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違天不祥

歷史有時候相當荒誕,因爲歷史是由人所編織的,而其中每個人的眼界都極有限,每個人的**不盡相同,經緯交織,再加上很多偶爾因素的影響,遂使後世讀史者茫然失措,莫知所以。於是最終就只得歸咎於行事之人,或者某某人瘋了,或者某某人智在中人以下——其實勝者未必真的智謀過人,敗者也往往並沒有那麼不堪。

即以成都朝堂上的政變論,即便參與其事,若非深入核心,並且多方求證,明瞭每一個細節,恐怕都是很難捋清其脈絡的。便如千里之外的是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比旁人更多紙上政變的經驗,對此便仍然一頭霧水,幾疑身在夢中。

想當初李嚴爲吳懿謀劃,就明確地指出過兩點,說將軍你只要把握住這兩點,則大事必可成也。首先第一點,是要掌控住禁衛部隊,則一旦事發,可以穩妥地控制住所有重臣,勢力輻射,整個成都城都可穩固。

蜀漢禁軍,原本掌握在兩個人的手中,一是多年擔任劉備“主騎”的趙雲,二就是大舅子吳懿。爲此,吳懿指示少府王謀上奏,說新近募得兵卒七千,屯紮雒縣,當使重將撫循、訓練——適此任者,舍趙子龍而誰歟?關鍵那時候劉備病臥內廷,還等着劉封歸來,託付大事呢,國政都由新任大將軍關羽執掌,而關雲長又實在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就此便放趙雲外出。

禁軍就此徹底落到了吳懿手中。等到劉備彌留之際,想到趙雲,急命關羽召其還都,則詔書已經難出宮門啦。

李嚴指出的第二點,是要將關羽和他的親衛部隊分割開來。吳懿以退爲進,奏請按前朝例,大將軍開設幕府,以其兄弟主掌都城衛戍部隊——雲長你既無兄弟,乃可命子關平、關興也。關羽一開始欣然接受。可是纔剛下朝,就碰上尚書費觀,跟他說:“陛下尚在病中,而大將軍急更城守。易之己子,有擅權私兵,以挾天子之意也。吳子遠固愛大將軍也,然大將軍不當受。”

關羽讀春秋大義讀得腦袋有點兒僵化,當時就驚了。問說那怎麼辦?我應當立刻收回成命嗎?費觀搖搖頭:“朝令夕改,必損大將軍威望也。以觀計之,可命舊部暫駐城外,獨使二公子入城掌兵。將之熟兵,尚須時日,更一二月覆命他將,乃可避譏也。”

——費觀字賓伯,江夏郡鄳縣人,爲劉璋之婿,亦李嚴好友。後史曾載:“都護李嚴性自矜高。護軍輔匡等年位與嚴相次,而嚴不與親褻;觀年少嚴二十餘歲,而與嚴通狎如時輩雲。”

關羽聽信了費觀所言,依計而行,就此把跟隨他南征的部屬全都安排在了城外,只有二子入城,擔任城門校尉——可是正如費觀所說:“將之熟兵,尚須時日。”短時間內,關家根本就無法真正掌控住成都的城防。

劉備在遺詔中任命了六名輔政大臣,分別是關羽、張飛、吳懿、李嚴、射援和徐庶。其中射援本就屬於東州派。又向來軟弱,被吳、李一逼,很快便上了賊船;張飛尚在漢中,拿不穩的只有一個徐庶。所以劉備臨終前召此五臣覲見。欲囑後事,但那時候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只能指着才寫好的遺詔流淚。隨即一暝不起,吳皇后伏屍痛哭,關羽便取了遺詔,與其餘四人出來。宣令羣臣大殿集合。

這其間就產生了一個時間差,當下有宦者疾出,喚徐庶道:“皇后急召徐大夫覲見。”徐庶還挺納悶兒,心說吳皇后有事兒不找他哥哥吳懿,幹嘛找我啊?這是傷心迷糊了吧。趕緊返回寢殿,隔着簾子,就聽吳皇后問:“陛下喪儀,當如何辦耶?我是婦人,不識此禮,徐大夫教我……”絮絮叨叨地說了好半天,不放徐庶離開。徐元直好不容易纔擺脫吳皇后,可是等趕到前殿的時候,已然塵埃落地,關雲長橫臥於血泊之中……

