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對抗的集團

在20世紀50年代末,也就是艾森豪威爾總統任期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愛荷華的農場主或者辛辛那提的技術熟練工對臨頭大禍毫無察覺。

但是那時,紐約面向國際的銀行已經開始準備放棄在美國的投資,轉而投向國外的新市場。

亨利-福特曾經聲明,他很樂意支付行業內最高的工資,出售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在這一過程中他成爲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這一切都必須通過最先進的技術才能實現。

不幸的是,到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大多數有政策影響力的組織已經忘記了福特的訓導。

他們過於迷戀商人們賤買貴賣的遊戲規則,希望能賺快錢。

到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公司已經不對以下領域投資了:

重建美國城市。

培養更熟練的勞動力。

建設更現代化的生產工廠。

改善國民經濟。

相反,美元流出美國,流向了西歐、南美和亞洲新興經濟體,去爭奪這些地區價格便宜而且已經投產的工業公司。

在福特汽車公司,到20世紀50年代末,會計師出身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就已經接管了公司。

1957年危機之後,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工業和銀行開始追隨英國模式的工業政策,在產品質量方面的系統欺騙成爲當時的流行趨勢。

米爾頓-弗裡德曼以及其他的經濟學家更喜歡把這一現象稱爲--貨幣主義,但是,它本質上就是英國1846年後的賤買貴賣方法進入美國生產領域後的翻版。

爲手藝而自豪和追求工業進步開始讓位於公司的財務利潤底線——每隔三個月就要爲公司股東計算的一個指標。

美國人只需要觀察自己的家用汽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1957年之後,底特律不做必要的改進,不使用現代化的工廠設備,也不提高技術生產力,而是開始投機取巧。

到1958年,通用汽車公司雪佛蘭牌汽車使用的鋼材量只有1956年的一半,不用說,結果必然是公路死亡率劇增。

國內鋼鐵業的狀況也反映了這一巨大下降,美國鋼廠1955年生產的鋼材中有1900萬噸用於汽車生產,但到了1958年已經降到1000萬噸。

到20世紀60年代初,對通用汽車有利的因素逐步變成對美國和全世界來說都是有害的了。

1958年,美國工人購買雪佛蘭汽車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錢。

麥迪遜林蔭大道上華而不實的廣告,採用巨大鉻合金進行裝飾,以掩蓋事實真相。

美國工業已經陷入系統自殺,那就是欺騙消費者,以彌補下降的利潤。

但是,就像一個從20層樓落下的醉漢,剛開始他以爲自己是在享受自由飛翔。

大多數美國人意識不到,20世紀60年代的後工業走向對以後10年甚至20年的真正含義。

美國的美元戰略背後的構想,也只有少數內部人士才瞭解其間的聯繫。

英美金融機構中某些有影響力的人士已經制定了再次製造強勢美元的計劃,這也是爲了增強自身在世界上的相對政治實力,但恰恰在此時,他們似乎也處於註定的失敗之中。

索爾茨約巴登秘密會議的目的,不是爲了阻止可能產生的石油價格波動,而是爲了操縱即將產生的石油美元洪流,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後來稱之爲石油美元潮的再循環過程。

這位來自代表美國的發言人對大西洋-日本的能源政策闡釋得十分清楚。在描述了未來世界石油需求將由少數幾個中東產油國來供給的前景後,發言人預言:“石油進口成本將大幅度提高,石油消費國的貿易平衡將遭遇巨大困境。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家空前的外匯盈餘積累將導致嚴重後果。”

該發言人還補充道:“在石油出口國、石油進口國、石油生產國、國際石油公司的所在國以及石油生產和進口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之間,政治、戰略和權力關係的全面調整剛剛開始。”

