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

上元節過後,女學便已重開經筵講席,只是因着春祭和陽信公主大婚,斷斷續續的講講停停,待得清明過後,貴女們的課業方纔逐漸恢復正常。

博士館內,卓文君正自閱看貴女們的功課,薄薄紙頁在書案上疊作厚厚一摞。這些文章已由專掌辭賦授業的博士批閱過了,卓文君作爲博士僕射,只是偶爾爲之加註評鑑。

“清明時節雨紛紛,東市行人慾斷魂;借問火鍋何處有,百姓遙指海底撈。”

卓文君看得阿嬌的四行散句,無奈的搖頭苦笑。

海底撈是甚麼,卓文君還是知曉的,見得北闕甲第的肥羊火鍋城火爆異常,皇室實業已將火鍋的買賣推向關中乃至中原各郡縣,面向庶民的火鍋食肆稱爲海底撈,東市三坊皆有開設。

卓王孫昔日陪卓文君進京赴任時,就曾在東市吃過海底撈火鍋,吃完自是讚不絕口。後來他得了官身,又特意與卓文君到北闕甲第的肥羊火鍋城吃過數次,味道其實差不多,無非多幾分臉面。

這功課本是讓貴女們寫篇應景辭賦,不求甚麼華麗大賦,好歹也應多寫辭句,偏生阿嬌就只寫了四行散句,授業博士礙着她的身份和脾性,又不敢下筆重批,篇末唯一字批語,“可”。

卓文君對這類四行散句並不陌生,她有着皇后屬官和博士僕射的雙重身份,有幸得入宮內蘭臺閱看典籍,見過不少未及雕版列印的書籍,多是太子詹事府送去的,其中便有此類形制的散句,詩體喚爲絕句,多爲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

這絕句頗似樂府短章,卻更爲精煉,又不似駢句般有嚴格的對仗。

絕句看似字少,卻能敘事完整,還頗有意境,卓文君是極爲欣賞的。

但正因如此,要寫出好的絕句,文采及閱歷皆需有渾厚底蘊,遠超阿嬌此時的文力。

“首句大善,尾句卻不合情應景,行人該是尋酒解寒解愁。顯見乃未及深思既生搬硬套之舉,差!”

卓文君毫不留情的揮毫批註道。

可想而知,阿嬌見得這等批註後何等哀怨,卻又不好向卓文君發飆,趕巧隔天便是沐日,便入宮尋了太子劉徹訴苦。

劉徹接過一瞧,不禁失笑:“嗯,你這不是絕句,是俗句俚語,走街串巷的賣油郎都能寫。”

“……”

阿嬌鼓着腮幫子,嬌嗔道:“那甚麼辭賦寫着煩人,不寫又要遭旁的貴女恥笑,爲之奈何?”

“這有何難?憑着那些貴女的眼界見識,寫出的辭賦無非是些傷春悲秋的無病呻吟。寫文章當是興之所至,有感而發,底蘊不深,文華未斐時,還是寫些散文的好。”

劉徹從書室翻出幾本散文集,遞給她道:“好生看看,給那些博士和貴女們灌些心靈雞湯,就足以應付了。”

阿嬌疑惑道:“心靈雞湯?”

“你看完就明白了,今後便依着裡頭的文章寫,擔保你那文君先生給你批個大善。”

劉徹並未多做解釋,又勉勵阿嬌幾句,便是將滿心不甘情不願的小蘿莉送走。

若非看到卓文君的批註,劉徹險些忘了卓王孫數日前已是返京,因近來諸事繁忙,故而未及宣他入宮。

劉非此時尚在江都國處置吳地世家,卓王孫的官位又低,無法主動入宮求見,此時怕是正焦急的等着太子劉徹傳召,好向他覆命呢。

劉徹忙是讓內侍宣卓王孫入宮,復又命近侍李福親自去羽林校營,讓羽林右監倉素帶兩位曾帶隊測繪西域地形圖的羽林將官前來。

公孫賀正領着兩千羽林衛輔助橫波將軍,全力整頓豫章水師;羽林左監又領百餘羽林衛在與秭歸項氏周旋,此時留在長安的羽林衛人數太少,不虞使用啊。

倉素領着李鬆和趙立入書室覲見時,太子劉徹正用軟尺比對着桌案上的地形圖,圖上僅有劉徹依據後世地圖描出的大概地形,儼然便是雲貴高原,大漢將那方地界喚做西南夷。

倉素等人正待行禮拜見,劉徹已擺擺手,出言問道:“此時長安校營中尚有多少可用的人手?”

倉素沉吟片刻,答道:“日前已遣一屯將士前往遼東,此時營中除卻諸曹及役兵,正式入籍的羽林衛不足四屯,且多爲將官。”

劉徹微是頜首,虎賁和羽林早爲日後的擴編做着準備,刻意對許多適格的老兵進行將官培訓,合格後便會拔擢官階,故而將官的比例比尋常漢軍校營要略微高些。

“你二人如今皆爲軍候,仍只統率一屯之兵?”

