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

漢軍神雷,煙硝騰雲起,聲震九霄外。

匈奴大軍中,不少年長將士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慘痛回憶和恐懼心理被猝然喚醒,終是憶起往昔數場漢匈大戰時,匈奴屢屢迅速潰敗的主因。

欒提拘莫雖是面色陰沉,卻也沒太過驚慌失措,只是默默端着望遠鏡,遙望着前方景象。

對敵情掌握不足,乃是細作實力不足,並不代表匈奴統治階層輕忽情報收集。

事實上,早在昔年的漠南之戰前,國師中心説就已探知所謂的“神雷”,與鬼神無關,而是漢軍以弩機等器械射出的轟雷。

漠南之戰,匈奴大敗,軍臣單于倉惶西逃,中心説引頸自戮。

屠耆單于即位後,匈奴雖不敢再南下牧馬,卻也時刻想着如何對付漢軍此等利器,以圖他日馬踏中原,復仇雪恥。

匈奴細作再差勁,大漢境內的各類書籍和報紙還是能買到的,甚或包括漢廷發往各郡縣官府的邸報。

火器的存在,漢廷沒刻意對臣民隱瞞,自也瞞不住匈奴統治階層。

奈何漢廷對兵械素來管制嚴苛,便連強力軍弩都不得流入民間,更遑論沒有大規模列裝的火器了。

匈奴貴族雖多聞火器厲害,卻難以獲得,欒提拘莫亦是今日方纔親眼見識到火器的威力。

莫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莫說在華夏大地繁衍的炎黃子孫,便連匈奴這類化外蠻夷,能身居高位者,廢材也不會太多的。

欒提拘莫素來謹慎小心,卻不代表他怯懦畏戰,恰恰相反,謹慎性格使得他足夠的沉穩,能細緻的觀察,冷靜的分析,不同於尋常匈奴將領的莽撞衝動。

事實上,若非欒提拘莫生錯了年代,投錯了胎,而是生在冒頓單于在世時的匈奴,抑或生在現今的漢廷,再多幾分運氣,他指不定也是一世帥才,怕不會遜色於現今的黃埔軍學祭酒,大漢廣川王劉越。

漢人雖足自傲,卻莫要小覷天下人,更莫要小覷外族英才!

“臨陣怯戰,率部奔逃者,殺!”

欒提拘莫端是狠戾果決,當即下令親衛,前去收攏整編倉惶逃回的潰兵,並擒拿兩位千長,將之立斬陣前。

“吾觀漢軍火器,雖是聲勢不凡,實則射程有限,且或爲避免誤傷,遠遠避開漢軍先鋒所在之處,處處受限之下,我匈奴鐵騎何須驚慌?”

欒提拘莫高聲厲喝,遣傳令兵傳往全軍,以穩定軍心,且是對麾下的左大當戶道:“麇胥,你可敢領我欒提勇士,前去破陣殺敵?”

“叔父何須多問?只消給侄兒萬騎,必是全殲眼前之敵。”

初生牛犢不怕虎,剛行過成人禮的欒提麇胥抱拳道。

匈奴的社會體系不似大漢,與其說是國度,倒不如說是部族集合體,且素來奉行強者爲尊和弱肉強食的法則,欒提部族身爲匈奴王族,百餘年來更是強者愈強。

歷代大單于、諸王乃至大多數將領,多是出身欒提部族,最爲精銳的匈奴鐵騎也皆是欒提族衆。

“好,便予你萬騎精銳!”

欒提拘莫重重頜首,他曉得現下已非想着甚麼誘敵之時,若不盡速剿殺前方的數千漢軍“步卒”,全軍士氣便是徹底垮了。

他的應對不可謂不迅速果決,只是未免有些遲了。

待得萬騎出陣,奔突而去時,已然過了小半個時辰。

虎賁火器部曲皆已擺好車陣,校尉郅涿更已命親衛再揚旗號,令隘口山脊的輔兵暫時停止所謂的火力覆蓋。

非是盲目自信,也非是想捨棄戰場優勢。

日常操演與投入實戰,無疑有着極大的差距,此番實乃虎賁火器部曲的初戰,郅涿見得匈奴大軍仍未盡數來襲,只遣萬騎出陣,實在是個陣前練兵的好機會。

若實在扛不住,抑或出現不小傷亡,再仰仗火力支援乃至命戰騎出隘馳援,也爲時不晚。

這不是輕忽將士性命,古往今來,凡赫赫強軍,皆是自血與火的實戰中不斷錘鍊出來的,在局勢有利時若不趁機練練兵,讓將士們對敵我戰力有所掌握,待得真真要打硬仗時,傷亡無疑會更大得多。

