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

雁門塞外,軍臣單于望着天上飄落的雪花,面色鐵青。

自從大軍出了雲中,所有的事情就沒有順遂過。先是軍中再次爆發了大疫病,大量戰馬不斷離奇倒斃。據以往的經驗,入冬後,寒冷的天氣完全可以有效的抑制住各種疫病的蔓延,如今的情形實在是太怪異。軍中已經開始謠傳,這是一片被詛咒的草原,搞得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而先鋒千長阿斯恰率部叛逃的消息,更是讓軍臣單于怒不可遏。

雖然他早接到過察木哈的密報,得知左賢王呼韓邪已派人與阿斯恰密談良久,但實在想不到他的背叛來得如此迅速,還偏偏選在大戰之前,因一己之私而貽誤軍機,實在令軍臣單于無法容忍。

“國師,進展如何?”

軍臣單于見中行説緩緩行來,皺着眉頭問道。

中行説滿臉苦澀:“先前爲了不拖累大軍行進,並未帶大批奴隸隨行,如今只有靠勇士們填埋溝壑和陷馬坑,人力稍顯不足,即使能在三日內全部填平,本部大軍也必定人困馬乏。”

“其他部族呢?怎的不讓他們派人手來幫忙?”

中行説無奈的搖頭道:“他們早已隨左賢王的隊伍後撤百餘里,說是去尋找水源,顯然想作壁上觀了。”

“一羣卑鄙無恥的老狐狸!”

軍臣單于將手裡的馬鞭摔到地上,惡狠狠道:“日後定要將他們的皮活剝下來,做成毯子,日日踐踏!”

雁門塞外,一名匈奴遊騎策馬來到城牆下,高喊道:“城上的守軍聽着,如今大單于親率鐵騎數十萬,南下與你家漢國皇帝會獵中原,爾等速速放行,否則城破之日,定然雞犬不留!”

城牆上的雁門太守郅都冷笑不語,倒是虎賁營長馬嶼取過一張強弓,屈膝引弦,登時弓如滿月。

一陣尖利的嘯聲劃過天際,箭似流星般,瞬間貫穿了城下那名匈奴遊騎的咽喉,將他直挺挺的從馬上射下,只剩下失去主人的受驚戰馬孤零零的逃了回去。

城牆上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士氣大振。

倒是匈奴人又派出數名遊騎,打馬上前,隔着一箭之地,遠遠的叫囂挑釁。

馬嶼估算了一下距離,遺憾的放下了手中的強弓,嘆息道:“可惜太子嚴令此次不准你們羽林衛攜帶複合弓,否則還能射殺幾個。”

身旁的公孫賀微微一笑,沒有理會他的抱怨。作爲羽林營長,公孫賀多少能瞭解太子的考量,複合弓這種殺器,製作簡單,匈奴人很容易便學了去,此時拿出來,實在是利大於弊。

郅都倒是有幾分興趣,似乎太子殿下手中還有好東西沒拿出來,隨即指了指腳邊的幾個大箱子,問道:“那甚麼複合弓比這些燃燒彈還厲害?”

公孫賀笑着搖搖頭:“兩者壓根不是同一種事物,咋能比出個高下?對了,不知太守大人可將投石車準備好了,這燃燒彈若是隻用在城下,可就浪費了。”

郅都有些疑惑的問道:“投石車倒是備齊了,只是不知你有何打算?”

公孫賀詭異的笑道:“如今入冬,刮的本是西北風,風向東南而去。可這雁門塞好生怪異,風向雖然也是向西,卻從山脊上穿塞而過,生生往東北吹去,郅都大人不覺得這實在是大大的妙事嗎?”

郅都聞言一愣,感受了一下從身後吹來的冷風,思索道:“恩,勾注山乃東西橫貫走向,西面的山口偏北,東面的山口偏南,山谷中風向東北,也是常理。”

倒是馬嶼平日和公孫賀打了不少交道,聽出了他話中有話,張大了嘴巴,指着雁門塞外西面的山林,問道:“你是說……”

公孫賀沒有否認,邪惡的低聲道:“我還讓羽林衛在林子裡放置了不少硫黃和猛火油。”

馬嶼駭然失色,猛火油雖然是太子剛剛運送來的新鮮事物,但是硫黃早就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公孫賀曾經在平日的演習中,對虎賁衛用上過一次火攻,那種黃色的煙霧,幾乎讓整個虎賁衛全軍覆沒。演習結束後,聞訊趕來的太子殿下,以毒害袍澤之名,狠狠打了公孫賀三十軍棍,卻又隨即賞了他十萬錢,說是創新獎勵和研發經費。

公孫賀就更來勁了,傷還沒好,就到處找各種毒物,加入到硫黃之中,試着燃燒,盡其所能的提高毒性。雖然沒敢再次用在虎賁身上,但每當看到大批大批的牲口口吐白沫,甚至七竅流血,從羽林營地往外搬時,馬嶼心底就一陣惡寒。

“到時不會傷到自己人吧?這風向可說不準,萬一出點啥意外,把雁門塞給丟了,咱們可就是大漢的千古罪人了!”馬嶼有些擔心的問道。

公孫賀思考片刻,幽幽道:“這也是最後的手段,如是到時情況危急,也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再說爲了保險起見,還可以讓將士們用那個噁心的法子嘛。”

