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財富自由,人越是滋生出其他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追求欲。
萊曼並不高尚,但作爲一個電影人,作爲兩個製作廠牌的老闆,能有機會通過作品闡述、表露某種態度,已經比太多沒有渠道,也沒有那麼廣的傳播條件的人好了無數倍。站在高位,有擔當纔是正常的。
比如,他的公司從不拍有政治風險與地域歧視的電影,也不會拍宣揚教派、信仰方面的宗教電影,甚至大部分時候,曼恩傳媒連NC-17的成-人電影(《本能》)都不拍。
商業與藝術,娛樂與深度,但更多的還是兩種皆有的作品,在娛樂大衆的同時,給予觀衆一些能夠回味感悟的點。
沙發上。
魯尼爾聽完大老闆的創作動機,很感興趣道:“聽着很不錯,你想過怎麼設計這個故事了嗎?”
“當然。”
萊曼從文件櫃裡拿出一小沓手稿,遞了過去,“框架我已經寫好了,剩下的需要你們編劇部填充。我的想法是把它拍成《黑鏡》那樣的迷你短片季,每集控制在45到80分鐘,具體時間不固定,背景也不固定,只是抓住黑色輿論這個元素展開編排。我自己設計了一集,剩下的你們看着寫,多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劇到時候會放到琥珀上推給那些付費會員看。”
《黑鏡》是BBC出品的英劇,第一季只有3集,但誕生了讓人津津樂道的首相日豬名場面,當然,這個主打荒謬科技主題的單元劇是這次琥珀購買片源的打包劇集之一,並且,琥珀還跟BBC簽署了獨家供源的合作協議,同時也是《權遊》上線BBC的一大誘因。
說起來,《黑鏡》去年年末還在英國電視圈火了一把,主要是立意很大膽,製作很犀利,所以,魯尼爾也不難理解大老闆對這個新劇的拍攝方向。
他接過手稿,掃了一眼封面的《頭條殺機》劇名,很快的瀏覽了第一集的框架,果然,同《黑鏡》一樣的黑色風格——
“一個明星離世,年僅28歲,吃瓜羣衆開始在網上悼念,這屬於聽到此類消息的正常反應。
但旋即,某電影爲了捆綁宣傳,說該明星有特殊性癖,是在家中玩得太嗨,SM致死,毫無疑問,如此勁爆的消息,社交網絡不出意外炸了,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生前還是個三線,死後能與一線拼流量的藝人,多好,多棒……”
某地下室的單間。
我們的主角,30歲的路易斯坐在二手電腦前跟完了這個反轉又發轉的輿論事件,知道了電影方靠着這個炒作吸引了大量吃瓜路人跑進影院去看該SM明星的最後一部作品,賺了很多的錢。
他很羨慕,他也有“美國夢”。
但作爲一個平時只能偷偷東西賣錢的窮屌-絲,他沒條件啊,不過看到這種被人一手策劃,靠故意引導吃人血饅頭,完事後主動出面澄清再吃一次人血饅頭,還能呼籲觀衆去看生前遺作,再賺一筆錢,然後出書《我與XX的共事的一天》、出個人傳記再再再靠着這個不幸的人離世催發的金礦賺錢,實在太爽了(沒有杜撰噢,網上這種事太多了,藝術來源於生活嗎,直接套用華納針對希斯-萊傑的營銷或許更能代入?)