事實證明,饒是匈奴鐵騎再驍勇剽悍,面對厚實的武剛車陣也確是無計可施的。

萬餘鐵騎馬速盡提,又再無漢軍“神雷”阻礙,瞬息及至陣前,期間也曾馬上彎弓,朝漢軍車陣射了兩波箭雨,卻幾乎沒造成甚麼傷亡。

武剛車,車身覆着牛皮犀甲,且立有堅固的大盾,在擺成環陣且傾斜相當的角度後,敵軍的弓矢無論是拋射還是平射,殺傷力都極爲有限。

最領匈奴人絕望的是,直至疾馳至漢軍陣前,他們才真正看清漢軍的恐怖車陣,武剛車的輻轅皆捆紮着長矛,車盾更是簡單粗暴的佈滿尖銳且密集的木樁。

不曉得匈奴人可曾見過刺蝟,然此時此刻面對漢軍車陣,再悍不畏死的匈奴勇士,也不禁頭皮發麻。

換了尋常的盾陣,乃至長矛陣,匈奴鐵騎若無法靠弓矢破陣,也沒少硬着頭皮衝陣的,幾波衝下來,再精銳的漢軍步卒也會虎口爆裂乃至手腕脫臼,再握不住長矛,頂不起大盾,戰陣也就破了。

若非如此,歷代漢帝早就發百萬步卒踏平漠北了,也由不得匈奴猖狂數十載。

戰爭不是後世的網絡遊戲,沒甚麼騎兵克輕步兵,長矛兵克騎兵,更沒甚麼傷害加成,甚麼傷害免疫。

後世不少人,非說漢代無馬鐙和馬鞍,故騎兵只是“騎着馬的步兵”,到了地方就要下馬步戰。

若真如此,匈奴阿提拉大帝能將東西羅馬的重裝步兵軍團都打得屁滾尿流?

想想吧,成千上萬的戰馬,提盡馬速衝陣,步兵手中的長矛再鋒利,握得住麼?撐得住幾波?

這種愚蠢的說法,非但是將華夏塞北的諸多遊牧民族當菜雞,更是將咱老祖宗都當蠢貨了,就鍵盤俠最機靈,懂得用長矛陣對付騎兵。

歷朝歷代,對付騎兵的辦法,就是儘量遏制戰騎的衝擊力,甚麼陷馬陣和戰車陣皆不外如是,如若不然,就要靠地形限制騎兵的機動性,幾乎沒有將領會腦殘到將步卒拉到曠野硬剛騎兵的。

亦因如此,饒是匈奴主帥欒提拘莫再謹慎多謀,也沒想到此番列陣於前的數千“步卒”乃是漢軍精銳中的精銳,以爲他們僅是仗着漢軍“神雷”的掩護,被推出來打頭陣的。

換了後世的話,就是試探性質的“炮灰部隊”。

悍不畏死的萬騎欒提勇士,由驍勇剽悍的欒提麇胥統領,破陣必是輕而易舉!

欒提麇胥原本也是這麼想的,故而身先士卒,揮舞着彎刀,一馬當先的呼嘯而來。

“裝彈!”

“上膛!”

“拉栓!”

五座車陣中,漢軍將官紛紛擡手,高聲喝令道。

卡啦~~

咔噠~~

脆響聲聲,虎賁將士皆是持槍在手,強自抑制着心中的沸騰戰意,對戰陣外轟隆隆的馬蹄踏地聲恍若未聞。

便連適才被流矢射傷的將士,也皆緊咬牙關,饒是脣齒溢血,寧可生生疼暈過去,也未聞得有人哀嚎呼痛。

梅花形的五環大陣,郅涿所處的環陣就在最前頭,自然最先迎來匈奴鐵騎的弓矢洗地。

通過車盾的射擊口,郅涿見得匈奴鐵騎如潮水般涌來,到得環陣前,卻又如潮水被礁石攔阻般,向兩側往後方奔涌而去。

“呵呵,不敢衝陣麼?”

郅涿不禁勾脣謔笑,曉得匈奴人是想尋找到漢軍戰陣的薄弱處。

只可惜,環陣這玩意,真就是“孤注一擲”的戰陣。

沒有破綻,卻也沒有退路!

守陣者,唯有死守!

掠陣者,唯有強攻!

兩軍已然相交,戰局卻是愈發詭異。

梅花大陣內外,裡許方圓,萬餘匈奴鐵騎呼嘯奔馳,又玩起了匈奴人最拿手的“且騎且射”,從四面八方往漢軍戰陣中不住射箭。

戰陣之內,卻是鴉雀無聲,就仿似漢軍將士都已死絕了。

欒提麇胥愈發心急,且心生懊惱,心想早知漢軍會這般避戰死守,早就該準備些火把木柴,將他們活活燒死在陣中,就算燒不死,濃煙也能薰死這些懦弱的漢人。

漢人懦弱麼?

當然不!

欒提麇胥雖是剽勇,然腦子不太好使,在懊惱之時,更難察覺到蹊蹺之處。

戰局,往往是瞬息萬變的。

不到兩刻光景,萬餘匈奴鐵騎幾乎皆已“陷入”漢軍的梅花大陣中。

郅涿端着望遠鏡,遠望山脊,見得那旗號不斷急促變換,端是難掩喜色。

“鳴金!”

“擂鼓!”

“開火!”

郅涿高聲喝令,不多時,便聞得金鼓錚鳴,隨即五座環陣齊齊鳴金擂鼓。

尤是清脆且尖銳的金鉦之音,生生力壓萬馬奔騰之聲,響徹方圓數裡之地。

匈奴將士尚未反應過來,便見得漢軍戰陣中飛出難以計數的黑影,巴掌大的物件,也不曉得是甚麼玩意,總之是遮天蔽日,劈頭蓋臉的衝他們擲了出來。

躲也沒處躲,只能用手抱頭,儘量縮了身子,免得被砸着。

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