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聯邦共和國首先選擇的前進基地是原印尼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東南羣島--努沙登加拉羣島。
這個羣島包括西起巴厘島、東至帝汶島的兩支島弧,東西長約1600公里,總面積88488平方公里。
其中有活火山約20座,地震強烈。
這裡幹雨季分明,民族與生物種具有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成分。
努沙登加拉羣島分爲三個地區:巴厘島,西努沙登加拉以及東努沙登加拉。
它包括的主要島嶼有巴厘島,龍目島,松巴哇島,佛洛雷斯,阿勒島以及帝汶島。
南華聯邦共和國首選的目標是--帝汶島。
弗依洛若高地,位於帝汶島最東部,是最大的平坦地貌區域,其海拔向南逐漸下降,由700米降至500米,但因爲區域廣大,不易覺察。
這片平地主要由巨大的珊瑚巖構成,它周圍還有3片平地環繞,北部的納依,中部偏西的羅斯帕羅斯和南部的勒勒。
島的北部還有一些平地,大小不一,較大的一處位於包考,其地建有小型機場。
另一位於拉噶,均是珊瑚巖形成,也因此儘管面積廣大,卻土地貧瘠,難於耕種。
另外拉烏登和包考之間還分佈着一些沖積平原。
其他一些平原面積較小,代表性的有馬拉篤篤和帝力。
帝汶島南海岸則分佈有大片平原,起自維格格,即便是最狹窄處的洛勒也比北部平原寬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斯,有南拉克羅河流經此地。
而帝汶島的北海岸,陸地多陡直插入海中,邊緣十分粗糙,很難找到適宜作爲港口的地方。
海岸朝向太平洋,水勢平緩,土著人稱其爲女人海,但海水深度離開海岸後迅速增加,離岸10公里處水深已經超過1000米。
帝汶島北面有韋塔海峽和翁拜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其寬度可以保證核潛艇經常出入這裡,而這裡的水深保證了其隱蔽性,這足以說明這條航道的重要戰略地位。
帝汶島最適宜作爲港口的地點只有帝力這個地方,珊瑚礁岩緩衝了地形的劣勢,形成兩個天然出入通道。
另外,包考和歐庫西也可作爲吃水較淺的港口,但後者容易受到西北季風的襲擊。
帝汶島的南海岸基本上沒有適宜的地點作爲港口。
帝汶島位於努沙登加拉羣島(小巽他羣島)的最東端,形似一柄短劍,劍鋒向南面對印度洋的安汶海,向北嵌入太平洋的班達海和韋達海峽。
努沙登加拉羣島是馬六甲海峽向東南方向的自然延續的兩條島弧,在北面拱衛澳大利亞大陸。
這裡屬於衆所周知稱的南洋羣島,又稱東印度羣島或馬來羣島,包括菲律賓羣島、大小巽他羣島和摩鹿加羣島。
地質學上,南洋羣島大部分處於構成亞洲南緣的造山地帶,爲喜馬拉雅造山帶的一個部分,至今仍然活躍。
這一活躍的造山帶,西起蘇門答臘,向東延伸至爪哇、巴釐、帝汶等島,然後繞過班達海,轉向西經過蘇拉威西,再向北推進至菲律賓。
沿線形成一個曲折不斷的大島弧,弧上多火山,弧外爲海溝,弧下是地震帶,是亞歐、印澳、太平洋三大板塊交匯之處,地質狀況及其複雜。諸島均有豐富的礦產和石油資源,也正是由於其複雜的地址背景所致。
由於被大陸和島嶼環繞,帝汶島雖然身處大洋,卻絕少被颱風、海嘯等災害光顧,惟地震頻發。
在大航海時代,這裡是令無數航海英雄魂牽夢繞的香料羣島上的一環,以盛產檀木和檀香著稱。
但是,留給南華聯邦共和國進攻部隊的難題很多,帝汶島仍然沒有建立起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通訊、能源等的框架體系,甚至不能提供清潔用水。
這個島沒有製造業,所有工業產品完全依賴進口,僅有的爲數不多的加工業也只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
一般將帝汶島經濟視爲農業經濟,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劃爲農業人口,而實際上帝汶島根本沒有成規模的農業,糧食完全不能自給,農產品包括玉米、稻穀、薯類等,數量十分有限且品質欠佳。
種植業曾是帝汶島的驕傲,咖啡、橡膠加上紫檀木並稱爲--帝汶三寶,但如今紫檀木已經砍伐殆盡。
而橡膠隨着品種老化、種植技術落後,產量徘徊不前,質量也在不斷下降。
目前,咖啡可能是帝汶島唯一的出口產品,佔全部產值的百分之九十。
