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

常言道,初夏始於蟬鳴,止於雁歸。

野貓剛停止了淒厲的叫春,雄蟬又開始歡快的鳴叫,轉換得分外自然,彷彿某種求偶接力賽。

近日來,每到午後時分,阿嬌便會入宮,到太子府讀書。

劉徹雖知道午後的學習效率較低,但畢竟他得上朝,批閱奏章,能挪出午後的時間已是不易。

放在後世,似這般家庭事業兩不誤的好男人,可不好找的。

這日午後,劉徹準時來到太子府的後苑,邁步進了竹園。

剛繞過青竹叢生的通幽曲徑,便是瞧見水榭內的阿嬌,此時正與太子少傅直不疑坐而論道……是她單方面聽直不疑論道。

“少傅好興致。”

劉徹進得水榭,打趣道:“怎的想起到孤王的竹園經筵開講?”

直不疑忙是起身見禮,紅着老臉道:“太子說笑了,老朽才疏學淺,豈敢在殿下面前獻醜。”

他是實話實說,若非皇帝執意爲他加官,他真不願做這太子少傅。

太子太傅衛綰博聞廣識,卻都時常向太子殿下討教學理,他直不疑向來只研讀黃老之學,對諸子百家鮮有涉獵,故與太子殿下談論經學時,頗是力不從心,眼界過窄。

劉徹忙是連連擺手,笑道:“少傅過謙了,孤王好讀書不求甚解,雖是涉獵廣泛,卻皆是領會些皮毛,不似少傅這般專研黃老,深得箇中精髓。”

漢帝劉啓封直不疑做太子少傅,本就不是讓他教劉徹讀書的。

直不疑真正的官職,是秩比兩千石的中大夫,爲郎中令的屬官。

漢朝的郎中令職掌比較複雜,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其中武官包括三大中郎將和三位郎中將,掌宿衛護從;文官包括中大夫(後改爲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和諫議大夫,此四大夫的人數沒有限制,掌故問應對,爲皇帝謀事。

歷任的郎中令大多擇取武將,尤是現任的郎中令吳成,雖是個合格的保鏢頭子,卻也是個不通文墨的粗人,故而諸大夫實則歸漢帝劉啓直屬統御。

直不疑官居中大夫,爲諸大夫之首,雖位在九卿之下,卻是天子近臣,大漢皇帝的首席幕僚。

漢帝劉啓爲提升首席幕僚的地位,方纔封他做了太子少傅,位同九卿,秩兩千石。

劉徹見他依舊面色訕訕,便是問道:“不知少傅今日前來,所爲何事?”

直不疑答道:“此事說來與堂邑翁主亦有幾分關係,乃是是爲女學擇取女官,以教女子四德,正女範。”

劉徹訝異道:“太后將此事交辦於你?”

直不疑苦着老臉,神色頗爲尷尬,心道這叫甚麼事,憑白掛了個太子少傅的名頭,便被太后抓了壯丁。

“如此看來,皇祖母是想從宮內的諸位內宰中擇取女學的先生麼?”

劉徹瞬間便想通了箇中關節,直不疑自文帝朝便是天子近臣,屬於內朝官中的元老,對宮官體制並不陌生,人臉也熟。此事交給他去辦,比太子太傅更爲合宜衛綰。

直不疑頜首道:“太后正是此意。”

劉徹疑惑道:“那少傅遵皇祖母的懿旨行事即可,爲何來找孤王?”

“殿下有所不知,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自九嬪以降皆爲內宰。尤以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女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直不疑滿臉盡是無奈之色,出言解釋道:“大漢尚儉,自高祖以降,屢屢精簡宮中妃嬪,非但除卻九嬪,便連世婦和女御都劃爲皇后屬官,而非嬪妾……”

劉徹終於弄懂了他的意思,擺手示意他無需再多作講解。

偌大的漢宮內,世婦掌祭禮、賓客、喪紀之事,率女官滌溉;女御掌御敘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女功,同時又是各種儀式中世婦的助手;女祝掌後宮祭祀、禱祠以及有關鬼神之事;女史掌皇后之禮職,是皇后內治的輔助和秘書。

女官端是不少,偏生尋不出專門教授女子四德的內宰!

光憑口口相傳,說甚麼言傳身教,現下可好,傳承已近乎斷代,只得抓瞎!

“你瞧瞧,正因如此,興辦女學勢在必行!”

劉徹大爲搖頭,沉吟片刻,復又道:“既是如此,孤王向少傅先舉薦一人,有她從旁協助,應是能儘速擇取到合宜的女官。”

直不疑聞言大喜,忙是問道:“不知是何人?”

