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近現代歷史也許因伊朗是亞洲的雅利安人國家,兩次世界大戰中,它都與德國站在一起。
但兩次都因站錯隊而遭不幸:
第一次大戰後,卡扎爾王朝被英國給廢了。
第二次大戰中,伊朗又因爲支持德國,遭到英國和蘇聯的聯合入侵,付出慘重代價。
被英國扶上臺的親德王朝於1925年由英國支持的伊朗軍官禮薩-汗上臺。
1926年,禮薩-汗建立了巴列維王朝。
這位禮薩-汗,是伊朗近代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是伊朗的凱末爾。
禮薩-汗首先廢除領事裁判權,並實行關稅自主。
其次,鎮壓部落的分離活動,鞏固中央集權。
其三,大力發展經濟,開設銀行,修建公路和鐵路。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禮薩-汗大力推動非***化和世俗化運動,打擊***宗教勢力,使伊朗儘快融入現代西方社會。
在諸大國中,和伊朗關係最好的莫過於雅利安兄弟之邦德國。在伊朗近代史上,伊朗屢遭英俄侵略,只有德國一直在幫伊朗。
被英國扶上臺的禮薩汗未吸取親德教訓,再次與德國熱乎起來。
1930年代,希特勒執掌德國,宣稱德伊兩國人民同屬雅利安民族,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英俄。
德伊兩國關係因而更加密切,德國派出近5000工程技術人員赴伊朗工作。
伊朗軍隊全副德式裝備。
伊朗的大學由德國教師管理。
德國盟邦意大利幫伊朗建立了海軍。
當時,大批伊朗留學生赴德留學,德國佔伊朗外貿額的第一位,兩國關係可見一斑。
1939年,二戰爆發,禮薩汗宣佈伊朗中立。
1941年,伊拉克建立了親德政權,英印軍隊迅速作出反應,登陸伊拉克,佔領巴格達,推翻親德政府。
禮薩汗雖非德國的正式盟友,但誰都清楚其親德傾向。
下一步,英國就要收拾伊朗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東線戰爭爆發後,英國首相邱吉爾,立即向莫斯科遞去橄欖枝。
英蘇達成共同對德的協議之一就是逼迫禮薩汗驅逐在伊朗的德國人,因爲伊朗可以成爲英國向蘇俄運輸軍火和藥品的重要通道。
禮薩汗頂住英蘇壓力,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立即招來了兩國聯合入侵。
1941年8月,英蘇兩國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伊朗,兩軍不到一個月即會師,向禮薩汗發出最後通牒,逼他交出所有在伊德國人,並關閉德國及其盟國的大使館。
禮薩汗對德國人表現出了足夠的忠誠,大軍兵臨城下,禮薩汗不甘屈服流亡海外。
行前,他裝了一小包伊朗國土帶在身上,65歲時他死於南非。
禮薩汗臨走前,把王位傳於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當時他還只是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
英蘇聯軍1941年9月17日進入德黑蘭,逮捕了那裡包括外交官在內的所有德國人,其中一半被俄國抓到西伯利亞,大多慘死。
另一半被英國流放澳大利亞。
被盟友瓜分佔領的國家1942年初,伊朗接受了《三國同盟條約》,事實上這個新盟友被英俄瓜分了。
英國人在其佔領的南方,支持部落勢力,對抗中央政府。
蘇聯則在其佔領的北方,扶植了人民黨。
1943年9月,巴列維國王對德宣戰,伊朗成爲同盟國陣營中的一員。
1943年底,美俄英三國首腦於德黑蘭召開會議,簽署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而美英援蘇武器,源源不斷地經伊朗運往蘇聯。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立即撤出伊朗,最後英軍也撤出了伊朗,而蘇軍不但不撤,反而在伊朗的阿塞拜疆地區和庫爾德地區建立了兩個傀儡政權。
巴列維一面向美國求援,一邊派兵與傀儡政權作戰,杜魯門也向斯大林發出強硬的警告。
斯大林權衡利弊,終於在1946年5月令蘇軍撤出伊朗。
“石油,10%是經濟,90%是政治。”英國劍橋能源研究協會董事長丹尼爾-耶金曾這樣感慨道。
在他看來,石油和國家之間複雜的關係是其他所有大宗原材料都無法比擬的,石油背後總能找到國家的影子。
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朗的開始完全歸功於一名叫威廉-諾克斯-達西的商人的成功投資,以及一名叫喬治-伯納德-雷諾茲的地質學家的堅持。
早在1900年,達西開始資助一組探險隊在伊朗的石油勘探,並且在1901年開始與波斯沙阿--這是對波斯古代君主的稱謂穆扎法爾丁-沙進行談判。