自媒體真厲害啊,路易斯第一次興起了幹這行的衝動,他從沒想過能這麼“呼風喚雨,路人還主動配合”,他偷錢包,路人都不配合好嗎,被發現了,還得被暴揍,哪像這樣舒舒服服就有人送錢。
得,幹了。
路易斯花了大半家當買來攝像機以及找中介幫他在推特、臉書上認證了記者的名號,像獵狗一般的到處尋找“大新聞”。
很快,路易斯就嚐到甜頭,他晚上途徑某犯罪事件高發的街區,目睹了一起劫車槍擊案,受害人中了好幾槍,血流不止,在“自媒體人”本能的驅使下,他等到兇手離開,才湊上前拖動受害者女性的屍體,仔仔細細的拍了好幾張照,發在了自己的社交帳號。
於此,他小紅了一把,很多報社的官微轉載了他的報道,沒辦法,誰讓他拍的視頻更近、更血腥、更能引發轟動,爲此引流的流量讓他賺了2300美金……
與此同時,他的野心越來越膨脹,行事風格越來越大膽,最後他終於像當初看到的那個反轉事件一樣,策劃了一幢引爆輿論的話題……
魯尼爾合上劇本,嘆了口氣。
在這個故事裡,人命,不過是製造大新聞的工具,媒體行業對流量的盲目追求,纔是本源。
視頻合法性?屎。
受害者家屬的感受?屎。
新聞倫理道德?屎。
除了需求被追捧的新聞話題,其他都是屎。
可以說,《頭條殺機》的核心就是如此,刻意諷刺的諷刺——
面對一些聳動的消息,誰都會好奇。作爲常人,好奇是本能。
但媒體的專業不就體現在,要以事實解答羣衆的好奇嗎?
而《頭條殺機》卻想說的是,爲什麼不以好奇回覆好奇吸引更多的眼球呢。
“這個介入點和表述視角很棒,我都看得手癢癢了。”
魯尼爾像是嚐到了什麼美味一般,眼神放光。
不光他,跟着看了一段的沃雷克也有些佩服這些想法。
“哈,把這個寫出來,後面換幾個角度,以吃瓜路人和策劃人等視角寫幾篇相同元素的故事,整合到一起就是一部上線的劇集了,第一集我來拍,後面各單元再找其他的導演。”
萊曼說着自己對這個迷你單元劇的企劃,“拍出來花費不會很高,相應的人選做份篩選門檻發給那些經濟公司,等我過幾天騰出功夫就啓動吧,我拍完這點戲,再來拍《我不是藥神》。”
……
劇情的描述有點熟悉是不是?
《頭條殺機》第一集的模板是按14年《夜行俠》改的,畢竟《夜行俠》最大的缺點就是敘述鋪墊有點枯燥,比較勸退觀衆,簡單點,它的脈絡拉得太長了(花了8500萬,全球4000萬票房),所以萊曼對它做了加工,去掉一部分的支線,專注輿論引導這個主題,直接用短而快的黑色結局告訴觀衆網絡世界,更需要一顆分辨的心。
而比起電影需要觀衆花錢,上線琥珀變成單元劇的好處就是那些已經訂購了包月服務的會員本就存在內容需求,大大擴寬了觀衆門檻。
片庫獨家劇源,能起到留住用戶的作用就夠了,都不需要多,都很能體現出價值。
很簡單的一個事實就是,文藝片和那些不那麼大衆娛樂的電影在流媒體平臺的表現遠比院線突出的多,因爲這裡面存在一個價值衡量的關係。
對觀衆來說,你讓他花7到8美金去電影院看一部比較有深度的電影,他會覺得不值得花這筆錢,就不看了,但放在流媒體,尤其是本身已經花了錢包月或年度大會員的那部分人,錢已經花出去了,不看也是浪費,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他們的包容性要大的多。
這也是奈飛冷門電影推薦機制能夠取得成功的內因,琥珀同樣見效。
第二天中午。
當布萊恩和羅恩等琥珀高層知道這份項目企劃後,比起大老闆出於有些細膩的電影人情懷,他們想得要更現實的多。
《頭條殺機》的創作內核深不深刻?深刻。
某些方面這個單元劇所承載的東西比《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所表述的牛仔精神還要讓人動容,因爲它直接展示了傳媒業“刀口舔血”的黑暗面。
用極端對立的角色魅力,賦予劇情脈絡獨特的觀賞性。
但正因爲深刻,它註定不是那些看了會讓人多巴胺分泌,主打節奏、視效,會被更多人買帳的項目企劃。
當然,它也不會差到哪去,劇本的底子在,是好劇本,他倆要做的只是篩選好用戶,等到劇集上線時能做到垂直推薦給有類似口味的觀衆用戶,並做好技術和檔期的預熱支持。
“總之,我們又有活幹了,本打算讓《美恐》4月播,現在看來,6月播或許更好。”
布萊恩仔細過問了大老闆的拍攝計劃後,做出安排道:“到時候把這個迷你劇和那些新購進的片源呈一個週期分批次上線,引流最大化。”
“嗯,技術方面沒問題,我們已經在準備了。”
而在另一邊,忙完這些,萊曼很快動身去往AMC位於紐約的總部,在那裡,他們將會召開一個記者會。
2012年,3月6日。
穿着得體的萊曼站在大老王同志的右手邊,面露微笑。
底下,被邀請而來的衆多媒體和財經記者閃光燈瘋狂亮起,晃得人失神。
沒辦法,這新聞實在勁爆,誰能想到一家內地集團大手筆買下了北美院線市場排名第二的連鎖院線集團,乃至說陪伴了很多美國觀衆觀影回憶的品牌。
初聞這個消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看着AMC的主席與大老王握手,真的宣告這個事的真實****案再無任何質疑。
“我記得我們一起合作的《猩球崛起》定在今年6月?”
