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 參謀軍務

沈哲子並沒有讓薛濤糾結太久,很快便又說道:“王業復興,世道重治,本就是天下生民仰望之大計,唯集於羣力衆助方可盼望功成,絕非內外區區之衆專營事務。薛君有襄助王事之心,正是我等王臣該要吐哺倒履相迎之義士。”

“近日行臺草定攻略,也正在廣集各邊野賢義士羣力衆謀,以期能夠達於萬全功成,儘早解救我晉民鄉衆免於水火煎熬。以薛君時譽才力,我是深盼能夠與你同殿爲臣,共謀盛事,若只微用,實在怠慢。因是我要專奏君王,爲薛君請以相配勢位。詔命抵境之前,我想禮請薛君暫入行臺,爲軍務參謀,不知薛君意下如何?”

薛濤這樣的人,只要肯於低頭爲用,沈哲子就沒有拒絕的道理,但這並不意味着就要全無底線的以名爵示好。沈哲子所言專奏君王,不過一個託辭而已,一者表現對薛濤的重視,二者也是先開一個空頭支票。

若是薛濤果然有投向行臺的誠意,並且能夠表現出足夠的作用,州郡大位沈哲子也都願意給予。但若想僅憑一個姿態示好便獲得多高的名位,那是絕無可能,否則行臺尊嚴並各種典章規制都將成爲一個笑話。

當然,他也相信薛濤並非那種完全只是貪圖名爵之人,否則不至於長達幾十年的不仕劉、石。至於河東問題最終該要怎樣解決,還是要靠雙方各自的努力。

這種長達幾十年世道加害所造成的局面,本也不該奢望短期之內就能解決。尤其是在這種眼下明顯彼此乏甚信任基礎的情況下,更加不該操之過急。

聽到沈大將軍此言,薛濤也是略感意外,先是鬆了一口氣,過後又隱隱有些失落。在以何種姿態面對行臺的問題上,他的心情的確是糾結得很。

一方面,他對王師強大是深有感觸,也明白在王命大義之下,河東鄉土這種閉門自守之勢已經很難再長久維持下去。另一方面鄉土此態已經維持日久,若是短期之內發生什麼劇變,一定會引起惶恐動盪,尤其行臺南人掌勢,也讓他不敢將鄉土安危隨便置於人手。

正因爲這些考量與糾結,令得薛濤遲遲不敢與行臺過多接觸。說到底,他僅僅只是一鄉土豪強而已,平生所願也僅僅只是守護一方安寧,即便是於自身利害有什麼算計,也達不到野望天下、割地稱雄那種高度。如此複雜勢態當中的方寸把握,對他而言實在有些艱難。

今日來見沈大將軍之前,他心內已經權衡良久,可是真正面談的時候,才發現他所準備的那些說辭多半都沒有說出,這位沈大將軍已經將選擇擺在了他的面前。

暫入行臺爲參謀備問,卻並不授予具體的官爵,老實說這待遇實在算不上高,甚至還有些苛刻。不妄自菲薄的說,他家勢力雖然只集中於河東一隅,但是當此地利要衝,在這區域之內也是舉足輕重。

早前兩趙交攻,也都分別予他拉攏,許以方伯公侯之位。胡虜殘暴狡黠,不可深信,因此薛濤對於這一類的拉攏向來不作迴應,從未想過要以鄉資賣弄、奴事胡虜。

行臺如此待他,表面看來確是不乏怠慢,但薛濤也因此而略感安心。這應該意味着最起碼在短期之內,行臺應該不會急於將河東納入強勢統治之內。

但是安心之餘,薛濤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確算不上什麼聖賢,對於名爵權位還是心存渴求的。

今日面談,他對沈大將軍也是瞭解加深,盛名之下無有虛士,沈大將軍談吐氣度都讓他一改往年那種對於南人稍顯淺薄刻板的印象,甚至隱隱感覺若是追從其人麾下,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薛濤這裡尚在沉吟,另一側追從而來的房望已經是有些激動難耐,待到沈大將軍話音剛落,便忙不迭起身表態道:“大將軍武功驚世,文治同樣精深。下官幸受行臺揀取忝任卑職,雖無才力厚獻,但入事年來多承恩澤,更有感行臺政令昌明,乃是世道重治無二之選。若能以鄉事俗聞得助王事壯舉,榮幸至極!”

