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洗禮

荊棘城的塔樓位於城市的中心位置,荊棘城有兩座標誌性的建築,一座就是位於荊棘城最西部,和外牆連接在一起的荊棘堡,荊棘堡既是鐵荊棘家族所在地,也是抵擋侵略的先頭堡。當這裡還是前線時,鐵荊棘家族就是依託這座城堡,擋住了一波又一波的獸潮和獸人的進攻。

另一座就是中心塔樓,相傳六百年前這裡還是一座殘破的小村莊,時時面臨魔獸和獸人的侵襲。鐵荊棘家族第一任家主來到這裡,一邊率軍作戰,一邊建立了瞭望塔,每當敵人來臨,響亮的鐘聲就會提醒大家準備作戰。

大自然的弱肉強食在西境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同種族爲了在這殘酷的環境裡生存下去,拼死相互廝殺着。人類每一個據點、每一條商路、每一片耕田都是犧牲和眼淚換來的。異族不會因爲憐憫而主動離開,只有讓它們敬畏,讓它們將對人類的恐懼刻進骨子裡,隨着血脈一代代繼承下來,它們纔會承認失敗。勝利者留下來,失敗者只能默默地舔舐着傷口,流浪去陌生的地方。伴隨着死亡和戰鬥,一座座的城市矗立起來,人類的西境終於建立了起來。

隨着鮮血的浸染和時間的流逝,小村莊慢慢變成了西境的首府,瞭望塔也變成了中心塔樓,塔鐘也就爲了報時早晚敲響兩次,已經很久沒有敲響七次了。

八位教廷騎士簇擁着一輛馬車進入城市。騎士肅穆而馬車樸素,沒有大肆聲張,也沒有威嚴的儀仗,主教大人的到來顯得有點波瀾不驚。梅耶主教坐在車內閱讀着聖典,他並不指望公爵夫婦會到城外迎接他,不過當他聽到七聲鐘響,心裡還是有點高興,公爵夫婦有心了。

聖教的威嚴深入人心,不過帶領人民衣衫襤褸開拓出西境的鐵荊棘家族同樣威望卓著,不知是不是默契,西境大教堂並未建立在荊棘城,而是坐落於西境東面的落葉城,歷代紅衣主教也都住在那裡。主教大人並不常來荊棘城,不過這一代公爵夫婦都是虔誠的信徒,鐵荊棘家族與聖教的關係也就溫和起來。

當聖教的車隊在街上穿過,荊棘城時刻不停的喧囂聲都靜下了幾分,人們蜂擁而來卻又敬畏地讓開一條道,不少人躬身向着馬車上雕刻的聖徽致意,更有許多人閉眼祈禱起來,聖教的威嚴在此刻顯露無疑。就這樣,車隊在人們的注目中緩緩地駛向荊棘堡。

公爵夫婦帶着重新換洗過的艾爾在城堡門口迎接主教大人的到來,艾爾帶着好奇注視着這位紅衣主教大人。梅耶主教一身白色的聖袍,胸前掛着銀十字,顯得高而消瘦,與普通老人一樣,歲月在他臉上雕滿了皺紋,略微拉長的臉頰顯示出這位老人平時並不愛笑,不過此時,主教大人臉上帶着一抹溫和的笑容。不要小看這位看似其貌不揚的老人,位於中央聖輝之境的聖教是由教皇親自管理,也就是說除了那位神秘的異端裁判所所長,分別管理東南西北四境的四位紅衣主教大人就是聖教,這一龐大勢力的頂端了,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公爵夫婦夫婦將梅耶主教迎入大廳,沒有萬人矚目的盛大典禮,也沒有其他貴族見證的隆重觀禮,就在這座荊棘堡裡的衆人的陪伴下,艾爾開始接受洗禮。

Www• TTKдN• CΟ

主教大人將銀盃中的聖水灑在艾爾頭上,接着在做了番禱告後將右手食指頂在艾爾額頭上,喝問道:

“神說,血脈高貴者,乃神明在地上的選民,不可妄言,不可妄行。艾爾,你能否做到?”

