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

諸葛亮萬分悲痛,忽然自責道:“是我害了先生!是我害了先生呀!”

“先生此話怎講?”馬良將諸葛亮扶到座上,不禁問道。

諸葛亮掩面而泣,搖頭不止,良久,方纔緩緩說道:“先生定死於曹賊之手!若無南湖之事,先生本可無恙!是我害了先生……”

諸葛亮的話,馬良並沒有參透,見諸葛亮只是喃喃自語,自責不斷,馬良也不及多問,趕緊便命人將諸葛亮扶入了營中,好生照料!

第二日,諸葛亮方纔平復了下來,劉備突然遣人來請。

諸葛亮於是來至中軍帳中,方纔入帳,便見劉備神情凝重,略有悲傷,手中還拿着一分消息奏報,以一種不忍的眼神,看着走進來的諸葛亮。

諸葛亮同樣滿臉哀傷,看着劉備,緩緩的說道:“主公拿的是可是襄陽探報?”

劉備默默的點了點頭,諸葛亮心頭一涼,已知昨夜星象得到了印證!

“司馬德操先生……仙去了!”

劉備說出這話,心中不無沉痛。當此若無司馬徽指點,劉備也不可能得到諸葛亮,因此劉備對司馬徽是心懷感激的。

當第一眼看到司馬徽逝去的消息時,劉備也不願意相信,再三詢問,最終確認無疑,劉備也不禁雙眼通紅。

劉備深知諸葛亮與司馬徽之間的交情,因此見到諸葛亮時,才猶豫不知如何開口。

“先生是如何故去的?”諸葛亮強忍着悲痛,又問道。

劉備嘆息不已,回話道:“據報是曹操麾下武衛將軍許褚醉酒行兇。”

“胡說!曹賊伎倆豈能瞞得過天下人!堵得住悠悠衆口!”諸葛亮一向不曾動怒,如今卻也對此怒斥道。

“他不需要瞞住天下人,更不懼悠悠衆口!曹賊行此惡事,卻令許褚負罪,不過是用來安住荊襄百姓而已!”陳宮怒氣衝衝,雙目含恨的說道。

劉備看着諸葛亮和陳宮的反應,其實心中是暗喜的。二人越加對曹操憎恨,便越能安心爲劉備所用!於是劉備也出來說道:“曹賊暴虐成性!前有邊文禮,後有孔文舉,今又有司馬德操!此賊不滅,國將不國!我大漢斷難復興!公臺兄,孔明啊!眼下正是我輩戮力同心之時!當高舉義旗,除賊扶漢!以報

我大漢枉死的諸賢!”

二人深吸了一口氣,齊拜道:“主公放心!我等必竭心盡力,與主公一道,討伐曹賊!誓破強敵!”

“傳令!立司馬德操靈位,三軍著白,邀祭先生!”

劉備最會做好人,見司馬徽之死如此觸動諸葛亮和陳宮,當即便頒下軍令!劉備軍中,大部分是荊襄將士,更有許多原本就是從劉表手中得來,軍中文官如蒯良、蒯越、蒯祺、陳震、伊籍、韓冉、殷觀、楊儀等等,皆爲荊襄士人,多有受教於司馬徽者。劉備將司馬徽之死大操大

辦,無疑也激起了荊襄將士的鬥志。由是,南湖之戰留下的傷痛已然散去,接替的便是對曹操的滔天恨意!

江東這邊,與司馬徽一事有關係的倒是不多。

龐統隨呂蒙駐軍合肥,聞聽司馬徽死訊,當時一言未發,只有眼中露出的一道兇光!隨後便一心輔助呂蒙,應對曹操東路大軍的來襲!

曹操自己這邊,雖然有許褚頂罪,但還是難免有人私下非議,司馬徽畢竟大半生都在中原,與中原士人多有交情,因此司馬徽的死對中原士人也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許都司馬防聞聽老友亡於襄陽,更是灰心喪氣,與楊彪對弈都沒了心情。

司馬懿在鄴城,被荀攸召見。

荀攸問道:“聽聞仲達之字便是司馬德操所取,而今司馬德操故去,仲達作何觀想?”

荀攸知道司馬懿曾經奉漢王之命去見過司馬徽,而且兩家司馬昔年也曾有交情,因此故意召其來詢問,目的就是看司馬懿作何表現!

司馬懿略微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拱手道:“許褚醉酒犯禁,行兇殺人!此事已有定論!”

荀攸盯着司馬懿,看了良久,最後說道:“司馬徽與你父昔日曾有深交,算起來,也是你的叔伯之輩,仲達難道就沒有一絲悲哀嗎?”

“家事是小,國事爲大!眼下丞相正率大軍南征,懿之顧念,全在公事!”司馬懿拱手拜道。

荀攸略微笑了笑,點頭道:“今日並無他事,仲達一心爲公,可敬可嘆!不過,凡人皆有七情六慾,仲達心中若只有公事,恐怕未免有些虛假啊!”

司馬懿聞言一愣,卻見荀攸還是微笑的看着自己,當即也並未再說什麼,只是拜辭而去。

辭去之後,司馬懿便於府中設下司馬徽靈位,邀來崔琰等人一同祭拜。荀攸聽聞之後,便放下心來。

遠在成都的劉徵,身邊也有異能之人,侍中周羣觀得天象,前來奏報。

劉徵問道:“此星應在何人?”

周羣卻無法斷定,只是稟道:“不出五日,荊襄當有喪報!”

果然,還沒到第五日,劉徵便接到了司馬徽死在襄陽的消息!

劉徵從來沒有與司馬徽見過面,但司馬徽的影響力,劉徵卻是深知!

“傳本王令!追贈司馬徽爲光祿大夫,於城東龍泉山設虛冢,供人憑弔!”劉徵這樣做,一者是出於對司馬徽的尊重,其二則是司馬徽對西川儒士頗有影響。這還得說到廣漢太守李仁,郡丞尹默。早年川蜀之地多崇尚今文經學,是李仁、尹默遠遊至荊襄,從司馬徽、宋忠處學習

了古文經學,並將其帶入蜀中,由此,古文經學纔在蜀中儒生間流行起來,因此司馬徽也算是蜀中儒生之儒宗。

此外中軍師徐庶、秭歸太守向朗與司馬徽交情頗深,劉徵自然也要顧慮,因此拔高一個自己從未謀面的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劉徵沒有想到的是,此舉還有意外奇效。那就是石廣元、孟建、司馬芝等人,此時已經進入了他的地界。

聞聽漢王在龍泉山爲司馬徽豎冢,又追贈光祿大夫,三人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盡展才學,爲漢王效力!多做好事總是沒錯的,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意外收穫呢?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鐵鎖溝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痛貶曹操第六百八十章 荊州刺史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八百七十四章 祝融認父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六百一十三章 韓晞遇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二十四章 士孫瑞臨死間李肅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