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

休兵有利有弊,劉徵下了最後決斷,荀彧也只好不再多說,他知道漢王既然已經看到了將要出現的局面,其心中自然也會有應對之策。一向來劉徵的表現都很出人意表,除了看錯了曹操、劉備兩人,劉徵

幾乎沒有犯過錯誤!每臨大事,劉徵的決斷都肯定是最正確的。正因如此,才能在短短數年之間,重新創下了如今局面!

因此,對於劉徵,荀彧等人只有敬佩和服從,適當的時候提個建議,至於其他,並不需要冒死進諫之類。

決定了之後,劉徵問荀彧道:“三年時間,文若可爲本王籌措多少糧餉?”

這些都在荀彧的腦子裡面裝着,當即脫口而出便回答道:“若無天災,臣有信心爲漢王籌措兩千萬石糧谷!”

劉徵每取下一地,安民之後,必定統計民戶田畝,報送尚書檯。荀彧說出兩千萬石這個數目,劉徵還是比較滿意的。

莫看兩千萬石好像很多,實際上消耗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驚人!

漢代甲士“日費粟米五升”,月食粟一石半,年以十八至二十石量計,一個人一年便要消耗二十石,這還不算上戰馬的消耗!

戰馬可不止是吃草料!還需要精糧餵養,跟人吃的沒有多大差別!

《漢書·趙充國傳》中記載:“軍馬一月之食,度之田士一歲。”

《鹽鐵論》中也記載:“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

一匹馬就要吃掉六個人的口糧!其消耗之巨可想而知!

這還只是一般的戰馬的消耗,若是上等良馬,如千里駒,那可就更加驚人了!

後世韓愈在其《馬說》一文中便提到:“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千里馬一天便要吃一石糧谷!這可是相當於一個人大半個月的消耗。如劉徵的坐騎汗血飛羽便達到了這個水準!以劉徵目前手中所有兵馬總計約有近三十萬。除此之外,戰馬不下五萬匹,約合三十萬人的消耗。甲士、軍馬加起來,合六十萬人的口糧消耗!一年最少需要消耗一千二百萬石糧谷!一個月便是一百萬石

即便如荀彧說的三年可存糧兩千萬石,那也不過能夠支撐這三十萬人、五萬戰馬一年零八個月!

一旦大戰開啓,這些兵馬必然無法在進行屯田,那時候便是純消耗,糧食產量也必然大減。

不只如此,這三年時間劉徵必然還是會要擴軍的,這些新增的消耗還沒有算上。支撐巨大的消耗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人口,而如今劉徵治下的總人口數不過幾百萬。益州經過數番擾動,人口已經從永壽三年(157年)的七八百萬,減少到現在的四五百萬。再加上早已經殘破的關中以及

人口原本就不多的涼州,劉徵治下人口總數也不到七百萬。

相比之下,曹操所據有的中原之地,雖然歷經戰亂,目前總數也遠遠超出劉徵手中的所有!

戰事動員按十抽一算,除去老弱病殘,劉徵的極限兵力應在五十萬上下。而若要養活五十萬兵,則更加艱難,稅率必須調整到十五稅一方纔可以。

因此當荀彧說出三年可以籌備出兩千萬石糧谷的時候,劉徵知道這已經是荀彧所能做到的極限。可惜這兩年的南征北戰將劉璋父子近幾年積攢下的積蓄基本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如若不然,劉徵也不需要進行休兵養民。然而這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局勢趕在眼前,涼州、關中、南中這都是劉徵必須趁

早拿下的地方,好在結果還算是差強人意。

“那就有勞文若了!事多繁雜,你需要如何調派人手,儘可向本王說出!”

說道此處,劉徵突然想起劉巴尚只領着軍中主簿之職,而實際上劉巴的才幹並不在軍旅,其原本就是州郡官吏出身。

“子初何在?”

“臣在!”

“我且問你,你是願意從軍,還是願意留在成都參與政事?”劉徵出言問道。

劉巴本來就不喜軍旅,曾言“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因此一聽到漢王問話,劉巴當即出來答道:“臣願從政!”

“那好!文若手下尚缺一個僕射,便由你充任了!”

至此劉徵的核心行政機構人員基本上算是全部到位,尚書檯已經基本完善。以尚書令荀彧爲首,下有尚書左右僕射陳羣、劉巴,之後便是五部尚書糜竺、陳術、荀諶、閻宴、程畿,總計八位主事,號爲“八座”!其下各有左右丞兩人,侍郎六人,令史三人,合計七十二人,成爲運

轉核心,爲劉徵掌管所有州郡民政。

是夜,劉徵擺下了酒宴,爲邴原等一行人接風洗塵,席間並沒有深談其他,走的不過是過場,只有一事劉徵卻是不免要提及。

“敢問邴先生,司馬仲達別來無恙否?”劉徵忍不住問道。

對於司馬懿,劉徵還是不免有些惋惜,當初是自己請他去襄陽求才,結果徐庶來了,他卻被劉表送給了曹操!此事劉徵至今引爲憾事。邴原知道司馬懿曾經短暫爲劉徵效力,劉徵問及此事,也在情理之中,於是倒也不忌諱身邊曹操耳目,更加邴原對司馬懿本來就怎麼待見。在邴原看來,司馬懿既然曾爲漢王效力,便不該再臣屬曹操,更

何況他司馬懿還在丞相府混的風生水起,這更加讓邴原這樣的清名之士看不起。

邴原略帶幾分嘲諷回話道:“司馬仲達自離了漢王,可謂是平步青雲哪!先是任了司空府參軍,如今已是丞相府長史了!曹丞相每有大事決斷,司馬長史必列座中!”

此話說來,在座的衆人聽了都有些唏噓,沒想到司馬懿這麼快就進入了曹操的核心決策圈。

劉徵卻是笑了!若說司馬懿回了中原之後整天引頸西望,日日思歸漢王,那纔是讓劉徵驚訝呢!

反而司馬懿很快便取得了曹操的信任,進入了曹操的核心決策圈,這纔是司馬懿本來該有的樣子!

劉徵深知,司馬懿其人有才,但若論忠心與否,恐怕就有些對牛彈琴了!

當初胡昭胡孔明將司馬懿推薦給劉徵的時候便曾跟劉徵深談過此事,如今看來胡昭也是爲劉徵白擔心了!誰能想到司馬懿最終還是回到了曹操那裡!劉徵越發覺得有些事情真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非人力所能爲。

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終於絕筆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五百零一章 攴胡赤兒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城下交鋒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漠北消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劉備大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