沈哲子聞言後便笑起來:“王命貴在普取廣納,凡志力之士無不包容兼舉,人臣大惡,在於阻賢。心仰王道者,我必禮揖恭迎,進事者無分先後,積勳累事,必得彰顯。”

聽到這裡,薛濤也不再糾結,當即便也開口道:“大將軍雅量宏大,愚者自慚諱拜,實在難堪禮待。但既然承蒙不棄,又豈敢再作側身避用姿態,雖才力微薄難爲大助,但必盡力以助王事。”

“得於薛君,西邊無患!”

沈哲子聞言後便大笑起來,當即便命人取來兩份告身符令,直接便在席上給予薛濤並房望二人。

行臺軍事特色便在於參謀制度的壯大,除掌軍者各以參軍受命之外,參謀軍務的團隊也是非常龐大。

尤其像西征關中這樣龐大的軍事計劃,單單參謀團隊便達於數百人之多,有的是專事軍機謀略,有的是提供山川地理情報,哪怕僅僅只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山間老農,只要能夠提供有助於軍事的資訊,同樣也能列於參謀之內,各自積事受賞,並非只是專爲禮聘薛濤。

當然,薛濤收到的這一份參謀符令自然是級別最高的,可以直接向大將軍陳奏軍務,參謀之後再加祭酒。

待聽到沈哲子將這一套參謀制度稍作講述,薛濤等人也忍不住感嘆王師能夠屢戰屢勝也絕非是因爲僥倖。精兵強將之餘,再搭配以如此周全的情報參謀團體,無疑會更加增加勝算。

軍務參謀雖然只是臨時任命,但也意味着薛氏與行臺實質接觸的第一步。

沈大將軍無論是爲人的雅量豁達,還是做事的周全謹慎,都令薛濤感受頗深。

心緒漸定之餘,再念及今次自己入洛的主要目的,薛濤便不免大感羞慚,思之再三,他也覺得不該向沈大將軍隱瞞此事,便離席而起深拜道:“大將軍於我禮厚非常,然而我卻實在愧不敢當。此非虛言謙辭,實情確是如此。今次入洛,除進拜大將軍之外,另有一樁惡跡本來難於啓齒,但若隱瞞不告,則實在矇蔽君子,心不能安。”

說話間,他便將今次自己入洛求購茶葉之事稍作陳說,言中也是不乏羞慚:“暗通賊胡,操行失守,大將軍此前盛讚,我實在愧不能當……”

沈哲子聞言後便也離席而起,親自將薛濤攙扶起來送入席中,繼而嘆息道:“事蹟如何,暫且不論,但薛君能夠將此道我,可見我終究還是有幾分識人之明,沒有看錯薛君。逢此變天革命大亂之世,王業尚需避走客寄,暫作權宜,又怎麼能夠奢求鄉勇義士皎皎無瑕?危困在前,人力偶有不繼,暫作忍讓,這也是安身立命之道,但只要根本節操未失,也就無需爲此長作羞慚。”

“譬如我幼生之年,纔不足述志,力不能養親,衣食尚需僕役服侍,學養也要仰仗親長提攜。非我性劣於人,實在是天數所定,難免微弱。但是待到年長之後,才力壯成,肩扛臂攬,擎託王業興復江北,人皆讚我柱石,幼稚卑劣已經日漸少論。”