關鍵是元從派多掌軍事,出鎮地方,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非常有限。所屬文吏,這時候夏侯纂已死,孫乾也病入膏肓,光剩下一個簡雍,早被吳懿支使去監馬超軍啦。結果朝堂亂起,本無元從派,東州派則多數站在李、吳一邊,荊州派不見徐元直,六神無主——就沒人敢站出來支持關羽。

再說了,你就算想幫關羽,泰半文吏而已,對方刀子都抽出來了,就算冒死衝上去,又能濟得甚事?

當然啦,其中還有一派的動向也不可小覷,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甚至是助紂爲虐的作用,那就是巴蜀土著。此前自關中歸來,杜瓊、譙周等人便私下散佈失敗主義情緒,導致蜀吏普遍灰心失望,喪失了朝氣。如今劉備一死,瞬間的驚駭、悲痛之下,更是誰都再生不出爲國拼死的心思來了……

當然這一切,要到其後是勳入蜀,才通過多方調查,逐漸探明瞭事變的脈絡,這時候他還並不清楚。一開始還懷疑是蜀人的詭計,但再一琢磨,曹真也驗看過了,確實是張飛的首級——難道爲了誘敵而故意殺一大將嗎?劉備須不是燕太子丹,張飛也非亡人樊於期可比……

劉備、關羽、張飛已死的消息估計是真的,只是其中細節,此刻尚不得而知罷啦。

再看羣僚,先是震恐,既而也皆欣喜。曹操便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今當順天命而伐蜀。若待劉備二子分出勝負,取之或難也。”

新任度部尚書司馬朗奏道:“去歲劉備入關,郡縣田畝俱遭踐踏,旋陛下親征拯難,關中敵我不下二十萬衆,倉廩食盡。今尚夏日,新谷未收,如何發兵而伐?陛下三思。”

曹操說不行,糧食不足就從別處起運,哪怕耗費再大,也得趁着這個大好時機把西蜀給打下來——“此天資我,違天不祥也!”即問新任兵部尚書蔣濟:“關中有兵幾何?”

蔣濟說原本聚攏在關中的兵馬,因爲糧秣不足,已經紛紛前往其它州郡就食,目前長安及其周邊地區。可以動用的機動兵力大概三萬。曹操又問:“涼州若何?荊州若何?”蔣濟說涼州還可以動用兩萬衆,若齎金珠以饋氐羌胡部,可能多拉兩萬騎出來;至於荊州,也包括剛拿下來的房陵郡。大概可以動用五萬兵馬。

曹操說足夠了,當下眼珠略略一轉,突然間注目是勳:“即以宏輔爲大都督,總統雍、涼、荊三州兵馬,剋期伐蜀!”

是勳當場就傻了。心說你怎麼想到派我去伐蜀?本來就是倉促發兵,這再命一員打仗二把刀的傢伙爲帥,成功機率就更小啦——老曹你是病迷糊了吧,究竟在想些啥呢?

曹操既然點名是勳率軍伐蜀,自然有他的考量在內,於是扳着手指頭,逐一向羣臣解釋。

其一,這回是倉促發兵,總計不過十萬兵馬,還不到去年完善計劃中的一半兒。此亦無可奈何之事。一來軍分各處,難以快速調集,二來糧秣不足,無法支撐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只因蜀中內亂,機不可失,故不得不趁隙而進也。

所以這次伐蜀,重點在於後勤統籌和各軍行動之協調——真正主力以向漢中的只有雍、涼之兵,荊州兵馬雖多,起碼第一階段只能起到策應作用——而這都乃是勳的長項。曹操說除非自己再度親征,否則無論能力還是威望。是宏輔都是統帥的不二人選——可就朕這模樣,是真上不了戰場啦。

其二,此戰重在攻心,次乃攻城。蜀中內亂。劉氏二子爭鬥不休,倘若魏軍壓境後能夠捐棄前嫌,一致對外,那咱們一點兒機會都沒有。如何繼續離間二者之間的關係,尋隙而入漢中,進取巴蜀。運籌帷幄比前線指揮更加重要——就這點而言,是宏輔善察人心,能明大勢,此秉賦就連護國曹子孝都難以望其項背啊。