“神說,世人皆有原罪,神明賜予世人戒律,你當敬畏它,遵守它,不可觸犯它。艾爾,你能否做到?”

“神說,我愛世人,世人愛我,敬我、愛我、守我,我當賜他光明。艾爾,你能否做到?”

穿越前,作爲一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大學生,艾爾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然而穿越到這個奇幻的世界,特別是接觸到聖教,艾爾不可避免地懷疑過這世上真有神的存在。然而前兩世,在災難中艾爾無數次見過受苦的人們向神明祈禱,甚至艾爾自己也祈禱過,而神明卻從沒有迴應過,這使得艾爾心中偏向無神論更多。

但無論心中怎麼想,這時的答案只有一個,艾爾一臉堅定而又虔誠地一一回應了這三個問題。

梅耶主教滿意地點點頭,是一個虔誠的孩子,與公爵夫婦一樣,這點很好。

“虔誠是最高貴的品質,讓你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能做,孩子,神明會關愛你的。”梅耶主教慈祥地對艾爾說,接着拿下自己掛在胸前的銀十字,遞到艾爾手中,鼓勵道:“捏着這十字,集中注意力進行禱告,其他什麼都不用想。”

艾爾知道這是測試自己的神術天賦,深吸了一口氣,集中精神開始禱告。上一世自己主修神術,如何釋放神術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然而無論艾爾如何集中精神,如何進行禱告,過了許久,銀十字都沒有放出一點亮光。

本來就安靜的荊棘堡更顯得沉寂,所有人都明白艾爾恐怕是沒有神術的天賦。

愛德華公爵有點失望,不過當他看到公爵夫人疼愛的神色,也就釋懷了,“侍奉神明的騎士已經有夠多的了,但鐵荊棘家族的繼承人只有一人,這或許並非不幸。”公爵大人心想。

梅耶主教打破了沉寂,他撫摸着艾爾的頭慈祥地說道:“孩子,不用灰心,這並非你的虔誠不夠,而是神對你的考研,只要用心侍奉神,神總會將目光投注到你身上。”說完將自己的聖典送給了艾爾。

艾爾沉着臉接過聖典並向主教大人致謝,聖典看起來整潔而沒有一絲褶皺,明顯經過精心保管,而泛黃的表面顯示出這本聖典有一定的歷史,而主人經常翻閱它。

翻開第一頁,就可以看到人們耳熟能詳的聖典六誡:

第一條、神明的威嚴至高無上。

第二條、聖教是神在地上的代行者,不可褻瀆。

第三條、元素是神明給予世間的恩賜,當滿懷敬畏地使用,而不可妄加探求。

第四條、血脈高貴者,乃神明在地上的選民,不可妄言,不可妄行。

第五條、人生來有罪,當時時洗禮自身,脫離罪孽。

第六條、匡扶正義,剷除奸邪,聖光所至之處,黑暗無所遁形。

雖然身體是小孩,但靈魂的成年人的艾爾自然不會被這點挫折打倒。不過艾爾仍然滿心沮喪,因爲這個結果似乎印證了一個艾爾在心中壓抑了許久的猜測:自己每次死亡,都會失去一項天賦。第一次死亡重生後自己失去了身體天賦,這一次自己失去了神術天賦。當然還可能每一次死亡,隨機失去一項天賦。但不能心懷僥倖,幸運女神並不會眷顧所有人,相反厄運女神卻總是注視着你。所以如果這一世不能成功,即使能再一次重生,可能也會變成一個廢人,想到這一點,艾爾心中更是沉重。

梅耶主教看着眼前沮喪不已的小孩,沉默了一會,對公爵夫婦說:“我很喜歡小艾爾,如果可以的話,讓小艾爾隨我去落葉城的大教堂學習聖典吧。”頓了頓,梅耶主教意味深長地說:“只要心懷神明,即使不通神術,也會有遠大前程。”

公爵夫婦驚訝地對視了一眼,他們當然聽出了梅耶主教的言外之詞:他想收艾爾做教子。“您能這麼看重艾爾是這孩子的榮幸,但是這孩子剛出生時就有教父了。”公爵大人不無遺憾地說道。

