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

當徐庶等人巡視戰場時,楊昂押着擒獲的婁圭來到了軍中。

“將軍!此人如何處置?”楊昂抱拳對趙雲問道。

趙雲看了看徐庶,於是說道:“交由軍師發落便是!”

婁圭一個華服老頭子,手無縛雞之力,卻也被五花大綁。

徐庶對楊昂道:“給他鬆了綁吧!”

楊昂猶豫了一下,還是依照徐庶的命令,給婁圭鬆了綁。

婁圭臉上並沒有驚慌失措,被鬆綁之後,婁圭還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華麗的衣袍,接着又扶了扶自己頭上的高山冠。

高山冠者,制如通天,頂不邪卻,直豎,中外官、謁者、僕射所服。一般都是近臣所佩戴。由此也可以看出婁圭在曹操麾下的地位。

整理玩衣冠,婁圭這才拱手對徐庶問道:“想必足下便是潁川徐元直吧!”

周圍這些人中,只有徐庶是一身儒服,婁圭一眼便看的清楚,加上事先又知道徐庶在此,因此才如此問到。

徐庶看着婁圭這連番的舉動,心中不禁一笑,上前拱手道:“南陽婁子伯,在下可是聞名已久啊!當初某在荊襄,足下聚兵南陽,好不威風!足下本一地梟雄,卻爲何要引兵投那曹操?”

初平年間時,婁圭在南陽聚兵,徐庶正在荊襄,二人互相都聽聞過對方名姓,只是沒有見過面罷了!

婁圭並沒有因爲自己是俘虜而低聲下氣,依舊是鎮定的說道:“當初老夫聚兵南陽,不過爲求自保耳!某已是知天命之年,自知難以角逐天下,曹公當世偉器,以衆屬之有何不可?倒是徐元直你,聲名顯於荊襄多年,不思爲朝廷效力,卻甘居着荒外之地,着實可惜的很哪!”

婁圭倒也說的是實情,婁圭比曹操大了十幾歲,初平中聚兵時,婁圭已經是五十歲的年紀了,而且手下雖然有些兵馬,但想要割據一方,根本就是沒有可能。南陽本來四戰之地,換做是任何人,恐怕都很難將南陽當作根據地。

婁圭早就看的清楚,當時曹操雖然還遠比不上公孫瓚、袁紹、袁術之流,但其手下武將如雲,謀士成羣,婁圭果斷帶着手下兵馬投了曹操。

在之後看來,婁圭的選擇着實很聰明,不過幾年時光,本來不值一提的曹操竟然崛起爲天下最大的一方勢力,如今又蕩平了河北,更是雄踞中原。

聽了婁圭的回話,徐庶不禁笑道:“足下自謂‘知天命’,可天命到底何在?曹操竊據朝命,挾制天子,已爲天下所不齒!足下歸曹實乃逆天而行,何不就此離了那曹操,以助漢王?”

徐庶有意試探婁圭心意,於是問道。

婁圭不禁捋須笑道:“徐元直巧舌如簧,我今老矣!焉敢再辱?叛主投敵,臨了加以不忠之名,老夫豈能爲之?”

徐庶微微頷首,對婁圭的話表示了讚許,於是對楊昂說道:“將此人暫行收押,不可折辱,好生相待,聽候漢王發落吧!”

婁圭聽見徐庶如此安排,也算不失禮數,拱手行禮道:“今日敗於足下,老夫心悅誠服,多謝!”言畢便兀自跟着楊昂離去。

且說夏侯淵這邊,四人帶着七八騎殘兵,終於是逃出了生天,也不敢回營,只好一路往隴關韓遂部而去。

路上夏侯淵鬱悶難當,越想越覺得沒臉回見曹操,竟想要拔劍自刎謝罪,好在被張郃、朱靈及時攔下。

“將軍切不可如此輕生!勝敗兵家常事,今日逃的生天,正是有待將軍日後雪恥!”張郃力勸夏侯淵道。

若是張郃想不明白,只怕要比夏侯淵先自刎了!畢竟他可是敗在夏侯淵前邊。

夏侯淵一臉悲喪,自引兵進入關中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吃敗仗,而且一敗便敗的這麼慘!以夏侯淵在曹操麾下的累累戰功,什麼時候這樣窩囊過?

“丞相任我爲徵西將軍!予兵一萬,此役盡墨,僅剩寥寥數騎!我夏侯氏自先祖滕公以來,數百年從未有過這般奇恥大辱!淵辱沒先祖,合當受死!”

說罷,夏侯淵跪倒在地,還要引劍自刎,張郃、朱靈、路招三人一齊上手,奮力奪下其手中兵刃,跟着逃出來的七八人紛紛跪拜在地道:“還望將軍帶領我等報仇雪恨!將軍切不可輕生啊!”

聽了身邊諸人勸諫,夏侯淵一陣悲號,自刎謝罪一事,這才作罷!

夏侯氏先祖滕公夏侯嬰,乃是高祖劉邦麾下大將,戰功卓著,更有營救孝惠皇帝和魯元公主之功。哪怕是呂后當權之時,也對夏侯嬰感恩至深,甚至將緊靠在皇宮北面的一等宅第賜給他,以此表示對夏侯嬰的格外尊寵。

呂后去世之後,諸呂作亂,夏侯淵又參與了平亂之事,扶立了孝文皇帝劉恆。在大漢開國功臣裡面,除了蕭何,恐怕夏侯嬰當居第一。

祖上如此榮耀,夏侯淵卻敗的這樣慘,自然更覺臉上無光,一時想不開,欲尋死路,便在情理之中了。

哭號一陣,夏侯淵不禁嘆氣道:“今我手中無兵,敗相如此,就是那韓遂恐怕也該瞧不起我了!萬一韓遂趁機奪取長安……”說到此處,夏侯淵臉上不禁露出一絲驚恐。

“將軍放心!韓遂不敢圖謀長安!若其斷絕丞相後盾,是自絕生路也!”張郃說道。

“對!對!是我糊塗了!”遭遇這一場大敗,夏侯淵有些亂了心智,被張郃這麼一提醒,這才放下心來。

思想了一陣,夏侯淵還是對張郃道:“如今我手中無兵,必見輕於韓遂,不如折道東歸長安,募集兵馬,你看如何?”

張郃思忖了一番,而後回話道:“話雖如此,但我軍已敗,韓遂吃緊,將軍若棄之不顧,恐失同盟之理啊!”

夏侯淵是覺得自己實在沒臉帶着這十幾人去韓遂那邊,但張郃的出發點卻是不同。

看見夏侯淵臉上的難色,張郃心裡明白,於是對夏侯淵道:“不如這樣,將軍且回長安募兵。我等三人前去與韓遂相會,示以助陣之意,如何?”

張郃的提議可是接了夏侯淵之大難。

“如此甚好!那就有勞諸位了!”夏侯淵抱拳對張郃三人道。

於是,夏侯淵帶着七八騎一路回往長安,而張郃、朱靈、路招三將則去往隴關與韓遂會合。

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攻守異勢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五章 荀陳徐張高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解圍成都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兗州疾書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