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荊州治效

劉協看着人口統計數表,經過近三年的整頓調整和長期北納流民,現在荊州八郡人口總計七百八十萬,其中南陽郡有人口一百八十萬,新野郡有人口八十萬,江陵郡(南郡,含襄陽城,其中襄陽城就有民八十萬)人口一百六十五萬,江夏郡人口六十萬,零陵郡人口一百二十萬,桂陽郡人口三十萬,武陵郡人口四十萬,長沙郡人口一百一十五萬。

查了下自己封王前的人口統計,荊州比三年前增加了二百六十多萬,甚至超過了恆帝時荊州人口一百七十多萬。各州人口都在急速下降的今天,唯獨荊州人口成倍增長,大概最主要就是司、兗、豫三州人口大量流向穩定的荊州,而相對這三州人口都幾乎下降了三分之一。

楊彪主要負責流民安置,經他記錄,三年內南下荊州的流民已經有了近三百萬,最多的一次是去年冬天因爲諸侯攻洛陽,從司隸猛然流進的四十萬流民,還好荊州多年安置流民有了很充足的經驗,否則必出大亂。

盧植道:“由於大量安置流民,以流民興修水利城防,現在的江夏、武陵、江陵、桂陽、長沙都有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安置新的流民,尤其江夏、武陵水利灌溉修理到位,加上水車、翻車等木械的推廣,兩地可以安置百萬流民。而其中南陽郡的發展到了瓶頸處,不宜安置更多人口。”

劉協想了想說:“現在空閒荒廢土地最多的郡是哪幾個?”

盧植道:“武陵最多,十之七八爲空地,零陵和江夏次之,十之五六爲空地;桂陽空地雖多,不過多山多水,山越人能在山嶺丘陵之地種糧,我們漢人卻很難,所以不宜移民。殿下宜以長沙爲荊南建設之核心,武陵、零陵前擋武陵蠻叛亂。”

孫堅又站起身道:“殿下,我只須五千人馬,可掃平南方山越、武陵蠻之亂。”

劉協見他兩次請戰,實在是因爲剛投效自己旗下,自己帳下名帥猛將太多,他怕現在不立戰功,日後難有獨擋一面的機會,遂輕輕一笑,道:“孫將軍勿急,我另有安排。”

孫堅無奈,只好坐在一邊聽劉協與盧植等公繼續討論局勢。

皇甫嵩道:“既然殿下認爲洛陽無民不可取,臣便讓趙雲、張遼徐徐退回荊州。”

劉協道:“非不可取,乃取不得!其他諸侯取洛陽,董卓、劉備回攻,尚可取兵擋之,我則不行,若他二人以少帝之名壓制於我,我仍不得不退啊!”

皇甫嵩等人皆點頭稱是,盧植又說:“昔日殿下封楚王,代聖上治理交益兩地,如今魏延的雄威西軍已有五萬餘人,訓練有素,可算荊州精兵,可令其移駐白帝城,再令甘寧率雲海營進江陵,隨時可揮師沿江而上,丁原五萬幷州騎兵可分兩萬南下相助,”

劉協道:“這些事情我倒無需多問,眼下我還年幼,凡事只想個綱要,具體還望各位輔佐大臣盡心盡力。”

其實他在益、交兩州上確實不想太花力氣,盧植和皇甫嵩都是當世名將,又精通內政,心中清楚什麼時候打,怎麼打,他所想的就是在關鍵的時候推動一下,讓荊州迅速變強。

劉協又看了看地圖,說道:“揚州是個好地方啊,不知道哪個將軍願意爲我取之!”

孫堅心中一喜,急忙站起來,說:“我願爲殿下取之!”

劉協呵呵一笑,道:“我知道孫將軍性格剛烈,送一名可帶兵十萬的軍師替孫將軍出謀劃策如何?”

孫堅大喜,問:“不知道是哪位軍師?”

劉協手指徐庶道:“我學兄徐元直先生素有謀略,穩重機敏,可治軍,可治民,是當世大人,不知道孫將軍可原與他爲我共取揚州之地?”

