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不容易

1974年十一月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了世界糧食大會,通過了《消滅飢餓和營養不良世界宣言》。

該宣言聲稱:每個男子、婦女和兒童,都有免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因此,消滅飢餓是國際社會大家庭中每個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和有援助能力的其他國家的共同目標。

同時,糧農組織理事會也通過了《世界糧食安全國際約定》,該《約定》認爲,保證世界糧食安全是一項國際性的責任,並要求有關國家保證世界上隨時供應足夠的基本食品……以免嚴重的糧食短缺……保證穩步地擴大糧食生產以及減少產量和價格的波動。

《約定》首先要求各國政府採納保證世界穀物庫存量最低安全水平,即全年穀物消費量的百分之十八的政策。

按糧食組織和國際衛生組織規定的食物攝入量最低臨界限度計算,每人每天爲一千六百大卡,每年約需要一百五十公斤糧食,這隻能維持人們的最低體力消耗或稍高於一個人在休息狀態時所消耗的能量,如果僅以維持生命而言,每年至少也需要一百二十五公斤糧食,約相當於每天一千三百多大卡。

1983年,糧農組織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總幹事愛得華·薩烏馬提出糧食安全新概念。它包括三個具體目標: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們都能獲得糧食。此議一出,得到了糧農組織理事會和大會的支持,這些組織號召儘可能廣泛地實施這個新概念。

1985年十一月,在慶祝糧農組織成立四十週年的會議上,參會代表以壓倒多數通過了《世界糧食安全協約》。

《協約》認爲,各國政府負有確保本國人民糧食安全的基本責任,督促發展中國家促進國內糧食生產,作爲避免饑荒的第一道防線。

發展中國家應避免對進口糧食,特別是本國不能生產的基本糧食的依賴。

《協約》強調了發展中國家發展本國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建議這些國家的政府爲缺糧時維持糧食安全作準備,採取預報系統、應急糧食儲備等措施。號召發展中國家促進鄉村發展,尤其要着眼於窮人的需要,提高他們的購買力。

《協約》還要求發達國家在制定糧食生產、庫存、進口和價格政策時考慮全世界的利益,向不幸的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幫助這些國家提高農業生產。

與糧食安全相反的就是糧食不安全,分爲長期和暫時兩種。

長期的糧食不安全是長期沒有能力生產或購買足夠的糧食而引起的經常性的食品不足。

暫時的糧食不安全是臨時不能獲得足夠的糧食,饑荒就是暫時糧食不安全的最壞形式。

由於戰爭、政治動亂、自然災害等原因,本世紀發生了多次饑荒,其中,比較大的饑荒爲:

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年蘇聯***,由於一九二0年前蘇聯部分地區雨水不足和一九二一年的旱災,以及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戰爭和俄國革命引發的國家進一步解體使家事荒廢,產糧區產不出糧食,結果是幾乎一半的可耕地沒有耕種,協約國的封鎖和外國拒絕給前蘇聯商業信貸使饑荒更加恐怖。

至一九二二年,蘇聯有一百萬平方英里和約三千萬居民受饑荒的影響,據估計,有三百萬人死於這場饑荒。

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孟加拉邦***,這場饑荒在一九四三年奪走一百萬人的生命,一九四四年又奪走五十萬人的生命,死亡的絕大部分發生在農村。

一九六八—一九六九年,非洲尼日利亞(比夫拉)***,有一百萬人死於饑荒。

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四年孟加拉國***,兩次饑荒分別有四十三萬和三十三萬人死去。

一九七二年,印度***,死亡人數爲八十三萬。

一九七三年,撒哈拉沙漠國家***,死亡十萬人。

一九七二—一九七四年,埃塞俄比亞***,死亡二十萬人。

一九七九年,柬埔寨***,死亡四十五萬。

今天,世界糧食安全仍然存在危機,世界人口在一九三0年爲二十億,今天,世界人口已經上升到五十三億之多,人口增加最多的是發展中地區,年增長率爲百分之二點五,發達地區只增長百分之一。

膨脹的人口導致對糧食需求的膨脹,就某種意義而言, 整個人類的歷史, 就是一部生活資料(首先是糧食)與人類自身這兩種生產不斷對立統一的歷史。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此時全世界共有四十八個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就有三十三個,非洲的發展面臨着內部、外部的極其複雜的困境,唯有非洲本身真正奮力追趕,國際社會把大力支援非洲發展作爲不可推卸的國際責任,非洲纔會有希望。

