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起因

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系對立,又有民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

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

二是波斯灣入口處3個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

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邊界,這段邊界原以該河伊朗一側的淺水線爲界,河流主權歸屬伊拉克,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會談紀要和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段共約11公里以該河深水線爲界。

此後,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爲邊界線,並對阿拉伯河實行雙方共管,伊拉克則堅決反對。

1975年3月,兩國領導人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當時處境困難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劃定兩國河界。

伊朗也答應歸還扎因高斯等4個地區約300平方公里的原屬伊拉克的領土,並承諾不再支持伊拉克庫爾德族的反政府武裝鬥爭。

事後,伊朗遲遲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認爲《阿爾及爾協議》是奇恥大辱,多次要求重劃邊界,均遭伊朗拒絕。

另一問題是1971年伊朗佔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個小島,並使之成爲可以控制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

宗教矛盾是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蘭教國家,兩國的穆斯林多數屬於激進的什葉派,但兩國什葉派穆斯林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爲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而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卻努力使政教分離,削弱宗教勢力,將宗教活動納入政府控制的軌道,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雖然佔國內人口的多數,但長期以來,卻處於被統治地位,激進的什葉派對此十分不滿,長期與政府進行對抗。

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都有一個少數民族——庫爾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內200萬庫爾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進行反對伊朗政府的鬥爭。

此外,從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國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納賈夫附近流亡傳教,1978年初,薩達姆以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叛亂的罪名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迫使他輾轉法國,霍梅尼對此一直懷恨在心,併發誓要復仇。

戰爭的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

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

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

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佈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

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

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

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

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爲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

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佈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

6月20日,又宣佈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

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此時的南華聯邦,由段曉宇總理主持的內閣會議變成了兩伊戰爭的基調會議。

“具體來說,由各國派遣副外長級代表參加,聯合國特使應被邀請參加會議,並擔當提供協調與專家意見的角色,只要這個國際會議還在進行當中,世界各大國就難以對伊朗或者伊拉克進行大規模軍事援助,而這個國際會議的舉行也同樣會對兩方的極端強硬派有所抑制,從而爲下一步做好輿論準備。

當戰爭問題的解決有了一定的進展之後,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恢復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售常規武器,理由是伊朗和伊拉克合理的安全需要應該得到尊重,那總得允許伊朗和伊拉克進口常規軍備吧?

向這兩個國家出售裝備的也不是我們一家,美國已經打頭陣了嘛,說我們不遵守協議?你們出售武器呢,你們不是連潛艇都賣了嗎?你們賣潛艇我們就賣導彈…其實現在就可以開始,伊朗陳舊的美製c-130運輸機連連失事,我們完全可以提供載貨量相當的c-100飛機給伊朗,替換所有的c-130。”段曉宇總理定下了基調,頓了頓他接着說道,“最後,在我國石油企業成功西進西亞的基礎上,步步爲營的從西亞向波斯灣推進,加強與伊朗在油氣領域的合作,最終接通西亞整個的能源通道。

這條縱貫西亞主要產油國,直抵中東北部的能源大動脈將爲我國的能源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併成爲我國聯合伊朗對抗土耳其,扶植庫爾德獨立建國的重大戰略支撐。

我國西進波斯灣的大好時機已經悄然來臨,做爲中東的最後一個油庫,伊朗最終的去向確實關係到我國,美國,蘇聯,歐洲各國等各方的利益。

單純從武力的角度來看,伊朗和伊拉克對抗,即使背靠世界上的大國,軍事上的對抗結果,只能使中東地區陷入更大的戰亂中去,但這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對於能源的安全都是百無益處的。”

第110章 復興公司故事二第322章 撤僑行動第459章 收購第49章 背水一戰第88章 馬六甲獨立三第329章 博弈第120章 南亞之役二第354章 全球追殺七第86章 馬六甲獨立一第282章 農場第622章 戰鬥的記憶九第482章 突飛猛進第336章 歷史二第137章 海盜問題四第354章 全球追殺七第1章 斯里蘭卡第102章 戰略底氣三第149章 剛果報告二第21章 蘇哈托第401章 深度分析第623章 戰鬥的記憶十第31章 技術支持第309章 金融問題第25章 原因一第262章 部族和國家第218章 海盜分析一第608章 進入工作狀態第548章 基礎訓練第49章 背水一戰第562章 制空權第108章 對抗的集團第195章 國家戰略一第149章 剛果報告二第331章 家族政治第487章 我們也可以第9章 加裡曼丹一第145章 談判破裂第96章 東南亞記憶二第601章 預警機日機十第211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一第116章 復興公司故事八第303章 聯繫人第213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三第517章 先下手爲強第31章 技術支持第253章 解救一第173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二第128章 閃電戰三第91章 佈局的依據第281章 我改主意了第15章 亞齊三第555章 興奮第348章 全球追殺一第286章 討債三第623章 戰鬥的記憶十第548章 基礎訓練第626章 戰鬥的記憶十三第444章 有了藉口第30章 也門第379章 災難二第313章 要先溝通第163章 南華聯邦感受五第243章 太陽能一第324章 13少爺第336章 歷史二第123章 遠洋捕撈二第316章 只是開始第34章 馬達加斯加三第473章 禿鷲基金第185章 武器出口一第292章 接上關係第188章 組織結構二第259章 意外第456章 公開的秘密第201章 硅資源第308章 一點看法第36章 世界盡頭的天堂第592章 預警機日記一第478章 民主觀點第75章 使人思考的書四第548章 基礎訓練第580章 肅清納米比亞一第450章 老撾戰鬥一第585章 華裔記者二第322章 撤僑行動第63章 立足點幾內亞第180章 只是開始第257章 開玩笑第286章 討債三第41章 你的處境二第310章 信仰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323章 什麼情況第461章 配套措施第82章 你的認識一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66章 非洲西海岸第396章 國內教育第31章 技術支持第100章 戰略底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