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非洲軍隊

非洲國家軍隊戰鬥力能說的過去的也只有南非和埃及。

別看南非軍隊總兵力不到10萬,那是他們國家的地緣位置決定的。像他們裝備直升機,輪式自行火炮、步兵戰車,還有他們自己研製的導彈等先進武器,某些方面和蘇聯、美國貨都有的一比。

而且南非還是世界公認的準核國家,不過他們要核武器也沒用,周圍沒有勁敵,要那玩意還不是自己嚇唬自己?

這在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非洲大陸,簡直就是羊羣裡的駱駝,十分突出。

軍隊的戰鬥力有時候是靠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工水平來保障的,再有南非國民有很大一部分是早年歐洲移民的後代,是白人。

南非軍隊的指揮官也有很多是白人,拋開種族歧視的原因咱們不談,這些繼承了先前殖民軍隊遺風人的戰術素養和組織紀律性還是相對較高的。

就衝這兩點,南非應該是穩坐非洲軍隊的頭把交椅,而且非洲其他國家和南非比起來差距較大,南非屬於一騎絕塵的那種。

再就是埃及,埃及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就戰火不斷。

要知道,常年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人都尚武,或許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本能吧。

只是近代淪落,苦於武器裝備差距太大,不得已做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埃及的軍隊在人數非洲之最。總兵力有45萬人,其中陸軍32萬,海軍2萬,空軍3萬,防空軍8萬。

另有國民警衛隊6萬人,邊防軍1.2萬人、公安部隊6萬人、海岸警衛隊7000人。

從這個數據上可以看出,埃及軍隊兵種較爲齊全。

這也難怪,埃及也沒少打仗,但是主要對手只有一個,就是以色列。不過埃及軍隊在與以色列的交手當中,負多勝少。

究其原因,美國人對以色列的幫助雖然是一個方面,但是埃及自身的軍事理念和戰術思想也存在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埃及和蘇聯打的火熱,軍隊全套蘇式裝備,武器也不比以色列差到那裡去。和人家打了四次,非但沒有滅掉以色列,自己反倒損失慘重。

這樣的糟糕戰績實在拿不出手,但是鑑於歷史戰績和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給他排個第二吧。

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並列第三。

先說埃塞俄比亞。

1890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強迫埃接受其保護。

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獨立。這個在歷史課本上都有,這也算埃塞歷史上值得稱道的一件事了。

現在他們國家還把阿杜瓦大捷紀念日當作國家的重要節日來過。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亞,這次意軍雖然遭受重創,但是佔領了埃塞全境。

不過意大利軍隊是二戰中最菜鳥的部隊了,二戰爆發前就入侵希臘,打了半年結果損兵折將。德國黨衛軍去打,沒用一個月希臘就完了。

至於其在二戰中的表現不說也罷。想來意大利軍隊飛機、坦克、毒氣,什麼都用上了,面對手持長矛、砍刀的埃塞軍隊,即便打贏了,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埃塞國防軍總兵力21萬。

其中陸軍20萬人,空軍1萬,軍隊中最高軍銜是少將。

埃塞俄比亞沒有像樣的工業,只有幾個規模不大的輕工企業。坦克壞了之後就扔在路邊上,因爲他們無法大修,又沒有能力拆解回爐。

當地老百姓把上面能拿走的鐵皮之類的零件全部拆走了,只留下軀殼在那裡任憑風吹日曬。

在從首都通往南方州的道路兩旁就能見到這些報廢坦克,不過牌子很雜,一戰時的都可以見到。

再說尼日利亞。

軍隊在國內的地位很高。軍隊總兵力85000人,其中有8000海軍和10000空軍。

尼日利亞現在雖然獨立,但是和印度一樣,還是英聯邦國家,他們的軍人,其軍服和軍銜的制式還都是英國風格的。

武裝部隊很多軍官,包括現任總統在內都在英國軍校接受過培訓。尼國自獨立以來軍隊都用來搞政變了,沒和外國發生過沖突,具體戰鬥力不詳。

但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公認的非洲三強之一,軍隊戰鬥力應該相對不弱。

以上說的這四個國家代表了三個檔次。其它的國家不說也罷。

總體來說,非洲國家的軍隊戰鬥力如果拿到世界範圍內比較的話都屬於一般或一般以下。關於影響非洲軍隊戰鬥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水平。這個因素直接決定了軍隊的裝備質量和現代化水平,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多半在非洲。

即使南非、埃及這些相對較好的也屬於發展中國家。現在整個非洲有自主武器研製能力的也就南非,其他國家全部依賴進口。

一半以上的國家連輕武器都造不了,別看現在埃及軍隊蘇式裝備,但是要和它的老冤家以色列比起來,恐怕差的很遠。

經濟後盾是硬指標,沒有這個作爲保障,國防現代化不可能實現。有錢進口武器的還是好的,那些沒錢的就苦了。

非洲大部分國家的軍隊連個軍服都沒有,士兵們穿的花裡胡哨,老遠看過去就像趕大集的。

手裡的步槍槍管烤藍都磨的發白了,如果拿他們手裡的槍看了看,發現膛線都快磨平了,還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呢?

