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放假三天,大大小小的孩子們都被各位權貴召回了家裡。
在書院學習了半年,各家的家主都想對雲家的學堂進行一下評估。如果是徒有其表,那清明之後就不讓自己孩子再去浪費時光。
現在的形勢很明朗,大鴻臚劉輝與太子太傅魏其侯竇嬰結成了一黨。而劉輝對雲嘯十分的不感冒,有了麗春院事件之後。兩家已經撕破了臉,繼續在雲家就學不但有着時間風險。更加嚴重的是這裡面還有政治風險,而規避風險獲得利益正是各家家主的責任。
劉舍正在考校自己的小孫子,身爲百官之首的宰相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百官關注的對象。
“就是這樣,爺爺咱家的莊子去年一共產出了一萬三千斛的糧食。扣除應上繳的賦稅,咱家還剩下八千七百斛。如果爺爺您將現有的莊子一分爲二的話,莊戶們就會節約路上的很多時間,大概每天可以節省一個時辰左右。這樣還能開墾大概三十頃的荒地,按照畝產三百斤麥子的話,可增產千斤以上。”
劉舍的小孫子劉珂拿着鉛筆,認真的在紙上寫寫畫畫。然後給家裡的賬目做了總結,順便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驚得劉舍有些膛目結舌,自家的賬目自己從來就沒看懂過,只能憑藉賬房的彙報才能知道自己的收益。自己的小孫子現年不過八歲,居然可以算得如此的快捷。要知道,就算是戶部的盤賬高手算自己的賬目恐怕也得個三兩天時間。而小孫子不過用了一個時辰。
“呃。你是如何算出來的?”
“這是雲侯教的算學,只要會背誦了雲侯的口訣,便可以隨意算出世上的任何數字。”
小孫子有些得意的說道。
“哦,你告訴爺爺你還學到了什麼?”
“雲侯還教授一門叫做自然的學問,爺爺你知道什麼是獸什麼是魚麼?”
“呃這個……”
劉舍從來沒有聽到這樣的學問,思前想後縷着鬍子道:“自然是在水裡遊的是魚,在陸上跑的是獸了?”
“爺爺說的不對,那烏龜四腳蛇在水裡遊也能在地上跑。你說它是魚還是獸呢?”
“呃……這個嘛。”劉舍被問得噎住,因爲在他的腦子裡從來就沒有水陸兩棲這一概念。
“你告訴爺爺,什麼是魚什麼是獸?”
劉舍立刻拿出了不恥下問的態度。請教自己的小孫子。
“雲侯說魚和獸都有一根長長的脊椎骨。身體的運動都是由脊椎骨來支撐的。運動的時候脊椎骨上下襬動的便是獸類,而運動的時候脊椎骨左右擺動的就是魚類。”
劉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稀奇的理論,覺得哪裡有些不妥卻又說不上來。仔細一想卻好像有些道理,魚在擺動的時候的確是尾巴左右搖擺。
看起來雲侯的學問頗有玄機。這個清華大學還真的不簡單。有顏家這樣的儒學世家。又有云侯這樣的奇才。看起來自己還是有必要讓孫兒學下去。畢竟家族中出一個人纔不容易。而且世上想找這樣的老師也着實很難。
臨潼侯的學問,弘文館的那些教習可教不出來。是不是將老二家的大小子也送去?劉舍縷着鬍子不說話。
同樣的情景在各各權貴的家裡都在發生,孩子們用在清華學來的各種理論與他們的老子辯論。結果。這些自負學富五車的傢伙全都被自家的孩子問的啞口無言。然後再被孩子們的答案說得五體投地,一夜之間坊間的傳聞便流傳着清華大學稀奇古怪的各式問題。
聞者膛目結舌,得到答案之後又恍然大悟。
自然學說的理論以原子裂變的速度在長安流傳着,到了第二天早晨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沒聽說過,會遭到周圍人的一致鄙視與白眼。並附上一個光榮的綽號“土鱉”。
“太傅,您說什麼是魚什麼是獸?”
劉榮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昨天和三個弟弟辯論了半天。一張嘴終究說不過三張嘴,在三位王爺的聯手打壓下。太子殿下狼狽的敗下陣來,今天竇嬰一進宮劉榮便出言詢問這一問題。
“呃……這個。”
作爲消息靈通人士,竇嬰自然聽說過這個問題。雖然他覺得雲嘯說的有些玄,但是在仔細觀察了池中的魚和家裡的狗之後。他也覺得這一條理論應該是正確的。
“太傅,膠西王他們太過可惡。昨天用這樣的問題使本太子在父皇面前難堪,太傅你教我一個戰勝他們的法子。”
劉榮氣哼哼的說道。
“太子殿下不必如此,您是太子。是大漢的儲君,他們即便會再多的問題以後也是您的臣子。爲君者只要能辨忠奸,能知善惡便能治理好我大漢江山。”
“太傅這話說的不對。”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竇嬰一回頭,看見劉啓正帶着劉小豬站在門外。
“臣竇嬰參見陛下。”
竇嬰趕忙施禮。
“起來吧,彘兒你說說爲什麼太傅說的不對呢。爲君者不辨忠奸,不知善惡如何治國呢?”