劉徹詳細介紹道:“陳曦,少府卿陳俞的嫡幼女。其自幼隨侍孤王,三年前出宮,入遺孤內院,協理院司,教導數百遺孤少女,如今已嫁爲人婦。既可盡言傳身教之責,又熟識宮闈之事,皇祖母和母后亦對她頗爲喜愛。”

“此等貴女若肯應下,自是大善!”

直不疑光是聽到陳曦的出身少府陳氏,便已是認可她的資格,最後又聽得她與太后及皇后熟識,更是滿意得很。

想從宮中抽調內宰,辦好女學,背景夠硬纔是關鍵!

那陳曦有太后,皇后和少府卿撐腰,在宮裡足以橫着走了,尋常的妃嬪和內宰哪敢在她面前炸刺?

劉徹頜首道:“嗯,稍後孤王便會召她入宮,仔細交代一番,讓她全力協助少傅興辦女學。”

“老朽謝過殿下。”

直不疑煩惱盡去,躬身道謝後,便是識相的告了退,邁着大步出了竹園,瞧他走的方向,應是向未央宮去了。

作爲皇帝的首席幕僚,他若非攤上興辦女學這樁差事,多是會呆在宣室殿爲漢帝劉啓撰寫策論。

“堂邑翁主,你覺得太子少傅長得如何,可算的上美男子?”

劉徹見得阿嬌一直望着直不疑的背影,不由出言打趣道。

阿嬌一時反應不及,呆頭呆腦的脫口道:“身形挺拔,面容清雋,想來年少時應是個美男子,但如今年歲太大……嗯,說不上來,總之不算俊美,卻是另有別樣氣度。”

劉徹不禁失笑道:“道骨仙風,神采不俗,令人心嚮往之,是麼?”

阿嬌聽得他的笑聲,哪還不知又遭了戲弄,鼓着腮幫子狠狠瞪他。

“好了,莫再氣了,是我不該笑話你。”

劉徹止了笑聲,哄了幾句,復又緩聲道:“我前些日子不是教了你些識人的道理,你以爲直不疑爲人如何?”

阿嬌見他確是認真詢問,不由細細思索片刻,方纔道:“想來是個淡漠名利之人,亦是謙恭守禮,懂得分寸的君子。”

劉徹微是搖頭:“直不疑本就低調內斂,不喜揚名,又常年專研道家學理,有這般氣度實屬正常。你光是以貌取人,難免失之偏頗,卻不知坊間多有傳聞,說他私通長嫂,私德有虧。”

阿嬌不禁杏目圓瞪,掩嘴驚呼道:“啊,怎的這樣?那他豈非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僞君子?”

“你瞧瞧你,以貌取人本就錯了,以訛傳訛更是錯上加錯!”

劉徹裝出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搖頭嘆息道:“枉費孤王教了你大半個月,竟是沒甚麼長進。”

阿嬌滿臉委屈的抱怨道:“誰說沒甚麼長進?若是旁人說的傳聞,我自不會輕信,先前是你親口說的,我纔信以爲真!”

劉徹撇嘴道:“我先前也說了那是坊間傳聞,你也不用腦子想想,若是真的,父皇豈會重用於他,非但任爲中大夫,更是封了個太子少傅的名頭?”

阿嬌依舊存着幾分不服氣,犟嘴道:“你不是也曾說過無風不起浪麼?既然坊間多有傳聞,即便並無此事,他也該儘速出面釐清,免得憑白壞了名聲,遭來御史彈劾啊。”

劉徹道:“上朝時,確是曾有朝臣以此事向他發難,他卻只是笑着說了幾個字,便是不再辯解了。”

阿嬌顧不得再生氣,好奇的問道:“啊?他說了甚麼?”

劉徹頓了頓,吊住了她的胃口,方纔輕笑道:“他笑言:我並無兄長,何來長嫂?”

“你又來逗我!”

阿嬌終是醒悟過來,自個又是遭了戲弄,端是氣得直跺腳。

“我還真非故意逗你,而是想讓你明白個道理,不要輕易評判一個人的好壞,光憑眼觀相貌和耳聞傳言皆是不對的。”

劉徹卻是斂了笑意,肅容道:“即便是親眼所見之事,親耳所聞之言,也未必是真,還需細細詳查,否則難免偏頗。”

阿嬌見他不似說笑,便是用心聽着,仔細咂摸。

劉徹頓了頓,復又沉聲道:“你性子急,言語慣是直白,處事只求個利落爽快。看在我眼裡固是坦誠率真,但若在居心不良之人看來,便是個驕縱莽撞的傻子,他們會不斷的慫恿你,利用你,直至將你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阿嬌聽得額角冒汗,細細回想自身近年愈發跋扈的言行舉止,重新審視那些一味諂媚討好她的貴女們,小臉愈是發白。

“唯有南宮是真心待我,還有楋跋子也算……”

阿嬌駭然發覺,她那些所謂的閨中密友,竟不如那個羌族少女待她真心實意。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