帝汶島四面環海,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漁業,僅有岸邊的一些捕撈。
鬆巴島是印度尼西亞小巽他羣島中的島嶼。
它東臨薩武海,北隔鬆巴海峽與松巴哇島和弗洛勒斯島相望。
長24公里,寬80公里,面積1.4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5萬。
大部分地區高600-1000米,最高是鬆巴峰,高1340米。
鬆巴島內大部分河流不能通航,沿岸有狹窄的海岸平原,雨量豐富。
十七至十九世紀是檀香木、肉桂等重要熱帶樹木的產地,曾有檀木島之稱,現僅在內地有少量殘存。
鬆巴島上以飼養良種馬著名,此外還生產玉米、稻、咖啡、菸草、水果等作物。
鬆巴島北岸的良港哇英加普爲行政中心,有良好的錨地和機場。
早在五十年代,蘇卡諾統治印尼如日中天的時候,帝汶島的東部就暴發了大規模的獨立運動。
爲此印尼中央政府派重兵鎮壓,這一舉動,隨即被聯合國認爲是入侵。
1959年12月,在南華聯邦共和國駐聯合國代表的提議下,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印尼從帝汶島撤軍,呼籲各國尊重帝汶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人民不可剝奪的自決權利。
此後聯大還多次審議帝汶問題。
1960年2月4日,印尼政府在外界強大的壓力下,表示允許帝汶廣泛自治,建立獨立的政黨,獨立選舉議會、省長,並可以在保留印尼國旗的前提下擁有自己的旗幟等。
這種軟弱的政策,讓帝汶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8月30日,帝汶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了全民公決,78.5%的帝汶居民贊成獨立。
這一結果,讓印尼的民衆異常的憤怒,紛紛指責蘇卡諾的無能。
這件事,也敲響了蘇卡諾下臺的喪鐘,從此蘇卡諾政府離心離德,威望每況日下。
當然,這一切對奔拆那-戴在正常不過。本來嘛,這是他拿手的項目。
同時,南華聯邦共和國的第2海軍陸戰隊旅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兩艘護航航母組成的新編隊也整裝待發。
由於換裝的緣故,原來從美國購買的的2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3艘勝利級運輸船,加上1艘新的大型登陸艦都已經編入南華聯邦共和國的近海海軍。
以現在南華聯邦共和國海軍的實力,在這一地區已經成爲僅次於米國太平洋艦隊的水面力量。
對於帝汶的獨立,很多人都以爲這是民主對獨裁的戰爭,是民族問題的解放戰爭。
其實不是,這次戰爭是以獨立的名義的進行的對天然氣爭奪的戰爭。
帝汶島地下有很豐富的天然氣,它的周遍更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已經的探測表明,它將是第二個科威特。
南華聯邦研究院的專家研究這些已經很久了,所以,南華聯邦政府私下與帝汶即將成立的政府簽定了長期的很大的合同。
於是,南華聯邦共和國公然支持帝汶獨立,並在第一時間派部隊進入帝汶,聲言是保護當地居民。
天上不會掉餡餅,南華聯邦共和國不會輕易派自己的子弟去做大公無私的事的。
他們控制了帝汶的局勢,也就控制了帝汶的天然氣和石油。
小小的帝汶才80萬人,獨立什麼呀?明白人一想那幕後肯定另有故事,尤其是歐美人,澳大利亞人只能大罵葉奮韜的貪婪。
作爲帝汶共和國首任駐南華聯邦大使,張芬霞對南華聯邦的做法極爲推崇。
“帝汶90%產業是農業,老百姓大多靠天吃飯,南華聯邦政府知道我們國家今年收成不好,特意提供了5萬噸大米,有此義舉,實在是讓我們萬分感激。”
在帝汶共和國恢復獨立週年之際,張芬霞發表演講,她歷數南華聯邦和帝汶建交史上的大事:
帝汶獨立後將自願加入南華聯邦。
建國後,聯邦政府並援建了帝汶外交部,總統府大樓。
另外,援建的國防部,國防軍司令部辦公樓、友誼學校等也相繼開工。
南華聯邦的專家在帝汶開展了雜交水稻種植示範項目以解決帝汶人民的溫飽問題。
另外,在南華聯邦的協調下,聯邦內各個共和國提供的醫療隊和維和部隊也極大地幫助了帝汶人民。
“帝汶將以聯邦爲楷模,視聯邦爲自己的孃家。”張芬霞堅信,“在聯邦領導人精心培育和雙方共同努力下,帝汶共和國將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