劉啓坐在地席上,笑着詢問劉小豬。
“顏夫子說過,天下萬物都有他們運行的規律。就像一年有四季輪迴,每天太陽東昇西落一樣。爲君者乃天下之主,怎可只知道忠奸善惡,而不瞭解天下的至理。”
“哦,你說說什麼是天下至理?”
劉啓被劉小豬勾起了興趣。
“爲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爲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天下至理便是人心,從一個人的行爲看透心性這纔是爲君的至理。
若是隻看表面就很容易被人矇蔽,那樣的話便會奸妄當道,賢者非難國家就會動盪。”
劉小豬背誦着顏清的話,讓劉啓瞪大了眼睛。
“這是顏夫子教給你的?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顏夫子說,做了錯事怕別人知道。這說明這人心中還有愧疚之心,可以給予改過的機會。
而有些人做了善事,害怕別人不知道到處宣揚。這樣的人做善事是爲了宣揚自己的仁慈進而收買人心。這樣的人雖然做了善事,但他的目的與動機都不純粹,爲君者需要提防這樣的人。”
劉啓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這個六歲多一點的兒子,眼睛裡冒出了星星。
“哼,照你這麼說。以後我們都不用讀書便可以治理天下,只要觀察別人的所作所爲便可以洞悉一切了,簡直是荒謬。”
劉榮很明顯不服這個弟弟,又見劉啓一臉欣喜的樣子,忍不住出言反駁道。
“太子哥哥說的不對。讀書是爲了明理,明白世間萬事萬物的道理。不讀書不明理如何能治理國家。”
劉小豬兩句鏗鏘有力的話便將劉榮頂了回去,神色裡頗有幾分不屑。
“你敢這麼和我說話,看我不揍你。”
劉榮有些惱羞成怒,不顧劉啓在就在面前上前便要教訓這個不聽話的弟弟。
“父皇。”劉小豬一見劉榮文鬥不成改武鬥,立刻逃走一頭扎進劉啓的懷裡不肯出來。
“你就這樣教訓你的弟弟?我來問你,他說的對還是不對?”
劉啓摟着劉小豬,不急不緩的說道。
“好像對”劉榮見劉小豬躲進了劉啓的懷裡,再不能擒拿。只得低着頭承認。
“爲君者,要直面不同的聲音。要能聽取不同的意見,在這些意見中選擇對的執行。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彘兒剛纔說的很有道理。雖然他是你弟弟,但他說得對你就要採納,這樣才能成爲一代明君。”
劉啓諄諄教導着劉榮。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是儲君,他是臣子。做帝王還要聽別人的,那還要皇帝做什麼。”
劉榮有些不服氣的道。
“那如果你做了皇帝,你要如何對待彘兒這樣的臣子呢?”
劉啓面無表情的詢問道。
“陛下,太子……”
竇嬰一見大事不好,趕忙上前插話想打斷劉榮。
“你不要說話,朕現在問的是太子。”
劉啓轉臉對着竇嬰說道,語氣十分嚴厲。
“坐了皇帝,自然要有乾綱獨斷的果決。若是事事都聽人的,那如何做皇帝。若是臣子們都敢這樣頂撞皇帝,那國家還叫什麼國家。如果孩兒做了皇帝,孩兒一定會重重的責罰小彘兒。”
“這就是你教的?”
劉啓指着劉榮問竇嬰。
“陛下,太子年幼一時少年意氣。一切都是臣的錯,請陛下責罰。”
竇嬰拜服於地,跟趴在地上沒有什麼區別。而劉榮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闖了大禍,一臉愕然的看着竇嬰。
“你教的好啊,好就好在他有了帝王的霸氣。可是你忘記教他納諫忠言,骨肉親情。你起來吧,本性難移朕不怪你。”
劉啓看了一眼趴伏在地上的竇嬰,帶着劉小豬揚長而去。
難道這便是我大漢的儲君?剛愎自用,親情淡漠。不問世事只問本心,這樣的人若是做了我大漢的皇帝,天下必將大亂。看來,有些事情要做些佈置了。
今天萬更,有月票的童鞋給砸一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