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

盛夏的清晨,路邊的樹木在晨風的吹拂,輕柔的擺動着,枝葉上掛滿的露珠刷刷的往下掉。晨鐘敲響後,巍峨的長安城如同被驚醒的巨獸,很快變得喧譁起來。

位於長安北垣的洛城門,守門的將士們推開了巨大的蒙銅城門,嘎吱嘎吱的悶響過後,城外等候已久的百姓和商隊開始緩緩的通關,以圖早點將攜帶的各種貨物送到東西兩市的坊肆,賺取今日的第一筆銀錢。

洛城門有三個門道,道寬兩丈,可容四個車軌。出入城的百姓雖多,卻只能使用兩個側門。寬大威肅的正門直對着城中的青石大道,即便是權貴諸侯也不會隨意通行的,只因道路中央的馳道是天子御道,若是車馬不小心駛了上去,縱使當今天子生性寬厚,不會計較,但也免不得許多麻煩事。

然而,今日卻出現了例外。只見數騎飛騎遠遠疾馳而來,馬蹄踩踏上城外平整堅硬的青石大道,濺起路面的積水,宛如馬蹄下生出一朵朵晶瑩的玉蘭。守門的將士正要上前喝止,卻赫然開到領頭的飛騎手中持着八尺長的旌節,趕忙退到正門的兩側。

飛騎們絲毫沒有降低馬速的打算,也不顧及長安城內不準縱馬狂奔的規矩,而是徑直從正門疾馳而入。

入門時,飛騎首領高舉手中旌節,滿臉驕傲之色,而其餘飛騎扯開嗓子,高聲呼喝起來。

“塞外大捷!大破匈奴右部,斬首兩萬,俘敵五萬餘!”

“大漢威武!”

城門附近的將士和百姓們,盡皆呆立當場,傻傻的望着迅速遠去的飛騎,耳邊卻依舊迴盪着那震撼人心的呼喝聲。

轟!

片刻後,沉寂的城門口猛然炸響了巨大的喧囂聲,無論是將士還是百姓,盡皆面色潮紅的高聲議論着,歡呼着。

不少百姓跪倒在地,親吻着青石大道,眼中滿是熱淚。周圍的人們並未譏笑他們,關中民風彪悍,大漢立國來,不計其數的關中子弟戰死沙場,如今大破匈奴,方能告慰他們的英靈。

“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

也不知是誰起得頭,大漢威武的歡呼聲響徹雲霄,在天空中久久迴盪。隨着消息的不斷傳播,歡呼聲蔓延到了整個長安城,此時不管身份地位,無論富裕窮苦,所有的大漢百姓盡皆走上街道,高呼漢軍的聲威號——大漢威武!

而城內爲數衆多的異族使者和商人,聽着漢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心中百味雜陳。

匈奴一貫兵鋒赫赫,無往不利,然而此次卻大敗於漢軍之手,與漢人此等鐵血彪悍的民風密不可分。匈奴不擅經營城池,雖極力壓榨和掠奪各族,卻從未真正長久佔領。然而漢人卻歷來以開疆拓土爲首務,此番大勝,各族自然難免惴惴不安。

不少異族使者急忙派出隨從,用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回部族,懇請族中權貴重新權衡利弊,調整對大漢和匈奴的態度。

未央宮正殿,正是早朝之時,漢帝劉啓和羣臣們商討着各項政務,微紅的雙眼寫滿了疲憊。

自從進兵河朔開始,劉啓便常住平虜殿,常常徹夜不休,眼看已到收官之時,心情不由有些忐忑。作爲完美主義者,劉啓極爲渴望酣暢淋漓的全盤大勝。

數月來,羣臣們早已習慣了陛下心不在焉的聽政方式,頽自滔滔不絕的講述着所屬政務,也沒指望陛下能聽進去,只是多年的習慣和規矩,便是雞同鴨講也要走完程序。

“塞外大捷!大破匈奴右部,斬首兩萬,俘敵五萬餘!”

就在劉啓和不少老臣昏昏欲睡之時,殿外一聲雷鳴般的巨吼,如同平地驚雷,將殿內的衆人驚得渾身一震。

劉啓猛地站起身子,目光銳利,如同鷹隼,羣臣們也盡皆扭頭望向殿門,只見一個身披輕甲,腰挎馬刀的軍士在數個守殿侍衛的跟隨下,衝入殿內。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高高平舉八尺旌節,嘶啞的吼道:“塞外大捷!大破匈奴右部,斬首兩萬,俘敵五萬餘!”

“放肆!怎可持兵上殿!”

一個愣頭愣腦的御史趕忙站起身來,大聲呵斥道。

換在後世來說,這其實就是御史的職業習慣,常年彈劾陛下和羣臣,已形成條件反射,根本來不及思考。

滿朝文武駭然望向這個愣頭青,而站在他身前的御史大夫劉徹更是面色鐵青,對這個腦殘屬下懊惱不已。恐怕不但他自己倒黴,還要連累整個御史府了。

果不其然,劉啓劍眉一揚,彎腰抄起御案上的“鎮山河”(皇帝用的驚堂木)狠狠的砸向了這個御史,大聲呵斥道:“你才放肆!”