人類越來越認識到,一個經濟停滯、長期落後、天災人禍不斷的非洲是不符合人類理想和共同利益的,應該把進一步發揮非洲豐富的自然和人力潛力作爲促進人類經濟和社會總進步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徹底避免***的人類悲劇。

世界糧食大會《宣言》:每個男子、婦女和兒童都有免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一個人每年至少需要一百二十五公斤糧食,人類必須高度注意全世界的糧食安全,警惕***的再度發生。

當今世界,一方面嚴重的饑荒威脅着許多發展中國家,幾億人口掙扎在飢餓和死亡線上,另一方面糧食生產過剩的陰影又經常籠罩着某些發達國家,產品滯銷,農場破產。

產生這種相互矛盾的現象,是世界經濟長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糧食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解決,是許多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以及遍佈全球的科學研究機構和數以萬計的學者專家們至今仍在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所謂糧食安全,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保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飯吃,供庫存的穀物儲備量、耕種休閒地所得穀物產量是世界公認的糧食安全指標。糧食安全是全球性的問題,不難想象,如果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填不飽肚子,這個世界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因此,這是餘糧國家和缺糧國家的共同問題,需要整個世界一起來解決。

從世界範圍來看,糧食是足夠的,糧食總產量的增長仍高於人口的增長,然而從國家來看,如在發生非洲***的1984年,美國的人均產量爲一千三百二十九公斤,加拿大一千七百一十七公斤,澳大利亞一千八百三十八公斤,他們的糧食出現相對過剩和絕對過剩。

而有些發展中國家則糧食嚴重不足,如巴基斯坦的人均產量爲一百八十公斤,埃及一百八十四公斤,馬裡一百二十九公斤,尼日利亞九十六公斤,乍得只有九十一公斤,1984年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四十五個國家,平均人均產量爲一百公斤。

世界糧食儲存主要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四國,其中,北美可以說是世界糧倉,1965年和1966年,異常嚴重的饑荒威脅着印度,正是靠着北美空前規模的援助,那場饑荒才勉強得以避免。

然而,上述四個主要糧食出口國一而再,再而三地縮減糧食播種面積,從1968年到1970年,上述四國的收穫面積減產少了一千四百七十萬公頃。

第81章 使人思考的書十第336章 回答第341章 按部就班第308章 應對泡沫第84章 解決麻煩第237章 經濟調整三第625章 戰鬥的記憶十二第143章 南華聯邦國家報告二第472章 轉變態度第102章 戰略底氣三第345章 經濟解體第245章 太陽能三第169章 該來的總要來六第546章 海戰二第569章 話題很長二第37章 非洲軍隊第630章 司令部日誌二第402章 折中方案第165章 該來的總要來二第588章 狙擊手日記一第52章 必須介入第136章 海盜問題三第194章 日盛堂的任務第337章 立足點第54章 日盛堂由來第165章 該來的總要來二第73章 使人思考的書二第334章 條件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36章 世界盡頭的天堂第134章 海盜問題一第372章 大隊長日記四第78章 使人思考的書七第342章 我們的目的第158章 華夏民族的海第240章 護航感受第307章 開始行動第86章 馬六甲獨立一第17章 亞齊五第559章 納米比亞二第525章 不同的對手第27章 航母編隊第126章 閃電戰一第262章 部族和國家第616章 戰鬥的記憶三第30章 也門第81章 使人思考的書十第560章 納米比亞三第365章 沒有夕陽產業第298章 開始第265章 尼日利亞二第233章 經濟調整一第131章 最後清除一第222章 審判之後一第200章 政變的影響第395章 菲律賓第45章 餐廳第320章 兩件大事第444章 有了藉口第469章 早已埋下一第470章 早已埋下二第581章 肅清納米比亞二第231章 落實第536章 降落航母三第325章 文化大國第532章 去加油第632章 司令部日誌四第318章 採訪實錄三第490章 陸戰爭論二第218章 海盜分析一第271章 私人島嶼第538章 甜蜜之後第225章 審判之後二第402章 折中方案第252章 未雨綢繆第62章 伊朗二第29章 桑給巴爾二第588章 狙擊手日記一第155章 老撾一第158章 華夏民族的海第591章 整體計劃第512章 更激烈纔好第493章 陸戰爭論五第24章 蘇門答臘之戰第321章 進入南美第539章 堂堂正正第501章 參照物一第283章 我們的未來三第473章 禿鷲基金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323章 確認非洲第89章 危機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327章 做人的原則第328章 gdp第288章 貧困原因第491章 陸戰爭論三第182章 真實情況第267章 交通二第252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