最終,這位昏庸的波斯君王用兩萬英鎊的代價,向達西出售了60年對波斯12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石油勘探經營權,這幾乎涵蓋波斯大部分國土,但北方五省除外,因爲當時這裡是沙俄帝國的勢力範疇,波斯可從日後的石油收益中獲取16%的利潤。
儘管現在看來有些荒誕,但對於當時穆扎法爾丁這位極其喜好遊歷歐洲,但又受困於國庫空虛的君主而言,他只是用國家資產進行套現,相比他出售涉及主權的海關權而言,這再正常不過了。
何況,這位君主當時囊中羞澀,而且又急需赴歐看病,他甚至曾因首府大臣向沙俄舉債不成,而輕易將其撤換。
穆扎法爾丁國王匆匆的決定,卻鑄成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隱患。
這位不得人心的國王在伊朗爆發立憲革命後,被趕下了臺,結束了其對伊朗長達十二年的統治。
拿到專營權後,達西聘請了雷諾茲,前往伊朗沙漠探尋石油的蹤跡。在天花氾濫、兵匪橫行、飲水匱乏、氣溫常常高達50攝氏度的條件下,雷諾茲和其勘探隊在沙漠中輾轉了近八年。
達西同樣也傾其所有,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其間達西被迫將其大部分股份轉賣給格拉斯哥基集團旗下的伯馬石油公司來緩解資金壓力,但依然無濟於事。
到了1908年初夏,勘探已經花費了50萬英鎊,達西和伯馬石油公司一致決定停止勘探工作。
1908年5月初,波斯沙漠中的雷諾茲收到了電報,達西命令其撤離,原因是錢已經花完了。
但是倔強的雷諾茲不忍放棄此前無數的努力,拖延執行這道撤離令,並在5月26日,成功地在南部蘇萊曼清真寺附近360米深處發現了一口油井。至此,英波石油公司便隨着這口油井的石油一起誕生了。
最初的幾年間,伊朗南部油田的發現並沒有立即爲公司帶來滾滾財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事情纔有了改觀。
1913年,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正在爲即將爆發的戰爭做準備,他爲英國海軍制定了一個三年擴張計劃,試圖將以燃煤爲動力的皇家海軍艦隻換成石油燃料。
爲了擺脫當時對美國標準石油公司以及荷蘭殼牌石油公司的依賴,以便在戰爭中掌控最大的主動權,丘吉爾將目光注視到了剛剛成立不久的英波石油公司身上。
經過雙方接洽商議後,雙方決定簽署有效期長達20年的合約,英波公司爲英國海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而英國政府爲英波公司注入新的資本用於擴大生產。
事實上,此時英國政府已經實際獲得了英波石油公司,公司的命運和國家緊緊地捆綁到了一起。
英波石油公司不僅爲英國提供了石油,同時也成爲英國對伊朗實施控制的工具。
當時它和擁有治外法權的印歐電報局以及擁有獨家貨幣發行權的波斯帝國銀行控制着伊朗的經濟命脈。
英波石油公司和英國政府結盟後,在伊朗的地位更加穩固。同時,由於英波石油公司對英國越來越重要,伊朗在英國海外利益版圖中的份量也隨之加碼。
如果說自1814年,英國趁火打劫(俄法戰爭)介入伊朗事務,並且和伊朗簽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德黑蘭條約》起,伊朗對於英國無非是遏制沙俄,拱衛印度次大陸的屏障。
那麼隨着英波石油公司的大規模生產,伊朗已經成關乎英國能源安全重要戰略要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在伊朗的兵力部署已經說明了一切。
1914年,奧斯曼帝國向盤踞在伊朗境內的俄軍開戰,爲了保證英國在胡澤斯坦南部的油田利益,英國派兵介入這場戰爭,並且專門派出了一個整編旅對油田進行保護,也確保石油生產。
隨着1917年,沙俄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更退出了其傳統勢力範圍——伊朗,英國便順勢接手了整個伊朗。
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愷加王朝的腐朽以及新生蘇聯的革命輻射,伊朗各地抗議示威,甚至叛亂不斷。
爲了保證石油生產,英國迫切希望加大對伊朗的干預和控制。
爲此,英國在1919年,通過賄賂伊朗談判官員,迫使伊朗簽署了完全喪失獨立國家地位的《英波條約》,從而全面控制了伊朗的軍隊、財政、交通系統及通信網絡。
但英國的過多介入,並沒有使得局勢好轉,反而進一步惡化,同時使得伊朗民衆和當局對英國產生更深的反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