他們所謂的重型武器就是在皮卡車上裝的無坐力炮和肩扛反坦克火箭筒,一水的俄國舊貨。

你要跟他們說什麼導彈之類的,聽說過的人都不多。

二、軍隊的組織紀律性。

軍隊無非也就是混在老百姓中間的散兵遊勇,平時如此,戰場上也是如此。

作戰時彼此之間看不出有什麼配合,幾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也不會保持戰鬥隊型交替掩護,反正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沒經過正規訓練,作爲軍隊這是不可想象的。

武器差點還是次要的,要是軍紀不嚴,鬆垮散漫就徹底不可救藥了。

三、官兵的文化素質。

非洲國家教育普遍比較落後,軍隊的基層軍官不要說上軍校,可能好多人壓根就沒有進過學校。

不過現在一些有條件的國家已經派遣軍官前往英國等國家留學,但是有幸出國深造的畢竟少之又少。

軍官受教育程度不夠直接會導致軍事思想的落後,爆發衝突時,能出動飛機去空襲,這在他們那裡已經是很現代化的戰爭手段了。

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政治體制與歷史因素似乎也是非洲國家軍隊戰力低下的原因。

由部落發展來的國家政權註定是沒有任何凝聚力與向心力的,他們只爲自己部族利益而戰。

誰支持他們所屬的部族,誰答應給所屬部族好處就支持誰,說白了就象一羣佔山爲王的土匪,誰的力量強大誰就執政,失敗了大不了繼續做我的上大王。

這種情況下,軍隊不是爲國家而是爲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導致沒有統一的作戰準則和作戰目的。

一個不對國家負責的軍隊也就註定沒法提高自身的作戰能力,而政府也無法號令部族武裝,無法對本國軍隊進行統一的戰爭訓練,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問題不解決好,作爲國家安全保障的軍隊又能有什麼戰鬥力呢?

幾內亞面積245857平方公里,位於西非西岸。

北鄰幾內亞比紹、塞內加爾和馬裡,東接象牙海岸,南接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352公里。

整個國家地形複雜,全境分4個自然區:

西部(稱下幾內亞)爲狹長的沿海平原。

中部(中幾內亞)爲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賈隆高原。

西非3條主要河流——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和岡比亞河均發源於此,被稱爲西非水塔。

東北部(上幾內亞)爲平均海拔約300米的臺地。

東南部爲幾內亞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寧巴山,爲全境最高峰。

沿海地區爲熱帶雨林氣候,內地爲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爲24~32℃。

糧食不能自給,鋁釩土、咖啡、可可和橡膠是幾經濟的主要支柱,但經濟作物開發規模不大,難以同非洲其他農業強國競爭。

出口品種有限,國際收支失衡,絕大多數消費品完全依賴進口。

幾內亞的鋁礦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三分之一,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居世界之首。

鋁釩士及氧化鋁的出口值佔出口總值的97%,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幾內亞被譽爲鋁士之鄉或鋁士之邦。

二戰期間,法國被德國佔領,戴高樂將軍以國防部副部長身份流亡英國,組織救亡政府,以准許獨立爲代價,尋求非洲殖民地支持。

幾內亞和許多法語非洲國家的青壯年登陸歐洲,開了眼界,發現過去心目中的上等人及其國家也不過如此,萌生獨立願望。

戰後整個法屬非洲開始要求自治或獨立。

1954年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開始進行武裝鬥爭,震撼了整個法屬非洲。

1958年戴高樂重新上臺,向衆多殖民地提出兩條選擇。

要麼在法蘭西共同體內作自治共和國,繼續享有法國的財政和技術援助。

要麼完全獨立,並與法國斷絕外交關係。

此事交付整個法屬殖民地進行全民公決。

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選擇在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唯有幾內亞人例外。

首任總統塞古-杜爾面對廣場民衆的,當着戴高樂的面慷慨陳詞,狠批法國殖民主義罪行,在羣情沸騰中,幾內亞人民毅然選擇了獨立。

摘自南華聯邦軍事情報總局《研究報告》。

第363章 目的第100章 戰略底氣一第270章 所謂威脅論第567章 要反擊第79章 使人思考的書八第263章 小意思第456章 公開的秘密第342章 我們的目的第127章 閃電戰二第578章 敵人的描述第317章 不會結束第396章 國內教育第137章 海盜問題四第581章 肅清納米比亞二第596章 預警機日機五第26章 原因二第24章 蘇門答臘之戰第221章 政變後果二第73章 使人思考的書二第145章 談判破裂第88章 馬六甲獨立三第251章 記者會第400章 蓄水池二百八十七章 部族國家第461章 配套措施第613章 如期開戰第393章 競選演講二第629章 司令部日誌一第216章 僱傭軍第299章 準備交貨第202章 國策貫徹一第56章 琉球獨立第605章 預警機日機十四第606章 預警機日機十五第528章 永遠的迷第225章 審判之後二第223章 具體的國策一第14章 亞齊二第492章 陸戰爭論四第233章 經濟調整一第46章 牌技說明第261章 索馬里港口第236章 軍隊整編三第454章 善後第355章 全球追殺八第158章 華夏民族的海第184章 站在前臺第313章 割地一第316章 只是開始第60章 索馬里二第389章 不容易第503章 參照物三第173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二第51章 開戰原因第330章 礦產政策第297章 劫持原因第119章 南亞之役一第488章 冰姐夫第613章 如期開戰第617章 戰鬥的記憶四第597章 預警機日機六第309章 雙重國籍第526章 第一架第188章 組織結構二第110章 復興公司故事二第106章 條件二第211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一第232章 軍隊整編一第384章 階段第181章 中東佈局第459章 收購第253章 解救一第198章 國家戰略四第503章 參照物三第159章 南華聯邦感受一第275章 我們的未來一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70章 北非的思考三第399章 經濟怪圈第264章 尼日利亞一第256章 有意思的劫持第202章 國策貫徹一第330章 礦產政策第253章 解救一第181章 中東佈局第3章 最後一戰二第163章 南華聯邦感受五第611章 準備就緒第143章 南華聯邦國家報告二第526章 第一架第99章 東南亞記憶五第296章 接上關係第380章 世界只有兩天第148章 剛果報告一第478章 民主觀點第26章 原因二第509章 關注戰況第328章 資金髮生變化第586章 英勇和悲壯第259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