他隨後預測,歐佩克的原油收益將提高四倍以上,上漲幅度正好和基辛格即將向伊朗國王提出的要求一樣。

彼爾德伯格會議

美國政府人員

亨利-基辛格--國務卿

喬治-舒爾茨--助理國務卿

詹姆斯-亞金斯--白宮及美國國務院能源專家

參議員約翰-陶爾

參議員傑克遜

衆議員約翰-卡爾福

金融人士和其他人士

唐納德-庫克格拉漢姆-艾利森

奧斯本-艾略特羅伯特-亨特

理查德-霍爾布魯克羅伯特-鮑伊

安德魯-海克爾羅倫特·安德森

凱瑟琳-格雷厄姆

哈克斯-弗蘭克爾哈維-布魯克斯

弗羅拉-劉易斯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

湯姆-威克爾威廉-邦迪

羅伯特-謝策爾卡羅爾-威爾遜

米麗婭姆-坎普斯斯坦利-霍夫曼

帕特莉西亞-哈里斯

改善能源進口國之間關係的任務應當從歐洲、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磋商開始。

這三個地區代表了世界60%的能源消費,而且它們的能源產品貿易總量在世界上佔更大的比例,因爲世界上80%的能源產品除了華夏聯邦都出口到這三個地區。

合作的另外兩個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對世界的責任。

首先,不管是能源危機還是能源增長都可能不可挽回地危及自身本來就沒有多少資源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其次,石油生產國對金融資源的濫用或控制不嚴完全有可能使世界貨幣體系無序化並遭到破壞。

合作的總則和限制:在歐共體有一個非官方的共識,那就是歐洲樂意與美國和日本開展能源合作,主要是解決進口國之間的惡意擡價等問題。

石油進口的成本將大幅度提高,暗示了石油消費國家的貿易平衡將遭遇困境。

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家空前的外匯盈餘積累將導致嚴重後果。

在石油出口國、石油進口國、石油生產國、國際石油公司的所在國以及生產和進口石油的國家石油公司之間,政治、戰略和權力關係的全面調整剛剛起步。

兩段摘自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在瑞典索爾茨約巴登會議中的機密協議。

請注意會議討論了石油生產國對金融資源的濫用或控制不力完全有可能使世界貨幣體系無序化並遭到破壞的危險。

第二段摘錄談及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巨大增長。進口的成本將大幅度提高。

稍後在討論中公佈的數字預示了歐佩克原油價格將近四倍的增長。

參加索爾茨約巴登會議的有:

大西洋裡奇菲爾德石油公司的羅伯特-安德森。

BP公司董事長格林希爾勳爵。

歐洲債券創始人、瓦倫堡集團的埃裡克-洛爾。

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的喬治-波爾。

大通曼哈頓銀行的大衛-洛克菲勒。

即將成爲卡特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布熱津斯基。

意大利企業家吉安尼-阿涅利。

德國企業家奧托-沃爾夫-馮-阿梅羅根等。

彼爾德伯格會議的日程是由羅伯特-墨菲準備的,1922年時他是美國駐慕尼黑領事,第一次見到阿道夫·希特勒,就立即向華盛頓的上司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墨菲後來作爲政治顧問推動形成了戰後的對德政策。

在索爾茨約巴登提交了能源報告的瓦特-利維,與七姊妹石油公司有着密切的聯繫。

1948年,作爲馬歇爾經濟合作計劃管理辦公室的石油經濟學家,利維極力阻止政府對石油公司的定價進行調查。

與會者會議委員會名單

主席--伯恩哈德荷蘭王子殿下

歐洲榮譽秘書長:恩斯特-範德伯格

美國榮譽秘書長:約瑟夫-約翰遜

榮譽財務官:弗裡茨-卡斯滕

委員

喬瓦尼,阿涅利--意大利

羅伯特-安德森--美國

喬治-波爾--美國

威爾弗德-鮑姆加特納--法國

弗雷德裡克-貝內特--英國

塞拉哈丁-貝亞茲特--土耳其

努裡-伯奇--土耳其

埃爾林-比吉奧--丹麥

安德斯-比奧加德--瑞典

馬塞爾-波堤克斯--法國

波吉特-布魯爾--德國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美國

威廉-邦迪--美國

西塔迪尼-塞西侯爵--意大利

埃米利奧-科羅多--美國

迪安-阿瑟--美國

埃裡克-德雷克爵士--美國

羅伯特-杜奇--意大利

拉法葉-吉魯提--意大利

一年一度的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會議最早開始於1954年5月,當時在極爲保密的情況下,一個由親英派人士組成的集團指定了第一次會議場所——埃亨附近的彼爾德伯格酒店,會議因此而得名。