梅耶主教有點意外,但並沒有多問。旁邊的艾爾則有點迷糊,“我竟然有個教父,可父親母親從沒和我提過。”主教大人並沒有在荊棘堡過多停留,坐了一會就告辭了。公爵夫婦帶着艾爾送梅耶主教到城堡門口,愛德華公爵夫人致謝道:“無論如何,您今天的善意鐵荊棘家族絕不會忘記。”雖然是女性,話裡卻透露着堅不可移的決心。

就這樣,主教大人靜悄悄地離開了荊棘堡,正如他靜悄悄地來,只是比來時少了一部聖典。

晚宴時,艾爾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父親,我的教父是誰,是怎樣的人?”

公爵大人聽到這個問題,臉上流露出緬懷的神情,隨即又一聲苦笑:“他是什麼樣的人,實在是不太好說,你也不要多問,過幾年你就會見到他。”聽了公爵大人的話艾爾更加好奇,不過他也沒有多問,因爲還有更重要的問題等着他考慮。

一夜之後,艾爾向公爵夫婦提出了一個讓他們震驚的請求:“我要學習魔法。”

要知道鐵荊棘家族十代家主,他們的畫像都懸掛在城堡的陳列室裡,有的身穿軍服,有的身着禮服,也有的一身聖袍,甚至還有學者打扮的,可沒有一幅是身穿法袍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兩位陛下第五百七十四章開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鐘聲第七章學習第四百二十章兩全其美第三章洗禮第四百章回家第六十七章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密室第三百九十八章阻止第三百五十四章回家第一百五十七章潛能貼片第十九章美好第二百十一章麻團第五百四十八章追捕第五百二十三章同胞第六章魔法第一百五十二章優秀而不偉大第三百八十三章信仰第二百九十五章釋放第一百八十三章捕獲第五百三十一章餞別第十四章聲音第三百一十八章擠壓第五百零一章舞會第一百八十五章攔車第四百零四章薩魯曼第一百六十五章孤兒院第五百三十一章餞別第二百四十一章泥濘流沙第一百一十八章血液的研究第一百一十四章將魔法作爲商品第二百七十七章寢宮第五百四十三章法師第四百零八章索隆.沃克華茲的真實身份第四百二十二章爲我而鳴第三百九十三章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第二百五十章中央銀行第一百七十九章解釋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謀而合第五百零九章潛入第一百一十二章製造真空第五百五十五章倉庫第三百三十一章罪證第四百一十五章等待第三百零三章調查第三百三十七章打架第三百三十五章不做選擇的權利第一百一十三章將信仰交於魔法第四百七十章入宮第二百七十四章終歸會死第三百六十三章熒光麥第八十三章公主拜訪第六十七章公主第二百七十五章內鬼第四百二十一章墮入地獄第三百四十八章神術?魔法?第三百六十三章熒光麥第四百一十六章三皇子駕到第四百一十二章供詞第一百七十六章菲特.潘德拉第九十八章法師協會第二百三十九章失敗者第三百五十三章計劃第五百二十一章牆頭草第二百十八章長老院的麻煩第四百十一章經過第二百六十七章秘衛的阻擋第一百五十七章潛能貼片第二百八十三章艾爾的推斷第五百二十九章兩軍對壘第四十一章到達獸人部落第四十一章到達獸人部落第五百六十七章地獄第二百九十章判罪第二百六十章囚禁第一百九十七章一樓第一百九十二章秘密集會第三十八章去雪原第三百六十章石梯第二百六十五章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四個問題第二百十二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四章公主第三百九十六章伯勞族長第二百七十章王后第四百八十一章施展神術第五百四十七章屍體第四百六十三章分田第一百五十一章對於大爆炸的探討第一百四十八章歷史的記載第三百零三章主教召集第二百九十五章釋放第二百零二章敬畏第四章扈從侍衛第三百七十一章成功第五百八十一章開戰(八)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帝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聖教,被人憎恨,被人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