且不說這一件事他早已經知道,就算不知道,也不必因此怪罪薛濤。茶葉行情緊俏就在這一兩年內,旁人或還附和坊間戲說,但原因如何沈哲子最是清楚。

河洛商事走高,弊病其實也越來越明顯,最大的問題就是商品太少。倒不是說中原與江東物產能力降低,相反的生產力還得到極大的增強,最重要就在於合適的商品實在太少。

像是大宗的鹽鐵穀米之類,沈哲子是絕對不允許經由河洛大量外流,想要繼續保持物貨的流通,維持這種商事的繁榮,那麼勢必要開闢新的商品,實際效果無傷大雅,但是利潤前景又足夠龐大的,茶葉自然是當然之選。

去年爆發於關中的那場瘟疫,在沈哲子看來就是一個絕佳的運作機會。河洛之地之所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也絕對不是因爲什麼靈丹妙藥又或葛洪醫術精深,就在於河洛有着高效且周全的防疫手段。

這一整套防疫措施,可以說是從沈哲子過江北上、大量招撫遊食難民,就開始進行鋪設。尤其早年中原大戰之後,河北百萬生民的遷徙,如果沒有配套的防疫措施,簡直就是災難。

茶葉對胡人而言究竟有着多大的作用,沈哲子不知醫理,也就難作盡述。但他明白一點就是,秦漢之際的匈奴包括目下的五胡,沒有茶葉哺養也沒有因此絕種,後來的契丹、女真大規模的採購茶葉,撐起北宋相當比例的財政,也沒有被養成天兵天將。

有的人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物大概也是如此。

無論如何,若是能將茶葉在胡人羣體中提前餵養成癮,意義都絕對大得很。要知道所謂的五胡,眼下還僅僅只是鬧騰起兩個,若能提前掌握這一外貿利器,無疑會極大的增強戰爭潛力。

0300 密謀琅琊王0910 一步不退0923 難食新稻1367 勢在必戰0680 通苑逞兇1169 老奴途窮0492 世說新語0566 五侯並舉0449 窮寇宜追1173 喋血上洛0988 人間豪富0371 爭執0842 江州地重1452 危城難入0482 世間獨一0203 大婚0165 與你偕亡0249 軍備井然0431 文法高義1483 典午歸命1302 狼子爭功0056 趁火打劫0595 長治江州1173 喋血上洛0231 不效宣文之虐0593 巴陵薄蓄0584 封樓0323 陶公家事1327 感天應命無標題0727 大控淮道0178 拜時之禮0715 城父牧所0075 生當做人傑0044 隱爵隱俸0520 生民有命0405 情難取捨0362 駙馬超凡0824 安石非良友1341 苦中作樂0534 檻下老犬0283 取而代之1115 遼事盡付0094 吳中少年行0059 士爲知己死0501 人心渙散0276 怒起殺人幾句閒話之於這本書的內核1267 長安市肆0855 三番四矢1053 在野黨魁0859 嗣傳有信0219 北地娘子1242 隴事難定1206 僞漢難王1184 助胡治史0929 淮南連騎0705 京府何鎮0825 君王厄難0615 風水流轉0943 老雀厭聲0088 臺中閒談1438 幼主奇貨1157 關中豪強0496 名父之子0132 厚禮0249 軍備井然1498 功爵分授0059 士爲知己死0391 有家難回0545 試箭1325 患難太子1162 襄陽羣情0147 贈金全義0217 幸得良配0318 殘破臺苑0514 冰火兩重1275 涼士入關1029 騎虎難下1044 通苑驚變0886 多線開戰0942 難作相忍1245 幼獅垂危0096 高築牆廣積糧0586 人言不足畏0981 庭下驚魂1150 館院英才0267 物議傷名1056 山河表裡0917 魏王石堪0041 名士養成記0470 元子途窮0350 交鋒1375 嘉賓辯賢0232 老朽無恥0700 少帥可憂0716 護軍可期0517 玲瓏心竅0228 供銷一體0294 老樹難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