馬嶼聞言,面色突然難看了起來,所謂的噁心法子,還是太子再三吩咐後傳下的。就是將尿液浸透麻布,捂在口鼻處,說是能防毒煙。

太子殿下甚至還要求在羽林和虎賁實際演練了一次,說是先取出甚麼心理障礙。羽林衛倒沒什麼,大大方方的取出麻布,爽利的屙了一泡,死死捂着口鼻,反正他們平日訓練時沒少浸糞坑。虎賁衛就慘了,當天幾乎沒有人能吃下晚飯,甚至有幾個上火的傢伙,愣是被自己的尿液薰得暈死過去。

公孫賀見一旁的郅都滿臉疑惑,就附在他的耳邊,詳細的敘述完自己的計劃。

郅都的眼神愈發明亮,絲毫沒有顧慮到己方可能出現的傷亡。甚至他爲了保密,還強烈反對將那個噁心的法子提前公告給雁門塞內的邊軍,而是要求在火攻之前數刻才傳達下去。他就是這麼一個陰鷙的酷吏,只要能完成陛下交辦的差事,就是死上成千上萬人,也不會有一絲猶豫。

公孫賀彷彿遇見了知己一般,和郅都愈加親熱起來,覺得他比馬嶼這些滿腦袋熱血的虎賁衛要靠譜得多。羽林和虎賁實在尿不到一個壺裡,這也是劉徹變相的成功吧。

三天時間,轉眼即逝。

軍臣單于的大軍終於將坑坑窪窪的勾注山道完全填平,帶着數萬大軍緩緩開進到雁門城下。匈奴鐵騎穿着簡陋的皮甲,呼嘯而至,宛如遮蔽大地的洪流。

萬馬奔騰的氣勢極爲駭人,城牆上的將士心底都有些懼意。

郅都看着臉色稍微發白的數百虎賁衛,暗自嘆息,畢竟是些沒見過血的小娃娃,哪怕平日氣勢如虹,但真正面對軍陣,還是稍顯稚嫩。所幸他們很快就鎮定了下來,握緊手中的硬弓,臉上寫滿了堅毅,比一般的新兵蛋子要強上不少。

相比之下,羽林衆人的神色倒是輕鬆不少。

不是說他們比虎賁衛強悍,只是他們的訓練方向相差很大,羽林衛最重視心理素質。試想,要在距離成千上萬敵人不足數裡的地方潛伏數日,甚至敵人近在眼前,進或在你頭上撒尿,都要紋絲不動,保持隱蔽,沒有極其強悍的神經,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與其說他們不畏懼,倒不如說他們已經麻木了,或者是神經大條。

馬嶼顯然很不滿意麾下將士的表現,平日裡虎賁衛們都很不服羽林衛,覺得他們整天偷偷摸摸的,不是真漢子。

如今自詡真漢子的虎賁衛,竟然被人比下去,着實有些丟臉。他不斷巡視着隊伍,接連踹了幾個有些腿軟的虎賁衛,嘴上吼道:“給老子站直了,咋連僞娘們都比不上!”

虎賁衛們聞言,看着滿臉憤怒的羽林諸人,盡皆哈哈大笑起來,彷彿心中的懼意消散一空,重新找回瞭如虎賁獸的氣勢。

公孫賀無奈看着馬嶼,對他用調笑羽林的方式鼓舞隊伍非常不滿。“僞娘”一詞,是李當戶從太子口中聽來的,原意應該是指做作的男子。可是李當戶卻憑着鉢盂大的拳頭,將其硬生生的套在了公孫賀的頭上,進而成爲了虎賁將士們對羽林衛的戲稱。

郅都倒是很欣賞馬嶼的做法,隨着數百虎賁衛的大笑聲,整個城牆上的凝重氣氛爲之一鬆,連帶着其他的邊軍將士們也都稍微提升了些士氣,看到城下的匈奴鐵騎,也就少了幾分畏懼。

隨着軍臣單于和中行説的到來,匈奴騎兵們的速度稍微慢了下來,開始調整起各自的隊伍,擺出了陣勢。

軍臣單于駐馬之後,帶着中行説來到陣前,望着雁門塞高聳的圍牆,默然不語。漢軍承襲秦制,弩箭強悍,在其射程範圍內,就是匈奴鐵騎的死地。

往日在大草原上,匈奴鐵騎靠的是騎射,弓箭的射程比弩箭遠得多,只要且騎且射,就能生生耗死漢軍。如今要攻城,就必定要承受弩箭帶來的巨大傷亡,不由讓他有些猶豫。

以往匈奴人攻城,總會抓來些漢國的邊民,讓他們先行衝城,既分散了弓弩的火力,又能消耗漢軍的箭矢。可如今方圓百里,一片焦土,半個人影都找不到。匈奴各部族又都遠遠躲在後方,如今只好用本部的奴隸打前陣,軍臣單于自然心疼不已。

在草原上,奴隸的多寡,就體現出部族的強大與否,如今面臨巨大的損失,軍臣單于陰沉着臉,誓要讓漢人付出數倍的代價,方纔可言罷兵。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