不得不說,劉啓體內不愧流淌着先祖劉邦的流氓血脈,投擲東西是又準又狠,長六寸的鎮山河生生砸在御史的腦門上,登時血流如注。

羣臣卻恍若未見,哪怕是他的頂頭上司御史大夫劉舍也是微微側着身子,試圖避開皇帝和羣臣的視線。不少軍伍出身的重臣,更是惱怒不已,要是有利劍在手,怕是要衝上去砍掉他那顆裝滿屎尿的腦袋。

“把他拖下去,打上二十廷杖!”

劉啓沒有功夫再理會他,擺手喝令道,隨即看下大殿正中的軍士,語帶顫抖的問道:“你站起身來,再說一遍,大點聲!”

“塞外大捷!大破匈奴右部,斬首兩萬,俘敵五萬餘!”

軍士趕緊站起身來,高聲吼道,隨即彷彿想起了什麼,單手持節,從懷中掏出一個密匣,朗聲道:“陛下,此處還有驍騎將軍呈上捷報一份!”

轟!

整個大殿登時狂暴了,羣臣們盡皆化身獸人,眼中的質疑和迷惑瞬間一掃而空,變成了無邊的狂熱和振奮。漢初以印綬爲憑,沒人敢冒欺君大罪,在密匣的火漆上蓋上大印的。

看來塞外大捷是千真萬確的了,怎能不讓他們狂喜不已?

掌印太監孫全侍奉劉啓多年,自然深悉陛下的心意。

壓根不等劉啓吩咐,他徑直走到軍士身邊,雙手莊重的接過密匣。驗看過火漆上的印記,他面朝天子,跪倒在地,將密匣放在地上,生生用指甲摳掉凝實的火漆,絲毫不顧火漆嵌入指縫帶來的劇痛。

片刻後,孫全打開了密匣,雙手取出裡面的絹帛,緩緩起身,將其捧到劉啓的桌案前,聲音顫抖道:“陛下,塞外的捷報終於到了!”

原本長身而立,滿臉急切的劉啓,此時卻沒有接過絹帛,反而撲通一聲坐倒在地,身軀不斷的抖動,胸口急劇起伏。

沉默半晌後,他一把抓過絹帛,迅速的瀏覽了一遍,面色愈發潮紅,隨即將絹帛死死捂在臉上,雙肩顫抖,嘶啞着不住吼道:“直娘賊!我曰你軍臣單于先人……”

滿朝文武盡皆愕然,呆立着聽一向斯文有禮的大漢天子連續不斷的用關中土語爆粗,將匈奴人往前的數十代女性祖先盡數問候了個遍。

“厚賞傳訊將士!再傳旨下去,舉國歡慶三日!”

良久後,情緒稍復的劉啓微低着頭,緩緩起身,將捷報遞給桌案前的孫全,沉聲道:“你念完便退朝吧,朕要歇息啦!”

話音未落,劉啓徑自走下臺階,朝後殿緩緩行去,只留下滿朝面面相覷的羣臣。

孫全展開手中的捷報,卻發覺上面淚跡斑斑,不少字跡已有些模糊了。

他頓時明白了劉啓的怪異舉動,轉過身,挺直腰桿,手展捷報,用盡全力大聲宣讀道:“臣驍騎將軍秦勇,偕諸將同啓陛下,我漢軍於西北關城,與匈奴右賢王所部血戰多日。憑陛下賜予的國之利器,及將士用命,與昨日大破敵軍。計斬首兩萬,俘虜五萬餘,俘獲牛羊軍械無數。匈奴右賢王率數千殘兵倉皇西逃,數年內必已無力東侵。具體斬獲尚需點驗,不日便可交由進京獻俘之將士一併呈上!”

羣臣聞之譁然,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孫全念出的捷報,還是禁不住血脈噴張。

一向錙銖必較的太農令曹欒,面對陛下舉國大慶三日的旨意,即便要耗費大量銀錢,也沒有絲毫的不捨。面對如此大捷,即使讓他將國庫所有錢糧拿出來與民同慶,也是滿心歡喜。他恨不得天天都用這種大捷,哪怕讓他用自己的銀錢來填補國庫也是樂意的。

鬚髮皆白的老宗正劉通,更是猛然離席,走到殿門之前,面向蒼天跪倒在地,連連叩頭不已。

幾個響頭下去,絲毫不顧額頭鐵青,鮮血直流,他竭力大吼道:“劉氏列祖列宗,不肖子孫劉通有生之年能得見如此大捷,死後終於有臉面對諸位先祖啦!”

面色激動的羣臣,絲毫沒人上前勸阻,盡皆喃喃道:“天佑大漢!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漢五十九年七月下旬,邊關捷報傳來,舉國歡騰。

面對大漢立朝數十載前所未有的大捷,史官慨然揮毫,將漢帝劉啓的絕世武功在厚重的華夏史書上記敘下重重的一筆,流傳千古!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章 夜色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