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

接到命令時,田豫感到十分意外,這一向以來,他都很少出徵,此前曹彰率軍出擊雁門時,田豫都是留守後方,這會兒卻怎麼派他出徵了呢?

直到從田彭祖口中得知詳情,田豫方纔明白其中緣由。

“兒啊!你自小聰慧,怕只怕聰明反被聰明誤!曹彰雖然勇過於謀,然而他畢竟是魏王之子!魏王何人,你難道不知?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今後切當謹記!”當初曹操擊敗袁氏,對田豫很是看重,只要田豫願意,他的地位絕不下於董昭等人!可他爲何寧願屈居一小小的北中郎將,留在幽州?正是因爲田豫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

理!尤其是曹操這樣的人!

欲爲人先,豈有不以身犯險之理!

只是田豫沒有想到,他沒有爲曹操以身犯險,卻因爲自己的兒子,爲曹彰以身犯險!最終還是免不了爲曹家出生入死!

田彭祖有小聰明,但並無大見識。聽到父親這麼說,田彭祖頗不以爲然道:“父親引軍前去督戰,想來並無多大危險。”“我兒糊塗啊!爲父豈是貪生怕死之輩?你根本沒有看明白天下大勢!爲父可以斷言,曹彰斷不能守住幽州!那馬超何人?當初洛陽一戰,其嗜血如獸!而今我等拼死據守

,一旦幽州爲馬超所得,你能擔保那馬超不會秋後算賬?那時將死的可就不是你我父子二人了!我田氏九族,部曲子弟恐將無一倖免!”田豫不禁哀嘆連連,在他看來,馬超是嗜血成性的,其嗜殺之性只在曹彰之上,絕不在曹彰之下!這種人如果遭遇頑強抵抗,過後肯定是要泄憤的!說不定惱羞成怒就大

開殺戒了!那纔是最大的危險。

聽到父親說出這番話,田彭祖這才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可惜悔之晚矣,只好勸父親保重。田豫也無可奈何,只得領命而去。

馬超所部一馬當先取得了代郡,其餘幾路也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攻城略地行動!徐晃所部先鋒楊嶽攻取了常山上艾,距離井陘口也不過百餘里之遙。井陘自古兵家重地,爲太行八陘之一。所謂太行八陘,是指太行山中的八條要道,是從三晉之地通往

河北的重要戰略通道。攻破其一,便可以殺入河北腹地。

龐德已經兵臨函谷關下,正作破關之戰!

四路大軍之中,唯有張任、龐統一路延遲在後,這一路兵馬的目標是河內。

張任接掌爲帥之後,原本也不甘人後,正欲催派郭淮急攻向前,結果卻被左軍師龐統阻住。

“軍師何故阻我?”張任頗爲不解。

龐統微微笑道:“大事不可一日而期,大功不可一蹴而就。陛下此番伐魏,勢在必得,將軍又何必如此心急?”

張任更是不解,“既然陛下欲畢其功於一役,我等更需戮力進取,何故逡巡?”

馬超、徐晃已經取得了不小勝果,張任心情如何不急切,但見龐統不緊不慢,張任愈加困惑,此刻的張任急切的想要有所表現。

“素聞將軍深明大義,對陛下忠心耿耿,龐統今有一言欲問將軍,將軍可否如實回答?”龐統先給張任戴上了一頂高帽子,張任當然不會不答應,於是慨然答道:“軍師這是何話!忠於陛下乃爲臣本分,深明大義不敢當,但只要是爲了陛下好,張任萬死不辭!

軍師既有話要問,但講無妨!”

“那好!請問將軍,個人之功與此戰勝敗,將軍如何抉擇?”

“這還用問麼?此戰若勝,個人何足道哉!”張任毫不猶豫的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請將軍緩緩進軍,但作耀武揚威之狀便是!”龐統拱手言道。

張任疑惑不已,不禁問道:“軍師有什麼話,還請說個明白!張任是個粗人,見識不如軍師!”

龐統於是問張任道:“如今陛下四路出兵,於曹操而言,何處最爲緊要?”

張任一番思索,答曰:“洛陽、河內最爲緊要!”

“不錯!正是洛陽、河內最爲緊要,然龐某料定,最終對曹操構成之命威脅的卻不會是洛陽、河內二處!”

“這是爲何?”張任不禁問道,他哪裡有龐統看的深遠呢?龐統笑道:“人之所失,往往便在其最不經意之處!曹操將洛陽、河內看作其門戶,而陛下又以重兵攻此二地,是以曹操必也最重視此二地。若龐某所料不錯,此刻曹操的

各路援軍正在趕赴洛陽、河內!”事實如龐統所料,曹操的確是做了如此部署,此刻夏侯淵、夏侯尚正率軍從青州、兗州趕來。由於孫權將兵馬調去圍攻荊州的劉備,因此曹操留在兗州、青州駐防的兵馬

也得以調動。

張任若有所得,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道:“我還是不明白,既然曹軍援軍已經在路上,我等不更應加緊進攻,以趁其是勢未大麼?”

“眼下雖是我強敵若,然洛陽有崤函之固,河內有王屋、箕關之險。縱將軍英勇,十日之內能攻破箕關麼?”龐統反問張任道。

被龐統這麼一問,張任不禁沉默了一會兒。真要想攻破箕關,十天之內是絕無可能,張任於是搖了搖頭。“十日之內破不了箕關,將軍又何必着急?反使三軍疲憊!不如徐徐進軍,以成威勢,只要讓洛陽、河內看起來越危險,曹操便不得不繼續爲此二處增兵!如此,則曹軍奔波於途,我軍以逸待勞!此其一也!曹軍兵結於河洛,則河北愈加空虛!馬超、徐晃二位將軍則勝算大增!此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河洛雖然重要,但能威脅曹操的絕不止這兩處!以馬超將軍之勇毅,以徐晃將軍之沉穩,一旦二人殺入曹操背後,必是勢如破竹!那時曹操將棄鄴城而走,而我軍四路相合,可圍曹軍於河洛!這纔是真

正的畢其功於一役!”

龐統一番大論,說的張任是不住的點頭。只是這樣一來,河東、弘農兩路兵馬便成爲了幌子,最終攻城略地的功勞都讓給了馬超、徐晃。而這,正是龐統一開始問張任那句話的原因。

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董曹唱和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肅毒計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六百七十七章 荀攸主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馬岱東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九百二十章 精密機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肅毒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