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抉擇

第386章 抉擇

人生要面臨很多抉擇。

而呂光也面臨此生最難的一次抉擇。

獨坐了許久,直到親衛李三五進來關懷道:“將軍,可是身體不適?”

呂光這才反應過來,“無妨,只是有些思念家人。”

李三五黯然道:“將軍還有家人,可惜我們這些人連家人的面都沒見過,若非殿下收留,早成了別人肚中之食。”

呂光目光忽然變得深邃起來,“所以,是樑王殿下令你來殺我?”

軍中有校事,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李三五是義兒軍中的翹楚,對樑王死心塌地,絕不會容忍呂光背叛。

校事府幹的就是這個勾當,不可能不關注一個神秘人來見主將。

李三五搖搖頭,“我只是羨慕將軍有家人,還能得到殿下的器重,其實換做我,也不知道如何選,不過樑王殿下從未虧待將軍父子,當年將軍之父重傷,是殿下親自施救,才挽回一條性命,還放歸關中,如此仁義,天下僅有,將軍若是背叛……他日呂家有何面目見天下人?”

聲音中不帶絲毫怒氣。

彷彿一個老友在殷切勸導。

不過越是如此,呂光越是感覺危險,事實上,他的武藝遠在李三五之上,但不知爲何,在此人面前就是矮了一頭,心虛的很。

不過再心虛,也不能猶豫,一旦這封家書送了上去,呂光就算留在黑雲中也會陷入猜忌之中,一個連親生父親都出賣的人,還有誰會信他?

他的政治前途也就終結了。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若非閣下,吾險些誤入歧途!”呂光將案几上的信遞了過去。

遞的非常緩慢,遞的殺氣騰騰。

兩人目光一動不動的望着彼此,帳中氣氛緊繃到了極致。

孰料,李三五並不接遞到眼前的信,而是主動後退兩步,拱手一禮,“殿下從未虧待過將軍,亦未虧待過呂家。”

說完這句話,便退走了,留下呂光一人發愣,良久,長嘆一聲,點起燈火,將這封沒有拆開的家書點燃……

翌日,一切都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呂光召集衆將,“段龕已至聞喜,必有圖我之心。”

“我等即爲先鋒,逢敵當戰也!段龕遠來,自恃人多勢衆,必小覷我軍,當趁其立足未穩,突襲之!”

黑雲將們戰意高昂。

雖是五千人,但裝備精良,有兩千騎兵,剩下的三千餘衆也是驢騾步卒。

段龕兵力雖多,卻都是幷州的胡人青壯湊出來的。

李三五拱手道:“段龕烏合之衆,絕非我軍之敵。”

“好,既然如此,立即起兵,奔襲聞喜,打段龕一個措手不及!”呂光當機立斷。

前鋒就要打出前鋒的氣勢。

五千人馬當即氣勢洶洶的北上。

段龕也是久經戰陣之人,撒出大量斥候,見黑雲軍出動,將一萬五千部衆全部灑了出去。

他同樣需要一場大戰,向表兄慕容俊證明自己的價值。

一萬五千人馬,對五千步騎,看上去勝算極大。

呂光橫槊立馬陣前,“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樑王以我等爲前鋒,不可墜了黑雲軍的威名,令殿下失望!”

這話既是說給衆軍聽,也是說給他自己聽。

無論將來去留如何,這一戰都不應該辜負樑王。

“殺、殺、殺……”

呼喊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震動天野。

呂光揚起長槊,身後三千步卒踏着無比堅定的步伐向前,兩千騎兵分列左右翼,讓步陣的長矛能毫無顧忌的朝向前面的敵軍。

敵軍連陣勢都沒有。 全憑一股血勇之氣嚎叫着衝來。

三輪箭雨之後,兩股人馬狠狠撞在一起,血肉飛濺。

呂光持槊在前,身上中了兩箭,絲毫沒影響他在敵軍中衝殺。

身邊李三五帶着六七名黑雲將,或持鐵盾,或挽強弓,死死護着他,幾人在敵軍中如入無人之境,往來衝殺,殺傷數十人。

“快哉!”呂光全身浴血,卻興致高昂。

wωω★tt kan★co

只有廝殺能讓他忘記所有煩惱。

主將都如此勇猛,黑雲士卒大受激勵,一個個奮勇向前。

黑雲軍進一步,敵軍就退一步。

戰場很快就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段龕軍本來就是一支臨時湊出來的,除了他本部三千精銳,其他人都是烏合之衆。

