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 軍法治家

“會稽局面新穩,我不能離開太久,明日就要返回山陰。”

等到沈哲子坐在自己身邊,沈充便開口道:“家中之事,我託付世儀打理,並不擔心。稍後六弟、九弟都會回武康,他們可以做世儀臂膀,維持家計。”

對於沈充的託付,錢鳳並不推辭,可見已經熟不拘禮,彼此家業相托,而老爹對錢鳳的能力也是非常信任。

“青雀,朱家之事,你可放手去做。有遲疑不決處,可與你錢叔父共商。就算出了紕漏,自有爲父爲你承擔,勿須束手束腳。”

沈充深信兒子的能力,索性放手任事,以做鍛鍊:“還有就是,你師紀國老仙去,詩書經學的課業,你先在族學裡聽講,年後我會給你延請高學博士講授經義。不可因爲庶務糾纏,就耽誤了經義正學!”

沈哲子聽到這話,心內不禁叫苦一聲。他心內雖然對國學經義充滿敬意,但並不覺得自己應該白首窮經。不過也犯不着因此事當面違逆老爹,陽奉陰違的本領,他也不需要去請教別人,就算老爹真請來授業老師,厚禮奉養,由其一邊玩兒去。

接下來,錢鳳攤開一卷籍冊,講述起這段時間所掌握的沈家產業狀況:“眼下庫中尚有米糧一萬五千餘斛,秫、黍、菽、菰之類合八千餘斛。明公今次運回兩萬餘斛,各莊園內蔭戶部曲繳糧歸庫,旬日之內,庫中糧可達六萬餘斛。”

沈哲子聽到這些數字,也是暗暗咂舌以致心疼,沈家眼下已是糧荒,掃掃庫底子居然還能湊出幾萬斛糧,可想而知,今年這大半年老爹敗出去多少家底!土豪任性,這脾氣都是海量錢糧堆出來的!

別的不說,單單爲謀反調集部曲家兵那萬餘軍隊加上民夫,幾個月糧食消耗只怕十萬斛都打不住。其後各方打點,錢糧更是水潑一般往外撒,單單捐輸送往建康和其他地方的糧食,就達將近二十萬斛!至於今年耽擱農事,田畝的歉收,又有十數萬之多!

心內略一算計,沈哲子就不禁感慨,幸虧他爺爺棺材板訂得嚴實,否則老爺子泉下有知他老爹幾年就幹掉老爺子積攢大半生的儲蓄,肯定要跳出棺材來破口大罵這個敗家子!

沈充卻無敗乾淨家底的羞慚感覺,只是沉吟道:“如此說來,年前用度倒是可以維持?”

錢鳳點點頭,在案上擺弄着算籌,一邊算一邊說道:“眼下各莊舂稅每日尚有千數斛進項,至於月下水弱止工,可得近萬斛。漁獵採集,禽魚菜蔬之類,尚可儲足萬石。只是進了冬月之後,生產便無以爲繼。”

這個時代封山錮澤,寒庶缺食,也不敢上山下澤漁獵取食。但沈家自然不在此列,自家莊園中便有大片河沼山嶺,當然不會放過這天地饋贈的食材寶庫。吳人飲食習慣,飯稻羹魚,製作魚鮓、魚乾之類技術都很純熟,可以較長時間保存食材。

但是兩晉之交也是一個小冰河時期,冬季酷寒較之後世有三四度的溫差,諸胡內遷與氣候關係很大。吳興雖處於江南,但冬天也很溼冷,戶外生產幾乎無以爲繼。所以冬天這幾個月裡,可以說只有消耗,沒有生產。

沈哲子認真傾聽錢鳳的講述,漸漸明白,眼下庫存看似不少,但真正大量的消耗期還沒到來。等到寒風凜冽時,沈家除了要滿足自家消耗,還要接濟其他跟在沈家後邊混的那些家族。比如餘杭錢氏、烏程徐氏等,這些家族都是沈家鐵桿盟友,不能置之不理。

如此算下來,十萬斛糧的缺口,已經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估算數字。如果今年氣候再惡劣一些,春暖延後到來,糧食缺口只會更大!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再加大力收繳蔭戶餘糧,私家不得燃竈開火,各莊飲食用度歸公調配。有犯禁者,世儀你不必顧慮,軍法處置!”

