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安全

“上尉,你現在回自己的艙室收拾東西,一個時辰以後要,快速風帆通報艦‘飛燕’號會與本艦對接,你乘坐‘飛燕’號直接回國。”

“是。”

徐代灼不想走,他從未見過自己的外公,對文相公感情並不深厚。

何況戰爭還沒結束他就離開戰場,會讓他產生一種自己是逃兵的感覺。

儘管現在扶桑人的水師已經沒有還擊的能力了。

然而很遺憾,他不得不走,這是皇室和內閣直接下達的命令,海軍司令部方面都已經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給自己准假了。

“上尉,先等一下。”

艦長叫住轉身準備離開的徐代灼,在後者疑惑的目光中,將一枚帶綬帶的八角銀星勳章掛在徐代灼的脖子下面:

“這是獎勵你在服役期間英勇作戰的事蹟和爲海軍做出的貢獻。”

“屬下受之有愧。”

要說英勇作戰,徐代灼確實沒在戰場上退縮,瀨戶內海海戰的時候他甚至還參與了加過織田水軍旗艦的跳幫行動,並且殺死了兩名扶桑水兵。

但是,這種程度的英勇在帝國海軍中根本不算什麼,更加不值一枚第二等的銀星(金星只授予將帥)。

至於爲海軍做出的貢獻……,一個一年前的預科少尉,一個剛剛纔升職的上尉,能爲海軍做出什麼了不起的貢獻?

要知道,帝國九成的艦長連銅星都沒拿到呢。

“不要想太多,我也不想避諱,以你的身份,只要你是海軍的一員,對海軍來說就是最大的貢獻。”

艦長笑着解釋道:

“等你從江南迴來,海軍部就會提拔你爲少校……,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回海軍,如果是那樣,我希望你記住,你曾經是一名光榮的帝國海軍戰士。”

“我明白了,謝謝您,中校。”徐代灼再次敬禮:“我永遠都是海軍軍官。”

“永遠都是。”

……

一個時辰後,“飛燕”號準時與“登瀛洲”號接舷,徐代灼揹着個人行李,通過踏板登上這艘快速風帆通報艦。

離開的時候,沒有任何人來送他,沒有感人至深的戰友告別也沒有任何人表示對“逃兵”的不滿,這讓徐代灼多少感到有些落寞。

щшш ●Tтkд n ●CO 實際上,水兵們並未覺得徐代灼離開是件什麼大不了的事,相反,少這樣一個背景通天的衙內,至少不用分太多功勞出去了。

“飛燕”號張起全部風帆,用最快的速度,與五天後抵達登州軍港。

之後徐代灼換乘快馬,在十個近衛騎兵的保護下從登州一路趕往泉城。

此時,徐世楊和他所有兒女都已經從燕京回到泉城,這位37歲的帝國全軍最高統帥跟自己的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

家宴上,徐世楊心情顯得很不好——他的長子在燕京的時候就提出要去西域開邊,徐代炫的理由很充足,但徐世楊總覺得自己兒子不過17歲就要遠行萬里出去闖蕩,就算是天家這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只是,徐世楊沒有反駁的理由,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那麼他這做父親的除了支持之外,根本無法阻止。

這次徐代炫願意來泉城,純粹是爲了給弟弟送行,跟家人吃頓團圓飯——他不去江南,徐代灼的外公又不是他的親外公。

然後他就會去西域,在左鶴林、徐世楨以及王啓年的幫助下,準備籌建遠征軍事宜。

估計幾年甚至十幾年內,他都不會回家了。

徐世楊突然有了一種蕭瑟的感覺——天家家事果然比國事還要難處理啊。

家宴過後,徐世楊親自把文月、文季一行送上前往江南的船隊。

爲了規避航海風險,文月這次回江南乘坐的是內河船,直接走大運河航線——帝國統一北方後,一直在疏通大運河航線,而且還建造了數座水庫用於儲水。

如今的南北商貿,走海運的運載量最大,其次是運河,陸路運輸排敬陪末座。

但是安全性上又要倒過來,陸路最安全,因爲帝國和大周都曾經多次剿匪,沿淮河爲界的兩國路上交通十分安全。

海上運輸就容易出事,雖然海盜沒了,但因爲海況變化之類的原因損失的船舶,每年都有數艘十數艘的樣子,船隻損失比例大概在萬分之五,不算大但總歸是有風險。

至於運河運輸,什麼都比較中庸,就算是船沉了,以運河的寬度和船隻密度,至少救人問題不大,最後時刻強行靠岸擱淺也比較容易,

因此就成了這次江南之行的最優選項——若是自己去江南,徐世楊肯定選擇最快的海船,但老婆孩子去,就算是他也不願意冒險。

南下船隊有兩百多艘內河船組成,爲了保證安全,參謀部從近衛軍中抽調一千名士兵,他們中有三百人被大周朝廷批准可以攜帶武器進入江南。

他們的任務是:一旦之前所做的種種準備都不起作用,隆道皇帝真的發瘋要扣押文月等人,他們需要拼死殺出一條血路,把所有重要人物送到錢塘江邊,那裡會有海軍的快速風帆船等待接應。

徐世楊很不喜歡給自己的部下下達這種“拼死”、“不惜一切代價”之類的任務,實際上,參謀部內部開會的時候,徐世楊曾經對平夏軍團的軍官們提出過批評:

因爲有人在戰鬥中採取自爆的形勢突破敵人防禦。

士兵的這種行爲不能批評,只能表揚,但指揮他們的軍官必須受罰——徐世楊認爲,一支強大的軍隊固然不能害怕犧牲,但能保存自己的同時殺傷敵人,纔是最好的。

只是這次爲了萬無一失,徐世楊也只能下達這樣不近人情的命令。

他終歸沒有達到那種爲了勝利不惜犧牲家人的高度。

爲此,徐世楊還默認總參謀部制定了一個大規模演習計劃,動員靠近淮河的數省預備役、民兵,並且抽調野戰軍合計十萬人,沿着淮河部署,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這隻部隊就會直接進攻江南。

這樣計劃外的演習花費不菲,但戶部並未在費用問題上爲難軍方,因爲所有人都知道這麼做是爲了什麼,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眼裡,這些用來保證太子妃和皇太孫安全的花費完全無可厚非。

反倒是徐世楊對此很有些不好意思。

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430章 兩難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17章 世侯1第746章 殉爆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751章 民心1第447章 破村第325章 炮第33章 備戰1第17章 莒州徐家第680章 大捷1第529章 抓機會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章 張家第320章 重視第227章 留人第675章 統一第453章 鐵錢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35章 矛盾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56章 牆頭草第149章 雙嶼港第541章 落幕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82章 文與武第240章 回家2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78章 收容所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79章 暢快第180章 青州軍第656章 南北3第223章 條例第232章 天下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507章 各方1第390章 伐高麗2第704章 南征4第278章 一線第440章 朝廷第223章 條例第527章 晉省2第546章 軍改3第582章 爲什麼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227章 留人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357章 劫掠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31章 寺產第172章 困難第210章 標杆第252章 大生產1第377章 兵力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352章 返回第619章 興靈6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126章 生產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28章 旅順2第719章 糧食第321章 交換第572章 北行記4第23章 不妥協第560章 三沙2第339章 退路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88章 小樊樓第762章 更替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3章 女孩第197章 包龍圖第222章 續戰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99章 宣言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389章 伐高麗1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67章 美泉宮第389章 伐高麗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571章 百戶第39章 備戰2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395章 降服1第148章 麻煩第620章 興慶府1第324章 佈局第160章 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