這個集團的最初成員包括喬治-波爾、大衛-洛克菲勒、約瑟夫-雷廷格博士、荷蘭王子伯恩哈德殿下以及喬治-麥基(美國國務院幕僚,後來成爲美孚石油公司的高級執行官)。

歐洲和美國的頂尖精英常常聚集在彼爾德伯格年度會議上進行秘密協商和討論政策問題。

一致協議形成了,但他們私下討論的機密卻並未透露,這是彼爾德伯格會議戰後英美政策形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顯然,彼爾德伯格聚集的巨頭們在5月份作出的決定是,要發起一次對世界工業增長的巨大打擊行動,使權力的天平重新偏向英美的金融利益集團和美元一邊。

爲了這次行動,他們決定使用他們最具威力的武器——對世界石油流通的控制。

彼爾德伯格的政策是引發全球性的石油禁運,以此來大幅度提高世界石油價格。

自從1945年以來,由於美國的石油公司主導了戰後石油市場,美元作爲石油標價的標準貨幣已經成爲國際慣例。

因此,世界油價的突然急劇上漲,意味着購買這些石油的美元需求量也同樣在全球急劇上升。

這是一個以倫敦和紐約爲中心的利益集團,有史以來,從來沒有哪個利益集團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控制力達到如此強大。

英美金融利益集團對石油的控制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們清楚地知道,它們的方式之所以如此強蠻,是因爲它們有先天的優勢。

第633章 司令部日誌五第177章 必須保證三第352章 全球追殺五第74章 使人思考的書三第218章 海盜分析一第585章 華裔記者二第292章 接上關係第549章 沒想到第132章 最後的清除二第537章 總結會第482章 突飛猛進第219章 海盜分析二第117章 復興公司故事九第180章 只是開始第477章 另一觀點第626章 戰鬥的記憶十三第11章 加裡曼丹三第545章 海戰一第552章 學習指揮第443章 初步摧毀第373章 大隊長日記五第61章 伊朗一第341章 按部就班第78章 使人思考的書七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560章 納米比亞三第487章 我們也可以第2章 最後一戰一第50章 服罪 愛情第225章 審判之後二第518章 按計劃第498章 計劃的理由第238章 細節問題第512章 更激烈纔好第155章 新東南亞戰爭第249章 定位者第337章 歷史三第553章 相信自己第50章 服罪 愛情第493章 陸戰爭論五第632章 司令部日誌四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35章 馬達加斯加四第553章 相信自己第1章 斯里蘭卡第332章 貧富看法第382章 驚天計劃第280章 我的心碎了第208章 國策貫徹五第86章 馬六甲獨立一第263章 小意思第60章 索馬里二第252章 未雨綢繆第189章 肌肉男一第315章 割地三第387章 只是一半第379章 災難二第547章 航母生涯第444章 有了藉口第341章 按部就班第527章 第二架第491章 陸戰爭論三第477章 另一觀點第596章 預警機日機五第60章 索馬里二第586章 英勇和悲壯第302章 沒看出來第526章 第一架第339章 就職演講一第479章 方法第197章 國家戰略三第4章 南華聯邦共和國第522章 基本成功第318章 誰更殘暴第392章 競選演講一第340章 債務危機三第563章 不是單打獨鬥一第274章 到了第469章 早已埋下一第15章 亞齊三第594章 預警機日機三第42章 飛來橫禍第185章 武器出口一第98章 東南亞記憶四第549章 沒想到第271章 私人島嶼第539章 堂堂正正第168章 該來的總要來五第150章 剛果報告三第402章 折中方案第197章 國家戰略三第519章 更加慘烈第620章 戰鬥的記憶七第600章 預警機日機九第289章 尼日爾三角洲一第580章 肅清納米比亞一第119章 南亞之役一第83章 你的認識二第587章 士兵之歌第89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