遇上黑雲軍這種精銳,一個照面就扛不住了。

而段龕也不敢輕易將手上的三千部曲投入戰鬥中,這是他的家當,若是沒了,老表慕容俊也就不會拿正眼瞧他。

見到如狼似虎的黑雲軍,更是不敢迎戰。

所以崩潰也就理所當然……

野王。

張生野正在讀着最新送來的戰報,“呂光主動迎擊段龕於聞喜,段龕自恃兵多,圍攻呂光部,呂光躍馬在前,將士用命,大破段龕軍,俘斬七千餘,段龕率本部三千人馬北逃。”

李躍耳中聽着戰報,眼睛卻落在校事送來的密報上。

看完之後,並沒太放在心上。

呂光不會蠢到這個時候投奔苻氏。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站在呂家的立場上,腳踩兩條船纔是常規操作。

而且苻生在關中越鬧越兇,殺人如麻,直追當年的石虎,關中人人自危。

如果李躍是呂婆樓,在這個時候,不是要勸呂光返回關中,而是讓他留在樑國。

張生野道:“段龕戰敗後,慕容垂親率五萬大軍南下!”

慕容垂終於還是南下了。

“慕容恪動了沒有?”李躍問道。

“仍勒兵於壺關之下。”

慕容垂五萬大軍,高雲、呂光加起來差不多兩萬五千,加上姚襄部衆,至少能湊出一兩萬人,兵力上差不了多少。

崔宏道:“慕容垂身經百戰,不可掉以輕心。”

李躍道:“我若是大軍前去支援,慕容恪猛攻上黨,得不償失。”

上黨之所以維持均勢,是因爲三邊都不想被對方佔了便宜,弄出了一個三角平衡的格局。

李躍若支援河東,上黨兵力就不足了,平衡也會被打破。

弄不好張平這廝直接投降。

對李躍而言,慕容恪的威脅遠在慕容垂之上,上黨的重要性也遠在河東之上。

再說河東允諾給姚襄,他應該多操些心,多分攤些壓力。

敵不動,我就不動,反正李躍盯死了慕容恪和上黨。

至於河東,投入的兵力不算少了,再追加兵力沒有意義。

高雲、呂光想要成長爲真正的名將,就必須跟慕容垂這種級別的人碰一碰。

(本章完)

第206章 秋收第773章 壓力第199章 文士497.第495章 追492.第490章 釣魚722.第720章 乞和第132章 廝殺第261章 枋頭673.第671章 將伐465.第464章 水軍第101章 擾動538.第536章 敲打462.第461章 內亂621.第619章 乞活第358章 妥協507.第505章 遇豬第18章 衆志第127章 守城520.第518章 牽扯第128章 疲軍500.第498章 名士第267章 再勝第325章 雞肋524.第522章 偏安第252章 襄國第426章 真容533.第531章 用兵491.第489章 遼東第357章755.第753章 文采第24章 寨主第178章 借刀613.第611章 窮途495.第493章 決戰第372章 不動第450章 刺殺574.第572章 轉化502.第500章 挽留第334章 勢第382章 出手706.第704章 南定第15章 狹路第135章 秉性739.第737章 東風第135章 秉性第47章 騎兵第431章 不出695.第693章 新政662.第660章 牽連第279章 正法第131章 軍令第90章 內477.第475章 名士第137章 先攻第183章 東進484.第482章 牽制672.第670章 勾結694.第692章 請辭第132章 廝殺第8章 醫第324章 志大第299章 棋局第141章 夷狄第441章 陷阱第289章 北渡第404章 減賦555.第553章 攻守第108章 虛實753.第751章 封賞第20章 援兵第297章 來往566.第564章 拷餉第357章第283章 取捨477.第475章 名士534.第532章 僵持第326章 招賢第375章第403章 血冷第158章 擴軍536.第534章 國力第254章 嚴峻721.第719章 周氏第264章 立威第167章 鄴使480.第478章 盛會564.第562章 快刀584.第582章 借勢第432章 西取第320章 連環馬第193章 迎戰519.第517章 牛蛇499.第497章 飲馬長江727.第725章 規則595.第593章 未雨650.第648章 出擊第261章 枋頭646.第644章 我詐第54章 瘟起第85章 法