第三,蜀中既然派系林立,互相傾軋,那麼或可一舉而擊潰之,但其後欲圖穩定局勢,長久統治之,難度就比較大啦。所以要派一名精擅政務的重臣爲帥,此亦非是勳不可也。

說完了注目是勳:“天下一而國家興,在此一舉,朕望甚厚,宏輔勿辭。”

羣臣聞言,也皆頷首——曹操這三條都說得有道理啊,而能夠符合條件的,當朝只有二人,一是御史中丞賈詡賈文和,二就是太尉是勳是宏輔。但是賈詡的威望終究比是勳差得多了,也沒有是勳那般受皇帝信重,又是國戚。再加上賈文和都六十多了,是宏輔才四十歲出頭,年富力強,則代天子出征之事,不安排他更安排誰人呢?

只有是勳本人心裡沒底,而且他自從遼東歸來,也沒打算再度上陣——這要是身統大軍,進滅人國,威風是夠威風,但恐有功高鎮主之虞哪!當下連番推辭,但曹操一口咬定,就是你了——“軍情如火,不可延挨,朕即下詔,使曹子丹率師先發,宏輔即日便往長安。若慮兵、糧之不足,朕亦當遣兵部、度部,源源供應,必不使宏輔爲難也!”

是勳偷眼瞟着曹操,細心揣摩曹孟德心理的底線,等到看對方眉毛也立起來了,眼睛也瞪大了,貌似即刻便要發火,這才趕緊跪下:“陛下既堅命臣,臣必竭盡駑鈍,以滅蜀寇,還報陛下也。”不能再推了,再推就要出事兒。

商議既定,羣臣退下以後,殿中只剩下曹操和曹髦祖孫二人。曹操招呼一聲,讓曹髦把自己扶至階前,鋪席於地,好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也瞧瞧湛藍的夏日晴空。隨即摒退左右,考問曹髦,說我今天命是宏輔率師伐蜀,你明白其中的用意嗎?

曹髦答道:“祖姑婿雖不善戰,卻有識人知勢之能,且爲我曹氏姻親,故陛下命其爲帥也。”

曹操搖搖頭,說:“此其一也,而尚有其二。”朝曹髦招招手,讓孫子坐到自己身邊兒來,這才低聲說道:“朕自知命不久矣,千秋之後,恐汝年幼,不能制之,故暫爲汝除去此人耳。”(未完待續。)

第24章 取質三韓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6章 豈忍招贅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0章 月黑殺人第13章 舍卿其誰第7章 魏亦有亡第4章 例不可開第7章 善戰無功第26章 五雷辟邪第33章 先登者誰第34章 階級鬥爭第4章 真正小人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2章 兔死狗烹第4章 低調才傑第9章 涼州用間第30章 命中魔星第8章 欲捧殺也第25章 一國將相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1章 暗度陳倉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3章 屠盡匈奴第2章 沛國曹氏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8章 真書僞書第8章 公達三策第4章 真正小人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章 九江處士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章 苴鉏去之第23章 沽名釣譽第6章 嚴其考法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4章 人治社會第4章 渾人心思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2章 甥其無恙第36章 誰人祖道第3章 吳中之禍第10章 爲彼等耳第27章 舊相新相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0章 是郎才盡第8章 不共戴天第6章 欲言南事第10章 隆中訪賢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2章 客座教授第5章 王中國死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8章 馮翊遺珠第6章 欲言南事第2章 朋友無隱第25章 大盈若衝第10章 新式算法第11章 作育英才第7章 置之美稷第19章 東出盧龍第5章 小人挑唆第7章 雷澤詩會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章 是儀北上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8章 古代科技第25章 萬人敵也第3章 天命天姓第4章 夢中殺人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懸危之勢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1章 請教後進第21章 衣錦榮歸第7章 卿何人也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3章 兩重要隘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5章 春秋斷獄第28章 鄴下舌戰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0章 揮斥八極第6章 雙親罹難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8章 無禮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