關鍵時刻,沈充不乏心狠手辣,不讓蔭戶儲糧,一方面是便於統一調配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對人口施加人身控制。困頓只爲一時,但如果人心浮蕩,流落出去,那就難辦了。明年開春後就算有田在手,也會因勞力缺乏而遲遲難以恢復元氣。

聽到老爹這舉措,沈哲子咂舌之餘,也發現自己頗有黑心地主的潛質。早先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大鍋開竈,工分計酬,對於解決眼下的困境是很有作用的。老爹既然已經想到這個法子,他便也不再多說。

“明公請放心,鳳既領命,當竭力維持,不使明公有後顧之憂。”

錢鳳沉聲表示道,言辭間頗有冷厲殺意,配合着疤痕交錯的臉龐,頗有猙獰酷吏風範。

交代完這些事情,沈充才放心下來,沉吟少許後嘆息道:“可惜會稽鑿渠之議,朝廷遲遲未有決議迴應,否則我家可不必如此窘迫。”

沈哲子聽到這裡,才明白老爹大力推動興修會稽水利除了爲國事計,內裡還不乏公器私用的念頭。興修水利工程,通常要在秋冬枯水農閒時,別的不說,這麼大的工程安排自家壯丁去上工就食,也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糧荒問題。

更不要說錢糧週轉之間,尚有大把可斡旋運作空間,老爹於任上推動此事,就算不需要直接中飽私囊,但借勢運作,自家這些糧食缺口要解決也不困難。

這個時代,果然不興純臣啊!

第二天一早,沈充便匆匆離開,率領一干部屬南下趕往會稽山陰任所。

沈哲子尚念着自己的蒸餾酒大計,隨後便也收拾收拾,跟錢鳳一起去了龍溪田莊。

龍溪田莊是沈家經營最久的莊園,往上追溯已經有數代歷史,原本只是武康山兩座山頭之間的一片荒蕪谷地。

經過多年開墾經營,興修水利,如今單單肥沃熟田就有幾百頃,規模幾乎囊括了武康山近半的區域,坡嶺果園,竹木林場,畜牧耕織,陶瓷冶煉,應有盡有,幾乎已經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近似獨立王國,乃是沈家最爲重要的產業。

錢鳳精通庶務,能力很強,到達龍溪莊園後便開始推行老爹制定的策略。其人精明幹練,終日以巾覆面,只露出一對略顯陰鷙的眼睛,讓人不敢輕視。

看到錢鳳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沈哲子感覺老爹將家事託付給他,也是知人善用。庶務上他並沒有多少插話的地方,便直接對錢鳳說:“請叔父幫我召集一批莊內精擅釀酒技藝的匠人,我這裡有些想法要試一試。”

錢鳳也是經歷王敦之亂的風雲人物,對於能夠周旋各方的沈哲子不敢小覷,當即便從各個莊園調來近百名有釀酒經驗的部曲匠人,供沈哲子驅使。

不過在讓沈哲子放手施爲前,錢鳳還是忍不住善意提醒道:“冬日新釀,確實可得佳品。只是眼下庫糧匱乏,並不能給小郎君供給太多材料。”

沈哲子笑着解釋道:“叔父不必擔心,我並不是要大興釀造。只是由別處偶得一發散古方,只要用現成的酒水做材料就可以。”

沈哲子的計劃中,確實不是以蒸餾技術大批量製造高度酒作爲飲品推廣,而是要將之作爲化解五石散毒性的奢侈救命品來包裝。

人的口味是很特殊的,哪怕在後世制酒勾兌技術已經成熟,濃香、醬香之類酒水也並不是人人皆嗜好。尤其在江南時下口味偏好或甜膩或清淡,那燒心辣的燒酒更不符合飲食習慣。

事實上有據可考的高度蒸餾酒技術在元代興盛,但當時人並不認可,認爲飲之皆昏厥,是有毒之物。哪怕到了明清時,酒水飲品仍然以重釀黃酒爲主流,而高度燒酒只在民間底層之間風靡。後世武松打虎所喝村釀,應是劣質黃酒勾兌燒酒,作者施耐庵已是元明時人。

