥兒幾個還來得及來不及進城哪?早知道就扯他們回來,先在我家寄宿一晚啦……遠遠的,就見自家老孃雙手叉腰,正氣哼哼等在院門口。

是復心說任城王相請狩獵上林苑。我早就跟你彙報過啦,又不是偷跑出去的,可能回來晚點兒,也都打過招呼了,你這是生的什麼氣啊?然而終究不敢怠慢,趕緊下馬行禮:“兒歸晚矣,見過母親。”

其母管巳眉頭緊皺:“乃飲酒耶?”是復說吃野味當然要喝酒啦,否則——“恐食物淤積於內,傷害臟腑……”管巳說別來這一套。我說過你才成年,儘量少喝酒,喝酒誤事,你全都當耳旁風!罷了,也不必我來教訓你——“汝父見在莊內,可洗漱後前往相見。”

啊呦,是復聞言倒不禁一愣,心說今天老爹回來啊。我怎麼把這碴兒給忘了……

趕緊進莊,取茶水來漱了口。略消一消酒氣,這才整頓衣冠,大步前往書齋去拜見父親。進了門一瞧,就見是勳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仰着頭,似在沉思。聽到兒子的聲音,也不動彈,直接就問:“何以晚歸?”

是復趕緊稟報:“任城王請兒等上林弋獵,已先稟報過母親矣。”

是勳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兒子今天哪兒野去了,所以相問。只爲引起話頭而已。於是追問道:“尚有何人?”

是復稟報說還有舅父曹子丹、姐夫夏侯季權等人。是勳聞言,不禁冷笑:“任城王可言及儲位之事否?”

是復說確實提到了,於是就把酒宴上衆人所言,合盤托出——光隱瞞了自己最後藉着酒意說的那句不成體統的話。

就見是勳緩緩垂下頭來,雙眉微蹙,彷彿在自言自語:“秦失其鹿,天下乃共逐之……”是復忍不住就插嘴:“即未失鹿,料不遠矣。今太子……”是勳狠狠一瞪眼,把兒子的話給噎回去了:“口舌招尤,汝乃欲族我是氏耶?!”

是復苦着臉辯解,說我是在爹你面前,在自家門裡,纔敢這麼說話的呀,在外頭肯定三緘其口——心裡說,幸虧我沒把自己說過的混話告訴你,只希望曹真他們不要來告暗狀。

是勳緊盯着兒子的眼睛瞧了半晌,最終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心說這兔崽子究竟象誰啊?怎麼一個不慎,就讓他長成這個樣子了?

若說身量,是復是跟了老爹的遺傳,在這年月勉強算中等以上,而且他年紀還輕,說不定還能再躥一躥。可是四肢發達,又似其母,尤其一張臉也跟管巳相彷彿,快二十了還跟十三四歲似的——管巳則是年過三旬,仍然幼齒面孔。

是勳對於兒子的教育,一開始想“棍棒頭上出孝子”——他的靈魂雖然來自於兩千年後,但即便上輩子也是被爹媽一路敲打長大的,而且這年月父權至大,強權養育法最省心力——可是總被管巳攔着。管巳兇蠻強悍慣了的,卻偏偏對兒子寶愛得無以復加,是真正慈母,平常最多呵斥幾句,絕對捨不得下手責打——估計她也知道自己手重,怕兒子承受不起。問題向來“慈母嚴父”,你得允許老公動手啊……結果她的力氣全都用在攔擋老公上了。

是勳一琢磨,既然打不得,那行,我就用新式教育法,跟兒子講道理吧。堂堂是宏輔說遍天下,難道還對付不了你一個小屁孩子麼?可是講理初始還算有效,甚至柔聲溫言地長篇大論,都能把是復給說哭嘍,然而時間一長,次數一多,這孩子終於也練皮實了,把老爹的話全當東風馬耳。是勳倒有點兒哭笑不得,心說我在建功的道路上倘若碰到這路貨色,估計也會鎩羽而歸——簡直水潑不進啊,口頭唯唯,卻完全不往心裡去。

結果這麼一來二去的,他跟是復的關係變成了這時代絕對的異類,情爲父子,卻更似友朋。是勳乾脆就教育兒子,說:“父子之間,或有大小杖之別,朋友相交,乃無隱也。”凡事兒你都跟我說實話,我絕不責怪於你,我對你有什麼意見,也當面向你提出來,斷然不會不教而誅。

所以今天是復才說,是爹你讓我諸事無隱的呀,所以兒子心裡有什麼想法,必然要稟報於你。這兒又沒外人,你責怪我怎的?你想毀諾麼?!(未完待續。。)

第4章 夢中殺人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1章 暗度陳倉第25章 大盈若衝第18章 光祿新丞第24章 風傳虛證第12章 黃鬚大奇第4章 豆中有膏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0章 入其彀中第18章 姻戚之重第9章 隔壁老王第20章 的盧妨主第5章 不識大體第13章 兵出子午第6章 紙上發明第27章 狐假虎威第8章 選士之策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章 夾袋中人第13章 初爲人父第4章 五經注我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5章 鄠縣落鳳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章 河北愚忠第25章 汝國何在第9章 大山在前第4章 益德爭功第5章 白波谷前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章 謀士之責第24章 天險閣道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1章 須臾頃刻第8章 徐方名士第24章 三辭三留第6章 督郵行縣第18章 光祿新丞第7章 置之美稷第20章 射戟小支第4章 漁陽豪強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0章 以魏代漢第7章 爲曹造勢第2章 重振幽州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3章 幼平奮威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章 沛國曹氏第27章 漫天箭雨第32章 秦失其鹿第5章 刺奸密奏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章 益州內患第13章 誤交損友第28章 不徵而徵第7章 吾青州人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9章 請徵句麗第5章 觀卿者心第10章 天下英雄第32章 殺俘不祥第6章 奢而不侈第9章 積毀銷骨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5章 就食玄菟第6章 督郵行縣第1章 如有勳在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章 劫後新生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1章 漢之忠臣第29章 人亡政息第30章 養疾自重第18章 捷足先登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4章 河內司馬第15章 請爲紀信第30章 有害令名第6章 寧我負人第13章 族內之爭第4章 西走而王第4章 孤屯義士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5章 同林之鳥第6章 欲言南事第7章 婦人之言第14章 再作馮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