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維奇(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1825年—1855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第三子。其兄亞歷山大一世死後無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棄皇位繼承權,因此被立爲俄國皇帝。
1825年,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發動十二月黨人起義,尼古拉對其採取嚴厲鎮壓措施。此後他加強對自由思想和革命運動的鎮壓,設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廳。鎮壓波蘭1830年起義。在1830年,全國霍亂流行,頗有世界末日之感,爲撫慰人心,提供一套意識型態對抗法國思想,由他的教育部長烏瓦羅夫提出專制,東正教,民族性理論。民族性是利用當時歐洲的浪漫主義風潮,把俄羅斯人說爲上帝選民,最能忍辱。
雖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對落後的農奴制度實施改革,但卻把改革限制在不與貴族利益發生衝突的範圍內。實施了幣制改革、法典編纂事業和國有農奴管理方式的改革。對外繼續推行神聖同盟的宗旨,和梅特涅合作,鎮壓歐洲自由主義、民族主義運動。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1809年8月11日-1881年11月18日),阿穆爾斯基伯爵,俄羅斯帝國軍人、探險家。生於聖彼得堡,1827年開始從軍,並參與了1828年-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戰爭之瓦爾納之圍,次年又前往波蘭鎮壓當地十一月黨人。1838年,赴高加索山脈參加征服當地山民的軍事行動,後提升爲少將,被內政部任命爲圖拉州軍政總督。他致力於發展當地農業,並上書尼古拉一世建議其廢除農奴制度。他在西伯利亞開展一系列的軍事探險活動。同時,在西伯利亞各民族中強制推行俄語教育,並使用流放犯對侵佔各地加以開拓。
在穆拉維約夫特使到訪的當天,總理衙門外交部的工作人員接待了穆拉維約夫,聽取了俄方訴求之後,向穆拉維約夫轉達了道光皇帝和總理兼新軍三軍總司令劉凱峰中將的意見。
中方表示可以歸還戰俘,但有三個前提條件:
第一條: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必須向大清帝國道歉並作出書面承諾,保證絕不再侵犯大清疆域;
第二條:俄方宣佈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無效。向大清帝國歸還1689年(康熙二十七年)九月七日,在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侵佔的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尼布楚條約),1727年(雍正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在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侵佔的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恰克圖條約)以及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在庫葉島侵佔的約十萬平方公里土地。
第三條:俄方向大清帝國補償因爲第二條中所涉及疆域被俄方侵佔所造成的損害,計黃金2500噸(附註說明:中方知曉沙皇皇室儲藏5000噸以上黃金,但也要有命花才行吧!)
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在收到穆拉維約夫特使發去的電報後回覆道,三個條件太過分!一個都不答應,戰俘不要了,有什麼話戰場上定輸贏後再說吧!
第二天,就在沙俄皇帝尼古拉一世準備宣佈向大清宣戰的時候,十二月黨人捲土重來,他們打着“消除俄國的黑暗、愚昧、落後現狀!”、“推翻沙皇尼古拉一世!”和“消滅野蠻的農奴制!”等旗號,再次發動了起義。
這一次,十二月黨人擁有了大量的英軍現役武器——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
戰局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十二月黨人不僅武器先進和充足,還擁有廣泛的民間支持基礎。先後在聖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刻赤、尼古拉耶夫和羅斯托夫等沙俄帝國較大的城市取得了重大勝利。
沙俄政府軍則在各大城市節節敗退,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尼古拉一世沙皇不得不重新派遣穆拉維約夫特使趕到北京和大清總理衙門的外交部,一則要回具有實戰經驗和快速機動能力的騎兵部隊;二則消除外患(指大清軍隊),專心鎮壓內亂,維護沙皇在俄國的統治地位。
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授意下,穆拉維約夫同意了大清帝國提出的歸還戰俘的三個條件,僅僅把第三條中補償的黃金由2500噸磋商到了2000噸。
道光二十年七月廿九(1840年8月26日),僅僅相隔了十天的時間,中、俄雙方的代表重新坐在一起,簽署了《關於歸還俄軍戰俘的諒解備忘錄》、《中俄聯合聲明》以及《中俄友好條約》等一系列協議,史稱《中俄北京新約》。
在大清帝國的調解下,沙俄政府和十二月黨人暫時休戰,雙方坐到談判桌前,圍繞《農奴制》等不合理的社會現狀展開激烈的辯論。
辯論一直持續了三天兩夜,最後雙方各退一步,俄國繼續維持沙皇統治,沙俄政府承諾永遠不對十二月黨人進行打擊報復,《農奴制》從此宣佈廢除。這與後世的歷史相比整整提前了二十一年的時間。
道光二十年九月十七(1840年10月12日),位於新加坡和馬六甲海峽等南洋諸島的英國殖民軍官兵開始撤離,大清空軍第三十七師、海軍第四十師和第四十一師同步進行了交接儀式,正式把新加坡和馬六甲海峽等南洋諸島納入大清新軍的管轄範圍。
時間一晃到了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廿八(1840年12月21日),第二路遠征艦隊滿載着英國的重工業設備、物資和人才,順利返回珠江口。
道光皇帝和總理兼新軍三軍總司令劉凱峰中將,一同前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