盧植急忙道:“殿下不可,現荊州雖廣有錢糧,但大半用於支持流民,如果今年大亂則流民更多,不知道要多少糧食才能安置完。楚軍去年開始擴充人馬,從最初十五萬提升到二十五萬;楚王禁衛軍目前年有七營,計四萬餘人,這三十萬軍馬屬於只訓練不種糧的軍士,日消耗巨大,其中更有騎兵五萬餘,這耗起糧食來抵的上十萬軍士,所以暫時不宜東進揚州。”

孫堅大急,道:“殿下,臣只需要五千兵馬,定可爲殿下掃平揚州。”

盧植長吁口氣,五千兵馬還是能夠支付的起,以孫堅和徐庶之能,五千兵馬雖然不能全攻下揚州,但南昌等地還是可以取回來。

徐庶問道:“孫將軍雖勇,五千兵馬佔揚州恐怕還是不可能,殿下可以從忠義鎮南軍中調出一萬五千兵馬,孫將軍在蘇杭、南昌多有豪門支持,糧草無需殿下擔心。”

劉協點頭,道:“既然如此,孫將軍和徐軍師所率之軍封番號爲威儀定東軍,與勇武鎮北軍、忠義鎮南軍、虯威鎮東軍、雄威鎮西軍、仁德鎮中軍同列楚軍,就是楚軍第六軍了,不過我希望定東軍應以步兵爲主,日後駐地就在揚州。”

“今年是三年中治的第二年,治略還是第一等大事,但諸侯戰爭從虎牢關之幕正式拉開,爲了儘早平定天下,令楚軍六軍開始準備戰事吧。文聘將軍的鎮東軍訓練久已,若是能攻下長江整條線,虯威鎮東軍可以協助定東軍南下,兩路夾擊。”

“關於楚軍擴編的問題,我的意見是鎮番號五軍統領人數上限爲五萬人馬,定番號暫時只設定東軍,以後隨着戰事需要可以增設定西、定南、定北三軍,上限也是五萬人馬,多千卒就要治罪,多萬卒則可就地解職,多兩萬卒則視同造反。”

衆人倒吸一口氣涼氣,仔細想想也對,現在的董卓之亂和諸侯之亂不就是因爲軍權過大的原因嗎?

第2章 草廬夜談第2章 親征益州第7章 襄陽雄辯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八卷匈奴之歌第11章 絲綢戰爭第2章 臧洪南投第3章 內政風暴第18章 內鬥第12章 涼州閻行第6章 陳羣相伴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6章 南北疏途第26章 明爭暗鬥上架公告第24章 亂血之東第1章 襄陽風華第11章 父子夜話第2章 盧荀授課第1章 初降漢室第2章 草廬夜談第5章 袁紹速敗第3章 武將羣英會第18章 內鬥第20章 海灣戰役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17章 楚地官制第4章 孔明赴會第11章 父子夜話第24章 亂血之東第27章 亞洲最強第18章 軍機院與親衛營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34章 諸王時代第2章 大國民第18章 軍機院與親衛營第35章 青年移民第6章 解鈴人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第10章 童淵王越第8章 晉陽密會第9章 迴歸洛陽第3章 出藩之策第20章 海灣戰役第31章 耶路撒冷第33章 大國雄風第21章 五子良才第12章 泰州攻略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第33章 太子妃第10章 黃河水患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6章 南北疏途第15章 巨靈神第1章 大漢疆域第27章 高原血戰第17章 楚地官制第14章 新楚內治(二)第10章 金陵建設第1章 紛亂之秋第1章 大漢疆域第36章 大法典第14章 北非之旅第14章 四面反擊第7章 帝國之夢第3章 東瀛之葬第1章 荊州治效第9章 欲謀青州第29章 陰陽有別第1章 襄陽治略第3章 幷州丁原第37章 文明之刃第9章 欲謀青州第15章 神秘祭祀第3章 江東安定第10章 趙雲之威第2章 皇甫嵩第17章 長安圍困第7章 沮授之約第1章 襄陽風華第3章 武將羣英會上架公告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22章 巨靈之嘆第29章 羅馬使團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14章 新楚內治(二)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3章 出藩之策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淺論轉載第10章 趙雲之威第8章 晉陽密會第6章 穎川對峙第6章 鐵翼飛翼第27章 亞洲最強第22章 遼州統一第9章 全線侵擾第11章 戲志才養病第9章 全線侵擾第5章 翼衛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