時下人雖然放達嗜酒,但口味也就那樣,沈哲子並不奢望自己這技術能夠做出後世那種口味的酒水來,自然也就不奢望蒸餾酒能即刻風靡江南。所以定位與寒食散捆綁,走高檔奢侈藥品路線,散力鬱結無法散出?那就喝!

而沈家窖藏的各類酒水口味,也印證了沈哲子的這個想法。

單單龍溪莊園中窖藏的酒水就有幾十種,從原料上,米、黍、蔗、秫一應俱全,工藝上則有酒麴發酵、麴櫱發酵等。其他尚有特殊口味用途的,椒酒、桂花酒、柏實酒、鬆醪、茱萸酒等等。品質上則有齊酎之分,齊爲淺釀薄酒,酎爲重釀佳漿。

這些酒品,沈哲子全都挑出來,一一品嚐少許。

拋去那些節慶日要飲的椒、桂、菊花,還有所謂可延年益壽的鬆、柏等這些實在味道太古怪的不提。其他酒水口味雖有參差,但總體的特點是微辣綿長,甜酸皆俱。

薄酒甜味略大,哪怕是品質價格最高的酎酒重釀,也並沒有火辣辣的刺激。至於麴櫱發酵的酒,口味則更似於後世啤酒,只是要更甜一些。所謂的“櫱”,便是發芽的米麥。

時下的酒水味道就是如此,這更堅定了沈哲子的想法,將酒水蒸餾加工,當做發散瓊漿來包裝推廣。

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1427 坐困愁城1024 難求兩全0097 寒冬抱木死1016 物控南北0176 慧極而傷1216 夜幕殺機1334 破裂襄國0354 偶遇故人1253 帝王心事0942 難作相忍1234 五姓難大0959 毒士小計1055 人莫能阻0796 木秀於林1116 司空歸來1171 壯奪武關0803 意在丞相1117 抱薪燃膏1358 人間慘事0729 民心士氣0607 不復清白1032 與狼共舞1212 刑令之威1205 與敵同行1326 鬩牆在即0088 臺中閒談1023 忠親誠事0828 陳怨舊仇0464 東曹掾0882 攔師於途0782 雄破敵營0668 人命塞道0637 一語成讖0220 崔氏高賢1209 鄉士淺薄0680 通苑逞兇0708 汝南懸瓠0548 滿城失色268 報仇0003 門第之婚1462 三代不述,今唯論茶1196 小兒可恃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1149 勝武壯行0465 賀客如潮0843 攻守兼備0727 大控淮道0481 苦命娘子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0458 論交於途1235 天中壯美0594 攔江劫殺0616 高升在即1428 傾軋無度0437 臺中紛爭0013 名士雅量0371 爭執1177 慕容危亡0321 不爭即退0624 清水濯芙蓉0025 剛愎自用0931 不足與謀0577 都中亂鬥1082 大義在吳1135 諸葛伏法0958 八關告破0925 弄巧成拙0754 與民約誓0430 都中米貴0470 元子途窮0164 似勇實怯0751 進退維谷0180 大勢已定0386 第二戰場0503 大業名臣0952 圍殺賊軍0841 鄉叟閒言1255 興治之趣0798 弄巧成拙0845 官民共營0156 騎樹少年0167 施恩不求報1314 調虎離山0115 千金市骨0457 不敢待訟0793 羣情激涌0690 霸府雛形0325 首戰1483 典午歸命1411 不棄殘軀0584 封樓0622 朝見大典1346 歸途艱辛1337 佛蹤杳然1079 畿外逐殺0637 一語成讖0065 知面不知心1184 助胡治史0125 七娘難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