萬D影視的副總裁小聲問道。
“是的,這是已經說好的事。”萊曼回答。
對方笑了笑,顯得心情很好。
是啊,對環球和螢火蟲來說,這只是一個合拍項目,但對於萬D着手規劃的影視方向來說,卻是他們進駐製作端的一次嘗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
他們當然期待。
“請。”
AMC主席,噢,不,前AMC主席,象徵性的把一份文本攤在記者面前,然後對着記者們微笑。
簽完後,兩人又在鏡頭前握手,繼續微笑。
早成定局的事,作爲未上市公司,AMC與萬D只要想隱瞞交易細則,完全可以做到,但沒必要不是嗎,這麼大個噱頭,不去刻意宣傳都顯得萬D純善,當然,萬D肯定不純善就是了。
他們選在這一天公開,不也是存着爲某些東西鋪路,比如消息傳回內地,進一步增加拿到引進權力的籌碼,這也是大老王專程飛來紐約,還接受了時代週刊採訪的原因,他就是要把這件事的影響力拉大一些。
“我非常看好院線市場,我在內地也有自己的院線品牌,收購amc,是出於對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
提問:但過去兩年全球的院線經濟形勢都在走低,AMC不就是因爲爲了擁抱巨幕和3D放映規格,資金鍊才斷的不是嗎?萬D在此時選擇併購是爲了抄底,還是有其他考慮?
王同志:作爲一家企業,對於海外併購絕對不能有任何抄底心態,抄底本身就是一種賭博,可能抄到底也可能抄到頂。
我們從2010年就開始運作此事,爲的只是把院線品牌做大做強,萬D的產業歸納起來只有三種,商業地產、文化產業和零售百貨。
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在這三個行業內都要做成世界龍頭企業。
現在來看,文化產業要想做成世界龍頭難度最大,我認爲這個行業要做大就必須依靠併購。這也是2年前就接觸AMC的原因。
提問:根據AMC放出的公開數據,他們的各種負債疊加已經接近20億美金,您如何評估AMC的負債情況?
王同志:外界對於企業估值存在誤讀。我發現有些財經引導報道了AMC的估值爲15億美元,萬D以26億美元買入,說我們溢價率是73%,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
AMC不是上市公司,何來溢價之說?
其次,這個估值是5家持股基金去掉公司負債之外,只針對股份資產的估值。從我們的角度看,15億美元的估值加上近20億美元的負債才合理。
可以透露的是這次併購我們是有相當大的折扣。老王一副賺到的表情JPG。
我們的併購看重的是兩地所互相補充,一個是最大的市場,一個是最大的成長型市場,兩者相融合一定會出現新的價值。
大老王一如既往的霸氣,面對美帝採訪同樣不緘默。
當然,自交易披露之後,一些人已經瘋了。
“華-國企業拿下AMC?這個世界怎麼了,不僅日本人可以進入我們的市場,連華-國也隨意進入,這是入侵!入侵!我嚴重建議有關部門介入,重新審覈這樁交易案。”
只可惜,所謂的仇視在資本面前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