劉徹對李鬆和趙立並不陌生,二人皆是羽林校中出類拔萃的將官,立下過累累戰功。

“是!”

二人忙是躬身應道。

“你二人從遺孤內院的軍事學院中各挑五十名學員,混入各自麾下的老兵中,做好前往西南夷測繪地形圖的準備。”

劉徹思索片刻,即是下令道:“此番去西南夷應不似在河西走廊那般兇險,到得那方地界,先學些巴蜀方言,扮做漢商進入夜郎和滇地即可,權當讓新徵募的羽林衛練練手,不必急於求成,萬事以將士的性命爲重。”

“諾!”

二人自是應諾,他們也是從新兵成長起來的,沒少受軍中前輩關照,定會照看好新兵。

“嗯,倉素留在長安,再挑四百軍事學員,帶入羽林校營慢慢教導吧。”

劉徹復又道,李鬆和趙立先挑走的百名學員自會是學業和訓練中最優秀的,都是將官的苗子,還得增編些底層士兵才行。

佈置完羽林擴編之事,劉徹便喚三人靠前,指點着地形圖爲他們講解需重點測繪之處,且不時用炭筆在圖上描繪標註。

約莫半個時辰後,內侍才領着卓王孫前來覲見。

劉徹宣其入內,不待他見禮,便是問道:“此番押回多少夜郎奴隸?”

卓王孫忙是答道:“回稟殿下,下官此番往來倉促,只向夜郎國買到五千餘口奴隸,且多爲滇地蠻夷。”

劉徹微是頜首,卓王孫所謂的滇地並非指後世雲南,而是滇人之地,或可稱滇國。

滇人組成類似烏桓諸部的部族聯盟,不同之處在於烏桓諸部選不出個王者,滇人最大的部族首領卻是建立了鬆散的政體,自號滇王,或許這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別了。

滇國位於夜郎國之南,東側與南越國接壤。滇國再往南,便是立國已近四百年,幅員遼闊的哀勞國。

通往身毒的隱秘商道極有可能在滇國境內!

劉徹看向桌案上的地形圖,夜郎商人要從後世的藏地通往身毒,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從滇國和哀勞繞路到後世的東南亞,再轉而西行。

劉徹擡眸看着卓王孫,出言問道:“你押回的奴隸都與皇室實業交割了麼?”

“江都王此時不在長安,下官着實不知如何處置那些奴隸,皆暫且命人看押在長安縣郊。”

卓王孫唯恐太子怪罪他辦事不利,硬着頭皮戰戰兢兢道。

“很好,稍後你領他們三人去挑些夜郎和滇國的奴隸,剩下的孤王會讓長沙王執手令去與你交割,務必照章辦事,錢奴兩訖,別讓爲皇室實業辦事的巴蜀商賈們賠了貲財。”

劉徹瞧出他的畏懼,不由好笑,擡手拍拍他的肩膀,勉勵道:“此番做得不錯,繼續好生辦差,朝廷和孤王皆不會虧待你的。”

“謝殿下!”

卓王孫眼神大亮,仿似看到官途順暢無阻,忙是躬身由衷道謝。

劉徹復又笑道:“待奴隸交割完畢,你暫且無需回返巴蜀,留在長安,給他們講解些西南夷的風土民情及行商之道。”

“啊?”

卓王孫望向那三個目銳如隼的玄衣少年,他經商多年,閱人無數,自是瞧出三人皆是殺過人的,且爲數定然不少,身上端是戾氣難消。

要教他們操持商賈之事,還不得活活賠掉血本?

卓王孫面色訕訕,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是否該向太子殿下諫言,不是甚麼人都適合做買賣的。

劉徹瞧出他的遲疑,卻不多做解釋,扭頭向李鬆和趙立道:“你二人挑選出新兵後,領麾下將士向他多多請教,待得立夏再隨他前往巴蜀與夜郎國的邊市,學着做上半年的買賣,再用大漢行商的身份緩緩滲透進夜郎國和滇國。”

“諾!”

二人躬身應諾。

卓王孫這才聽出個大概,原來他們乃是軍中細作,肩負着軍務的。

“你若將他們教導好,待得大功告成之日,孤王給你加官進爵。”

劉徹曉得對付卓王孫這種出身商賈的官迷,直接言明利益交換最是方便快捷,也最能讓其竭心盡力。

卓王孫果是喜不自禁,慨然領命,心道便是自家在夜郎國的產業全砸進去,也得將這些細作給託成西南夷中最有身份的漢商。

劉徹頗是滿意他的態度,復又向他詢問通往身毒的隱秘商道。

卓王孫雖是曉得確有這條商道,卻又知之不詳。

劉徹倒也沒甚麼可失望的,反是愈發確認這商道是在滇國境內,故而在夜郎國有諸多產業的卓王孫纔會不知其所在。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